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白杨河煤矿41#急倾斜煤层的顶板垮落规律、顶板下沉结构特点与工作面受力分析,得出适合白杨河41#煤层的长壁综放采煤方法,且对相关技术作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急倾斜 放顶煤 顶板 综放开采
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250-01
1、矿井简介
白杨河煤矿位于新疆阜康市,可采煤层45、44、43、42、41、39、37、35-36号共8层,煤层间距一般5~32m,煤层倾角46°~57°,可采煤层厚度2~20m,属于急倾斜中厚~特厚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1]。其中,最具开采紧迫性和难度的是7m厚的41#煤层的合理开采方法,属于采矿界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煤层群开采的围岩垮落运动规律尚不清楚,难以确定合理的安全开采和接续参数。
2、急倾斜煤层放顶煤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顶煤的存在和放煤活动,将引起支架与顶板相互做用的“松动”,进一步降低了“支架-围岩”关系的稳定性,给支架的防滑和稳定性管理等带来更大的挑战。并且这种稳定性的降低将随着倾角的加大而严重。另外,急倾斜煤层条件下顶煤将沿着煤层倾角方向流动,不易放出,容易流入采空区。研究合理的工作面布置方式和放煤技术,提高顶煤放出率,是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必须解决的另一项关键技术[2]。
3、41#煤层开采模拟实验
41#煤层浅部火烧,与上部40#煤层间距4.19~11.38m。煤层平均可采厚度7.19m。煤层结构简单,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的煤层。顶板以粉、细砂岩为主,底板也为粉、细砂岩。
3.1 顶板垮落规律
由于41#煤层与上部已采的39#煤层间距仅15m,受39#煤层开采的影响,41#煤层工作面顶板运动相对明显。
(1)放顶煤到+730水平,模拟工作面斜长60m,顶板出现整体下沉,39#煤层顶板上部断裂,如图1所示。
(2)模拟工作面斜长70~90m时,上部顶煤垮落,顶板岩层大范围整体弯曲下沉,39#顶板岩层向下移动,上部断裂带增大。从维护支架稳定性角度,41#工作面斜长应大于70m。
(3)工作面推进到+770水平,模拟工作面斜长115m,工作面上端头断裂岩层破碎并向下滚落,工作面上部支架出现不接顶现象,容易出现支架的下滑。在放顶煤过程中要注意上部支架的防倒、防滑工作,且上部岩层出现进一步整体弯曲下沉。最终覆岩垮落带波及39#层顶板,垮落高度为44m,围岩上部垮落角为50°,下部垮落角为70°,如图2所示。
3.2 顶板下沉V型结构及其岩层控制特点
在39#煤层已开采的情况下,41#煤层工作面中上部顶板也有较大位移,顶板主要表现为弯曲下沉,形成“非对称平底型V型”结构,这样更有利于急倾斜放顶煤长壁工作面“顶板-支架-底板”体系的稳定性[3]。
V型结构下部岩梁较长,上部岩梁较短。急倾斜煤层长壁工作面顶板将在中上区活动较剧烈,支架所受到的下滑运动明显,是顶板控制的重点区域。工作面下部支架将承担阻止上部支架下滑的作用[4]。
3.3 顶板垮落高度与合理的工作面长度
39#煤层和41#煤层的顶板垮落高度随工作面长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根据模拟研究,白杨河39#和41#煤层工作面的长度不宜小于90m,不宜超过110m。综合39#和41#煤层的模拟研究,工作面长度确定为100m左右比较合理。
4、工作面受力分析
4.1 工作面支架支柱载荷分布
工作面支架支柱所受的载荷(支架工作阻力)总体上呈现中上部大,两端小的分布形态。这是由于岩层倾角大,超过了冒落矸石的自然安息角,采空区冒落矸石会沿工作面倾斜向下滑滚,工作面下部填满较好,工作面中部部分填满,工作面上部出现了空洞所致。工作面下部被矸石填满后,破碎的矸石对顶板形成了一个支撑,限制和缓解了工作面倾斜方向下部顶板的下沉,顶板的位移量小,所以工作面下部的压力小。工作面上部形成空硐,对顶板没有支撑,顶板的位移量大,所以工作面上部压力大。
4.2 支架间侧向载荷
工作面中上部支架垂直载荷大的区域,支架稳定性好,侧滑力小,一般在150kN以下。工作面中下部垂直载荷小的区域,支架侧滑力较大,一般在400kN左右。
5、结论
(1)顶板已被松动的41#煤层工作面斜长在70m时老顶垮落,工作面斜长继续增大到115m时,工作面上部岩层垮落下滑容易导致支架失稳。综合考虑,白杨河煤矿急倾斜长壁工作面合理的斜长为100m左右。
(2)41#煤层工作面中上部顶板弯曲下沉,形成“非对称平底型V型”结构,有利于“顶板-支架-底板”体系的稳定性。围岩上部垮落角为50°,下部垮落角为70°。
(3)工作面支架载荷与支架侧滑力成反比,工作面中上部支架载荷较大,且在工作面中上部支架载荷大的区域,支架侧滑力小;工作面中下部载荷小的区域,支架侧滑力较大。
参考文献
[1] 杨鹏,蔡嗣经.现代采矿科技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 伍永平,员东风,张淼丰.大倾角煤层综采基本问题研究[J].煤炭学报,2000,5(25):465-468
[3] 伍永平.大倾角走向长壁开采“R-S-F”动态稳定性实验[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3,2(23):123-127.
