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值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为充分展示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我们按照务实、节俭的原则,对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进行了外观修缮及陈列改展,全新的面貌与新理念陈展开启了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发展之路的新征程。
关键词:陈列改展;教育功能;路径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位于朱德同志的故乡——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以纪念馆为核心的朱德故里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要节点。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宣传朱德思想,弘扬朱德精神”这一主题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创造社会效益,将教育的效果作为评判各项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在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新思维全面陈列改展
1982年,在中、省、市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顺利落成并对外开馆。35年来,纪念馆不断建设发展、完善设施、丰富内涵,逐步成为广大民众缅怀朱德、感恩历史、饮水思源的重要场所和传承精神、激励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和推动朱德故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关怀下,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近十年来,我们硕果累累、丰收不断,继续迈着铿锵的步伐负重前行,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是为了担负起宣传、研究朱德思想生平,充分展示和弘扬朱德精神,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广大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使命。时隔十年,在2016年朱德诞辰130周年之际,我们又对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外观进行全面修缮和对基本陈列进行了改展,再谱纪念馆奋进新篇章。
(一)把握定位,创新理念
我馆陈列改展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立足“人民的光荣”和“中国二十世纪革命的里程碑”的历史定位,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严格审核把关,抓住朱德同志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这三个基本特征,充分利用革命文物文献,力求真实、准确、全面、生动地反映朱德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卓越贡献,展现他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格、高超政治智慧,打造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陈列精品。
(二)合理布局,突破难点
此次展览结合全国数十年来朱德研究成果,深度挖掘人物内涵,打破原有大纲结构,将建国前和建国后展出比例由3:1调整为5:4,大大增加了建国后的史实比重,对于建国后这段历史,我们提炼出“推进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党的第一任纪委书记”“在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人民的光荣”四个部分,从内容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增设了以“思念”为主线的缅怀专题展区,从故乡情、人民情、战友情、亲情、情趣五个方面展示丰盈的人物形象。
由于结构的调整和内容的增加,图像、文物、文献的应用拓展了三倍以上,原有场馆展陈面积严重不足,在不对原有建筑进行改扩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空间,突破场地局限,灵活、巧妙、合理地构建新的展陈空间和参观路线,妥善解决内容增加与场地局限之间的矛盾。
将原来狭窄的序厅,拓展为气势恢宏的圆厅。将原有多功能厅拓展为展厅。室内与室外空间有机结合,在原有建筑兩个内花园搭建玻璃观景廊,设置露天场景,在不改变原建筑格局和功能的情况下,巧妙处理露天场景与原有建筑的关系,突破空间限制。打造具有观景功能的通道直达二层,设置缅怀厅和互动体验区。
(三)匠心独运,突出特色
“人民的光荣”是本次展览的核心主旨,为展现朱德同志“二十世纪革命里程碑”的历史定位,创作直达天顶的壁饰景观、立体展墙作为背景,形成蔚为壮观的空间环境,搭建时空隧道,让观众随着朱德的脚步踏过万水千山观览体验,是特色之一;科学运用展览语言,每个章节采用朱德自述或诗词作为引述,选取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作为历史瞬间定格,让主人公自己讲述自己的历史,是特色之二;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合的思维模式,将照片、艺术名作、文物、文献、影像与事件有机结合,采用“连体”、“组合”、“合围”等艺术创作手法,使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形成完整独立的故事圈,帮助和方便观众进行“视觉阅读”,是特色之三;在主展线中目标明确地运用大型室外场景,搭建玻璃观景廊,并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活体植物融入露天场景,缓解观众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带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参观体验,开创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新型展览模式,是特色之四。
(四)有的放矢,运用智能
为使展览形象直观,我们在特定区域同时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来烘托展示效果,增加感官冲击力,为观众带来更直观的观展体验。比如,运用智能中控设备控制声光电系统,实行一人一机一键式管理;采用大屏拼接与多点触摸进行融合的互动魔墙系统,支持视频、图片等多种交互查询;采用将乐趣、智力、反应融为一体的互动抢答系统,增加趣味性;采用集先进手写数字技术和多媒体软件技术于一体的电子签名系统,留下观展体验。
