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进入细胞是HIV感染的关键步骤。CD4分子为HIV感染并进入细胞的第一受体,CD26分子为HIV感染并进入细胞的第二受体。从HIV感染细胞的CD26分子量显著减少,DPP Ⅳ酶活性抑制剂、CD26分子的单抗阻断HIV感染并进入细胞,CD26与CD4基因共转染使NIH3T3变成HIV易感的细胞系等方面证实了CD26分子在HIV感染中的作用。这一发现对HIV生活周期、细胞
【机 构】
:
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 解放军三〇二医院(北京 100039),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 解放军三〇二医院(北京 10003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进入细胞是HIV感染的关键步骤。CD4分子为HIV感染并进入细胞的第一受体,CD26分子为HIV感染并进入细胞的第二受体。从HIV感染细胞的CD26分子量显著减少,DPP Ⅳ酶活性抑制剂、CD26分子的单抗阻断HIV感染并进入细胞,CD26与CD4基因共转染使NIH3T3变成HIV易感的细胞系等方面证实了CD26分子在HIV感染中的作用。这一发现对HIV生活周期、细胞及动物模型的建立、抗HIV药物及HIV疫苗研制等都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肠道病毒可引起急性感染,一般仅在无γ球蛋白血症者和新生儿可形成慢性感染。本文综述健康人肠道病毒感染与人类慢性疾病,如自发扩张性心肌病、自发炎性肌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毒感染后疲劳综合征、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等有病因学联系。其致病机理尚待进一步阐明,可能是肠道病毒引起自身免疫,也可能是肠道病毒持续感染并使疾病不愈。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散发性病毒性脑炎中最常见、预后最差的一种,其中95%以上的病例是HSV-I引起的。HSE的临床症状、体征、常用辅助检查均为非特异性的。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血清中和脑脊液中HSV-IgG、IgM,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用PCR技术扩增脑脊液中HSV-DNA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HSE确诊的依据。无环鸟苷是治疗HSE的有效药物。
通过抗原和基因分析对肯尼亚一个都市(首都内罗毕)和三个农村地区胃肠炎儿童的轮状病毒作了鉴定。这些属于亚群Ⅱ和G血清I型抗原地方株为最常见株,但检出两株罕见株。一株(NK59:亚群Ⅱ、G血清4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有一个附加RNA带,另一株(D202)亚群Ⅱ和G血清I型则显示为短型RNA的抗原特异性,后者已适应生长于细胞培养中。
定量PCR是一种高度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它可从基因水平上反应病原的活动性。本文介绍了定量PCR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丙型肝炎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新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导致病毒长期携带的机理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的研究从HB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HLA系统和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分析了HBV长期携带的机理。着重从病毒突变体的产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作用,机体对HBV病毒抗原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免疫耐受,对HBV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和抗-HBs产生不足,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等方面探讨了机体不能彻底清除HBV,形成长期病毒携带
基因免疫接种和基因免疫苗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在病毒性疾病和肿瘤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基因免疫接种诱发宿主免疫应答的机理,概述基因免疫接种方法及做为疫苗的可行性。
本文阐述了病毒受体的多样性,以及病毒受体结合过程包括初步结合、粘附增强和病毒结构变化等多个步骤。
近年来,国内外发现许多非典型乙型肝炎病例,他们缺乏HBV血清学标志,研究分析表明这样的病人感染的是一些HBV变异株,有的S基因或C基因或X基因发生了突变,有的则可能多个基因区域存在突变,而且突变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给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漏检,HBV变异株缺乏常规血清学标志;其次是疫苗免疫失败,由HBsAg主蛋白组成的疫苗是有效的,但对变异株的作用较差或不起作用;
本文对HIV-1外膜蛋白gp120的某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