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砰砰砰,小皮急促地叩击着肖局长办公室的门。肖局长在里面回应:请进。小皮推门而入,肖局长正在和一位职工谈话。肖局长说:小皮,你有事吗?你在外面稍等一会,我们一会就谈完了。
小皮的耳朵似乎有些背,肖局长的话他听若罔闻,自顾自地说:肖局长,实在对不起!冒犯了你。我真该死,我不该在大会上对你那么无礼。请你原谅我,我写了一份公开道歉信,贴在宣传栏里。
肖局长扑通一下站起来,走出办公室,咚咚咚,下了楼。
事情过去10来天了。那天,肖局长在全局职工大会上,对局里集体献血的事儿作一个简单的总结:这次输血,报名的人数不理想……。刚刚讲到这里,坐在后面犄角的小皮,通地一下站起来问:局长你输血了吗?肖局长回答:我输了。小皮问:你输了多少?肖局长答:输了200毫升。小皮鄙夷地说:别人都是输400毫升,你怎么输200毫升呢?肖局长翕动着嘴唇,欲言又止,沉吟着……
几十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肖局长,几十双眼睛圆溜溜地看着小皮。没有一个说话的,大家都怔怔的,懵懵的。
尴尬的气氛,把会议室推入死一般的寂静。
半响,沉稳的胡局长平静地说:小皮,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会后我们个别谈谈,好吗?
事后小皮没有找肖局长,因为他不感兴趣;肖局长也没有找他。
小皮之所以在会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人暴众公开向肖局长发难,事出有因。
他是去年才调到这个局里的,在原单位,他曾经积极参加集体献血活动。后来,他发现,无偿献血这事儿,好像与领导无关,要说有关的话,也只是动动嘴,挥挥手,组织一下;到了撸胳膊抽血来真格的,他们就溜了。剩下普通百姓老老实实奉献自己的殷殷鲜血。这算什么事呢?太不公平了,当官的可以不献血,当兵的就必须献血呀?天下哪有这种规定呢?他愤慨不已,再也不献血了。这次局里组织职工无偿献血,他就没有报名,他不想成为领导干部垒砌政绩的牺牲品。
不日,他在市日报上看到一篇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题目是《默默无偿献血十二载》。光看到标题,他心里就不屑了:又一个大傻B,又一个牺牲品。这篇报道副标题中“肖克勇”三个字,却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他。哎,这个人和我们局长同名同姓!好奇心驱使他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报道;原来报道的正是肖局长无偿献血的感人事迹。
10多年前,肖克勇的爱人分娩大出血,处于昏厥休克状态,生命危在旦夕,血站却没有她这种血型的血浆。肖克勇无助的眼光望着一个个医生,似乎在哀求:你们快救救我爱人吧!白衣战士们,采取各种措施,也未能控制住产妇的血液汩汩往外流。院方通过市政府,在市内几所大学发出了献血的紧急呼吁,这才把肖克勇的爱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经历这次几乎生离死别的亲身体验,肖克勇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人的生命不是孤立存在的,她依附在人间真情的社会环境中,依附在无私奉献的精神世界里。如果,没有白衣天使们全力救治,没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尤其是没有大学生们出自纯洁心灵的无偿奉献,他的爱人就永远闭上了她那双美丽的眼睛。
于是,曾经把无偿献血视为与己无关的肖克勇,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他甚至为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叫“肖常宪学”。“常”是他爱人的姓,“肖常宪学”的含意是:微笑着坚持常年献血。不但自己这样做,希望儿子将来也这样做。
12年来,肖克勇献血12000多毫升,相当于三个人体内的总血量。
这次单位组织集体献血,他有过犹豫。因为一个月前,他献血400毫升。按生理科学原理,两次献血间隔不能少于2个月。左思右想,最后决定还是献。不知医院通过什么渠道获知他一个月前输过400毫升,拒绝给他抽血。他说不抽多了,抽200毫升……
小皮看完报道,对肖克勇油然而生敬佩,同时也深感愧疚。一点也不了解人家的情况,就当众向人家乱开炮,这太粗鲁了。
当即写了一份公开道歉信,贴在宣传栏,又急忙跑来,给肖局长当面道歉。
肖克勇下楼把小皮的公开道歉信撕掉后,回办公室,小皮居然还在。他问,你怎么还在这里呢?