二、新路径强化教育功能
陈展是伟人纪念馆的灵魂,其主要功能和对社会的影响就是通过陈列展览来实现的。一个成功的纪念馆一定离不开一个科学创新、以人为本的陈列。伟人纪念馆的陈展通常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大都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属长期陈列,也是体现纪念馆的藏品特点、研究水平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最主要的对外传播载体。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自开馆至今,在先后完成的两次改陈中,次次精心筹划,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2016年的陈列布展,更是凸显了科学创新、以人为本的陈列布展理念。作为全国唯一一处全面征集、收藏、陈列、宣传、研究朱德生平业绩、弘扬朱德精神的专业性纪念馆,为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特殊作用,充分运用陈列改展后的成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坚持不懈走主动作为、开放合作、开拓创新之路,不断探索发挥纪念馆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主动作为,不断筑牢爱教根基
朱德故同志居纪念馆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主动作为,主动服务贴心,紧紧结合爱教主题,利用纪念日、节假日等,积极组织为游客开展“七个一”免费活动:免费发放一枚纪念章、免费看一部朱德风采录与影视片、免费为朱德献上一束花、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次缅怀活动、免费提供一次讲解、免费赠送一部朱德方面的书。为丰富朱德纪念馆的陈列内容,丰富和充实展示内涵,近年来,我们在朱家老屋举办了《“朱德家世”陈列展览》,在朱德诞生地举办了《“朱德和母亲”陈列展览》、在朱德父母故居举办了《“故乡情怀陈列”展览》,在药铺垭私塾举办了《朱德师生情谊展》,在朱德纪念馆分别举办了和《朱德与群众路线》专题陈列展。认真挖掘朱德文化内涵,大力倡导和弘扬朱德精神,强化对朱德生平事迹的宣传研究,编辑出版了《朱德诗词曲赏析》、《开国将帅朱德》、《朱德与仪陇》、《寻道问迹》、《朱德精神的文化传承》等书籍,完成了朱德纪念园区保护与建设纪实史料《德铸琳琅》编撰工作。积极利用报纸、网站、电台等媒体,围绕“中国旅游日”、“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等节日活动,开设文物专版、专栏,举办文物展览活动,推进普法活动进社区、农村、学校,宣传、普及文物法律法规和文物知识。与机关单位、学校、团体签订共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协议,在“五一”“五四”“六一”“七一”等纪念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入“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作为会员单位积极承担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课题。同时,借助社会力量,组织发动热爱纪念馆事业,愿意为纪念馆事业出计献力的各界人士成立纪念馆博物馆之友组织,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义务讲解队、义务宣讲队等,扩充宣教队伍,壮大宣教力量,不断提升我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
(二)开放合作,不断拓展爱教阵地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自建成开馆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开放合作思路作为延伸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引领,深入挖掘朱德精神、军事思想等内涵,形成不同的专题,撰写相关论文;结合当前党和国家的形势任务,在陈列展览基础上,提取精华,制作朱德与南昌起义、朱德军事风范等专题流动展板;借助舞台艺术,把朱德小故事转化为舞台表演,编排成《朱德的扁担三尺三》、《拥军花鼓》等红色情景歌舞剧,分别组建宣讲、巡展队伍,将系列专题讲座、主题报告会、流动巡回展览、文艺节目、德乡文化讲坛等送到学校、社区、机关、军营和共建单位。依托便捷的巴广渝、巴南高速与兰渝铁路交通枢纽,主动加强与兄弟馆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访,积极协助和参加主管部门、兄弟馆举办的各种学术论坛、研讨会,使我馆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个阶层,让大家在听、看、思的过程中深受启迪,从而不断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开拓创新,不断丰富爱教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对传承朱德精神的纪念馆来说,创新可以激发大家的力量,培育和衍生新质载体,及时消化和转化研究成果,从而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达到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的根本目的。为此,我馆积极发扬开拓进取的进步精神,围绕纪念对象主题,通过对朱德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撰写、出版,形成了《朱德研究》、《朱德与母亲》连环画册图书系列爱教载体;通过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形成了《开国元勋—朱德》、《革命到底—朱德精神永放光芒》影像系列的爱教载体;通过开发、设计、制作,形成了以纪念朱德为主题的纪念邮票、纪念章、纪念册等的特色收藏系列的爱教载体;通过馆刊、特刊的编辑发行,形成定期专业交流系列的爱教载体;依托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和虚拟讲解系统的运用,形成电子讲解系列的爱教载体;通过互联网大平台,建立网上纪念馆,实现网络实时交流,形成网络平台系列的爱教载体;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我馆爱教工作更具多元性、开放性、灵活性、渗透性和广泛性。
