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foWorks ICM-2D耦合模型的上海某片区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分析

来源 :中国市政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建立排水管网数学模型对城市现状的排水系统能力进行评估是当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InfoWorks ICM建立2D耦合的上海某区域排水管网模型,并对其区域的管道超负荷状态及内涝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排水管网系统有50%以上的管道因自身设计标准不足而在3 a一遇的重现期下处于超负荷状态,可评估为现状排水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未达到3 a一遇的排水设计标准;5 a一遇的重现期下不存在内涝高风险区。评估结果可为下一步管道提标改造提供判断依据,同时也为城市内涝灾害紧急预警方案的编制及智慧水务平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保有量也逐年攀升,导致迅速增长的停车需求与有限停车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路侧带作为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体量大、分布广等特点,通过规划设计、规模控制和管理等措施,在满足行人通行需求且路侧带共建资源有余的前提下,缓解城市停车矛盾。结合多个地区的相关设计与管理经验,重点研究在保障路侧带行人通行功能的同时,根据资源余量解决或部分解决城市亟需的停车需求,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利用率。
上海城镇排水除涝防治主要对降雨产生的水量管控,通过排水管渠设施,快速将降雨形成的径流排入就近河道,但其路径较为单一。在遇到水环境、水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又互为交错的新形势下,通过寻求先进城市发展历程和经验,从管“量”为主到“量质并举”,为上海城镇排水除涝的发展指明方向。未来需要结合新一轮城镇雨水专业规划,加深对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战略认识,谋划源头减排、城镇排涝措施以及城镇排水设施的有效衔接,形成构建韧性、生态型的综合城市。
为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厂清洁排放,针对三门污水处理厂提高排放标准而用地紧张及工期短等特殊性,以“镶嵌”理念对改良式SBR生化池进行MBBR工艺改造、深度处理单元增设深床反硝化滤池等工程措施。采用这种改良式SBR+MBBR+深床反硝化滤池提标改造工艺,工程总投资约3000万元,虽单位经营成本增加0.22元/m3,但出水BOD5、NH3-N、TN和TP均值分别降为4.1 mg/L、0.7 mg/L、6.9 mg/L和0.2 mg/L。经过3 a的运行结果表明,该提标改造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