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唤醒最初的感动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xi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约20万新台币的活动花费,取得了店内零食的整体销量提高46%的巨大效果;在2003年第四届金手指评奖活动中,以一个怀旧营销活动一举夺得“最佳网络广告奖”,“最佳事件营销奖”等4个大奖;在2004年延续怀旧战绩,获得e时代营销王第一名和第五届网络金手指最佳直效回应奖;更以“怀旧”为主题的营销,获得全球营销奖项的最高荣誉——MCEI国际营销传播卓越奖。这一切都说明了台湾”7-Eleven”24小时连锁店,是如何利用从2002年开始延续至今的怀旧营销大获全胜的。它通过“童年福利社”系列商品的怀旧营销活动,创造了一个如何融入消费者心理去开发产品、创造商机的经典营销范本;凭借“原味觉醒”系列点心营造的怀旧情绪,它成功唤醒了台湾整整一代人最初的感动滋味。
  
  案例背景:
  
  “7-Eleven”最早于1927年创立于美国德州达拉斯,初名为南方公司,主要业务是零售冰品、牛奶、鸡蛋。到了1964年,该公司推出了当时便利服务的“创举”,将营业时间延长为早上?点至晚上11点。自此,“7-Eleven”这个传奇的名字就诞生了。迄今为止,“7-Eleven”在全球已设立了2.3万个零售点,业务遍及4大洲20个国家及地区,每日为近 3000万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生活习惯的顾客提供24小时全天候便利服务,坐上了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的宝座。
  台湾第一家“7-Eleven”店于1980年2月在台北成立。目前,台湾“7-Eleven”总店数量居全球第3位。”7-Eleven”一直秉承“您的方便好邻居”的服务理念,除经营日常必需的商品外,还协助附近社区居民收取电费、保险费、水费、有线广播电视收视费,甚至快递费、国际通讯费,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切实起到了便利作用。
  近年,“7-Eleven”在大型量贩店和众多便利店的双面夹击之中,零食销售量呈现出持续衰退的趋势。为了巩固零食市场,在淘汰了六七十种同质化和毫无竞争能力的商品后,“7-Eleven”瞅准了市场上迅速刮起的怀旧风,把开发触角延伸到了传统市场中,将一系列传统零食经过重新包装后推向市场、在商品命名策略上,“7-Eleven”将“原味觉醒”作为系列点心的名称,强调“原味原料”;在价格上,以每包“均一价”15元的统一商品定价方式来强化消费者的价格印象。在完成了对商品的重新包装组合后,“7-Eleven”赋予商品以“怀旧”的特征,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怀旧营销活动。
  2002年6月“原味觉醒”上市以来,“7-Eleven”就以”唤醒最初的感动滋味”为主题开展了怀旧营销活动,目标直指”五年级生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并在网络上和广告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五年级”话题的活动,掀起了一股“五年级”怀旧热潮。
  评析:
  其实,通过商品中的怀旧情感元素来获得消费者的偏好,这并不为“7-Eleven”所独有,很多国际著名品牌早已打出了情感力量的招牌,为自己的产品注入了情感元素。如可口可乐,虽然不断推出新包装,但是在其易拉罐瓶身上依然可以见到一个不变的旧有玻璃瓶和老式瓶盖的识别符号,它让那些老一代的可口可乐饮用者在现有包装上寻觅到了往日的情怀,在不经意间回想起了年轻时候有可口可乐相伴的美好时光;还有家乐氏(Kellog’s)玉米片,也重新活用其旧式包装,营造了消费者怀旧的移情作用;国内怀旧广告的经典——南方黑芝麻糊,也以对整个画面、背景、人物形象和声音的处理,处处渲染了一种怀旧的氛围,使消费者重拾童年的记忆和思乡游子之情,从而对产品产生了亲切感、认同感,温馨感。
  而台湾“7-Eleven”利用怀旧营销活动对消费者心理所进行的入木三分的挖掘和把握,就更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气势。它以一股排山倒海之势,强烈冲击了人们的视觉和心灵空间;以一种网络病毒式的营销方式,深深挑动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与乡愁。“7-Eleven”的怀旧营销在与消费者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企业品牌注入了征服消费者情感的力量。
  
  创造“旧流行、新时尚”
  
  每一个时代都有社会流行的文化主题,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大众心理以及消费价值观,而紧随这种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是商品竞争市场的一贯技法。市场如战场般瞬息万变,营销策略也是千姿百态、各领千秋。一个商业品牌若要做大做强,除了依靠企业本身所必须具备的大智慧、大远见、大规划外,在开展营销活动时更是要出击准、快、巧,并随时革新应变。只有契合时代精神,符合社会情绪,懂得利用和创造流行,才能在这个滚滚前行的时代潮流中不被淘汰掉,才能牢牢拴住消费者易变的心。
  “7-Eleven”就是这样一个社会流行的急先锋。它把社会流行当做自己的引路石,不仅深谙以”变”求“通“之理,还善于利用,把握热点话题来创造和领导流行。
  
