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7月16日至31日在福建省富州市举办。大会通过决议,长城获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
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妻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史研究是传承开发利用世界遗产的重要手段。拜读《紫塞遗珠——刘志尧文史论丛》,感受颇多,觉得这是由左云人独立完成的首部文史论集,完全符合习主席指示精神,有利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概括“紫塞遗珠”作者刘志尧先生有如下特点。
一、
宽阔眼界 实地考察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俗话说眼见为实。志尧认为,实地考察、实物研究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历史研究以实物和文献作为基本依托而存在、发展。走进实地,以文献为线索、以实物为依托去发现新大陆,考证、论述、完善历史,真实、全面、确切地再现历史。实地考察、实物研究使得历史研究得到完善与拓展。坚持实地考察研究是他秉持的一贯原则,他的绝大多数论文都是建立在实地考察研究基础上的。
志尧考证的遗存、遗物、遗迹,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为历史研究的某些领域提供了新的材料,这对纠正前人研究错误、丰富前人研究成果、弥补前人研究不足、发现历史真相、开发利用遗产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集开头三篇的《滑石堡考》《對高山城的观察与思考》《将军会堡考略》,全都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
作为《左云地名录》的主编,志尧挂帅又出征,用脚步丈量了全县所有的山岳峁嘴、梁岭坡崖、河川沟峪、滩洼泉库、渡槽渠道、道路桥梁和各类遗迹遗址,与历代文献一一对号,做到确凿无误。
受大同市政府委托,他带领一个小组,风餐露宿几个月,逐个考察丈量明代大同七十二城堡,走访当地老者,收集遗物传闻,写出了学术专著《明代大同长城七十二城堡》,其后又与他人合著了《长城经济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以大同长城为例》《左云长城城堡与贸易》。
为开阔眼界,他历游全国、周游世界,见闻有所录,行囊有诵声,出版了十多部游记。古人说行万里路,他往南美洲去一趟就足几万里。
今年为了作云阳谷古道小河口段旅游资源开发,他先后十多次带领团队实地考察,反复推敲策划方案,努力做到有历史文化深度、有现实可观赏性、有吸引回头客的魅力。
二、
宽打窄用 博览群书
志尧认为,史学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现地直接观察,只能依据史料来研究,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离开史料,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充分发掘并翔实占有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条件。
当然,史料也是有局限性的。与真实历史相比,史料的数量有极大的局限。人们所了解到的只是其中一小段而已,无论是史迹遗存还是文献资料都是如此。加上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他时常书海泛舟觅贝,及时收集整理归类,甄别对比取舍,充实研究资料,拓宽研究范围。
按说现在网络信息海量,较大的历史事件都能在网上查个梗概。但是查到的信息有许多语焉不详或人云亦云。百度并没有自己的史学研究团队,只能网上当猎手,捕获现有的成果。
他深知, 研究探索历史,很难把历史说得绝对准确;但一定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结合实地考察,掌握尽可能丰厚详实的资料,使研究结论接近准确。 作为史学研究者,网络资料也好,图书馆资料也罢,只能提供个线索,功课都得自己做。许多线索还得回到自己手里。
志尧是专事研究的,自然是博览群书。他吃穿不讲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跳舞,把钱尽花在书上了。遇到看好的书,只要有相应的钱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一次他听说一家资料馆要处理掉一批旧书,风风火火赶去想盘下来。结果晚了一步,收废品的已经装车了。问了交易价是八百,他出一千想转收。人家说我们至少三倍利,出两千五给你送去。他咬了咬牙拿出大半个月的工资买下了这些书。受他的感染,我把一本早年收藏的魏晋南北朝研究文集送他,这样能发挥更大作用。