总之,伟人纪念馆必须坚持以观众为主体,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感染力强的展览、全心全意的服务,让公众了解、喜欢、融入,从而使公众“想”进来、“愿”进来,将公众“引”进来,才能使纪念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使名人類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新时期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的形势和要求,给伟人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继续在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陈列改展;教育功能;路径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位于朱德同志的故乡——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以纪念馆为核心的朱德故里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要节点。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宣传朱德思想,弘扬朱德精神”这一主题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创造社会效益,将教育的效果作为评判各项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在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新思维全面陈列改展
1982年,在中、省、市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顺利落成并对外开馆。35年来,纪念馆不断建设发展、完善设施、丰富内涵,逐步成为广大民众缅怀朱德、感恩历史、饮水思源的重要场所和传承精神、激励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和推动朱德故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关怀下,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近十年来,我们硕果累累、丰收不断,继续迈着铿锵的步伐负重前行,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是为了担负起宣传、研究朱德思想生平,充分展示和弘扬朱德精神,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广大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使命。时隔十年,在2016年朱德诞辰130周年之际,我们又对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外观进行全面修缮和对基本陈列进行了改展,再谱纪念馆奋进新篇章。
(一)把握定位,创新理念
我馆陈列改展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立足“人民的光荣”和“中国二十世纪革命的里程碑”的历史定位,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严格审核把关,抓住朱德同志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这三个基本特征,充分利用革命文物文献,力求真实、准确、全面、生动地反映朱德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卓越贡献,展现他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格、高超政治智慧,打造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陈列精品。
(二)合理布局,突破难点
此次展览结合全国数十年来朱德研究成果,深度挖掘人物内涵,打破原有大纲结构,将建国前和建国后展出比例由3:1调整为5:4,大大增加了建国后的史实比重,对于建国后这段历史,我们提炼出“推进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党的第一任纪委书记”“在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人民的光荣”四个部分,从内容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增设了以“思念”为主线的缅怀专题展区,从故乡情、人民情、战友情、亲情、情趣五个方面展示丰盈的人物形象。
由于结构的调整和内容的增加,图像、文物、文献的应用拓展了三倍以上,原有场馆展陈面积严重不足,在不对原有建筑进行改扩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空间,突破场地局限,灵活、巧妙、合理地构建新的展陈空间和参观路线,妥善解决内容增加与场地局限之间的矛盾。
将原来狭窄的序厅,拓展为气势恢宏的圆厅。将原有多功能厅拓展为展厅。室内与室外空间有机结合,在原有建筑兩个内花园搭建玻璃观景廊,设置露天场景,在不改变原建筑格局和功能的情况下,巧妙处理露天场景与原有建筑的关系,突破空间限制。打造具有观景功能的通道直达二层,设置缅怀厅和互动体验区。
(三)匠心独运,突出特色
“人民的光荣”是本次展览的核心主旨,为展现朱德同志“二十世纪革命里程碑”的历史定位,创作直达天顶的壁饰景观、立体展墙作为背景,形成蔚为壮观的空间环境,搭建时空隧道,让观众随着朱德的脚步踏过万水千山观览体验,是特色之一;科学运用展览语言,每个章节采用朱德自述或诗词作为引述,选取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作为历史瞬间定格,让主人公自己讲述自己的历史,是特色之二;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合的思维模式,将照片、艺术名作、文物、文献、影像与事件有机结合,采用“连体”、“组合”、“合围”等艺术创作手法,使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形成完整独立的故事圈,帮助和方便观众进行“视觉阅读”,是特色之三;在主展线中目标明确地运用大型室外场景,搭建玻璃观景廊,并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活体植物融入露天场景,缓解观众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带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参观体验,开创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新型展览模式,是特色之四。
(四)有的放矢,运用智能
为使展览形象直观,我们在特定区域同时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来烘托展示效果,增加感官冲击力,为观众带来更直观的观展体验。比如,运用智能中控设备控制声光电系统,实行一人一机一键式管理;采用大屏拼接与多点触摸进行融合的互动魔墙系统,支持视频、图片等多种交互查询;采用将乐趣、智力、反应融为一体的互动抢答系统,增加趣味性;采用集先进手写数字技术和多媒体软件技术于一体的电子签名系统,留下观展体验。
二、新路径强化教育功能