  预测“怀旧”市场的流行
  在零食市场销售量萎缩的情况下,“7-Eleven”瞅准了近两年来台湾”五年级”话题讨论持续升温这一社会热点现象。当时,从《无敌铁金刚》、卡通剧《小英的故事》到《爱盲原子笔》等小时候的话题在媒介的推波助澜下,犹如一股怀旧热潮席卷而来。在这种媒介复古风兴起与盛行之中,一直紧跟社会流行文化的“7-Eleven”,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旧有流行文化中的新时尚力量。它把握住了“大家开始怀念过去的生活”这一核心内涵,并迅速作出了反应,将原有的零食经过重新包装后,赋予了“怀旧”的形象推至市面。无论是其贩售的”原味觉醒”系列点心,还是紧随其后推出的“唤醒最初的感动滋味”活动,都营造出了一种“美好的年代”的回忆氛围,勾起了人们对那种朴实的、乡土的、纯情的、清新的、专注而又简单的,小时候幸福日子的向往与怀念。因此,在过去美好的回忆与提升生活水准的现实冲突中,“7-Eleven”为大众消费者找到了一个心理平衡点。“7-Eleven”契合社会情境去策划自己的市场,创造需要,在怀旧热潮中率先突破了仅限于话题讨论的窠臼,把这一概念延伸至商品市场中,成为利用怀旧情绪去开发商品市场的领头羊。
  
  制造“怀旧”情绪的流行
  中国有句俗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7-Eleven”身上,可谓把这种借力使力的功夫用到了极致。在商品开发上,它始终与社会流行文化意识紧密结合。从20世纪80年代主打美式速食”大亨堡”,到90年代后趁着哈日风推出御饭团,再到这几年的怀旧之风下的怀旧系列商品,“7— Eleven”都是借助于社会的流行焦点引领着一波又一波的风潮。可以这样说,“7-Eleven”在每一次的营销活动当中,从商品的推出到广告宣传手段的运用,都既顺应了社会最新的流行动态,又创造了新的流行热点,所以追随流行又突破了流行。在“7-Eleven”身上,真正体现出了商家对待社会流行应有的正确意识与灵活变通之术。
  为了持续推动和促进”怀旧”商品的生命力,“7-Eleven”凭借对怀旧流行的准确预测,创造出了商品市场中的“旧流行、新时尚”。它密切关注着怀旧市场上目标人群的一举一动,把他们小时候所熟悉的食物开发出来作为流行时尚,以一种“病毒”式的营销方式蔓延开去,以十分细腻的广告宣传手法用心地配合着每一次的商品开发策略。它的宣传活动既与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怀旧”特色相符合,又与当时的社会热点讨论”五年级”话题相契合,它的怀旧诉求真实自然地再现了人们当年单纯快乐的幸福回忆,感人心怀而不矫揉造作,这一切都为怀旧情绪成为流行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走进顾客的怀旧心灵
  你了解你的顾客吗? 这是一个令很多商家和广告人头疼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消费者至上的时代,如何摸透“上帝”的心思,如何从消费者“喜怒无常”的表象中掌握隐藏在他们心中的那根“弦”,已经成了许多商家最感兴趣和最关心的问题。日本“7-Eleven”会长曾指出:“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经济学,而是心理学。”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在营销活动中洞悉消费者心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帮助我们的商家为消费者拆除一层又一层的心理“栅栏”,让商品成为直达他们心灵的工具呢?
  心理研究发现,消费者的“喜怒无常”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行为背后,都有某种动机在支撑着,如果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们的需要、动机、目的着想,就会找到消费者心中的那根“弦”。
  “7-Eleven”就有着这样的“读心术”。当众多商家感叹消费者捉摸不定、购买行为无章可循之时,“7-Eleven”找到了一种紧紧跟随消费者的脚步变化的方法,那就是对目标对象心理深刻地把握。它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情感需求,有的放矢地投其所好,从而达到了引人注目,产生共鸣的效果。在怀旧营销中,“7-Eleven”的目标直指“五年级生人”。它通过分析,得知这部分人虽然生活阅历丰富,熟稔人情世故,但是他们从感官到知觉却已逐渐麻木、冷漠起来。抓住这代人现实生活过得比较沉重、常常有危机感、处于苦闷状态的心理特征,“7-Eleven”分析出了他们“旧的比新的要厚实、可靠、久远”的价值心态,以唤醒久已沉睡的幸福记忆为主轴,通过开发他们所熟悉的小时候的点心,借由一系列集合众人回忆的营销活动,勾勒出了他们那个时代的鲜明画面,唤起了他们记忆深处甜蜜的回忆,让这群已少有感动的人从心到钱都动起来了。
  “7-Eleven”所推出的产品本身并无很多特别之处,然而正是因为它把目标诉求放在消费者所共同拥有的美好的“回忆”上,走进了他们怀旧的心理,于是它的商品也就咸了贴近人心、打动人心、勾起幸福回忆的纽带。
  
