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不仅和能力有关,而且受制于写作动机。文章针对初中生写作动机匮乏这一问题,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形式、完善写作评价这三个方面提出具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意在彰显教师的教学机智,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动机;写作教学方法;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动机就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写作主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写作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維持写作行为的动力因素。写作动机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的主要时期,也是学生各种行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重视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如何激发初中生写作动机,提出三种具体方法并试加阐述。
一、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些学生写作动机不强,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追根溯源,是学生脑子里没有写作素材,无法进行写作加工。笔者在学习和观察过程中发现,能够为某一主题找到合适匹配的素材着实能为作文增色不少。但写作素材不会凭空跑到学生的脑子里,这需要一个漫长并且持之以恒的积累过程。
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首先,帮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篇文章也就泛泛而谈。要做到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需要学生有一颗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如果是个无心之人,无论生活发生什么,他都没有感悟,也不能运用到实际的写作活动中。观察的对象可以是身边的大事,也可以是平凡的小事,如初春的第一点嫩芽,邻家的小男孩,或者是身边穿梭而过的行人。让学生带着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审视这个世界,他会发现生活充满乐趣,一草一木皆有情,也就有许多可写之物。
特级教师于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暑假回来,于老师都会询问“暑假趣事”,然后让同学们完成暑假乐事的习作,课上挑出三篇作品进行朗读,让同学们课堂讨论文章的好坏。然后于老师提问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个同学都经历了暑假生活,都碰到过欢乐的事,但为什么有的学生故事细致,内容丰满,而有的同学的故事却非常空洞呢?”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细心观察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
其次,通过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减少写作阻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书目,指导学生自主收集素材。然后,让学生准备一本素材本,指导学生将有用的素材记录在自己的素材本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素材库。另外,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情到深处,自然产生感悟,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分类归纳。素材记录在本子上,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充分准确调动素材资源,因此学生需要及时归纳总结各类素材,归纳总结的过程也是记忆强化的过程,以便学生在日后写作中及时调动素材资源。
二、丰富写作形式
想要丰富写作形式,首先,提倡学生自由写作,让学生能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写作。许多学生写作动机不强,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写老师规定的文体。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主要要求学生学写记叙文和散文,不主张学写诗歌,似乎诗歌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没什么大作用。因而各种语文考试的试卷上对作文的要求也是: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这样的体裁倾向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清华大学附中的韩军老师多次强调,写作形式要丰富多样,既要写散文,也要写诗歌。这可谓是切中肯綮之言。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本随笔本,无论是日记还是随笔,诗歌还是小说,学生愿意写哪类文体就写哪类文体,从而提高学生表达的欲望和能力。
其次,利用情境写作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情境写作法指的是营造一种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自然而然有感而发,有话想写。优秀教师管爱平老师的作文课完美地诠释了情境写作法。管老师首先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学生很快就被歌声所吸引。然后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想到了母亲,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随着学生情感的逐渐升温,教师趁热打铁,播放满文军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的MV,并向学生提问:“M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意?”学生含着泪光纷纷说出自己挑选的母爱的细节:妈妈夜里为孩子盖被子,妈妈为孩子补衣服,等等。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母亲有没有给过你这样的爱呢?请大家把母亲关爱你的细节写出来。”此时的学生早已热泪盈眶,歌曲和MV的引导将学生内心的记忆唤醒,每个学生似乎都有话想说。管老师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让音乐触摸、激发学生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一定会真实感人。显然,这是利用情境写作法成功诱发学生写作动机的绝佳案例。
三、完善写作评价
每一个作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有读者。同样的,学生也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被欣赏。因此,完善写作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应丰富自己的评价方式。一般来说,学生作文的主要读者就是老师。《新课标》提出教师的评价要坚持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教师要重视这个反馈的过程,作文评价不能只是定量性的分数,还应该有定性的评语反馈。只有表达更加直观,学生才能明白自己作文的好坏在何处。
