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任务,数学科目的魅力就在于不断探索难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构建符合當下时代要求的优质数学课堂。本文从培养解题能力的三个过程诠释了提升小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解题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中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从本质上讲,解题能力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但同时也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作出相应的考查。如解题过程中对于已知条件的关系罗列、问题的作答思路、数量关系的应用等,都是做题的核心要素。学生只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逐渐积累解题的经验,真正提高解题能力水平。
一、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好的引导,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于知识中。我国教育学界一直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至圣先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效率也会受兴趣的驱使,使思维始终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处于具体思维至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理解性的难度,这也决定着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必须要有所提升,才能满足下一阶段的学习要求。对此,教育者在课堂设计时,应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精细化设计。同时还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通过营造课堂氛围等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小学数学的几何问题中,关于“圆形”方面知识的学习是小学几何中的难点。教师可通过生活化的引导,首先让学生明确圆形的概念,再进一步引出面积等抽象性的知识。如生活中的篮球切面、瓶盖等都属于圆形物体。教师通过演示的作用,就可让学生得出“圆形能够自由滚动”的结论。接着教师可提出相关问题:“圆形为什么可以自由滚动?”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问陷入思考,教师也可以进而引出“圆心”的概念,让学生对圆形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
二、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知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想容易受到教学经验的局限,认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题海战术来实现。实则不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环节都可以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予以强化。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课堂教学的占比一定高于题型的联系,这是实际教学中的必然情况。尤其是针对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更是倾向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巩固知识而展开的。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知识,而并非一味地传统式“口述笔录”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探究中生成对知识的系统概念,而不是通过教师的知识灌输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中。如上文所提到的“圆形”相关知识学习时,关于圆形面积与周长的探究,教师就可以通过思路引导,让学生自主推导出计算公式。以圆的面积举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器材来展示“切割法”的过程。首先将圆形分为两个半圆,在引入π的概念以后,以圆心为顶点,沿若干半径将两个半圆切割成接近若干三角形组成的不规则图形,最终将二者对应拼合在一起,得出一个近似矩形的图形。以圆周长公式“C=2πr”为计算基础,可以推导出“S=πr2”。引导学生推理公式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师必须要通过这样的过程来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水平,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例题教学与实践应用
解题过程是对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考查,从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到对数量关系的罗列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也是引入方程的重要阶段,在应用题的解题方面,学生对于方程算法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如相遇问题与工程问题等,在小学数学中属于难点题型,运用方程的方法计算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类应用问题。如以下题目:“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步行速度为40米每分钟,乙步行速度为甲的1.5倍,问甲行走多少千米时甲乙两人能够相遇?”在这一问题中,首先是对单位的换算,100千米=100000米。许多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就可能导致单位换算出现错误。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路程=速度和×时间”,设甲乙共行X分钟时甲乙相遇,得出方程式40(1+1.5)X=100000,解得X=1000,1000×40=40000(米),40000米=40千米,故当甲走了40千米时,甲乙两人相遇。
结束语:
解题策略是针对应用题实践所形成的能力,学生要通过真实的做题反馈出知识的学习成果。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保持引导者的角色,才能发挥思路引导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知。学生解题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借助题型渗透解题技巧,才能使学生灵活的掌握解题策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元芳.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2(15):52-54.
[2]张敬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23):33-3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解题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中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从本质上讲,解题能力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但同时也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作出相应的考查。如解题过程中对于已知条件的关系罗列、问题的作答思路、数量关系的应用等,都是做题的核心要素。学生只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逐渐积累解题的经验,真正提高解题能力水平。
一、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好的引导,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于知识中。我国教育学界一直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至圣先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效率也会受兴趣的驱使,使思维始终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处于具体思维至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理解性的难度,这也决定着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必须要有所提升,才能满足下一阶段的学习要求。对此,教育者在课堂设计时,应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精细化设计。同时还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通过营造课堂氛围等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小学数学的几何问题中,关于“圆形”方面知识的学习是小学几何中的难点。教师可通过生活化的引导,首先让学生明确圆形的概念,再进一步引出面积等抽象性的知识。如生活中的篮球切面、瓶盖等都属于圆形物体。教师通过演示的作用,就可让学生得出“圆形能够自由滚动”的结论。接着教师可提出相关问题:“圆形为什么可以自由滚动?”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问陷入思考,教师也可以进而引出“圆心”的概念,让学生对圆形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
二、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知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想容易受到教学经验的局限,认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题海战术来实现。实则不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环节都可以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予以强化。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课堂教学的占比一定高于题型的联系,这是实际教学中的必然情况。尤其是针对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更是倾向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巩固知识而展开的。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知识,而并非一味地传统式“口述笔录”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探究中生成对知识的系统概念,而不是通过教师的知识灌输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中。如上文所提到的“圆形”相关知识学习时,关于圆形面积与周长的探究,教师就可以通过思路引导,让学生自主推导出计算公式。以圆的面积举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器材来展示“切割法”的过程。首先将圆形分为两个半圆,在引入π的概念以后,以圆心为顶点,沿若干半径将两个半圆切割成接近若干三角形组成的不规则图形,最终将二者对应拼合在一起,得出一个近似矩形的图形。以圆周长公式“C=2πr”为计算基础,可以推导出“S=πr2”。引导学生推理公式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师必须要通过这样的过程来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水平,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例题教学与实践应用
解题过程是对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考查,从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到对数量关系的罗列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也是引入方程的重要阶段,在应用题的解题方面,学生对于方程算法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如相遇问题与工程问题等,在小学数学中属于难点题型,运用方程的方法计算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类应用问题。如以下题目:“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步行速度为40米每分钟,乙步行速度为甲的1.5倍,问甲行走多少千米时甲乙两人能够相遇?”在这一问题中,首先是对单位的换算,100千米=100000米。许多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就可能导致单位换算出现错误。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路程=速度和×时间”,设甲乙共行X分钟时甲乙相遇,得出方程式40(1+1.5)X=100000,解得X=1000,1000×40=40000(米),40000米=40千米,故当甲走了40千米时,甲乙两人相遇。
结束语:
解题策略是针对应用题实践所形成的能力,学生要通过真实的做题反馈出知识的学习成果。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保持引导者的角色,才能发挥思路引导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知。学生解题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借助题型渗透解题技巧,才能使学生灵活的掌握解题策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元芳.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2(15):52-54.
[2]张敬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2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