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很多肿瘤患者在得到临床诊断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靶向治疗虽然对于携带敏感突变基因的患者可显著延长其生存时间,但该类人群仅占少数,且靶向药物还会产生耐药现象.化疗和放疗虽可短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其不良反应较大,生存预后也较差.因此,在多种抗肿瘤治疗方案中,产生了一种针对免疫逃逸机制的免疫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是机体受到激发时活化的分子,主要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等,生理情况下机体依赖各种免疫检查点分子的活化来抑制T细胞信号通路从而避免过度的免疫反应,同时病理情况下可能被肿瘤利用形成免疫逃逸[1-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通过与免疫检查点分子靶向结合抑制相应的信号通路促进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而起抗肿瘤细胞的作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