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蕴含在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为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在对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从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方式上有效融合思政元素,力求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紧密结合,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 统计学 思政元素
1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
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只有两者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国家的众多政策文件指明了高校课程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高校开展思政化改革。鉴于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的知识讲授中。
2《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是面向经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如何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强调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门课在传统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较弱。虽然在开设这门课之前,学生会先学习经济数学、数理统计等课程,但部分学生因为先行课程掌握较差,在面对这门课时就产生畏惧心理,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习。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传统教学中,这门课程比较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课程中涉及大量概念和公式,学生能套用这些公式,但解决实际问题仍然很弱,有些学生会认为比较枯燥。另外有些专业学生人数多而课时安排少,仅能满足理论教学的课时,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弱。
(3)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传统教学中,这门课一般只安排期末卷面考试且在整个考核中比重较高。有些学生在期末复习时通过死记硬背公式也可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统计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统计学》应强调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结合最新的国家政策、时事、文化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最终实现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的有效结合。
2.1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融合
《统计学》课程教学需由理论和上机共同构成。理论部分包括对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决策。上机实验主要是掌握Excel电子表格在统计整理、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软件辅助我们解决分析实际问题。以下将从各章节来挖掘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1)绪论
这部分主要讲授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统计,认识到“统计无处不在”,授课中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阐述统计学的发展是统计学者们不断探索的结果,培养学生对知识不断探索追求的品质。
(2)统计数据的搜集
这部分主要讲授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可融入毛泽东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采用案例教学告诫学生对待一切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某种目的去篡改数据,向学生传达一种诚信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有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风格。另外在讲解普查的内容时,可以介绍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结合2020年11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让学生对普查结果进行解读,进而了解我国国情。
(3)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这部分主要讲授如何对搜集来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结合上機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如何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操作,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让图表更加美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另外在学习操作步骤的同时,可以融入现实问题,比如通过折线图、雷达图绘制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4)综合指标分析
这部分结合上机实验操作主要讲授几种指标。比如讲授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时,我国2020年全年GDP突破100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人均GDP排名63位。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不因GDP总量位列第二而洋洋得意,也不因人均GDP较低而自卑过甚。另外,在讲授平均指标和离散程度指标时,让学生明白在统计研究中,不仅要计算平均指标,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也要测定离散指标,反映了数据的离中趋势,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5)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这部分是推断统计中的两项重要内容,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可以融入案例分析数据的规律,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多思考,当学生战胜困难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假设检验是先对研究总体的参数做出某种假设,再通过样本数据来决定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它基于小概率不易发生的原理,应用反证法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实践分析、课的过程,思考事情的两面性。
(6)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主要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与数值型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和上机实验操作,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可以结合各专业的实例来分析,比如可以通过分析讨论超市所在位置和竞争者的数量对于连锁商店营业额是否有影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增强专业自信心。
(7)时间数列分析
时间数列分析反映客观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结果,了解现象的发展速度,进而探索发展变化的规律,并进行统计预测。通过众多社会经济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储藏量,教育经费投入,粮食产量等数据,向学生展现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考核方式的融合
由于仅仅通过期末卷面考试并不能完全客观的评价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实际应用能力,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考核,增加平时成绩以及软件实践应用成绩占比。平时考核可通过案例讨论、参与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积极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软件操作可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不仅学习了统计学知识,又灵活的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在最终考核时可多设置开放试题,考查学生综合利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撰写格式规范、图表结合的统计调查分析报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考核不仅仅是考前的死记硬背,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要端正日常学习的态度,踏踏实实收获本领。
结语
《统计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不仅更好的传授了课程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思政素养。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我们需要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汤银芬.统计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3):215-217.
作者简介:
笪静,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关键词:课程思政 统计学 思政元素
1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
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只有两者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国家的众多政策文件指明了高校课程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高校开展思政化改革。鉴于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的知识讲授中。
2《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是面向经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如何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强调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门课在传统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较弱。虽然在开设这门课之前,学生会先学习经济数学、数理统计等课程,但部分学生因为先行课程掌握较差,在面对这门课时就产生畏惧心理,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习。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传统教学中,这门课程比较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课程中涉及大量概念和公式,学生能套用这些公式,但解决实际问题仍然很弱,有些学生会认为比较枯燥。另外有些专业学生人数多而课时安排少,仅能满足理论教学的课时,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弱。
(3)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传统教学中,这门课一般只安排期末卷面考试且在整个考核中比重较高。有些学生在期末复习时通过死记硬背公式也可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统计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统计学》应强调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结合最新的国家政策、时事、文化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最终实现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的有效结合。
2.1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融合
《统计学》课程教学需由理论和上机共同构成。理论部分包括对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决策。上机实验主要是掌握Excel电子表格在统计整理、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软件辅助我们解决分析实际问题。以下将从各章节来挖掘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1)绪论
这部分主要讲授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统计,认识到“统计无处不在”,授课中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阐述统计学的发展是统计学者们不断探索的结果,培养学生对知识不断探索追求的品质。
(2)统计数据的搜集
这部分主要讲授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可融入毛泽东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采用案例教学告诫学生对待一切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某种目的去篡改数据,向学生传达一种诚信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有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风格。另外在讲解普查的内容时,可以介绍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结合2020年11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让学生对普查结果进行解读,进而了解我国国情。
(3)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这部分主要讲授如何对搜集来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结合上機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如何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操作,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让图表更加美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另外在学习操作步骤的同时,可以融入现实问题,比如通过折线图、雷达图绘制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4)综合指标分析
这部分结合上机实验操作主要讲授几种指标。比如讲授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时,我国2020年全年GDP突破100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人均GDP排名63位。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不因GDP总量位列第二而洋洋得意,也不因人均GDP较低而自卑过甚。另外,在讲授平均指标和离散程度指标时,让学生明白在统计研究中,不仅要计算平均指标,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也要测定离散指标,反映了数据的离中趋势,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5)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这部分是推断统计中的两项重要内容,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可以融入案例分析数据的规律,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多思考,当学生战胜困难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假设检验是先对研究总体的参数做出某种假设,再通过样本数据来决定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它基于小概率不易发生的原理,应用反证法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实践分析、课的过程,思考事情的两面性。
(6)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主要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与数值型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和上机实验操作,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可以结合各专业的实例来分析,比如可以通过分析讨论超市所在位置和竞争者的数量对于连锁商店营业额是否有影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增强专业自信心。
(7)时间数列分析
时间数列分析反映客观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结果,了解现象的发展速度,进而探索发展变化的规律,并进行统计预测。通过众多社会经济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储藏量,教育经费投入,粮食产量等数据,向学生展现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考核方式的融合
由于仅仅通过期末卷面考试并不能完全客观的评价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实际应用能力,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考核,增加平时成绩以及软件实践应用成绩占比。平时考核可通过案例讨论、参与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积极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软件操作可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不仅学习了统计学知识,又灵活的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在最终考核时可多设置开放试题,考查学生综合利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撰写格式规范、图表结合的统计调查分析报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考核不仅仅是考前的死记硬背,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要端正日常学习的态度,踏踏实实收获本领。
结语
《统计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不仅更好的传授了课程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思政素养。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我们需要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汤银芬.统计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3):215-217.
作者简介:
笪静,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三峡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