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在中华文明的灿烂遗产中,传统村落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与复制的稀有宝贵财富,传承着我国历史文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载体和重要分支。而近年来大量民居村落建筑屡次遭受威胁甚至濒临消失,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已刻不容缓。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传统民居为例,应用数字化保护技术来探寻凉山彝族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彝族民居;毕摩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现状
四川凉山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保持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区。根植于毕摩文化下,形成了地域性特色建筑体系和传统建筑文明,其原因为地域偏远、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与外界交往甚少,当地建筑具有特色鲜明的形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与现代化交汇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传入,导致彝族传统民居逐渐被现代建筑侵蚀,传统民居建筑群体本土特色褪色,个性化变得薄弱,成为了以经济、科技为导向的现代化的牺牲品。毕摩文化下的凉山彝族传统民居,是当地民族智慧的真实写照,同时反映了他们的民风民俗、地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而凉山彝族民居的现状,影响着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凉山彝族居民致力于脱贫攻坚,摘掉贫困的工作中,过度开发和消耗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为其改善当地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大力打造现代化城镇,从而进行开荒毁林、砍伐树木、人工造湖等一系列人为活动,造成凉山彝族的环境、气候与以前相较甚远,同时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对传统民居的保存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彝族居民忽略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下优质资源对其传统民居行之有效的传统技术,导致彝族传统民居和当地居民的内在联系逐渐分裂。同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年久失修,也对传统民居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2、传统民居建筑工匠师的缺失。现代化城镇在凉山彝族地区快速推进,凉山彝族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好的改善,就业选择及方向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民居建筑的工匠师减少。在彝族传统民居和文化的传承中,工匠师是直接的传承者,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熟练的掌握着民居建筑技术、民居建筑结构以及当地的地形结构和环境条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师为谋求更好的生计,忽视了对彝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而新一代人中,对传统民居建筑和彝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弱,无意学习传统民居建造技术,导致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的传承几近中断。
3、传统文化的弱化。毕摩文化作为凉山彝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涉及彝族居民的宗文化教育、哲学思想、宗教礼仪等各个方面,对彝族居民的思想和价值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推动了彝族群体社会的发展变化。经由一代又一代传承,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毕摩文化,其宗教性、内在科学性和传承性也在沉淀中凸显,占据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主导地位,赋予彝族传统民居的选址、空间布局及结构形态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而在现如今,多元文化的引入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毕摩文化在凉山彝族地区的影响力下降,也影响着凉山彝族民居形态的改变,以毕摩文化为核心的彝族传统文化特性减弱,毕摩文化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逐渐丧失。
由此可见,传统民居的数字化保护极为重要。利用现代科技水平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对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进行修复保存,以弥补传统保护方式的不足。
二、構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式
1、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
受当今社会人居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聚落的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传统民居相关研究领域,对于构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方式而言,数字化保护技术已然成为最有效方法之一。
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越西民居的建筑文化、建筑历史、建筑选址以及建设规则获取现状数据,通过数据保存保证到传统数据的遗失。二是运用现代网络的广泛传播以及速度快的优势,通过新媒体的宣传,促进人们对越西毕摩文化的认识和越西旅游业的发展。三是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大数据模拟对越西的历史、文化、气候等一系列的条件因素计算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并借助空间观测技术对传统民居进行实时监控保护。
因此利用现代数字化的优势对越西毕摩文化下的传统民居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数字化的传播和表现是现代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成果展示,实施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构建完整数据体系。
2、彝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的概念与内涵
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顾名思义就是指运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居民进行保护、传承,保护传统民居是基础,毕摩文化是其核心,及传承是目的,三者缺一不可。对于中国现存的传统民居而言,大多数的传统民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照应。为了更好的流传保存传统民居,对毕摩文化如何传承和创新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
3、彝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们认为,对于保护传统民居而言,“扩展多维”是其基本原则,“扩展多维”不仅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好的创新思路。“扩展多维”核心是对传统民居的文化资源数据进行梳理和再现,在修复传统民居细节的过程中进行资源整合,包括数字化记录和保存,形成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价值观,凝聚民族精神力。
在政府的主导之下,依靠数字化技术力量,不仅可以进一步的挖掘毕摩文化传承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吸引人们积极参与治理和管理,形成多元化管理。通过转型升级后的数字化保护,不仅让民居布局和地理空间进行再现,也为传统民居构建时空隧道。
3、彝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应用
1、对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艺术资源进行收集与存档
(1)搜寻相关书籍文献,了解毕摩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谢世廉编写的《凉山彝族毕摩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及法律保护机制研究》一书中,对毕摩文化的功能及文化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分析了其传承现状和倡导将毕摩文化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从杨庆光学者对于彝族传统民居的人文习俗、建筑结构、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学习分析,对于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认同感和历史意义。 (2)对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和村落景观采用数据留存技术