这部不到400页的文集,引文有上千条,有的直接引在文中,有的还在页末加注。《郦氏笔下之武州川水》则段段有引文,引文之繁浩,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他读了多少书,有个简单公式:引用论著次数乘以一百,前面加大于号。内行明白,引文都是百里挑一。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他早破了好多次了。
三、
宽处从严 应对险情
实地考察,不但艰苦,而且危险。已经建成的旅游点是为游人准备的,尽管也有风险,但大多可以规避,大不了不去。负有特殊任务的实地考察者比驴友还驴,专去别人没去过的地方。为了探索未知,就得担相应的风险,尽管事先相得很细,准备尽可能充分,也难免遇到急难险情。每遇意想不到的情况,志尧都能从容应对,化险为夷。迷信的说法,他小名叫平安,常能保平安。科学的解释,每临大事有静气,遭遇险情沉住气,宽处从严科学应对不能碰运气。
志尧20多岁时任指导员,带领官兵在承德深山攻难克难抢险,架设国防通信线路,成绩冠全解放军之首,连队荣立二等功。心理素质是练出来了,但现在身体素质已难比当年。他依然壮心不已,越是艰险越向前。野外考察无数次应对险情,可谓九死一生。
外出考察用车可以提高效率,问题是山高路险没人敢开。怎么办?自己开车闯。10多年来不断探索,也不断遇险。2002年带江苏队考察摩天岭,雪天路滑掉下路基,幸好下面是一个平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04年,携彭有先、刘仲、刘纯艺考察摩天岭总兵坟,返回时车方向盘失灵,紧急刹车,前轮胎已滑出路基边沿。2007年携杜国林考察马头山北齐长城,车油管破裂。赶紧下山,否则就困在山上了。2008年携白文军、杨玉考察五路山古墓,在鹰王沟崖沿车轮胎陷坑,差点儿掉下沟去,3小时后才把车弄出来。2013年冬携李日宏、魏文考察天镇华门堡,开车走乱石沟爆胎,换了备胎边走边清理车前尖棱石头。如果再爆胎就得在沟里过夜,非冻坏不可。2018年夏开车与高海泉去右玉黄石堡考察四公主墓,过高速路桥洞时,因刚下过雨,车陷入泥里,两人挖泥浆3小时才把车开出来。最危险的是2019年7月开车去偏关滑石涧堡考察,正午从建在峁顶的滑石涧堡下到滑石涧口,50度的斜坡约600米。在往上返时,因出汗多脱水,体力不支,心脏急促地跳动,晕倒在一棵树旁,做了个噩梦,10多分钟后苏醒,浑身无力,稍事休息,又坚持完成考察。 车开不动就走,徒步考察同样充满风险。2004年夏季清晨冒雨到县城东北角考察,滑倒扭伤脚脖子,腿疼了1个多月。2003年秋天一个早上考察十里河白羊城,误踩私人猎兔高压线,触电摔倒,差点要了命。同年冬天考察十里河陷污水坑,差点冻坏。2013携李日宏、魏文考察败虎堡遇恶狗,差点被咬伤。2018年夏考察丫角山,徒步爬山5小时,返回天黑迷路。2021年5月考察白草口长城,徒步爬山5小时,有几处坡陡墙窄,攀爬艰难,差点儿滑下来。幸好抓住芨芨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国内考察还好,出国人生地不熟更悬。在梵蒂冈和科罗拉多大峡谷,为查资料两次脱队。2016到纳斯卡坐小飞机看戈壁岩画,晕机呕吐,像大病一场。
四、
宽睿明智 见解独到
志尧认为,在史学研究中,必须把研究史学和讲述史话相结合,既在论证史实时引经据典,言必有据,又在讲述历史中以轻松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且可读性很强、学术性强。文史研究应该走出狭小天地,从面向上层和少数精英到面向非专业化的读者,实现为社会服务功能的转化。这样才能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服务人民大众。
志尧在长城文化研究、昭君文化研究、边塞文化研究、魏晋南北朝研究方面多有建树,上百次在全国各地各类专题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宣读论文。曾主持边塞文化论坛并主编论文集。本集半数以上论文论及长城。
在长城文化研究中,他有十大发现:契丹穹窿墓、古崖居、边塞古杨、长城石林、干垒石碉、北魏皇族陵、镇门藏兵洞、塞天田、榆塞、羊马墙。他首次提出长城26要素说。
对于墩台塞堡等显而易见的遗存,尽管对形制、功用、建筑年代等有争议,总可以对着这个实物引经据典来争辩。而像塞天田这样的长城附属设施,外行走到跟前甚至踩在脚下也觉察不到。因为它就是长城内侧的一长条沙地。
志尧首先发现了左云塞天田。长城不仅是防御阵地,同时是一种古代预警体系。长城是古代的雷达。胡人骑兵来无影、去无踪,来去如飞、无孔不入。中原王朝数十万士兵分布在蜿蜒万里的长城防线上,等于撒胡椒面。胡人总人口虽少,却能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成为胡辣汤。为了对抗任一地段可能出现的具有优势兵力的胡人,中原王朝士兵必须全线预警,一但事发立即报警,向后方及侧翼求援。除了人们熟知的烽火台外,长城还有一种奇特的防御手段——“塞天田”。从居延汉简中看,“塞天田”出自于汉朝。在至今发现的2万多枚汉简中,“塞天田”出现了70多次。
