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讲述的月球“土壤”故事

来源 :自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嫦娥四号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的着陆,从而开启月球探测的新篇章。着陆区位于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即南极艾肯盆地,那里隐藏着月球深部物质组成以及早期撞击历史等秘密。该地区经历了约36亿年的小行星撞击粉碎和太阳风的注入,表面形成10多米厚的一层月球土壤(月壤)。月球车"玉兔二号"行走在月壤上,利用携带的立体相机沿途摄取高精度的立体照片,通过向下发射雷达电波探测出月壤的厚度和更深处的撞击坑溅射石块、溢出的熔岩流等,还利用光谱仪测定了月壤和石块的成分。这些信息解开了着陆区的小行星撞击历史,并且得到月球深
其他文献
介绍了国外羊毛拉伸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及现实意义,其中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羊毛拉伸 方法及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优缺点,另外还简介了2种拉伸毛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在大规模“走出去”背景下,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创新。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而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环境因素。基于此,
矿产资源枯竭趋势不可逆转,人类必须在枯竭之前找到出路。中国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传统农业奇迹而独步世界数千年,近年来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给人类
期刊
结合我校成立的“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现状,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的学生事务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服务对象(在校的8000余名学生)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到在校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