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比较文学课是一门开放性的边缘学科,涉猎中外文学、中外文化、中外自然科学领域等。人文素质教育应是比较文学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比较文学理论的诠释,可以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审美教育、和谐思想教育、可比性的比较教育等,进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比较文学;人文素质;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28-03
  进入新的时代,教育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古之“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完全适合目前教育教学的现状。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博学,而是使人变得聪明和智慧。比较文学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符合高校的教学改革目标。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人文科学的教育,人文科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手段或工具。人文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以使其更好地发展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理想,并相应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素质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综合能力;后天素质是指在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教育与学习等,通过个人的努力培养而形成的能力。素质教育则是充分调动先天的素质,促进每个个体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个体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好的条件。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其目的在于引导人类向善,在于促进提高人生境界,在于帮助个体塑造理想人格,在社会上实现其人生价值,总之,是使个体变得更有人性、更聪明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偏颇与不足,人文素质教育还很薄弱。我国高等学校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来弥补这一不足。但是通识教育课远远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更主要的还是在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上下工夫,把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在教学体系之中、在每一节课之中。
  二、比较文学人文素质教育侧重的内涵
  (一)比较文学深入文化层面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类生存的强大动力,它是人们最远大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的精神信仰,犹如光明的灯塔,引导人类不断前进。失去理想信念的人,就会显得没有生机与活力,常常没有目标,没有热情,生活和工作都会变得颓废。大学生刚入学后,很多人对今后的发展茫然不知所措,有一部分同学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常常在上网聊天、玩游戏、打牌中浪费时间。个别同学即使设定了目标,也是短期目标,如英语四、六级,普通话、计算机等考试的过关,对于长远的事业,对于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等缺乏考虑。具体来讲,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当代大学生,总体来讲缺乏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他们也还没有完全树立新的价值观。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把“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放在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中的第一条,更说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比较文学中可以通过一些作家生活经历的比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如比较鲁迅、张贤亮与狄更斯、马克吐温等,通过他们自身曲折的经历、通过他们在逆境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的故事来教育学生,给学生以最真实的感受。
  比较文学课可以把这种教育延伸到中西文化、中西哲学的比较层面。中国古代文化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目标,必须先“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古人的理想信念,在这一动力的支持下,发愤读书或练习武功以期将来有所建树。西方文化有普世观念,尤其是基督教思想。西方文化力图通过个体英雄人物的出现,实现改变世界或救世的目的,基督的本义就是救世主。当然,这种英雄人物在西方不是特权阶层,他们与普通人在上帝面前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中西文化都共同指向以善为核心的人文素养,都强调有远大的社会理想。通过把儒学精神与基督教思想进行比较,大学生便可以新颖生动地领会中西文化倡导的积极进取精神,进而树起人生理想的风帆。理想和信念是人立身行事的方向,是心灵依托的居所。它们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支撑着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
  (二)比较文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鉴赏力、创造力,进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从目前大学生现状来看,他们之中有一部分显得思想浅薄、行为失范、甘入流俗,与那些先进的青年相比缺少感觉与灵气,缺少敏锐的领悟能力。而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基本停留在概念层面。如果你问他们学习文学课有什么样的收获,有一部分学生会回答你他了解并熟悉了许多作家作品,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的回答没有错误,但是缺少真情实感,缺少审美的愉悦。可以说当前审美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中一个薄弱的环节。
  审美教育首先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在文学课中,学生通过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规范有文采的语言,感受到文学的优美。懂得了什么是美,也就明白了什么是丑。审美作为一种生动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引导大学生走向人格的高尚,不断使其人性更美好。比较文学通过中西文学审美的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如中西关于艺术美的比较,西方文艺理论强调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规律,真是语言艺术的最高规律。西方的艺术作品因此强调美追求美,为了美可以牺牲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习俗放在首位,为了维护公共道德习俗往往会牺牲艺术美。对学生进行这种比较教育,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认同中国文化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有了这样的认识,反过来更进一步提高了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也通过文学形象的审美,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真实与社会真实的区别。艺术更强调“美”的特质,艺术可能会不合时俗;而社会则更强调“真与善”的艺术,需要符合时代的节拍。   比较文学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比较文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欣赏力,使他们能通过不同民族文学的比较从文学的角度发现语言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更深刻地感知作品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德国著名美学家康德认为美是真与善的桥梁,进而引导学生走向理性的“善”。二是比较文学课培养学生的开放与拓展能力。大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学作家作品的研究与学习,甚至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与学习,培养其思考问题不浮于表面,不局限于就事论事,能全面综合思考判断,进而提高对一切事物、现象的甄别能力,认识并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通过审美最终走向人性之美。
