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体育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让开展的体育生活方式更健康,国内应对体育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改革体育教育教学。以此为背景,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环境以及当前体育生活方式的现实情况,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教改措施以促进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以便于培养在校大学生强健的体魄。
關键词 大学生 体育生活 教学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根本是增强学生健康和体魄,而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要聚焦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生活上。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环境以及当前体育生活方式的现实情况,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教改措施以促进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以便于培养在校大学生强健的体魄。
一、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环境及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
(一)形成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环境要素及功能
就高等院校体育环境而言,有三大要素:制度、物质和宣传。
其一,物质要素是高等院校体育环境的外在标志。要想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有效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场地、设施以及各种运动器材,这是体育环境的重要条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培养出健康的体育情感。
其二、高等院校体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体育宣传和相关舆论。舆论的作用为导向,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激发,对学生的习惯、兴趣以及观念等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促使学生对待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参与体育环境之中,对高等院校在校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极为有利。
(二)当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及发展趋势
和传统的生活环境相比,当前社会生活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被其所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为:其一,健康理念有所加强,不仅注重实用而且张扬个性;其二,体育锻炼(体育生活)时间不断增长,在体育锻炼上的消费有所提升;其三,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质量发生明显的改变,内容繁多,具有明显的性别区分。
二、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一)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改革
一般而言,就业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要务,和大学生活环境相比,就业后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作用,这不仅让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得到满足,也满足学生对健康的个人需求,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培养的体育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即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以便于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最终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
(二)建立高等院校体育生活辅导机制
为了发展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应该使用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和教育,发挥体育协会、社团、俱乐部等的管理和组织职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校对待上述活动的开展要持有积极的态度,在资金、政策等上给予扶持,以便于为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生活氛围。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过程而言,其普遍追求人性的发展以及适应现代生活,这就要求普通高校要以此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体育教育教学。
(三)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
老师和学生承担高等院校的体育过程,因此必须有教学原则,笔者建议在体育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中教师的作用还因教育发展的不同而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如知识传授、组织并管理等。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在让如今社会发展得以需求为基础,进行改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思路,以便于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高校文化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体育教育,当前国内体育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也要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在高校内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促进国内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和监察体系对保证在校学生拥有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很重要。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可以使用其他学科社会技术方法,工作内容主要有: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质情况等,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估。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以及评价效果的实效性,应该保障评价体系的健全和科学。为了让学生的体育文化行为得到良好的控制,必须坚持不懈的完成建设检测和评估体系,并把该项工作作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三、结束语
当前国内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在社会上开展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想让此任务实现,应该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普及健康的体育生活,对高等院校在校生体育生活的环境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以便于培养在校大学生强健的体魄进而提升全民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信伟.团队考核在普通高校难美类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中的正向激励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2] 任卫华.高校定向运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3] 陈杨,李延平.以农民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探讨——基于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15(10).
[4] 刘学伶,吴静静,白仲航.推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關键词 大学生 体育生活 教学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根本是增强学生健康和体魄,而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要聚焦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生活上。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环境以及当前体育生活方式的现实情况,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教改措施以促进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以便于培养在校大学生强健的体魄。
一、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环境及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
(一)形成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环境要素及功能
就高等院校体育环境而言,有三大要素:制度、物质和宣传。
其一,物质要素是高等院校体育环境的外在标志。要想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有效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场地、设施以及各种运动器材,这是体育环境的重要条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培养出健康的体育情感。
其二、高等院校体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体育宣传和相关舆论。舆论的作用为导向,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激发,对学生的习惯、兴趣以及观念等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促使学生对待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参与体育环境之中,对高等院校在校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极为有利。
(二)当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及发展趋势
和传统的生活环境相比,当前社会生活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被其所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为:其一,健康理念有所加强,不仅注重实用而且张扬个性;其二,体育锻炼(体育生活)时间不断增长,在体育锻炼上的消费有所提升;其三,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质量发生明显的改变,内容繁多,具有明显的性别区分。
二、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一)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改革
一般而言,就业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要务,和大学生活环境相比,就业后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作用,这不仅让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得到满足,也满足学生对健康的个人需求,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培养的体育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即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以便于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最终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
(二)建立高等院校体育生活辅导机制
为了发展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应该使用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和教育,发挥体育协会、社团、俱乐部等的管理和组织职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校对待上述活动的开展要持有积极的态度,在资金、政策等上给予扶持,以便于为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生活氛围。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过程而言,其普遍追求人性的发展以及适应现代生活,这就要求普通高校要以此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体育教育教学。
(三)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
老师和学生承担高等院校的体育过程,因此必须有教学原则,笔者建议在体育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中教师的作用还因教育发展的不同而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如知识传授、组织并管理等。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在让如今社会发展得以需求为基础,进行改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思路,以便于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高校文化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体育教育,当前国内体育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也要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在高校内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促进国内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和监察体系对保证在校学生拥有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很重要。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可以使用其他学科社会技术方法,工作内容主要有: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质情况等,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估。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以及评价效果的实效性,应该保障评价体系的健全和科学。为了让学生的体育文化行为得到良好的控制,必须坚持不懈的完成建设检测和评估体系,并把该项工作作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三、结束语
当前国内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在社会上开展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想让此任务实现,应该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普及健康的体育生活,对高等院校在校生体育生活的环境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以便于培养在校大学生强健的体魄进而提升全民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信伟.团队考核在普通高校难美类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中的正向激励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2] 任卫华.高校定向运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3] 陈杨,李延平.以农民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探讨——基于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15(10).
[4] 刘学伶,吴静静,白仲航.推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