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研究Ⅱ.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一般性状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121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一般性状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病毒可通过0.2~0.5µ除菌滤膜,对热、紫外线、乙醚、氯仿、戊二醛及去氧胆酸钠敏感,对pH3.0部分敏感;在细胞培养内,5-碘去氧尿苷(5-IUDR)对病毒的繁殖无抑制作用,证明此病毒系有膜RNA病毒。

病毒接种黑线姬鼠后,最早在5~7天即可在肺及肝组织查到荧光抗原,其后还可在肾及膀胱组织中发现;然而在脑、心及脾组织中则无。病毒还可在A549及Vero(E-6纯化系)细胞中传代适应,但在HeLa、C6/36、2BS、HF和R66细胞中进行传代未获阳性结果。

其他文献
期刊
20株甲3型及4株新甲1型流感病毒的早代株及用不同方法减毒的毒株33℃培育时均能在鸡胚肌皮鸡胚肾混合细胞单层中形成蚀斑。一般说来39℃培育减毒株不能形成蚀斑或形成少量直径0.1~0.2mm的小蚀斑。鸡胚传代的减毒株,传代次数愈多,39℃形成的蚀斑愈少。减毒株的蚀斑形成能力与志愿者反应观察结果似有相应关系。
期刊
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Sindbis病毒(SIN),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裂解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出三种结构多肽:包膜蛋白E1和E2及衣壳蛋白C。并做了分子量测定及糖蛋白染色。同时摸索了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分离包膜蛋白E1和E2的方法。
期刊
借鉴国外报导的方法在HeLa和293细胞上进行了Ad5的蚀斑试验,灵敏性和可重复性均较满意。对可能影响蚀斑试验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观察。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麻疹患者血清中麻疹病毒特异性IgM。以麻疹病毒感染的原代恒河猴肾细胞作为抗原,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预先吸收血清。经血凝抑制试验证实为麻疹的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均可测到特异性IgM,血凝抑制试验阴性患者其特异性IgM亦为阴性。该方法作为麻疹早期诊断手段敏感、特异、重复性好,血清用量少,有实用价值。
期刊
本文调查了我国河北省一些地区的人和猪血清对虫媒病毒16种抗原的血凝抑制抗体。发现有些人和猪有甲组和乙组虫媒病毒抗体。虽然我国尚无从人和猪分离到甲组虫媒病毒的报导,但从结果来看,甲组虫媒病毒的存在是可能的,乙组虫媒病毒主要为乙型脑炎,但其中30份血清抗体和其它虫媒病毒有较严重的交叉反应,推测除已知我国有乙脑、森林脑炎和登革热外,可能尚有其它乙组虫媒病毒流行。试验证明空斑减少试验特异性较血凝抑制试验高
期刊
1978年在144份肝炎病人血清中检查发现e抗体阳性7例,均为HBsAg阴性。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进一步对南昌地区城市农村各种职业人群共5,814人进行了研究,共检出e抗体阳性者178例,其中39.89%为HBsAg阳性者,而60.11%为HBsAg阴性者,证实了先前的发现。通过e抗原、e抗体与HBsAg滴度关系的分析表明,e抗原阳性者大多存在于HBsAg滴度高的血清内,而e抗体阳性
期刊
用小白鼠感染后4天的脾脏,通过差速离心、胰蛋白酶消化和乙醚处理等方法,取得提纯的立克次体悬液。这种抗原制备方法的优点是,制备时间短(比鸡胚培养时间减少一半以上);立克次体繁殖量大;通过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内外的立克次体均能充分回收,每只0.1g重的鼠脾能制备0.5ml的抗原;这种抗原用于凝集试验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小鼠感染第一周34.8%测得阳性,第二周时100%阳性,与恙虫病、流行性斑疹伤寒、鼠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