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讯作者:郑志军,1974年2月,男,汉,四川资阳人,现就职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政府三贤祠街道办事处,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核算。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难以发挥内控在单位内部的作用。而作为内控工作中的重点,预算绩效管理虽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限制性因素,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各个行政事业单位都需要切实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可以高效、有序开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预算绩效管理;管理优化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统称。行政事业单位出现财务风险时,势必会牵涉很多利益,如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上级机关等。除此之外,还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来讲也是十分不利的。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可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价值,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状况的出现。因此,要想在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1]。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改进,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同时可以通过发现预算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开支或者能够进行完善的地方,由此来提升资金整体的使用率。当下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不符的情况,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通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分析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单位整体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把控,合理安排使用范围[2]。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薄弱
优质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和落实的先决条件。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是内控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因此,《内控规范》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建设与落实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很少有领导明白内部控制存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内部控制只能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其自身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内控观念。而未树立正确内控观念的领导自然对内控建设过程中的事务关心不足,内控工作也因此缺乏统筹部署,不仅致使单位内控建设效率偏低,还无法实现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和协调,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建设流于形式。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缺少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当前需要核算的会计数据重大,致使相关的工作人员任务量较重,提高了预算编制的难度。
第二,预算编制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较为薄弱。由于预算编制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较强的综合素养、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就目前来看,预算编制人员依然存在着专业知识不足、法律意识薄弱的现象,降低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
(三)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
最近几年,中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情况是良好的,不过部分区域仍旧存有重预算轻绩效的问题。部分部门单位仅仅是将钱花出去,至于后续的效果并不关注。当财政资金的整体自由空间变大时,便会出现效益低下等状况。部分地方即便得到财政拨款,也不知如何使用资金,仅仅是让其存在于财政账单上,由此导致资源的浪费。由此,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当下来看,中国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不健全不完善的,导致部门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受到限制,已定的制度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一片混乱,管理效率低下。
除此之外,中国地方政府的相关税收,因为“营改增”的问题,营业税直接取消,而此税种是地方税服务地方政府的最高比例税种,替代其增值税则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当地方政府无税权的时候,即会造成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进一步降低,增加收入、支出间更多矛盾的出现。这种情况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缺失,更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不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四)预算绩效沟通存在难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位内部某一特定部门的工作,而是涉及了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如果要保障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从单位的性质、规模、定位、功能等方面出发,加强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使得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标等符合现实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沟通难度,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并未就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达成一致性意见,使得预算绩效指标不合理、不实用。这种沟通难度往往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对预算绩效管理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的不足使得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限制,沟通机制的缺乏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开展时的效率低下,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
三、基于内控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措施
(一)科学合理进行预算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尽可能优化与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完善预算绩效的规章制度。在开展日常的预算管理活动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准则,并设置预算管理部门,引入专业素质强、综合素养高的优秀人才,扩大预算编制队伍和规模。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依照往年的实际状况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立长远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合法性。
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积极参与预算绩效监督工作。由于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在对财务信息和数据整理时会涉及多个部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管理流程进行更加深入的细化,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优化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保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與准确性[3]。 (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内控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内部控制机制。在设置规范的内控机制时,要着重关注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分离。为此需要设计一套权责权限划分机制,来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力。其次,构建严谨的资产评查清点机制。资产流失对任何一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都是极力要避免的环节,因此需要严控单位的固定资产或者其他资产置办、转让等涉及资金的过程,比如物资的采购和物资的付款。原则上,涉及资金支出或者其他重要环节,应该由多人相互监督才能执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能通过规范采购流程和采购行为,来避免一些财务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避免一个人权力过大,杜绝以权谋私、大量资金流失等现象的发生。
(三)优化与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要想构建良好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就需要制定准确、合理的年度绩效计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绩效报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在对预算绩效考核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立专业的绩效考核部门,确定好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区别,从而保障预算考核机制的独立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将预算执行的状况、质量等统一纳入预算考核机制之中,确保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的全面性、系统性[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都需要切实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各个方面来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可以高效、有序开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皓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14(12):142-143.
[2]袁翠玉.關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20(07):43-44.
[3]金浩.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07):61-62.
