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部作品是根据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背景创作而得。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由主导主题,音乐带有很强的幻想性和东方奇幻色彩,形象鲜明,配器丰富,深受世人喜爱。
关键词:交响组曲;音乐形象;东方色彩
在某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我有幸欣赏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舍赫拉查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大海般磅礴的气势久久涌动在心头。也促使我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以便加深理解。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强力集团”重要成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出生于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就展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开始作曲。他的音乐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管弦乐配器色彩鲜明。他的音乐充满了对生命,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创作而得。全曲由阿拉伯东方的画面和形象交替组成,其中有风俗性的趣闻,有幻想性的景色,时而激情,时而细腻,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敏锐感情,散发着东方神话故事的芳香。
这套组曲的四个乐章中各描绘一个音乐画面,但是各画面之间并没有互相联系。在全曲中有两个类似主导动机的主题反复出现,其中一个主题是舍赫拉查德的音乐形象,旋律进行十分美妙,表现出她的聪明美丽。另一个主题是残暴的苏丹王,每一次的呈现都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代表其不同的情绪。
(一)大海与辛巴德的船
辛巴德是故事中著名的人物,一个勇敢的航海家。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并没有叙述辛巴德的全部奇事,而是着重描写辛巴德的船所航行过的大海的画面。乐曲的开始是一段慢速的引子,用上面提到过的两个主题为听众介绍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以及为这部作品定下东方的神话基调。主部中,苏丹王的主题在大提琴、中提琴波动音型的伴奏下反复模进,犹如无边的大海,作者运用苏丹王的旋律象征严峻的航程。副部中,分别以前面的两个主题素材加以变化描写平静的海面上,辛巴德的船在行驶途中遇到暴风雨激起层层波涛,音响随之变得丰满强烈,不由得让听众为波涛中的小船和航海家的命运担忧。
(二)僧人的故事
这个乐章讲述的三个僧人原本都是太子,由于经历种种险境而各自失掉了一只眼睛及自己的不平凡經历。这个乐章是复三部曲式。作曲家在该乐章中没有运用叙事的写法来表现历险故事,而是用音乐表现一种神奇的形象和场景,使人们感到一些神奇的东西。当乐曲开始时,舍赫拉查德和僧人的主题相继出现,僧人叙事的开头部分由大管独奏和分成四个声部的低音提琴演奏的持续和弦伴奏来体现,这是一种带有东方神话色彩的平静叙述。随着叙事的发展,转由双簧管、小提琴和木管乐器组重复变奏,使情绪越来越紧张。乐章中段的旋律由苏丹王旋律的形象派生出来,表现激烈,用长号和小号强有力的呼应来表现。再现部僧人们叙述的主题较之开始时更加响亮强烈,似乎在讲述了他们的种种经历之后心情还未能平静下来。
(三)青年的王子与公主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小夜曲,描写年轻的王子和公主,在梦境般的国度里谈情说爱的情景。作曲家只是用奏鸣曲形式的两个同样的近似主题使之互相照应、互相补充,借以强调王子与公主美丽的音乐形象,并给听众留以充分的发挥想象的余地。王子的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它是一支温柔、抒情的旋律,充满着爱恋之情。公主的主题是由单簧管奏出,是舞蹈性的旋律,比前一主题更为热情,使人们联想到东方女性的优美舞姿。这个乐章同样没有发展部,上面两个主题再度出现,情绪显得更加热烈。乐曲在公主的舞曲主题中达到高潮直至结束。
(四)巴格达的节日和辛巴德的船撞上立有骑士铜像的峭壁
这是一个十分热烈的乐章,前面几个乐章中出现过的各个主题都以不同的色彩重现,它们共同塑造了一幅色彩绚丽的节日图画。这个乐章结构比较自由,近似回旋曲形式。主题的风俗性特点接近于格鲁吉亚的列兹金卡舞曲,固定不变的急速节奏型,贯穿整个节日的场景。欢乐的气氛一直在增长,所有的打击乐器全都加入进来,狂欢达到高潮。突然,这一切欢乐都消失不见了,音乐展现出一幅严峻的画面,呈现在听者面前的是海上的一场暴风雨,长号强有力的奏出这海的主题,长笛和竖琴加强了风声的呼啸。辛巴德的船在海浪中颠簸着,时隐时现,狂怒的大海好像要吞噬着一切,整个乐队发出两下沉重的霹雳,紧接着弦乐器上出现了急速的半音下行乐句,它清楚的告诉听者辛巴德的船撞上了立有骑士铜像的峭壁,立即在同死神搏斗的号角声中沉没。在尾声中,大海恢复了宁静,就好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的一样,幻觉中,辛巴德的小船似乎有出现在平静的海面上,在夕阳下稳稳的行驶着。最后,舍赫拉查德温柔甜美的主题又一次出现,她微笑着结束了她的故事。苏丹王的主题也再次出现,有低音弦乐奏出,这时,苏丹王的主题显得格外温柔,音乐在独奏小提琴缓慢的余音和木管乐器的微弱和弦中结束,表现出这个残忍的国王终被舍赫拉查德讲的故事所感动,宣告故事的结束。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人民的智慧结晶,这部伟大的民间故事集内容包罗万象,真实的反映出中世纪中东国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风土人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整部作品都充满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博彩东西方文化之长,风格独特,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西方古典,可谓之完美无瑕。
