保护气道完整性在危重型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意义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保持气道完整对治疗重型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意义.方法 32例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的患者,全部在早期抗病毒治疗、抗细菌感染、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其中16例持续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疗,7例序贯治疗(给予持续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疗,24 h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恶化后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9例直接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三组疗效.结果 高流量吸氧组16例患者中5例死亡.该组患者治疗后48h、72h较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有改善(P值均<0.05),而治疗后2h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序贯治疗组7例中死亡4例.有创机械通气组9例中死亡6例.序贯治疗组在序贯治疗后24 h及有创机械通气组在治疗后2h、24 h、48 h、72 h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值均<0.05).高流量吸氧组与有创机械通气组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保护气道完整性的高流量吸氧可改善危重型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低氧血症,该治疗方法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更可能降低病死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空气下至茂菲氏滴管以下,两种排气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静脉输液中空气下至茂菲氏滴管以下216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输液管缠绕食指排气,试验组使用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针对2015年股灾所表现出的大盘断崖式下跌让投资者躲之不及的特点,以及启用熔断机制失败从而引发更大股灾的事实,本文提出一种应对大盘剧烈波动的新机制——红绿灯机制。红绿
目的:探讨4周和8周对植入式输液港封管的效果,确定最佳的封管时间。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选择8周冲管
期刊
期刊
目的:对4例肺癌PICC置管术后贴膜引起局部皮肤过敏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呼吸科支气管肺癌PICC置管术后贴膜引起局部皮肤过敏病例应用“地塞米松”等系列护理措施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在今天看来,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变革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仍具有非凡意义。本文以九年级《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为例,来说明“读读、议议、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