我心里难受啊!小皮满脸自责、懊恼。
要不要我领你去看看医生?肖局长幽默了一把,说:有什么难受的呀!谁都有误解的时候。你的公开道歉信我刚才把它撕了。
啊!我还以为你怪罪我,不理我。原来你是去撕的我公开道歉信。小皮笑嘻嘻跑出了办公室。
征婚启事效应
十七八年前苏大伟,出差到深潭市,看到《深潭日报》上,登载了一位女青年用一首诗征婚求偶的广告:千里来潭寄此生,欲从文字结姻缘。抽针待绣双鸟飞,提笔思描并蒂莲。身节敢夸同月亮,心芳还喜比金坚。无端爱读唐人句,只选鸳鸯不选仙。首要条件是应征者必须用原韵和她这首诗。苏大伟觉得这个征婚启事很有些非同凡响,与苏小妹三难情郎,有同工异曲之妙,就不假思索把这首诗抄了下来。事后发现这个征婚启事被全国几十家媒体转载,一时间成了新闻热点。后来有应征者探询该女子的名字,该女子又在《深潭日报》上,用一首诗公开作答:待月西厢寺半空,张生普救去求东。崔莺失却佳期会,只恨红娘不用工。四句合一字,即是该女子的名。
根据这首诗来猜,姑娘名“徽”。不知“徽”姑娘,如今身在何方?我苏大伟在这里呼唤你。你也许会诧异甚至鄙夷地质问我:呼唤我干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心呢?息怒息怒,请听我慢慢道来。
从深潭回来不久,一位年轻工人S,几乎是哭丧着脸向苏大伟诉说:他相恋二年的女友,离他而去,与一个大款牵手走了,令他痛心疾首。他感叹道:现如今的姑娘们找对象,看重的就是钱。苏大伟表示异议,说你的观点偏颇,姑娘找对象有看重钱的,也有不看重钱,而看重才智的。《深潭日报》登了一位姑娘的征婚启事,提出的首要条件就是和她的诗。年轻工人不信,苏大伟就把一家转载这个征婚启事的报纸拿给他看。白纸黑字,S相信了。最后苏大伟用挑衅的口吻刺激他:如果你能用原韵和姑娘这首诗,你就可以把这位才女娶到手。
S说,不敢不敢。苏大伟又说,姑娘用一首诗道出了她的名,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苏大伟把诗写在一张纸上,交给S,然后问,你猜,这个姑娘叫什么名?S说,猜不出来。苏大伟说,这首诗的谜底一个字:“徽”。一首明白易懂的诗,叫你猜名,你都猜不出来,你怎么能埋怨说,现如今的姑娘们找对象,看重的就是钱呢?S低头不语。
没想到,四年后,S居然与一个冰清玉洁、在报社当编辑的女大学生小罗相恋了。
S从苏大伟这里围绕“徽”姑娘作诗征婚的事,受到刺激,知耻而后勇,努力学习,与文字交上了朋友。摸着石头过河,给报社写稿。整整写了两年,寄出去的稿子上百篇,却没有一个字见报。不少人笑话他,你哪里是耍笔杆子的料呢?他没有气馁,反而一鼓作气,焚膏继晷,埋头学习写作,终于,散文《文字的魅力》见报了。
这篇稿子是小罗编发的。
小罗是副刊的编辑,S的稿子都是投向副刊的。因此S所有的稿子,都是小罗处理的。虽然S写的稿子,一篇篇都被小罗枪毙了,但小罗觉得S有潜质,尤其是S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她。就邀约S来到编辑部,当面评点他的稿子。S心有灵犀一点通,经小罗精细点评后,写作水平迅速飚高,从而,写出了到达发表水平的《文字的魅力》。之后,稿子一篇篇被刊用。S和小罗,在编者与作者的交往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后来,S创办了一家文化公司,成了身价过千万的老板。
时间荏苒,S和小罗的儿子10周岁了。S和小罗两口子带着儿子小S,来苏大伟家给儿子过生日。
苏大伟把小S拉到跟前问:你的生活过得幸不幸福啊?聪明伶俐的小S,童声童气说,过得非常幸福。爸爸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您当年对爸爸的激励,爸爸说要好好感谢您。
苏大伟说,你爸爸应该感谢的是那位“徽”姑娘和《深潭日报》。
小S问,为什么不感谢您呢?
