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默读和朗读一样,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阅读方式,是学好语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它们彼此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我们一定要将语文教学中默读“屡屡缺席”的失衡现象,亟待匡正,让学生学会静思默读。
【关键词】 静思;默读;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反思时下的语文课堂,公开课也好,随堂课也罢,为了书声琅琅,为了气氛活跃,我们竭尽全力地采用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对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赛读、表演读等形式。很少肯花时间让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静思、默读只是一种形式,如蜻蜓点水,嘎然而止,没有真正地将默读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因此,我认为,朗读固然重要,但是默读同样不可或缺。学生只有静下心来默读文本,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让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为有效对话做好必要的铺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地“沉默”是不可缺少。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能深入研读文本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也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不懂的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在进一步剖析文章内容的默读时,学生应该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前后联系地默读课文,通过圈画批注,来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
如教学《沉香救母》第一、二自然段时,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引导学生默读、思考、理解、感悟。有的学生从“救母心切、奔去”这些词体会到了沉香为了救母心急如焚、一路飞奔的情态;有的从“翻过了”、“跨过了”、“多少座”、“多少道”、“一个个”、“一道道”“磨出了血泡”、“划下了血痕”等词句体会到了沉香为了救母亲,一路上历尽了千难万险。也有的学生对“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提出了疑问:“他不在乎什么?为什么不在乎?”就这样,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通过“圈画批注”来“潜心会文”。凭教师的分析讲解是达不到这个效果,靠小组合作也不能代替的。
这方面,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的“默读——批注——对话”式教学也已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蓝本。在他所执教的《最大的麦穗》、《只拣儿童多处行》等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课上,学生的心灵感悟和精彩发言主要都是依靠默读批阅、潜心涵泳而得来的。在课堂中他不惜时间让学生学生默读课文,表面上学生风平浪静,而实际上他们内心机锋万变。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释疑解难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默读,疑难处往往能迎刃而解。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根据思考的需要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有学生质疑:“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明明知道周瑜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箭是有心陷害,为什么还不揭穿呢?”教师采用了让学生默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课堂上出现了学生默默研读的局面,学生们神情专注,自主探究。默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初读时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胸有成竹,有完成‘任务’的把握。”有的说:“这是为了麻痹周瑜,以便顺利借箭。”有的说:“因为诸葛亮想到,和曹军交战确实需要箭。”还有的说:“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周瑜的面子,维护孙刘联盟。”没有经历一番默默的研读,学生要有这样精彩的表达显然是不可能的!
“学而不思则罔”, 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地“静思默读”是不可缺少的。当他们遇到重点、难点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通过反复默读,细细品味,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理解、感悟文本。对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经历了一番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读”之后,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再由老师讲解或授予,也比“江河直下”般的连续讲解或勉强讨论为好。而默读则潜心专注,有助于释疑解难,真正理解内容。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能彰显阅读个性
朗读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学生通过默读,对阅读文本理解后的表达和交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静心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得到自己独特的感受,产生自己无限的遐想。默读不只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疑问,它还唤起了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成为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
默读,是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如雨后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默读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我们一定要将语文教学中默读“屡屡缺席”的失衡现象亟待匡正,让学生学会静思默读,让课堂暂时“冷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 《给学生提供默读思考的机会》作者:李建强
3 《怎样朗读、默读语文》作者:尤吉
4 《既要琅琅书声,又要默默读思》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余同生
5 《让语文课堂静一静》作者:栾德尚 摘自《教学月刊》05年第二期
【关键词】 静思;默读;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反思时下的语文课堂,公开课也好,随堂课也罢,为了书声琅琅,为了气氛活跃,我们竭尽全力地采用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对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赛读、表演读等形式。很少肯花时间让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静思、默读只是一种形式,如蜻蜓点水,嘎然而止,没有真正地将默读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因此,我认为,朗读固然重要,但是默读同样不可或缺。学生只有静下心来默读文本,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让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为有效对话做好必要的铺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地“沉默”是不可缺少。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能深入研读文本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也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不懂的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在进一步剖析文章内容的默读时,学生应该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前后联系地默读课文,通过圈画批注,来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
如教学《沉香救母》第一、二自然段时,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引导学生默读、思考、理解、感悟。有的学生从“救母心切、奔去”这些词体会到了沉香为了救母心急如焚、一路飞奔的情态;有的从“翻过了”、“跨过了”、“多少座”、“多少道”、“一个个”、“一道道”“磨出了血泡”、“划下了血痕”等词句体会到了沉香为了救母亲,一路上历尽了千难万险。也有的学生对“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提出了疑问:“他不在乎什么?为什么不在乎?”就这样,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通过“圈画批注”来“潜心会文”。凭教师的分析讲解是达不到这个效果,靠小组合作也不能代替的。
这方面,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的“默读——批注——对话”式教学也已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蓝本。在他所执教的《最大的麦穗》、《只拣儿童多处行》等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课上,学生的心灵感悟和精彩发言主要都是依靠默读批阅、潜心涵泳而得来的。在课堂中他不惜时间让学生学生默读课文,表面上学生风平浪静,而实际上他们内心机锋万变。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释疑解难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默读,疑难处往往能迎刃而解。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根据思考的需要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有学生质疑:“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明明知道周瑜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箭是有心陷害,为什么还不揭穿呢?”教师采用了让学生默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课堂上出现了学生默默研读的局面,学生们神情专注,自主探究。默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初读时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胸有成竹,有完成‘任务’的把握。”有的说:“这是为了麻痹周瑜,以便顺利借箭。”有的说:“因为诸葛亮想到,和曹军交战确实需要箭。”还有的说:“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周瑜的面子,维护孙刘联盟。”没有经历一番默默的研读,学生要有这样精彩的表达显然是不可能的!
“学而不思则罔”, 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地“静思默读”是不可缺少的。当他们遇到重点、难点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通过反复默读,细细品味,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理解、感悟文本。对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经历了一番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读”之后,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再由老师讲解或授予,也比“江河直下”般的连续讲解或勉强讨论为好。而默读则潜心专注,有助于释疑解难,真正理解内容。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能彰显阅读个性
朗读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学生通过默读,对阅读文本理解后的表达和交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静心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得到自己独特的感受,产生自己无限的遐想。默读不只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疑问,它还唤起了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成为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
默读,是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如雨后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默读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我们一定要将语文教学中默读“屡屡缺席”的失衡现象亟待匡正,让学生学会静思默读,让课堂暂时“冷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 《给学生提供默读思考的机会》作者:李建强
3 《怎样朗读、默读语文》作者:尤吉
4 《既要琅琅书声,又要默默读思》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余同生
5 《让语文课堂静一静》作者:栾德尚 摘自《教学月刊》05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