  当代社会人才竞争加剧,每个人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也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审美教育看似只是对人的微观行为的引导,是对人的情感的教育,但是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三)比较文学中的和谐观教育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和谐思想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古希腊时期高扬人本主义精神,强调人是万物的主宰,自然的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西方人勇于进取、大胆开拓,文艺复兴后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引领世界的重要力量。但是西方人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意识到每个人的发展也与他人的发展冲突,意识到人类的发展与自然本身发展的矛盾。为了和谐共存,西方人强调规则,以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进行制约。有了好的规则,每个个体都可以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人类与自然之间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
  我国古代文化中饱含丰蕴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侧重人际和谐,追求知行合一;道家思想侧重天人和谐,追求天人合一。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这就告诉人们,处理任何事物都要“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古代社会的这种哲理在今天的社会极具现实意义。与朋友相处,与同学相处,甚至与家人相处要做到和而不同。大到国家层面,不同制度的国家也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有了和而不同的原则,和实生物就有了深刻的哲学意义。只有坚定和而不同原则,才能做到和实生物。什么是和实生物,即同一种物质元素简单相加,加得再多,也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当然也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只有各种不同的物质元素相互配合,彼此调和,才会形成新的矛盾统一体,才会产生出新的物质,这就是“和实生物”的真正含义。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古代哲学对“和”的度给出了标准,即中和。只有做到天地人三者的中和,万事万物才能得以共荣;同理,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做到各方面的和谐,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持续发展。
  西方哲学强调以外部的限制来达到和谐,中国哲学则强调内部个体(尤指人)的“修身”来实现和谐。相比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中西哲学“和谐”思想的比较,大学生就能够很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各种关系。
  (四)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教育
  “可比性”内涵的基本前提是文学性,比较文学要以文学为中心,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这种属性约定了比较文学各个方面必须遵守的准则。对于影响研究来讲,它的研究路线从放送者到传递者再到接收者,都要紧紧围绕文学来进行;对于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来说,必须遵守文学规律,以文学为中心进行,旨在进行目的明确的文学研究。
  其次是跨越性,正因为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学科和跨文化进行的文学研究,它才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研究,使其有了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地位。影响研究跨越了国家界限,平行研究跨越了学科界限,阐发研究跨越了文化界限。比较文学不断前进的步伐,也使其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它吸引了心理学、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文学研究开拓了交叉学科之路。不断的跨越使比较文学有了开放性、包容性,“和而不同”成为其精神内涵之一。
  再次是联系性。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家之间比较,或者两种文学现象之间的比较,需要二者之间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是其相同性或相异性,但更是其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这种关系找到了比较文学研究所需要的内在的美学价值,找到了文学的内涵关系。这种联系的发现需要研究者有较丰厚的文学知识储备,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这三者对比较文学研究的约定,共同构成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之一。这种可比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思维定式,使分析问题既能立足于本质条件,又能纵横捭合,有宏观的视野。同时,也可借此培养学生兼容并包的胸怀,做到不同意但可以尊重对方。
  ——————————
  参考文献:
  〔1〕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
  〔2〕文辅相.论大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5(3).
  〔3〕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4〕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孙景亮.从中国古代哲学中获取和谐思想的智慧.http://www.hebwp.com/lwzx/QYWH/sjl02.html.
  〔6〕罗索维士基.核心课程报告[R].金耀基.大学之理念.北京:三联书店,2001.
  〔7〕罗伯特·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夏中义.精神成人与大学[A].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康德.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A].康德书信百封[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张海鹏)
其他文献
伴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建设,在体育教学中已越来越更加重视人文体育精神的渗透,尤其是更关注对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培养,这已然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为此,本文采用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收集近3届奥运会(第28~第30届)男子排球强队的非技术指标因素,根据收集及计算的数据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认为,中国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但是2005年美国最高法院对Kelov.CityofNewLondon案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对湖南省高中体育教学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发现诸多限制湖南省高中体育教学水平提升的因素,进
本文对明末安徽作家阮大铖的诗学主张、诗歌和戏剧创作的内容、艺术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特别是对阮氏的诗歌创作做出初步分期,并分析探讨前后期诗歌内容和创作风格发生的变化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