再次,要用欣赏和激励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激励可以强化行动的动机,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激励学生写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教师评语体现激励性。教师写评语也是一门艺术。评语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态度。在指出学生写作缺点的同时,也需要夸一夸学生。例如,写一篇《我最尊敬的人》的作文,许多学生用到了某人在公交车上让座,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的例子。一语文教师评价:材料缺乏新意,叙事过于平淡。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心情会很沮丧,多次受到这样的评价就会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换个角度,不必只盯着学生的缺点批评。教师不妨把评语改成:“这篇文章情感细腻,内容丰富,表达能力不错。但生活中只有这些令你尊重的人吗?你的老师、父母和同学中有没有令你尊重的人呢?”适当夸奖,让学生受到鼓励,同时引导学生把眼光转向自己身边的人,写出更加真实的作品。二,教师不必拘泥于“卷面整洁,层次清晰”这类传统的评价。而应多发现一些诗意与浪漫,多一些认同和共情。让学生都认为自己会写作,能写作。有的学生也许基础差,但他这次的作文题材新颖,角度独特,教师则应该抓住机会进行表扬。
最后,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注重评价的多元与互动。李镇西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学生评价模式。首先,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组内交换批改。批改时应注意四个字:“改”(错误字词应改正)、“批”(语段中的可改处或精妙处,应在旁写批语)、“评”(改后应在文后认真写评语,评语要求:(1)与人为善,实事求是,内容切实具体,既鼓励长处,也指出不足,切忌空泛和带有刺伤感情的话语;(2)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3)评语应条理清楚,字迹要工整美观)、“签”(批改完毕,应在作文的评语后面签上批改人的姓名,以示负责)。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此外,每位学生心中其实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赞赏,这种渴望被别人认可的心态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作品质量。
写作能力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初中生的语文成绩,也影响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优化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一线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方式、完善写作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具体入手,激发写作动机,克服写作心理障碍,进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晓斌.作文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周宏.中学生写作心理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潘莉莉.初中学生作文心理探究及应用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5]赵美兰.初中生作文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写作动机;写作教学方法;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动机就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写作主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写作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維持写作行为的动力因素。写作动机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的主要时期,也是学生各种行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重视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如何激发初中生写作动机,提出三种具体方法并试加阐述。
一、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些学生写作动机不强,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追根溯源,是学生脑子里没有写作素材,无法进行写作加工。笔者在学习和观察过程中发现,能够为某一主题找到合适匹配的素材着实能为作文增色不少。但写作素材不会凭空跑到学生的脑子里,这需要一个漫长并且持之以恒的积累过程。
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首先,帮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篇文章也就泛泛而谈。要做到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需要学生有一颗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如果是个无心之人,无论生活发生什么,他都没有感悟,也不能运用到实际的写作活动中。观察的对象可以是身边的大事,也可以是平凡的小事,如初春的第一点嫩芽,邻家的小男孩,或者是身边穿梭而过的行人。让学生带着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审视这个世界,他会发现生活充满乐趣,一草一木皆有情,也就有许多可写之物。
特级教师于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暑假回来,于老师都会询问“暑假趣事”,然后让同学们完成暑假乐事的习作,课上挑出三篇作品进行朗读,让同学们课堂讨论文章的好坏。然后于老师提问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个同学都经历了暑假生活,都碰到过欢乐的事,但为什么有的学生故事细致,内容丰满,而有的同学的故事却非常空洞呢?”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细心观察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
其次,通过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减少写作阻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书目,指导学生自主收集素材。然后,让学生准备一本素材本,指导学生将有用的素材记录在自己的素材本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素材库。另外,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情到深处,自然产生感悟,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分类归纳。素材记录在本子上,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充分准确调动素材资源,因此学生需要及时归纳总结各类素材,归纳总结的过程也是记忆强化的过程,以便学生在日后写作中及时调动素材资源。