苏大伟说,因为你爸爸是我的儿子呀!
小皮的耳朵似乎有些背,肖局长的话他听若罔闻,自顾自地说:肖局长,实在对不起!冒犯了你。我真该死,我不该在大会上对你那么无礼。请你原谅我,我写了一份公开道歉信,贴在宣传栏里。
肖局长扑通一下站起来,走出办公室,咚咚咚,下了楼。
事情过去10来天了。那天,肖局长在全局职工大会上,对局里集体献血的事儿作一个简单的总结:这次输血,报名的人数不理想……。刚刚讲到这里,坐在后面犄角的小皮,通地一下站起来问:局长你输血了吗?肖局长回答:我输了。小皮问:你输了多少?肖局长答:输了200毫升。小皮鄙夷地说:别人都是输400毫升,你怎么输200毫升呢?肖局长翕动着嘴唇,欲言又止,沉吟着……
几十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肖局长,几十双眼睛圆溜溜地看着小皮。没有一个说话的,大家都怔怔的,懵懵的。
尴尬的气氛,把会议室推入死一般的寂静。
半响,沉稳的胡局长平静地说:小皮,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会后我们个别谈谈,好吗?
事后小皮没有找肖局长,因为他不感兴趣;肖局长也没有找他。
小皮之所以在会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人暴众公开向肖局长发难,事出有因。
他是去年才调到这个局里的,在原单位,他曾经积极参加集体献血活动。后来,他发现,无偿献血这事儿,好像与领导无关,要说有关的话,也只是动动嘴,挥挥手,组织一下;到了撸胳膊抽血来真格的,他们就溜了。剩下普通百姓老老实实奉献自己的殷殷鲜血。这算什么事呢?太不公平了,当官的可以不献血,当兵的就必须献血呀?天下哪有这种规定呢?他愤慨不已,再也不献血了。这次局里组织职工无偿献血,他就没有报名,他不想成为领导干部垒砌政绩的牺牲品。
不日,他在市日报上看到一篇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题目是《默默无偿献血十二载》。光看到标题,他心里就不屑了:又一个大傻B,又一个牺牲品。这篇报道副标题中“肖克勇”三个字,却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他。哎,这个人和我们局长同名同姓!好奇心驱使他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报道;原来报道的正是肖局长无偿献血的感人事迹。
10多年前,肖克勇的爱人分娩大出血,处于昏厥休克状态,生命危在旦夕,血站却没有她这种血型的血浆。肖克勇无助的眼光望着一个个医生,似乎在哀求:你们快救救我爱人吧!白衣战士们,采取各种措施,也未能控制住产妇的血液汩汩往外流。院方通过市政府,在市内几所大学发出了献血的紧急呼吁,这才把肖克勇的爱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经历这次几乎生离死别的亲身体验,肖克勇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人的生命不是孤立存在的,她依附在人间真情的社会环境中,依附在无私奉献的精神世界里。如果,没有白衣天使们全力救治,没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尤其是没有大学生们出自纯洁心灵的无偿奉献,他的爱人就永远闭上了她那双美丽的眼睛。
于是,曾经把无偿献血视为与己无关的肖克勇,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他甚至为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叫“肖常宪学”。“常”是他爱人的姓,“肖常宪学”的含意是:微笑着坚持常年献血。不但自己这样做,希望儿子将来也这样做。
12年来,肖克勇献血12000多毫升,相当于三个人体内的总血量。
这次单位组织集体献血,他有过犹豫。因为一个月前,他献血400毫升。按生理科学原理,两次献血间隔不能少于2个月。左思右想,最后决定还是献。不知医院通过什么渠道获知他一个月前输过400毫升,拒绝给他抽血。他说不抽多了,抽200毫升……
小皮看完报道,对肖克勇油然而生敬佩,同时也深感愧疚。一点也不了解人家的情况,就当众向人家乱开炮,这太粗鲁了。
当即写了一份公开道歉信,贴在宣传栏,又急忙跑来,给肖局长当面道歉。
肖克勇下楼把小皮的公开道歉信撕掉后,回办公室,小皮居然还在。他问,你怎么还在这里呢?
