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台上,数十名乐手围绕于巴洛克时期的羽管键琴旁,他们中有提琴手、长笛手,亦有双簧管和小号手。他们在用巴洛克时代的古董乐器演释一场巴赫的盛宴——全套《勃兰登堡协奏曲》。
2019年5月8日,丹麦哥本哈根协奏团在上海大剧院带领观众与巴赫进行了一场亲密的“约会”。古乐团的演释不同于我们熟知的现代交响乐团,在乐器的构成与乐曲的风格诠释上都尽可能地还原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和氛围。当美妙的弦乐声响起,现场的观众们仿佛回到了十七世纪的欧洲……
《勃兰登堡协奏曲》创作于巴赫生活较为安稳惬意的一段时期(科腾时期),1721年3月24日他将这套作品题献给了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巴赫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将巴洛克时期复调的作曲技法发展到了巅峰,几乎运用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实际上,这六首协奏曲原本并非一套,创作时并没有刻意的连贯性。这些作品完成的时间跨度在三至四年间,因而每首曲风都略有不同,尽显各自的特点。与同时期的协奏曲相比,《勃兰登堡协奏曲》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尤其是在探讨各种不同乐器组合间的配器方式方面在当时实属罕有,这种意欲获得更加丰富音响效果的尝试充分地揭示了巴赫音乐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有顺序编号的六首作品,但此次哥本哈根协奏团却并未按常理“出牌”——上半场演奏了第三、第四、第二和第五号作品,下半场则演奏了第六和第一号作品。对于此次演出曲目顺序的“不走寻常路”,乐团总监莫特森表示:“从一至六的演奏顺序对于音乐会来说效果不够好,它以最盛大的曲目开场,然后渐渐变得平静,而我们希望音乐会有不一样的流动感,我们想要以更宏大的曲目作为结尾。也正是因为巴赫作曲时并没有将演奏顺序完全限定,因此我们在编排曲目顺序时做了一些调整,希望能给观众带来更富愉悦感、更激动人心的音乐。”
现场体验也确如莫特森所言,由观众熟悉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开场。当富丽堂皇、节奏鲜明的主题音乐响起,一下子将现场的观众带回到了十七世纪的欧洲。巴赫的传记作家帕雷曾说“《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是这一组作品中最为杰出的一部,它真正脱离了古老协奏曲的概念”。巴赫在这首作品中使用了三组各三件弦乐器(三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三把大提琴及数字低音加强音效),没有使用管乐,使乐曲呈现出醇厚的室内乐气氛。
接下来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号》是一首小提琴和竖笛的三重协奏曲,也是这套协奏曲中最为轻快的一首,三乐章的作品如同一首精致的小曲,雅致、妩媚、俏皮。随后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属于大协奏曲类型,乐队编制由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和高音小号组成,是典型的四重协奏曲。其中尖锐的高音小号旋律最为突出,极富感染力。上半场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作于1720年至1721年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号》。在三乐章的该作品中,巴赫将乐队分为独奏组与合奏组,体现小组乐器与大组乐器间的竞争对抗,亦是典型的巴洛克时期大协奏曲。这部作品的重头戏当属其中华丽的羽管键琴独奏段落,在形状、音色皆与现代钢琴相去甚远的古老键盘乐器上,奔腾不息的音符为上半场的演出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下半场首先演奏的是《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号》,它是整套协奏曲中最早完成的一首,其最为特别之处在于这首作品虽是为弦乐队而作,但却没有小提琴声部,这可能与当时巴赫通常演奏中提琴,而侯爵演奏古大提琴有关。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号》,亦是这套协奏曲中最为辉煌动人的一首。但或许是因为用于演奏作品最主要的独奏部分的高音小提琴早已被淘汰的原因,现如今这首乐曲是整套作品中上演频率最少的。
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乐器的编排是最为别出心裁的地方。巴赫几乎运用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即使是规模最小的第六号作品也使用了七件乐器。巴赫并未按照当时传统协奏曲的做法,将一组同类独奏乐器作为中心,而是采用了互不相同的独奏乐器。
哥本哈根协奏团的特色之一就是他们使用的乐器无论在构造、外观,还是功能上都与巴洛克时期几乎相同。他们使用了羽管键琴来代替钢琴,音色清脆明亮。在此次演出中,令人最为惊喜的是在《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号》第一乐章中,羽管键琴有一段“即兴性”的炫技演奏,这在以往的作品中是没有的,那串联的快速弹奏似珍珠落地般连绵不断,令人印象深刻。
高音竖笛是一件古老的乐器,它的音色轻盈秀美、清澈明亮。《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号》就是一首小提琴和竖笛的三重协奏曲。在第二乐章中,小提琴与竖笛的轮奏主题一强一弱,乐曲的情感在音乐中流动,彷佛旷野中的回声。