二、丰富写作形式
想要丰富写作形式,首先,提倡学生自由写作,让学生能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写作。许多学生写作动机不强,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写老师规定的文体。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主要要求学生学写记叙文和散文,不主张学写诗歌,似乎诗歌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没什么大作用。因而各种语文考试的试卷上对作文的要求也是: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这样的体裁倾向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清华大学附中的韩军老师多次强调,写作形式要丰富多样,既要写散文,也要写诗歌。这可谓是切中肯綮之言。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本随笔本,无论是日记还是随笔,诗歌还是小说,学生愿意写哪类文体就写哪类文体,从而提高学生表达的欲望和能力。
其次,利用情境写作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情境写作法指的是营造一种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自然而然有感而发,有话想写。优秀教师管爱平老师的作文课完美地诠释了情境写作法。管老师首先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学生很快就被歌声所吸引。然后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想到了母亲,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随着学生情感的逐渐升温,教师趁热打铁,播放满文军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的MV,并向学生提问:“M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意?”学生含着泪光纷纷说出自己挑选的母爱的细节:妈妈夜里为孩子盖被子,妈妈为孩子补衣服,等等。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母亲有没有给过你这样的爱呢?请大家把母亲关爱你的细节写出来。”此时的学生早已热泪盈眶,歌曲和MV的引导将学生内心的记忆唤醒,每个学生似乎都有话想说。管老师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让音乐触摸、激发学生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一定会真实感人。显然,这是利用情境写作法成功诱发学生写作动机的绝佳案例。
三、完善写作评价
每一个作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有读者。同样的,学生也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被欣赏。因此,完善写作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应丰富自己的评价方式。一般来说,学生作文的主要读者就是老师。《新课标》提出教师的评价要坚持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教师要重视这个反馈的过程,作文评价不能只是定量性的分数,还应该有定性的评语反馈。只有表达更加直观,学生才能明白自己作文的好坏在何处。
再次,要用欣赏和激励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激励可以强化行动的动机,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激励学生写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教师评语体现激励性。教师写评语也是一门艺术。评语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态度。在指出学生写作缺点的同时,也需要夸一夸学生。例如,写一篇《我最尊敬的人》的作文,许多学生用到了某人在公交车上让座,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的例子。一语文教师评价:材料缺乏新意,叙事过于平淡。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心情会很沮丧,多次受到这样的评价就会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换个角度,不必只盯着学生的缺点批评。教师不妨把评语改成:“这篇文章情感细腻,内容丰富,表达能力不错。但生活中只有这些令你尊重的人吗?你的老师、父母和同学中有没有令你尊重的人呢?”适当夸奖,让学生受到鼓励,同时引导学生把眼光转向自己身边的人,写出更加真实的作品。二,教师不必拘泥于“卷面整洁,层次清晰”这类传统的评价。而应多发现一些诗意与浪漫,多一些认同和共情。让学生都认为自己会写作,能写作。有的学生也许基础差,但他这次的作文题材新颖,角度独特,教师则应该抓住机会进行表扬。
最后,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注重评价的多元与互动。李镇西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学生评价模式。首先,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组内交换批改。批改时应注意四个字:“改”(错误字词应改正)、“批”(语段中的可改处或精妙处,应在旁写批语)、“评”(改后应在文后认真写评语,评语要求:(1)与人为善,实事求是,内容切实具体,既鼓励长处,也指出不足,切忌空泛和带有刺伤感情的话语;(2)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3)评语应条理清楚,字迹要工整美观)、“签”(批改完毕,应在作文的评语后面签上批改人的姓名,以示负责)。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此外,每位学生心中其实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赞赏,这种渴望被别人认可的心态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作品质量。
写作能力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初中生的语文成绩,也影响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优化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一线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方式、完善写作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具体入手,激发写作动机,克服写作心理障碍,进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晓斌.作文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周宏.中学生写作心理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潘莉莉.初中学生作文心理探究及应用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5]赵美兰.初中生作文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