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成果“输出”形式新探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档案编研成果要信息化
  
  档案编研成果形式需要具有新的思维,首先我们要紧紧抓住档案网站这个新型媒体。传统的档案编研成果是以出版的方式而存在,分公开出版和内部参考两种形式。也就是说,档案编研成果是以图书为媒介而传播档案信息的。而利用档案网站发布档案编研成果,尽管传媒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档案编研的社会意义并没有受到削弱和改变。因为,网络媒体同样可以系统地传播档案信息,同样可以起到有效地减少档案原件提供利用频次、延长档案原件使用寿命的作用。
  另一方面,从历年统计各级各类档案馆编研工作的数据来看,内部参考类档案编研成果是公开出版类的十倍左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现象。档案编研的社会价值在于广泛地传播档案信息,而内部参考类编研成果从理论上讲恰恰是限制了档案信息传播范围,仅限于“内部交流”,这与档案编研的初衷正好相悖。那么,为什么省级以下的档案馆要大多选择内部参考的形式去从事编研活动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受资金所困。由于公开出版档案编研成果所需的经费要比内部参考类高得多。档案部门(特别是基层档案馆)无力承担昂贵的出版经费,不得不选择成本较小的内部参考形式。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很多时候并非是出自档案保密而控制使用范畴。如果我们把这些档案编研成果大部分利用档案网站传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而且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看来,在信息时代把档案编研成果数字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是时代发展所需。
  
  2、档案编研成果要“文化产品”化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用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来看待,要把一部分档案编研成果当作“文化产品”来看待,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因此不同地区或不同部门的编研成果就应该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品牌,而且要力争多出“精品”,多出“拳头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各方面需求,并以此树立和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例如:上海市档案馆编纂的多种档案史料汇编。档案缩微制品、图册,以公布档案史料和刊登学术研究文章为主的馆刊:《档案与史学》,电视剧《一号机密》、专题片《追忆》还有一些老照片都可以成为是档案编研文化产品。它们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上海市档案馆甚至是上海市的一种文化风貌。但是,在这里所说的档案编研成果的“文化产品”形式,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档案编研成果都包装成“文化产品”,这是不切合实际的,至少在目前来说是不可行的,可以选择那些能反映地方特色的、具有社会强烈反响的资料汇编成“文化产品”形式的成果。这样不仅会提高档案在社会中的关注度,而且也会使档案工作不断与市场经济接轨。
  
  3、把档案编研成果转化为录像影视资料
  
  各级档案馆(室)除了保存大量的纸质档案资料外,还保存了一定数量的音像档案资料。我们要及时地把这些音像资料利用起来。各级档案馆(室)应根据馆藏音像档案资料的数量、内容构成,结合宣传教育和社会实际的需要。拟制专题,从大量的馆藏档案信息中筛选素材,编研一些具有实际效果的录像影视资料,增强档案宣传方式的灵活性。例如:上海市档案局整理编制录像影视资料《追忆——上海历史档案里的故事》。里面反映了早期生活在上海石库门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根据上海市的发展历程整理编研的录像影视资料《The Bund And And deco in Shanghai》,在这里面用了一些老照片和采访人物的形式反映了上海从最初成立到现在成为一个繁荣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并且作为“上海风情”展览的一项重要内容,向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们展示了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时也宣扬了上海的文化。这样的档案编研形式不仅能吸引档案界人士的眼球,而且也会吸引其他一些行业人士的眼球,并且老少皆宜。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档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扩大档案的影响力,促进档案工作不断发展。
  
  4、编研一些符合实际需求的参考资料
  
  根据社会生活不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编研一些符合实际需求的参考资料,可以说是城市综合减灾与应急处理方面的经验总结。近年来非典、禽流感、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的方面的资料撰写,使人们意识到应急处理要提前做好准备,从过去的经验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更好地应对将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例如,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唐山市档案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查阅馆藏“唐山地震专题”档案500余卷,积极为抗震救灾建言献策,并按照“人员搜救”、“疫病防控”、“伤员救治转移”、“社会秩序稳控”和“灾民安置”等专题,对唐山地震档案资料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对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提出60余条建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在安置受灾人民、处理灾后瘟疫情况、整理受灾档案资料等等方面提供了价值较高的信息,为我们国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这些问题提供了决策性的历史资料。
其他文献
批转、转发、印发性通知标题中的“关于”是可以省略的,因为“关于”不是公文标题所规定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一般的公文标题之所以有“关于”,是为使语言表达符合语法规范,表达
《河南省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证标准》实施已近三年,从认证验收的实际情况看,《标准》的部分条款在文字表述、标准条款设定、标准依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现状分析  1.1编研队伍力量薄弱。农村公路管理系统的档案编研队伍力量薄弱,人员文化素质、专业素养无法胜任档案编研工作的现象突出。究其原因:一是档案人员分身乏术。档案人员多为兼职,无暇顾及档案编研工作。二是档案人员更换频繁。三是档案编研工作培训不力,机会和时间都很少。  1.2编研成果缺乏精品。以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系统为例,档案编研管理工作滞后、缺乏精品。表现在:档案编研材料内容单一,存有重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