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风与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良好的教风与学风能反映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重要标志。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掌握好教风与学风的关系,完善制度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优良的教书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校;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关系
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高校的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面临着更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教风和学风的认识,充分把握教风学风的关系,结合实际加强高校教风学风建设。
一、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教风,是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水平、教学效果、教学风格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总体要求。良好的教风要靠全体教师长期的共同建设。学风,是全体学生的学习态度、钻研精神、学术风气、治学水平、意志品德和言行规范的全面要求。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和大学精神,同时也是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和治学态度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1]。良好学风的养成,是依靠良好教风的引导,是依靠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来实现的,它融合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观念和校园文化。
二、高校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建议
(一)高校的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人们普遍认为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者的任务,忽视了教风与学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认识上的误区,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人认为学风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事。学风建设离不开学生工作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但如果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泾渭分明,教学工作管课堂,学生工作管课后,就会出现思想教育与业务教学分离的现象。有人认为学风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行为。学风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学风建设并不仅仅指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行为。
2..有人认为教风建设就是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教风建设看作是党政部门及党务工作者的事情,把教风建设看作是“务虚”的工作。有人认为教风建设没有硬性指标,没有明确目标,结果“教风建设会上提得多,口头上讲得多,落到实处少”,缺乏制度化建设和目标化管理,有时存在教风建设与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相互脱离的现象[2]。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教风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一些教师缺乏理想信念,思想不稳定,方向不明确,工作不安心,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应付,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勤不闻不问,放任不管;有的不批改甚至不布置作业,不按时答疑辅导等现象;有的教师不能积极接受学生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意见;只书、不育人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优良教风的形成,也影响了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加强高校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建议
教风、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的一项系统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程,涉及到学校党、政、工、学、团等方方面面,只有全校一盘棋,齐抓共管,通力协作,才能真正把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工作抓实抓好。
1.正确把握教风与学风的关系,狠抓教风,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教风与学风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密不可分。好的教风就能带出好的学风,好的学风又能促进好的教风,它们之间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端正教风、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从课堂教学抓起。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其对待教学工作的认真程度。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升华教师内在精神力量。教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即师德师风教育。教师不仅要用知识的力量,还要用人格的力量感召学生。从抓教风着手,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增加知识量,接受最新科技成果,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广大教师应形成勤于施教、乐于施教、善于施教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
4.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该体系是由教学指挥系统、教学监控系统、教学评估系统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组成,贯穿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高校要建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健全教学评估系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对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开展检查评估,对作业、教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估,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全方位监控;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不断构建和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坚持教学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教学改革在各项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本科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我校教学改革、教育创新的保证和根基。
5.以制度建设为手段,开展学风建设。高校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一致的原则,制定、修订学生综合考评办法、文明班级创建办法等制度,设置相应的课外教育计划规定学分和拓展学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6.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创建优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师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大学的文化品位,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熊友华,钟丽萍.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刍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5):28-29.
[2]胡国荣,李元清.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互动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21):82-83.
[3]陈冀南.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1):83-86.
【关键词】高校;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关系
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高校的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面临着更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教风和学风的认识,充分把握教风学风的关系,结合实际加强高校教风学风建设。
一、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教风,是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水平、教学效果、教学风格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总体要求。良好的教风要靠全体教师长期的共同建设。学风,是全体学生的学习态度、钻研精神、学术风气、治学水平、意志品德和言行规范的全面要求。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和大学精神,同时也是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和治学态度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1]。良好学风的养成,是依靠良好教风的引导,是依靠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来实现的,它融合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观念和校园文化。
二、高校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建议
(一)高校的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人们普遍认为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者的任务,忽视了教风与学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认识上的误区,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人认为学风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事。学风建设离不开学生工作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但如果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泾渭分明,教学工作管课堂,学生工作管课后,就会出现思想教育与业务教学分离的现象。有人认为学风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行为。学风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学风建设并不仅仅指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行为。
2..有人认为教风建设就是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教风建设看作是党政部门及党务工作者的事情,把教风建设看作是“务虚”的工作。有人认为教风建设没有硬性指标,没有明确目标,结果“教风建设会上提得多,口头上讲得多,落到实处少”,缺乏制度化建设和目标化管理,有时存在教风建设与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相互脱离的现象[2]。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教风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一些教师缺乏理想信念,思想不稳定,方向不明确,工作不安心,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应付,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勤不闻不问,放任不管;有的不批改甚至不布置作业,不按时答疑辅导等现象;有的教师不能积极接受学生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意见;只书、不育人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优良教风的形成,也影响了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加强高校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建议
教风、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的一项系统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程,涉及到学校党、政、工、学、团等方方面面,只有全校一盘棋,齐抓共管,通力协作,才能真正把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工作抓实抓好。
1.正确把握教风与学风的关系,狠抓教风,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教风与学风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密不可分。好的教风就能带出好的学风,好的学风又能促进好的教风,它们之间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端正教风、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从课堂教学抓起。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其对待教学工作的认真程度。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升华教师内在精神力量。教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即师德师风教育。教师不仅要用知识的力量,还要用人格的力量感召学生。从抓教风着手,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增加知识量,接受最新科技成果,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广大教师应形成勤于施教、乐于施教、善于施教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
4.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该体系是由教学指挥系统、教学监控系统、教学评估系统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组成,贯穿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高校要建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健全教学评估系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对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开展检查评估,对作业、教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估,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全方位监控;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不断构建和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坚持教学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教学改革在各项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本科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我校教学改革、教育创新的保证和根基。
5.以制度建设为手段,开展学风建设。高校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一致的原则,制定、修订学生综合考评办法、文明班级创建办法等制度,设置相应的课外教育计划规定学分和拓展学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6.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创建优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师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大学的文化品位,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熊友华,钟丽萍.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刍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5):28-29.
[2]胡国荣,李元清.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互动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21):82-83.
[3]陈冀南.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