我虽然不是什么专家,也总能第一时间获悉志尧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战友成功的喜悦。
五、
宽广胸怀 团结协作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奥运竞争最激烈,奥林匹克格言在106年三更之后都改成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志尧认为,没有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集体就像一盘散沙,也难成大事,更不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起来才最有力量。他经常联系的专家教授上百,每有新的研究心得,及时交流分享。从不自我封闭垄断。培养新手,也都尊重其勞动成果,从不克扣压制,争名逐利,争功诿过。听了长城学者赵琛的演讲,他整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城文化》。
不少专家不合群,志尧正相反。他胸怀大格局,真正有格局的人,与同行同道同仁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成就更加光明的人生。以宽广胸怀组织协调,调动积极因素。让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他任左云文联主席10年,完善了10几个团体会员机构,各司其职,经常开展活动,成绩名列前茅,使左云这个人口小县成为文化大县。省级以上作协会员占全大同市六成以上。他任左云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几年,天天紧忙乎,月月有项目,年年出专著,培养出一批文史学者。继任者高海泉就是由他一手培养推荐的新秀。他任左云长城学会会长后,发展了250多人的研究保护长城志愿者队伍,成绩卓著,被评为全省保护长城十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23日审议通过长城保护状况报告, 长城获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成为本届大会唯一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研究保护长城,也有他们的功劳。
志尧认为,为了保护好长城,当前对长城的认识和定位应该全面更新。过去一提起长城,就认为是地处中原的汉族为了抵御北方外族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其实长城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融合成长、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少数民族共同完成的世界文化奇迹。长城是古代生活在中国版图上的各民族以及当时政权之间的象征性分界线。长城也是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的联络线,历朝历代长城的变迁,正反映了各民族在交流和纷争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基于民族融合的研究,本集中专论王昭君的就有6篇,三娘子、花木兰、杨家将都有论述。既有对古代英雄的论述,又有对现代英雄的记述,如《晋绥抗战之初期》《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赵永旺》。既有对国人考察长城的论述,又有对国际友人考察长城的记述,如《奥莉维亚走长城》。既有对我国长城历史的研究,又有和国外防御工事的对比研究,如《修筑长城的诸多原因》。
研究保护长城任重道远,虽志尧已年近古稀,他似不遗余力。
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妻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史研究是传承开发利用世界遗产的重要手段。拜读《紫塞遗珠——刘志尧文史论丛》,感受颇多,觉得这是由左云人独立完成的首部文史论集,完全符合习主席指示精神,有利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概括“紫塞遗珠”作者刘志尧先生有如下特点。
一、
宽阔眼界 实地考察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俗话说眼见为实。志尧认为,实地考察、实物研究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历史研究以实物和文献作为基本依托而存在、发展。走进实地,以文献为线索、以实物为依托去发现新大陆,考证、论述、完善历史,真实、全面、确切地再现历史。实地考察、实物研究使得历史研究得到完善与拓展。坚持实地考察研究是他秉持的一贯原则,他的绝大多数论文都是建立在实地考察研究基础上的。
