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硅以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脱锂电位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负极材料.为解决硅在锂化过程中高达300%的体积膨胀和导电性差的问题,以Al-Si合金为原料,通过选择性酸刻蚀工艺得到多孔硅微球(p-Si),并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在其表面包覆石墨烯(p-Si@G),以Fe2O3-Al2O3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p-Si@G-CNTs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石墨烯包覆和碳纳米管的生长对于p-Si电化学性能的提升作用和提升机制.结果表明:在p-Si表面包覆石墨烯后其循环稳定性和首次库仑效率得到大幅改善.通过进一步
【机 构】
: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省动力电池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赣州341000;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上海20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以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脱锂电位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负极材料.为解决硅在锂化过程中高达300%的体积膨胀和导电性差的问题,以Al-Si合金为原料,通过选择性酸刻蚀工艺得到多孔硅微球(p-Si),并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在其表面包覆石墨烯(p-Si@G),以Fe2O3-Al2O3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p-Si@G-CNTs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石墨烯包覆和碳纳米管的生长对于p-Si电化学性能的提升作用和提升机制.结果表明:在p-Si表面包覆石墨烯后其循环稳定性和首次库仑效率得到大幅改善.通过进一步在p-Si@G生长碳纳米管后其倍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当p-Si@G与催化剂质量比为5:1时,所制备的p-Si@G-CNTs性能最佳,在0.5 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比容量可以达到1410.9 mAh/g.同时,该材料也展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在8 A/g电流密度下仍然有536.2 mAh/g的比容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基于网罩开孔率、网罩厚度以及网罩与扬声器的距离等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网罩对扬声器系统声输出的影响.介绍实验设计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运用Minitab软件设计3因子2水平加设3个中心点的全因子实验,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得到实验结果.根据声压级频响曲线的离散度,分段分析因变量,再利用Minitab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因子间的显著与交互效应,最终得出网罩参数的最优配置,并给出网罩优化的方向.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球形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并通过XRD、SEM、TEM、EDS等表征手段对其物相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Me(摩尔比)为1.07时合成的正极材料结晶良好,结构稳定,以0.2 C倍率在2.8~4.3 V电压范围内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00.4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6.7%,1 C放电比容量为189.5 mAh/g,50次循环之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78.3 mAh/g,此时容量保持率高达94.1%.继续循环至10
对现有网络中双机部署设备的几种典型应用拓扑进行研究,通过网络相似性提取及测试等价类划分方法,总结出实验室仿真双机环境的几种必要测试拓扑,以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关为例,通过对网络设备协议实现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出双机功能测试方法和稳定性测试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验证网络产品双机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针对储能电池的热失控风险,提出以电池内部气压作为判定依据,对磷酸铁锂电池经历不同滥用条件时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快速评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电池正常充放电状态下,电池内部气压及外壳温度发生小范围规律性波动.在过充、过放、外部短路等异常状态下,电池内部气压在预警节点急剧增大,而在相同条件下温度参数变化明显晚于内部气压的变化,且变化速率相对较小.上述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不同滥用条件下电池内部气压失控的特性,同时证明了以电池内部气压失控预警代替现有电池外部温度预警能够更早地识别电池安全风险,避免发生热失控及燃烧爆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