[4]吕翠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与对策浅析[J].纳税,2020,14(10):132-133.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难以发挥内控在单位内部的作用。而作为内控工作中的重点,预算绩效管理虽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限制性因素,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各个行政事业单位都需要切实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可以高效、有序开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预算绩效管理;管理优化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统称。行政事业单位出现财务风险时,势必会牵涉很多利益,如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上级机关等。除此之外,还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来讲也是十分不利的。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可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价值,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状况的出现。因此,要想在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1]。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改进,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同时可以通过发现预算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开支或者能够进行完善的地方,由此来提升资金整体的使用率。当下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不符的情况,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通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分析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单位整体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把控,合理安排使用范围[2]。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薄弱
优质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和落实的先决条件。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是内控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因此,《内控规范》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取决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建设与落实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很少有领导明白内部控制存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内部控制只能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其自身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内控观念。而未树立正确内控观念的领导自然对内控建设过程中的事务关心不足,内控工作也因此缺乏统筹部署,不仅致使单位内控建设效率偏低,还无法实现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和协调,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建设流于形式。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缺少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当前需要核算的会计数据重大,致使相关的工作人员任务量较重,提高了预算编制的难度。
第二,预算编制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较为薄弱。由于预算编制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较强的综合素养、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就目前来看,预算编制人员依然存在着专业知识不足、法律意识薄弱的现象,降低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
(三)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
最近几年,中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情况是良好的,不过部分区域仍旧存有重预算轻绩效的问题。部分部门单位仅仅是将钱花出去,至于后续的效果并不关注。当财政资金的整体自由空间变大时,便会出现效益低下等状况。部分地方即便得到财政拨款,也不知如何使用资金,仅仅是让其存在于财政账单上,由此导致资源的浪费。由此,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当下来看,中国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不健全不完善的,导致部门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受到限制,已定的制度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一片混乱,管理效率低下。
除此之外,中国地方政府的相关税收,因为“营改增”的问题,营业税直接取消,而此税种是地方税服务地方政府的最高比例税种,替代其增值税则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当地方政府无税权的时候,即会造成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进一步降低,增加收入、支出间更多矛盾的出现。这种情况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缺失,更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不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四)预算绩效沟通存在难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位内部某一特定部门的工作,而是涉及了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如果要保障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从单位的性质、规模、定位、功能等方面出发,加强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使得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标等符合现实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沟通难度,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并未就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达成一致性意见,使得预算绩效指标不合理、不实用。这种沟通难度往往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对预算绩效管理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的不足使得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限制,沟通机制的缺乏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开展时的效率低下,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
三、基于内控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措施
(一)科学合理进行预算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尽可能优化与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完善预算绩效的规章制度。在开展日常的预算管理活动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准则,并设置预算管理部门,引入专业素质强、综合素养高的优秀人才,扩大预算编制队伍和规模。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依照往年的实际状况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立长远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合法性。
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积极参与预算绩效监督工作。由于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在对财务信息和数据整理时会涉及多个部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管理流程进行更加深入的细化,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优化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保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與准确性[3]。 (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内控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内部控制机制。在设置规范的内控机制时,要着重关注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分离。为此需要设计一套权责权限划分机制,来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力。其次,构建严谨的资产评查清点机制。资产流失对任何一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都是极力要避免的环节,因此需要严控单位的固定资产或者其他资产置办、转让等涉及资金的过程,比如物资的采购和物资的付款。原则上,涉及资金支出或者其他重要环节,应该由多人相互监督才能执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能通过规范采购流程和采购行为,来避免一些财务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避免一个人权力过大,杜绝以权谋私、大量资金流失等现象的发生。
(三)优化与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要想构建良好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就需要制定准确、合理的年度绩效计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绩效报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在对预算绩效考核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立专业的绩效考核部门,确定好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区别,从而保障预算考核机制的独立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将预算执行的状况、质量等统一纳入预算考核机制之中,确保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的全面性、系统性[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都需要切实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各个方面来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可以高效、有序开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皓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14(12):142-143.
[2]袁翠玉.關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20(07):43-44.
[3]金浩.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07):61-62.
[4]吕翠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与对策浅析[J].纳税,2020,14(1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