陈展是伟人纪念馆的灵魂,其主要功能和对社会的影响就是通过陈列展览来实现的。一个成功的纪念馆一定离不开一个科学创新、以人为本的陈列。伟人纪念馆的陈展通常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大都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属长期陈列,也是体现纪念馆的藏品特点、研究水平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最主要的对外传播载体。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自开馆至今,在先后完成的两次改陈中,次次精心筹划,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2016年的陈列布展,更是凸显了科学创新、以人为本的陈列布展理念。作为全国唯一一处全面征集、收藏、陈列、宣传、研究朱德生平业绩、弘扬朱德精神的专业性纪念馆,为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特殊作用,充分运用陈列改展后的成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坚持不懈走主动作为、开放合作、开拓创新之路,不断探索发挥纪念馆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主动作为,不断筑牢爱教根基
朱德故同志居纪念馆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主动作为,主动服务贴心,紧紧结合爱教主题,利用纪念日、节假日等,积极组织为游客开展“七个一”免费活动:免费发放一枚纪念章、免费看一部朱德风采录与影视片、免费为朱德献上一束花、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次缅怀活动、免费提供一次讲解、免费赠送一部朱德方面的书。为丰富朱德纪念馆的陈列内容,丰富和充实展示内涵,近年来,我们在朱家老屋举办了《“朱德家世”陈列展览》,在朱德诞生地举办了《“朱德和母亲”陈列展览》、在朱德父母故居举办了《“故乡情怀陈列”展览》,在药铺垭私塾举办了《朱德师生情谊展》,在朱德纪念馆分别举办了和《朱德与群众路线》专题陈列展。认真挖掘朱德文化内涵,大力倡导和弘扬朱德精神,强化对朱德生平事迹的宣传研究,编辑出版了《朱德诗词曲赏析》、《开国将帅朱德》、《朱德与仪陇》、《寻道问迹》、《朱德精神的文化传承》等书籍,完成了朱德纪念园区保护与建设纪实史料《德铸琳琅》编撰工作。积极利用报纸、网站、电台等媒体,围绕“中国旅游日”、“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等节日活动,开设文物专版、专栏,举办文物展览活动,推进普法活动进社区、农村、学校,宣传、普及文物法律法规和文物知识。与机关单位、学校、团体签订共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协议,在“五一”“五四”“六一”“七一”等纪念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入“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作为会员单位积极承担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课题。同时,借助社会力量,组织发动热爱纪念馆事业,愿意为纪念馆事业出计献力的各界人士成立纪念馆博物馆之友组织,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义务讲解队、义务宣讲队等,扩充宣教队伍,壮大宣教力量,不断提升我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
(二)开放合作,不断拓展爱教阵地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自建成开馆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开放合作思路作为延伸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引领,深入挖掘朱德精神、军事思想等内涵,形成不同的专题,撰写相关论文;结合当前党和国家的形势任务,在陈列展览基础上,提取精华,制作朱德与南昌起义、朱德军事风范等专题流动展板;借助舞台艺术,把朱德小故事转化为舞台表演,编排成《朱德的扁担三尺三》、《拥军花鼓》等红色情景歌舞剧,分别组建宣讲、巡展队伍,将系列专题讲座、主题报告会、流动巡回展览、文艺节目、德乡文化讲坛等送到学校、社区、机关、军营和共建单位。依托便捷的巴广渝、巴南高速与兰渝铁路交通枢纽,主动加强与兄弟馆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访,积极协助和参加主管部门、兄弟馆举办的各种学术论坛、研讨会,使我馆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个阶层,让大家在听、看、思的过程中深受启迪,从而不断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开拓创新,不断丰富爱教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对传承朱德精神的纪念馆来说,创新可以激发大家的力量,培育和衍生新质载体,及时消化和转化研究成果,从而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达到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的根本目的。为此,我馆积极发扬开拓进取的进步精神,围绕纪念对象主题,通过对朱德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撰写、出版,形成了《朱德研究》、《朱德与母亲》连环画册图书系列爱教载体;通过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形成了《开国元勋—朱德》、《革命到底—朱德精神永放光芒》影像系列的爱教载体;通过开发、设计、制作,形成了以纪念朱德为主题的纪念邮票、纪念章、纪念册等的特色收藏系列的爱教载体;通过馆刊、特刊的编辑发行,形成定期专业交流系列的爱教载体;依托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和虚拟讲解系统的运用,形成电子讲解系列的爱教载体;通过互联网大平台,建立网上纪念馆,实现网络实时交流,形成网络平台系列的爱教载体;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我馆爱教工作更具多元性、开放性、灵活性、渗透性和广泛性。
总之,伟人纪念馆必须坚持以观众为主体,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感染力强的展览、全心全意的服务,让公众了解、喜欢、融入,从而使公众“想”进来、“愿”进来,将公众“引”进来,才能使纪念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使名人類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新时期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的形势和要求,给伟人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继续在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