高音小号出现在《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中,巴赫在创作这部协奏曲时选择了木管乐器、小號、小提琴为独奏乐器组,这种乐器组合在当时非常独特,尤其是高音小号在现代的乐队中是很难听到的,它高昂优美的音色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活力和动感。
圆号的音色柔和、丰满,与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号》第三乐章中,圆号穿过密集的音响织体展现出它的音色,而后小提琴奏出了欢愉的旋律。这两件乐器交替演奏,展现出了不同乐器音色之间的对比,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感和乐曲的趣味性。
“提琴家族”当之无愧是《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最重要的乐器担当,尤其是《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和《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号》,这两首作品都没有使用管乐器,几乎全部由弦乐器作为主奏乐器,使音乐更具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呈现出灵动的音乐色彩。
乐团总监拉尔斯·乌尔里克·莫特森在舞台上,具有艺术家的张扬,表现力堪称完美,灵巧的指尖游走于羽管键琴的黑白键上,时而温柔细腻,时而热烈奔放。而舞台下的他也极具人格魅力,面对采访,他侃侃而谈,不时地手舞足蹈,其思想的活跃和敏捷以及对音乐的深层感知和大胆创新,无不让听者着迷。
推广巴洛克音乐,引导儿童和年轻人了解并欣赏古典乐一直是哥本哈根协奏团秉承的音乐理念。尽管近些年,巴洛克古乐团形式的演出团队日益兴起,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无论是主流音乐演出机构的节目编排,还是唱片出版和媒体曝光,都更集中在巴洛克之后的时代,即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巴洛克作品的演出相对显得较为冷门。但莫特森认为,正是巴洛克音乐的“即兴”元素赋予了每一次演奏不一样的体验,这是演奏者和观众共同参与的过程。比起既定的音乐曲目,这种“即兴”的方式能带给观众更多的“互动融入”体验。
这种引导式的鉴赏方式一直是乐团致力于推广的,他们与哥本哈根国家美术馆合作,让孩童们在乐手的古乐伴奏下,欣赏馆藏丰富的十八世纪绘画,并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最终孩子们以讲故事的形式,与乐团合作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来呈现他们的作品。这种综合十八世纪艺术形式的项目正是融合了乐团一贯秉承的音乐理念——通过更多样的互动形式,把音乐带给更多的大众。
2019年5月8日,丹麦哥本哈根协奏团在上海大剧院带领观众与巴赫进行了一场亲密的“约会”。古乐团的演释不同于我们熟知的现代交响乐团,在乐器的构成与乐曲的风格诠释上都尽可能地还原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和氛围。当美妙的弦乐声响起,现场的观众们仿佛回到了十七世纪的欧洲……
打破常规的“出场”
《勃兰登堡协奏曲》创作于巴赫生活较为安稳惬意的一段时期(科腾时期),1721年3月24日他将这套作品题献给了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巴赫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将巴洛克时期复调的作曲技法发展到了巅峰,几乎运用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实际上,这六首协奏曲原本并非一套,创作时并没有刻意的连贯性。这些作品完成的时间跨度在三至四年间,因而每首曲风都略有不同,尽显各自的特点。与同时期的协奏曲相比,《勃兰登堡协奏曲》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尤其是在探讨各种不同乐器组合间的配器方式方面在当时实属罕有,这种意欲获得更加丰富音响效果的尝试充分地揭示了巴赫音乐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有顺序编号的六首作品,但此次哥本哈根协奏团却并未按常理“出牌”——上半场演奏了第三、第四、第二和第五号作品,下半场则演奏了第六和第一号作品。对于此次演出曲目顺序的“不走寻常路”,乐团总监莫特森表示:“从一至六的演奏顺序对于音乐会来说效果不够好,它以最盛大的曲目开场,然后渐渐变得平静,而我们希望音乐会有不一样的流动感,我们想要以更宏大的曲目作为结尾。也正是因为巴赫作曲时并没有将演奏顺序完全限定,因此我们在编排曲目顺序时做了一些调整,希望能给观众带来更富愉悦感、更激动人心的音乐。”
现场体验也确如莫特森所言,由观众熟悉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开场。当富丽堂皇、节奏鲜明的主题音乐响起,一下子将现场的观众带回到了十七世纪的欧洲。巴赫的传记作家帕雷曾说“《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是这一组作品中最为杰出的一部,它真正脱离了古老协奏曲的概念”。巴赫在这首作品中使用了三组各三件弦乐器(三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三把大提琴及数字低音加强音效),没有使用管乐,使乐曲呈现出醇厚的室内乐气氛。