  利用网络引爆怀旧情绪
  “7-Eleven”的怀旧营销一开始,就把重头炮安排在了这一颇具前景的网络平台上,借助网络媒介的即时互动优势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唤醒最初的感动滋味”网络活动包括了“恋恋往事征文比赛”、“怀旧随堂考”、“老东西照片大公开”。“恋恋往事征文比赛”以“小时候的幸福和感动”为主题,共收到600多封投稿信;而“怀旧随堂考”设计了 50道考题,主要以”五年级”小时候的生活和话题为内容,共吸引了200万人上网接受测验;“老东西照片大公开”更是吸引了许多人纷纷将家中珍藏的儿时的玩具、日常用品等东西寄至网页上,让所有人共同分享。总计有超过25万人次参与了怀旧营销的网络活动。
  中国有句俗谚:不笑莫开店。这句话说明了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温暖的人性互动是让顾客频频光顾的关键因素。“7-Eleven”看准了网络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互动参与优势,以“互动式教育”和“互动式参与”来传达深度的产品信息。它的网络广告“唤醒最初的感动滋味”由描绘人们小时候所熟悉的事物唤醒了消费者的记忆,从而增添了他们进入主题网站去搜寻这种小时候的幸福感觉的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可以转寄的网络怀旧测验,在网友接受测验和瞬时转发信息给亲朋好友的互动活动中,带来了网站点击率的爆炸性增长。“7-Eleven”吸引了200万人接受测验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它利用网络平台制造和传递“怀旧”情感的媒介诉求策略的巨大成功。
  
  再现怀旧情感的广告
  广告在营销中的任务是将企业品牌与产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好的广告能巧妙地勾起消费者心灵深处那根情感的心弦,引发消费者的心理共鸣,甚至能借助人际传播的效应达到知名度与美誉度扩大化的双重奇效。“7-Eleven”广告夺得大奖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它在广告表现策略上的高明与巧妙。
  
  “原味觉醒”的电视广告
  这个广告将童年的心情加以视觉重现,广告中的主角是位“五年级”的上班族,下班后在“7- Eleven”的货架上惊喜地觅到了儿时的记忆,主角的视线从”原味觉醒”商品的包装上切换到了小时候杂货店的场景中:小学旁边的杂货店里,精打细算却又充满人情味的老板娘,纯真却又难掩心中的向往、正眼巴巴盯着透明塑料袋里装满心爱的小点心的孩子,再现了人们熟悉而又亲切的小时候的场景。
  