保护传统民居村落的重中之重环节是全面采集和获取真实数据,采用数据留存技术对于遭受严重破坏的传统村落而言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保护。
空间数据采集技术:传统民居村落就本质而言属于具有特殊性的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景观,其中具有村落代表性的建筑物和文物等文化遗产都体现了明显的地理空间特征。从航天航空遥感上获取空间数据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完成数据采集信息是传统村落进行三维空间信息留存的主要方式。针对地形规模较大的民居村落,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周边环境实时变化数据的收集、生态单元景观图像的解译都主要由遥感技术所应用。利用无人机遥感测绘系统和三维激光扫描,从而完成对越西县传统民居村落的空间信息获取。
图形影像数字化记录技术:应用摄像技术对越西县的村落布局、建筑特色、装饰风貌、文化古籍等图片进行收集归类,并辅以文字分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建立毕摩文化下的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信息资料库。同时,对越西县古村落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水、文物遗产等采用摄录技术,将动画和录像进行分类归档,体现“完善村落全貌、主要街巷、重要传统建筑的照片”的传统村落保护调查工作基本要求。
2、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复原与修复
(1)空间分析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GIS)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研究不同尺度下的传统民居村落空间中的形态要素、景观格局和构筑物分布得到广泛运用,是修复规划、保护复原的主要辅助方式之一。借助此项工具探索越西县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新思路。
(3)三维建模技术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越西县传统民居存在部分建筑破损严重,难以修复还原,这时可以在3D Max中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在村域周围建立基础地形模型,作为全域的地理骨架支撑,再对构成村落的物质形态要素构建模型,模型制作完后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图像的渲染和立体动画环视视频,再现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的本来样貌。
(4)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高精度、高逼真的特性来获取空间三维信息,从而再现传统村落的建筑人文风貌,将数字虚拟技术:多媒体虚拟现实建模和虚拟场景的协同控制,创建具有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的多维数据文化板块,实现三维全景虚拟的旅游产品研发、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与 3D 打印相结合的建筑文化保护等。
四、结语
应用数字化技术,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传承焕发新的活力。提供全新的数字化技术和理念,不仅让传统民居失去的风景经过虚拟重建再现,也让传统民居保护传承的方式、手段以及技术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使保护手段更加多元化、环境更加稳定化。通过数字化技术的保护和传承,让民居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更好的保留于世。
文献参考
[1]郑文武.“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2016.
[2]李师龙. 传统古村落资源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徐州工程学院,2016.
[3]罗杨. 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2019.
[4]张洪吉. 我国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2017.
通讯作者:宋晶(1987-),女,山东滨州人,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第一作者:佘沛霜(2000-),女,四川南充人,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项目编号:YZWH2018;四川旅游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居住空间设计》,川旅院〔2019〕146号;四川旅游学院校级质量工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居住空间设计》,川旅院〔2018〕331号;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毕摩文化下凉山彝族民居优化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011552039
四川旅游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彝族民居;毕摩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现状
四川凉山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保持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区。根植于毕摩文化下,形成了地域性特色建筑体系和传统建筑文明,其原因为地域偏远、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与外界交往甚少,当地建筑具有特色鲜明的形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与现代化交汇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传入,导致彝族传统民居逐渐被现代建筑侵蚀,传统民居建筑群体本土特色褪色,个性化变得薄弱,成为了以经济、科技为导向的现代化的牺牲品。毕摩文化下的凉山彝族传统民居,是当地民族智慧的真实写照,同时反映了他们的民风民俗、地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而凉山彝族民居的现状,影响着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凉山彝族居民致力于脱贫攻坚,摘掉贫困的工作中,过度开发和消耗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为其改善当地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大力打造现代化城镇,从而进行开荒毁林、砍伐树木、人工造湖等一系列人为活动,造成凉山彝族的环境、气候与以前相较甚远,同时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对传统民居的保存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彝族居民忽略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下优质资源对其传统民居行之有效的传统技术,导致彝族传统民居和当地居民的内在联系逐渐分裂。同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年久失修,也对传统民居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2、传统民居建筑工匠师的缺失。现代化城镇在凉山彝族地区快速推进,凉山彝族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好的改善,就业选择及方向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民居建筑的工匠师减少。在彝族传统民居和文化的传承中,工匠师是直接的传承者,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熟练的掌握着民居建筑技术、民居建筑结构以及当地的地形结构和环境条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师为谋求更好的生计,忽视了对彝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而新一代人中,对传统民居建筑和彝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弱,无意学习传统民居建造技术,导致凉山彝族传统民居的传承几近中断。
3、传统文化的弱化。毕摩文化作为凉山彝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涉及彝族居民的宗文化教育、哲学思想、宗教礼仪等各个方面,对彝族居民的思想和价值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推动了彝族群体社会的发展变化。经由一代又一代传承,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毕摩文化,其宗教性、内在科学性和传承性也在沉淀中凸显,占据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主导地位,赋予彝族传统民居的选址、空间布局及结构形态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而在现如今,多元文化的引入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毕摩文化在凉山彝族地区的影响力下降,也影响着凉山彝族民居形态的改变,以毕摩文化为核心的彝族传统文化特性减弱,毕摩文化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逐渐丧失。