[4] 闫少宏,富强.综放开采放顶煤顶板活动规律研究与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高辉(1983-),男,河南信阳人,工程师,现任大黄山煤矿调度室主任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实践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急倾斜 放顶煤 顶板 综放开采
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250-01
1、矿井简介
白杨河煤矿位于新疆阜康市,可采煤层45、44、43、42、41、39、37、35-36号共8层,煤层间距一般5~32m,煤层倾角46°~57°,可采煤层厚度2~20m,属于急倾斜中厚~特厚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1]。其中,最具开采紧迫性和难度的是7m厚的41#煤层的合理开采方法,属于采矿界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煤层群开采的围岩垮落运动规律尚不清楚,难以确定合理的安全开采和接续参数。
2、急倾斜煤层放顶煤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顶煤的存在和放煤活动,将引起支架与顶板相互做用的“松动”,进一步降低了“支架-围岩”关系的稳定性,给支架的防滑和稳定性管理等带来更大的挑战。并且这种稳定性的降低将随着倾角的加大而严重。另外,急倾斜煤层条件下顶煤将沿着煤层倾角方向流动,不易放出,容易流入采空区。研究合理的工作面布置方式和放煤技术,提高顶煤放出率,是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必须解决的另一项关键技术[2]。
3、41#煤层开采模拟实验
41#煤层浅部火烧,与上部40#煤层间距4.19~11.38m。煤层平均可采厚度7.19m。煤层结构简单,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的煤层。顶板以粉、细砂岩为主,底板也为粉、细砂岩。
3.1 顶板垮落规律
由于41#煤层与上部已采的39#煤层间距仅15m,受39#煤层开采的影响,41#煤层工作面顶板运动相对明显。
(1)放顶煤到+730水平,模拟工作面斜长60m,顶板出现整体下沉,39#煤层顶板上部断裂,如图1所示。
(2)模拟工作面斜长70~90m时,上部顶煤垮落,顶板岩层大范围整体弯曲下沉,39#顶板岩层向下移动,上部断裂带增大。从维护支架稳定性角度,41#工作面斜长应大于70m。
(3)工作面推进到+770水平,模拟工作面斜长115m,工作面上端头断裂岩层破碎并向下滚落,工作面上部支架出现不接顶现象,容易出现支架的下滑。在放顶煤过程中要注意上部支架的防倒、防滑工作,且上部岩层出现进一步整体弯曲下沉。最终覆岩垮落带波及39#层顶板,垮落高度为44m,围岩上部垮落角为50°,下部垮落角为70°,如图2所示。
3.2 顶板下沉V型结构及其岩层控制特点
在39#煤层已开采的情况下,41#煤层工作面中上部顶板也有较大位移,顶板主要表现为弯曲下沉,形成“非对称平底型V型”结构,这样更有利于急倾斜放顶煤长壁工作面“顶板-支架-底板”体系的稳定性[3]。
V型结构下部岩梁较长,上部岩梁较短。急倾斜煤层长壁工作面顶板将在中上区活动较剧烈,支架所受到的下滑运动明显,是顶板控制的重点区域。工作面下部支架将承担阻止上部支架下滑的作用[4]。
3.3 顶板垮落高度与合理的工作面长度
39#煤层和41#煤层的顶板垮落高度随工作面长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根据模拟研究,白杨河39#和41#煤层工作面的长度不宜小于90m,不宜超过110m。综合39#和41#煤层的模拟研究,工作面长度确定为100m左右比较合理。
4、工作面受力分析
4.1 工作面支架支柱载荷分布
工作面支架支柱所受的载荷(支架工作阻力)总体上呈现中上部大,两端小的分布形态。这是由于岩层倾角大,超过了冒落矸石的自然安息角,采空区冒落矸石会沿工作面倾斜向下滑滚,工作面下部填满较好,工作面中部部分填满,工作面上部出现了空洞所致。工作面下部被矸石填满后,破碎的矸石对顶板形成了一个支撑,限制和缓解了工作面倾斜方向下部顶板的下沉,顶板的位移量小,所以工作面下部的压力小。工作面上部形成空硐,对顶板没有支撑,顶板的位移量大,所以工作面上部压力大。
4.2 支架间侧向载荷
工作面中上部支架垂直载荷大的区域,支架稳定性好,侧滑力小,一般在150kN以下。工作面中下部垂直载荷小的区域,支架侧滑力较大,一般在400kN左右。
5、结论
(1)顶板已被松动的41#煤层工作面斜长在70m时老顶垮落,工作面斜长继续增大到115m时,工作面上部岩层垮落下滑容易导致支架失稳。综合考虑,白杨河煤矿急倾斜长壁工作面合理的斜长为100m左右。
(2)41#煤层工作面中上部顶板弯曲下沉,形成“非对称平底型V型”结构,有利于“顶板-支架-底板”体系的稳定性。围岩上部垮落角为50°,下部垮落角为70°。
(3)工作面支架载荷与支架侧滑力成反比,工作面中上部支架载荷较大,且在工作面中上部支架载荷大的区域,支架侧滑力小;工作面中下部载荷小的区域,支架侧滑力较大。
参考文献
[1] 杨鹏,蔡嗣经.现代采矿科技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 伍永平,员东风,张淼丰.大倾角煤层综采基本问题研究[J].煤炭学报,2000,5(25):465-468
[3] 伍永平.大倾角走向长壁开采“R-S-F”动态稳定性实验[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3,2(23):123-127.
[4] 闫少宏,富强.综放开采放顶煤顶板活动规律研究与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高辉(1983-),男,河南信阳人,工程师,现任大黄山煤矿调度室主任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实践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