我心里难受啊!小皮满脸自责、懊恼。
要不要我领你去看看医生?肖局长幽默了一把,说:有什么难受的呀!谁都有误解的时候。你的公开道歉信我刚才把它撕了。
啊!我还以为你怪罪我,不理我。原来你是去撕的我公开道歉信。小皮笑嘻嘻跑出了办公室。
征婚启事效应
十七八年前苏大伟,出差到深潭市,看到《深潭日报》上,登载了一位女青年用一首诗征婚求偶的广告:千里来潭寄此生,欲从文字结姻缘。抽针待绣双鸟飞,提笔思描并蒂莲。身节敢夸同月亮,心芳还喜比金坚。无端爱读唐人句,只选鸳鸯不选仙。首要条件是应征者必须用原韵和她这首诗。苏大伟觉得这个征婚启事很有些非同凡响,与苏小妹三难情郎,有同工异曲之妙,就不假思索把这首诗抄了下来。事后发现这个征婚启事被全国几十家媒体转载,一时间成了新闻热点。后来有应征者探询该女子的名字,该女子又在《深潭日报》上,用一首诗公开作答:待月西厢寺半空,张生普救去求东。崔莺失却佳期会,只恨红娘不用工。四句合一字,即是该女子的名。
根据这首诗来猜,姑娘名“徽”。不知“徽”姑娘,如今身在何方?我苏大伟在这里呼唤你。你也许会诧异甚至鄙夷地质问我:呼唤我干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心呢?息怒息怒,请听我慢慢道来。
从深潭回来不久,一位年轻工人S,几乎是哭丧着脸向苏大伟诉说:他相恋二年的女友,离他而去,与一个大款牵手走了,令他痛心疾首。他感叹道:现如今的姑娘们找对象,看重的就是钱。苏大伟表示异议,说你的观点偏颇,姑娘找对象有看重钱的,也有不看重钱,而看重才智的。《深潭日报》登了一位姑娘的征婚启事,提出的首要条件就是和她的诗。年轻工人不信,苏大伟就把一家转载这个征婚启事的报纸拿给他看。白纸黑字,S相信了。最后苏大伟用挑衅的口吻刺激他:如果你能用原韵和姑娘这首诗,你就可以把这位才女娶到手。
S说,不敢不敢。苏大伟又说,姑娘用一首诗道出了她的名,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苏大伟把诗写在一张纸上,交给S,然后问,你猜,这个姑娘叫什么名?S说,猜不出来。苏大伟说,这首诗的谜底一个字:“徽”。一首明白易懂的诗,叫你猜名,你都猜不出来,你怎么能埋怨说,现如今的姑娘们找对象,看重的就是钱呢?S低头不语。
没想到,四年后,S居然与一个冰清玉洁、在报社当编辑的女大学生小罗相恋了。
S从苏大伟这里围绕“徽”姑娘作诗征婚的事,受到刺激,知耻而后勇,努力学习,与文字交上了朋友。摸着石头过河,给报社写稿。整整写了两年,寄出去的稿子上百篇,却没有一个字见报。不少人笑话他,你哪里是耍笔杆子的料呢?他没有气馁,反而一鼓作气,焚膏继晷,埋头学习写作,终于,散文《文字的魅力》见报了。
这篇稿子是小罗编发的。
小罗是副刊的编辑,S的稿子都是投向副刊的。因此S所有的稿子,都是小罗处理的。虽然S写的稿子,一篇篇都被小罗枪毙了,但小罗觉得S有潜质,尤其是S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她。就邀约S来到编辑部,当面评点他的稿子。S心有灵犀一点通,经小罗精细点评后,写作水平迅速飚高,从而,写出了到达发表水平的《文字的魅力》。之后,稿子一篇篇被刊用。S和小罗,在编者与作者的交往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后来,S创办了一家文化公司,成了身价过千万的老板。
时间荏苒,S和小罗的儿子10周岁了。S和小罗两口子带着儿子小S,来苏大伟家给儿子过生日。
苏大伟把小S拉到跟前问:你的生活过得幸不幸福啊?聪明伶俐的小S,童声童气说,过得非常幸福。爸爸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您当年对爸爸的激励,爸爸说要好好感谢您。
苏大伟说,你爸爸应该感谢的是那位“徽”姑娘和《深潭日报》。
小S问,为什么不感谢您呢?
苏大伟说,因为你爸爸是我的儿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