由此可见,传统民居的数字化保护极为重要。利用现代科技水平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对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进行修复保存,以弥补传统保护方式的不足。
二、構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式
1、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
受当今社会人居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聚落的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传统民居相关研究领域,对于构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方式而言,数字化保护技术已然成为最有效方法之一。
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越西民居的建筑文化、建筑历史、建筑选址以及建设规则获取现状数据,通过数据保存保证到传统数据的遗失。二是运用现代网络的广泛传播以及速度快的优势,通过新媒体的宣传,促进人们对越西毕摩文化的认识和越西旅游业的发展。三是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大数据模拟对越西的历史、文化、气候等一系列的条件因素计算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并借助空间观测技术对传统民居进行实时监控保护。
因此利用现代数字化的优势对越西毕摩文化下的传统民居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数字化的传播和表现是现代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成果展示,实施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构建完整数据体系。
2、彝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的概念与内涵
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顾名思义就是指运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居民进行保护、传承,保护传统民居是基础,毕摩文化是其核心,及传承是目的,三者缺一不可。对于中国现存的传统民居而言,大多数的传统民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照应。为了更好的流传保存传统民居,对毕摩文化如何传承和创新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
3、彝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们认为,对于保护传统民居而言,“扩展多维”是其基本原则,“扩展多维”不仅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好的创新思路。“扩展多维”核心是对传统民居的文化资源数据进行梳理和再现,在修复传统民居细节的过程中进行资源整合,包括数字化记录和保存,形成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价值观,凝聚民族精神力。
在政府的主导之下,依靠数字化技术力量,不仅可以进一步的挖掘毕摩文化传承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吸引人们积极参与治理和管理,形成多元化管理。通过转型升级后的数字化保护,不仅让民居布局和地理空间进行再现,也为传统民居构建时空隧道。
3、彝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应用
1、对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艺术资源进行收集与存档
(1)搜寻相关书籍文献,了解毕摩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谢世廉编写的《凉山彝族毕摩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及法律保护机制研究》一书中,对毕摩文化的功能及文化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分析了其传承现状和倡导将毕摩文化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从杨庆光学者对于彝族传统民居的人文习俗、建筑结构、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学习分析,对于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认同感和历史意义。 (2)对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和村落景观采用数据留存技术
保护传统民居村落的重中之重环节是全面采集和获取真实数据,采用数据留存技术对于遭受严重破坏的传统村落而言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保护。
空间数据采集技术:传统民居村落就本质而言属于具有特殊性的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景观,其中具有村落代表性的建筑物和文物等文化遗产都体现了明显的地理空间特征。从航天航空遥感上获取空间数据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完成数据采集信息是传统村落进行三维空间信息留存的主要方式。针对地形规模较大的民居村落,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周边环境实时变化数据的收集、生态单元景观图像的解译都主要由遥感技术所应用。利用无人机遥感测绘系统和三维激光扫描,从而完成对越西县传统民居村落的空间信息获取。
图形影像数字化记录技术:应用摄像技术对越西县的村落布局、建筑特色、装饰风貌、文化古籍等图片进行收集归类,并辅以文字分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建立毕摩文化下的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信息资料库。同时,对越西县古村落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水、文物遗产等采用摄录技术,将动画和录像进行分类归档,体现“完善村落全貌、主要街巷、重要传统建筑的照片”的传统村落保护调查工作基本要求。
2、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复原与修复
(1)空间分析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GIS)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研究不同尺度下的传统民居村落空间中的形态要素、景观格局和构筑物分布得到广泛运用,是修复规划、保护复原的主要辅助方式之一。借助此项工具探索越西县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新思路。
(3)三维建模技术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越西县传统民居存在部分建筑破损严重,难以修复还原,这时可以在3D Max中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在村域周围建立基础地形模型,作为全域的地理骨架支撑,再对构成村落的物质形态要素构建模型,模型制作完后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图像的渲染和立体动画环视视频,再现越西县传统民居建筑的本来样貌。
(4)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高精度、高逼真的特性来获取空间三维信息,从而再现传统村落的建筑人文风貌,将数字虚拟技术:多媒体虚拟现实建模和虚拟场景的协同控制,创建具有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的多维数据文化板块,实现三维全景虚拟的旅游产品研发、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与 3D 打印相结合的建筑文化保护等。
四、结语
应用数字化技术,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传承焕发新的活力。提供全新的数字化技术和理念,不仅让传统民居失去的风景经过虚拟重建再现,也让传统民居保护传承的方式、手段以及技术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使保护手段更加多元化、环境更加稳定化。通过数字化技术的保护和传承,让民居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更好的保留于世。
文献参考
[1]郑文武.“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2016.
[2]李师龙. 传统古村落资源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徐州工程学院,2016.
[3]罗杨. 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2019.
[4]张洪吉. 我国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2017.
通讯作者:宋晶(1987-),女,山东滨州人,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第一作者:佘沛霜(2000-),女,四川南充人,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项目编号:YZWH2018;四川旅游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居住空间设计》,川旅院〔2019〕146号;四川旅游学院校级质量工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居住空间设计》,川旅院〔2018〕331号;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毕摩文化下凉山彝族民居优化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011552039
四川旅游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