接下来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号》是一首小提琴和竖笛的三重协奏曲,也是这套协奏曲中最为轻快的一首,三乐章的作品如同一首精致的小曲,雅致、妩媚、俏皮。随后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属于大协奏曲类型,乐队编制由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和高音小号组成,是典型的四重协奏曲。其中尖锐的高音小号旋律最为突出,极富感染力。上半场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作于1720年至1721年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号》。在三乐章的该作品中,巴赫将乐队分为独奏组与合奏组,体现小组乐器与大组乐器间的竞争对抗,亦是典型的巴洛克时期大协奏曲。这部作品的重头戏当属其中华丽的羽管键琴独奏段落,在形状、音色皆与现代钢琴相去甚远的古老键盘乐器上,奔腾不息的音符为上半场的演出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下半场首先演奏的是《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号》,它是整套协奏曲中最早完成的一首,其最为特别之处在于这首作品虽是为弦乐队而作,但却没有小提琴声部,这可能与当时巴赫通常演奏中提琴,而侯爵演奏古大提琴有关。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号》,亦是这套协奏曲中最为辉煌动人的一首。但或许是因为用于演奏作品最主要的独奏部分的高音小提琴早已被淘汰的原因,现如今这首乐曲是整套作品中上演频率最少的。
五彩斑斓的器乐声响
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乐器的编排是最为别出心裁的地方。巴赫几乎运用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即使是规模最小的第六号作品也使用了七件乐器。巴赫并未按照当时传统协奏曲的做法,将一组同类独奏乐器作为中心,而是采用了互不相同的独奏乐器。
羽管键琴的“华彩”乐章
哥本哈根协奏团的特色之一就是他们使用的乐器无论在构造、外观,还是功能上都与巴洛克时期几乎相同。他们使用了羽管键琴来代替钢琴,音色清脆明亮。在此次演出中,令人最为惊喜的是在《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号》第一乐章中,羽管键琴有一段“即兴性”的炫技演奏,这在以往的作品中是没有的,那串联的快速弹奏似珍珠落地般连绵不断,令人印象深刻。
管乐器组
高音竖笛是一件古老的乐器,它的音色轻盈秀美、清澈明亮。《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号》就是一首小提琴和竖笛的三重协奏曲。在第二乐章中,小提琴与竖笛的轮奏主题一强一弱,乐曲的情感在音乐中流动,彷佛旷野中的回声。
高音小号出现在《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中,巴赫在创作这部协奏曲时选择了木管乐器、小號、小提琴为独奏乐器组,这种乐器组合在当时非常独特,尤其是高音小号在现代的乐队中是很难听到的,它高昂优美的音色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活力和动感。
圆号的音色柔和、丰满,与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号》第三乐章中,圆号穿过密集的音响织体展现出它的音色,而后小提琴奏出了欢愉的旋律。这两件乐器交替演奏,展现出了不同乐器音色之间的对比,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感和乐曲的趣味性。
弦乐器组
“提琴家族”当之无愧是《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最重要的乐器担当,尤其是《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和《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号》,这两首作品都没有使用管乐器,几乎全部由弦乐器作为主奏乐器,使音乐更具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呈现出灵动的音乐色彩。
哥本哈根协奏团之魅
乐团总监拉尔斯·乌尔里克·莫特森在舞台上,具有艺术家的张扬,表现力堪称完美,灵巧的指尖游走于羽管键琴的黑白键上,时而温柔细腻,时而热烈奔放。而舞台下的他也极具人格魅力,面对采访,他侃侃而谈,不时地手舞足蹈,其思想的活跃和敏捷以及对音乐的深层感知和大胆创新,无不让听者着迷。
推广巴洛克音乐,引导儿童和年轻人了解并欣赏古典乐一直是哥本哈根协奏团秉承的音乐理念。尽管近些年,巴洛克古乐团形式的演出团队日益兴起,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无论是主流音乐演出机构的节目编排,还是唱片出版和媒体曝光,都更集中在巴洛克之后的时代,即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巴洛克作品的演出相对显得较为冷门。但莫特森认为,正是巴洛克音乐的“即兴”元素赋予了每一次演奏不一样的体验,这是演奏者和观众共同参与的过程。比起既定的音乐曲目,这种“即兴”的方式能带给观众更多的“互动融入”体验。
这种引导式的鉴赏方式一直是乐团致力于推广的,他们与哥本哈根国家美术馆合作,让孩童们在乐手的古乐伴奏下,欣赏馆藏丰富的十八世纪绘画,并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最终孩子们以讲故事的形式,与乐团合作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来呈现他们的作品。这种综合十八世纪艺术形式的项目正是融合了乐团一贯秉承的音乐理念——通过更多样的互动形式,把音乐带给更多的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