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踹腿技术运用时间差距离感分析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踹腿技术在散打实战中运用时间差,距离感的情况分析。对进攻时间差,及进攻时的距离感,防守时的距离感作出了分析结果和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中国散打是武术精华。它包括踢打摔拿等技术,与西方的搏击相比,中国散打的腿法,尤其是踹腿更具特色,使用起来变化莫测。踹腿要在散打中发挥好它的威力,光靠基本技术好还不够,更主要的是靠散打在实战中对距离感的运用。因为对方是一个能跑会动的活人,而不是沙袋,在激烈的散打实战中,寻找打击对方的恰当距离快速有力的攻击对方才可奏效。
  
  时间差
  
  时间差也叫时机,在激烈的散打实战中,使用踹腿击中对方有效和要害部位时除掌握“空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进攻的时机。
  
  进攻时间差
 在实战中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而这个进攻不是盲目的进攻,是建立在“空当”与时机成熟基础上的,如:当我用拳法佯攻对方的头部时,对方必然做出放手或向我强攻,这时可根据时机的成熟,用踹腿堵击对方的腹部或在对方防守的瞬间起踹腿攻击其空当处。
  
  防守时间差
  一方进攻一方防守,等对方进攻完毕时或者回防时,利用这个时机反击对方,如:对方用拳法向我进攻时,我可抢在对方之前起踹腿攻击(防守)后,就是等对方整个拳法结束后,攻击对方,可以看出,防守时间差比进攻时间差出现的时机多,使用踹腿的成功率也比较高。
  总之,时机是建立在对手攻防的动作失败或成功的一瞬间,并通过准确判断后而出现的与我攻防有利的一瞬间。它是进攻和反进攻的关键所在,散打比赛中,只有把握时机,才会掌握主动获得比赛的胜利。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对抗过程中他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极短的时机,对于时机的运用必须做到果断迅速,来不得半点犹豫,对于胜利者来说更不能放过在有利的时机里采用决定性的行动,进而达到一击致“命”,对于失败的一方也同样如此,正如“胜利常常取决于一瞬间”,你必须学会操纵这一瞬间。
  
  距离感
  
  在散打对抗中,击打时的距离主要靠步法来进行调整,其次是靠身体前后左右的摆动来调整,散打的步法不同于走路,而是根据对方的情况来移动脚步,来接近或是远离对手,击打时两人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易击中对方,即使击中,打击的力度也不会太大。
  
  主动进攻的距离感
  这种进攻是建立在“空当”与时机成熟的基础上,用目测或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距离感,如在向对方逼近时,对方不可能站在原地,此时的距离是和刚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有效打击距离呢?这时就要凭借平时所练习的技术和比赛经验的积累及速度,在运动中寻找距离。当对方感觉是安全距离时,很有可能已进入到你的打击距离,这就需要平时经验的积累。当我向对方进攻时,我可先采取佯攻,以此来获得有效的距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起踹腿攻击对方的空当。
  
  防守反击的距离感
  防守反击的距离感比进攻时的距离感,在使用踹腿成功率上要高很多,这主要是防守反击相对于进攻来说,距离感上比较好掌握,而踹腿正适合了这一反击,这也是踹腿的优势,如对方用左右直拳进攻我时,此时距离就已由远到近,已到了我的有效击打的距离感,这时我可用踹腿迅速打击其腹部或下肢,定能奏效。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把握时机、距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技术正常发挥,同时对比赛的结果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打运动员,他们都有极强的控制意识和能力,用灵活的步法移动(逼近、后退、左右躲闪等),控制有效时机与距离,利用虚实真假,试探对手,准确判断对手意图,及时调整距离,有效控制距离的主动权,这样有利于攻防实施达到攻防目的。
  随着散打技术水平的逐年提高,踹腿在实战中是不可或缺的制敌获胜的主要手段,踹腿杀伤力强,打击力度大。同时踹腿是直线性的攻击手段,也可用于防守时的堵击,以及在对峙时的抢攻,俗话说踹腿是开路先锋,这就评论出了踹腿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时机与距离感的掌握是踹腿能否发挥其威力的关键。
  在平时的练习中应着重对时机与距离感,提出超前的预知。同时加强踹腿起动的隐蔽性,提高踹腿的动作速度,这样在实战中才会突出踹腿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采用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ZnO超细粉,研究光照、粒径的改变对ZnO超细粉抗菌性能的影响。
武禹襄(1812年~1880年),一代太极名家,其拳艺传自清代杨禄禅(1799年~1872年)。武禹襄系文人习武,因此,他将文学上“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融进了太极拳艺术,创造出武派太极拳。先贤曾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取长补短,殊途同归。传统太极拳的拳架设计,每一势都含有起承转合的技术内涵。发势为起,接引为承,变换为转,成势为合。着着贯串,势势相接,绵绵不断,内劲渐渐蓄足,精神静养团聚,周身轻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