  “唤醒最初的感动滋味”的网络广告
  一把标示着时间刻度的尺横过页面,如同昔日小学上课用的桌子一样,斑驳的褐色桌面上还深刻着跳格子的房子;一列象征技术演进的时光列车的动画驶过,从手写的信到家用电话,再到BP机、大哥大,从脚踏车到野狼,再到RV休旅车,从陀螺到机器人玩具,再到电脑,这些元素一一展现在观众眼前,最后以“小时候的单纯快乐,你记起来了吗”提问式文案结束。
  “7-Eleven”的这些广告的表现充满了“轻轻贴近消费者的心”的情感力量,它把情感诉求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正是通过一系列抒情手法的运用,“7-Eleven”成功唤醒了消费者埋藏心底的幸福和感动,给人造成了一种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感。这种巧妙地“情感投入”把消费者引入了一个“情文(图)并茂、情景交融、物我相随、情理相伴”的艺术境界中,自然就会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7-Eleven”的怀旧营销无时无刻不在与消费者用情感对话。这场对话就像是一面镜子,把消费者过去的香甜记忆映射到现在,带来的不是琐碎记忆的把玩,而是感同身受的幸福还原;这场对话就像一种仪式,它召唤着消费者聚拢在想象的空间上,共同构建着一种逝去的精神时尚。“7-Eleven”就这样利用营销中的怀旧力量,一路叩开了消费者心理上的重重栅栏,让商品成了直达他们心灵的抚慰品。
其他文献
智慧,是一种境界。  市场上最基本的现象是竞争和变化。必须要了解"变化"的规律,掌握"竞争"的优势,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世间事物无不时刻在变化中,而事物的变化,是遵循着一些简单的规律的,如波浪起伏,周而复始。但无论如何变化,有些规律是永远不变的,例如生命与死亡。中华文化里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就深悟其道,与西方市场学关于 4P之首"产品"(Product)的"周期"(Product L
期刊
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空降兵”调查研究发现,总的来说,“空降兵”成功者少,受挫者多。这说明中国企业界和理论界急需认真面对因为“空降兵”引入带来的变革管理问题。   调查结果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活跃在营销变革舞台上的“空降兵”具有的特征  (1)他们平均年龄在38.7岁,73%左右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下。(2)73%左右的人具有大学和研究生学历。(3)52%左右的人最高学历具有经
期刊
起营销战略,人们很容易把它和公司战略相提并论。有人还说,营销就意味着整个企业活动。  当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营销战略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必须承认,营销战略只是企业的一种职能战略,绝不能代替企业战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一、战略有层次    什么是战略?不少人对这个问题回答得过于简单和轻率了。其实,我们所谈的战略是有很多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战略,所承担
期刊
很多人其实抗拒不了各种诱惑。一件3000元的商品,商家多卖几十元你可能感受不到,因此很多商人觉得你感受不到就多赚你几十块,可要是做长远买卖的话,这样做就没有诚信可言了。如果你有诚信,大家会慢慢感觉到的。作为年轻人,在定好目标以后,该取得的利益就要努力去争取;不该取得的,即便放在你的面前也不要动心,我想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做买卖天天都会遇到各种诱惑,但我想我做到了不贪婪。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就是急功
期刊
[背景及案例]    IBM“流水线营销”小组的汇报    一组汇报:“我们组有6个人。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销售二组提供优质的目标客户,直到我们接触到优质的目标客户的关键决策人后,才将二组的商务专员引见给客户的多个部门的负责人。由于我们是整个销售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没有我们为二组提供优质客户,后面几个小组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排头兵。去年,我们纽的工作成果是:排查了1690个行业客户
期刊
跨国公司案例  Esprit:凭什么一跃成为国际休闲服饰的领军者?  Esprit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创立的一个小品牌。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Esprit是一个集设计、采购、分销于一体并推广至全球46个国家的环球品牌。在欧洲,Esprit是最为人熟悉的三大时装品牌之一,每三位欧洲女性中至少有一位拥有Esprit品牌的服装。1993年之后,Esprit连续11年销售保持高增长,复合增长率
期刊
背景资料    “9.11”事件、“非典”事件以及中国政府宣布取消纸制品出口退税等不利的环境因素,使得众多以依赖出口维持运营的造纸企业举步维艰。ABC公司,作为亚洲造纸行业的领跑者,开始实施常见的成本控制等措施,其在中国的很多项目因为各种原因而搁浅了,中国团队因此士气低落,人心惶惶。  2003年年底,临危受命的ABC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正式走马上任,他在与中国客户作了近距离沟通,了解了客户的实际需求
期刊
纳爱斯和隆力奇的成功,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的“瓶颈”却是惊人的相似。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市场表现还可以,但战略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大。  纳爱斯VS隆力奇:误人战略“围城”上海科优咨询公司 李建东  纳爱斯和隆力奇,都是消费品领域比较成功的企业,至少目前还是如此。它们在跨国公司最强势的消费品领域,在跨国公司最无能为力的二三线市场取得了不寻常的成功。逆风飞扬、埋头苦干,它们把
期刊
案例一    HD公司是一家从事品牌电脑生产、销售的IT公司,杭州是HD公司的重点市场。但公司在杭州的业务发展却一直不太好,为了提升HD公司在杭州市场的地位,将行业内某著名品牌B的杭州分公司的销售经理楼明挖来任职。作为前来任职的条件,楼明要求HD公司给予其充分的授权。经过反复的探讨和商谈,鉴于楼明在B公司的良好业绩表现,门D公司的总经理王风将公司在杭州的销售、人事权都授予了楼明,同时双方对楼明在杭
期刊
案例陈述    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市场打开了全面竞争之门。  镜头一:  并购的风潮此起彼伏,零售巨头们的消息总像娱乐明星的花边新闻那样引人注目。  某个并购传闻的主角之一H公司,在2004年初商务部开出的2003年中国连锁30强(包括外资企业)名单中,其以90多家分店成为目前在内地开店最多的外资零售商。从1997年在广州开出第一家店,短短的7年时间,它就在全国20多个城市拥有9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