关键词:交响组曲;音乐形象;东方色彩
在某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我有幸欣赏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舍赫拉查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大海般磅礴的气势久久涌动在心头。也促使我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以便加深理解。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强力集团”重要成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出生于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就展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开始作曲。他的音乐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管弦乐配器色彩鲜明。他的音乐充满了对生命,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创作而得。全曲由阿拉伯东方的画面和形象交替组成,其中有风俗性的趣闻,有幻想性的景色,时而激情,时而细腻,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敏锐感情,散发着东方神话故事的芳香。
这套组曲的四个乐章中各描绘一个音乐画面,但是各画面之间并没有互相联系。在全曲中有两个类似主导动机的主题反复出现,其中一个主题是舍赫拉查德的音乐形象,旋律进行十分美妙,表现出她的聪明美丽。另一个主题是残暴的苏丹王,每一次的呈现都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代表其不同的情绪。
(一)大海与辛巴德的船
辛巴德是故事中著名的人物,一个勇敢的航海家。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并没有叙述辛巴德的全部奇事,而是着重描写辛巴德的船所航行过的大海的画面。乐曲的开始是一段慢速的引子,用上面提到过的两个主题为听众介绍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以及为这部作品定下东方的神话基调。主部中,苏丹王的主题在大提琴、中提琴波动音型的伴奏下反复模进,犹如无边的大海,作者运用苏丹王的旋律象征严峻的航程。副部中,分别以前面的两个主题素材加以变化描写平静的海面上,辛巴德的船在行驶途中遇到暴风雨激起层层波涛,音响随之变得丰满强烈,不由得让听众为波涛中的小船和航海家的命运担忧。
(二)僧人的故事
这个乐章讲述的三个僧人原本都是太子,由于经历种种险境而各自失掉了一只眼睛及自己的不平凡經历。这个乐章是复三部曲式。作曲家在该乐章中没有运用叙事的写法来表现历险故事,而是用音乐表现一种神奇的形象和场景,使人们感到一些神奇的东西。当乐曲开始时,舍赫拉查德和僧人的主题相继出现,僧人叙事的开头部分由大管独奏和分成四个声部的低音提琴演奏的持续和弦伴奏来体现,这是一种带有东方神话色彩的平静叙述。随着叙事的发展,转由双簧管、小提琴和木管乐器组重复变奏,使情绪越来越紧张。乐章中段的旋律由苏丹王旋律的形象派生出来,表现激烈,用长号和小号强有力的呼应来表现。再现部僧人们叙述的主题较之开始时更加响亮强烈,似乎在讲述了他们的种种经历之后心情还未能平静下来。
(三)青年的王子与公主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小夜曲,描写年轻的王子和公主,在梦境般的国度里谈情说爱的情景。作曲家只是用奏鸣曲形式的两个同样的近似主题使之互相照应、互相补充,借以强调王子与公主美丽的音乐形象,并给听众留以充分的发挥想象的余地。王子的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它是一支温柔、抒情的旋律,充满着爱恋之情。公主的主题是由单簧管奏出,是舞蹈性的旋律,比前一主题更为热情,使人们联想到东方女性的优美舞姿。这个乐章同样没有发展部,上面两个主题再度出现,情绪显得更加热烈。乐曲在公主的舞曲主题中达到高潮直至结束。
(四)巴格达的节日和辛巴德的船撞上立有骑士铜像的峭壁
这是一个十分热烈的乐章,前面几个乐章中出现过的各个主题都以不同的色彩重现,它们共同塑造了一幅色彩绚丽的节日图画。这个乐章结构比较自由,近似回旋曲形式。主题的风俗性特点接近于格鲁吉亚的列兹金卡舞曲,固定不变的急速节奏型,贯穿整个节日的场景。欢乐的气氛一直在增长,所有的打击乐器全都加入进来,狂欢达到高潮。突然,这一切欢乐都消失不见了,音乐展现出一幅严峻的画面,呈现在听者面前的是海上的一场暴风雨,长号强有力的奏出这海的主题,长笛和竖琴加强了风声的呼啸。辛巴德的船在海浪中颠簸着,时隐时现,狂怒的大海好像要吞噬着一切,整个乐队发出两下沉重的霹雳,紧接着弦乐器上出现了急速的半音下行乐句,它清楚的告诉听者辛巴德的船撞上了立有骑士铜像的峭壁,立即在同死神搏斗的号角声中沉没。在尾声中,大海恢复了宁静,就好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的一样,幻觉中,辛巴德的小船似乎有出现在平静的海面上,在夕阳下稳稳的行驶着。最后,舍赫拉查德温柔甜美的主题又一次出现,她微笑着结束了她的故事。苏丹王的主题也再次出现,有低音弦乐奏出,这时,苏丹王的主题显得格外温柔,音乐在独奏小提琴缓慢的余音和木管乐器的微弱和弦中结束,表现出这个残忍的国王终被舍赫拉查德讲的故事所感动,宣告故事的结束。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人民的智慧结晶,这部伟大的民间故事集内容包罗万象,真实的反映出中世纪中东国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风土人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整部作品都充满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博彩东西方文化之长,风格独特,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西方古典,可谓之完美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