志尧考证的遗存、遗物、遗迹,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为历史研究的某些领域提供了新的材料,这对纠正前人研究错误、丰富前人研究成果、弥补前人研究不足、发现历史真相、开发利用遗产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集开头三篇的《滑石堡考》《對高山城的观察与思考》《将军会堡考略》,全都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
作为《左云地名录》的主编,志尧挂帅又出征,用脚步丈量了全县所有的山岳峁嘴、梁岭坡崖、河川沟峪、滩洼泉库、渡槽渠道、道路桥梁和各类遗迹遗址,与历代文献一一对号,做到确凿无误。
受大同市政府委托,他带领一个小组,风餐露宿几个月,逐个考察丈量明代大同七十二城堡,走访当地老者,收集遗物传闻,写出了学术专著《明代大同长城七十二城堡》,其后又与他人合著了《长城经济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以大同长城为例》《左云长城城堡与贸易》。
为开阔眼界,他历游全国、周游世界,见闻有所录,行囊有诵声,出版了十多部游记。古人说行万里路,他往南美洲去一趟就足几万里。
今年为了作云阳谷古道小河口段旅游资源开发,他先后十多次带领团队实地考察,反复推敲策划方案,努力做到有历史文化深度、有现实可观赏性、有吸引回头客的魅力。
二、
宽打窄用 博览群书
志尧认为,史学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现地直接观察,只能依据史料来研究,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离开史料,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充分发掘并翔实占有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条件。
当然,史料也是有局限性的。与真实历史相比,史料的数量有极大的局限。人们所了解到的只是其中一小段而已,无论是史迹遗存还是文献资料都是如此。加上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他时常书海泛舟觅贝,及时收集整理归类,甄别对比取舍,充实研究资料,拓宽研究范围。
按说现在网络信息海量,较大的历史事件都能在网上查个梗概。但是查到的信息有许多语焉不详或人云亦云。百度并没有自己的史学研究团队,只能网上当猎手,捕获现有的成果。
他深知, 研究探索历史,很难把历史说得绝对准确;但一定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结合实地考察,掌握尽可能丰厚详实的资料,使研究结论接近准确。 作为史学研究者,网络资料也好,图书馆资料也罢,只能提供个线索,功课都得自己做。许多线索还得回到自己手里。
志尧是专事研究的,自然是博览群书。他吃穿不讲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跳舞,把钱尽花在书上了。遇到看好的书,只要有相应的钱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一次他听说一家资料馆要处理掉一批旧书,风风火火赶去想盘下来。结果晚了一步,收废品的已经装车了。问了交易价是八百,他出一千想转收。人家说我们至少三倍利,出两千五给你送去。他咬了咬牙拿出大半个月的工资买下了这些书。受他的感染,我把一本早年收藏的魏晋南北朝研究文集送他,这样能发挥更大作用。
这部不到400页的文集,引文有上千条,有的直接引在文中,有的还在页末加注。《郦氏笔下之武州川水》则段段有引文,引文之繁浩,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他读了多少书,有个简单公式:引用论著次数乘以一百,前面加大于号。内行明白,引文都是百里挑一。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他早破了好多次了。
三、
宽处从严 应对险情
实地考察,不但艰苦,而且危险。已经建成的旅游点是为游人准备的,尽管也有风险,但大多可以规避,大不了不去。负有特殊任务的实地考察者比驴友还驴,专去别人没去过的地方。为了探索未知,就得担相应的风险,尽管事先相得很细,准备尽可能充分,也难免遇到急难险情。每遇意想不到的情况,志尧都能从容应对,化险为夷。迷信的说法,他小名叫平安,常能保平安。科学的解释,每临大事有静气,遭遇险情沉住气,宽处从严科学应对不能碰运气。
志尧20多岁时任指导员,带领官兵在承德深山攻难克难抢险,架设国防通信线路,成绩冠全解放军之首,连队荣立二等功。心理素质是练出来了,但现在身体素质已难比当年。他依然壮心不已,越是艰险越向前。野外考察无数次应对险情,可谓九死一生。
外出考察用车可以提高效率,问题是山高路险没人敢开。怎么办?自己开车闯。10多年来不断探索,也不断遇险。2002年带江苏队考察摩天岭,雪天路滑掉下路基,幸好下面是一个平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04年,携彭有先、刘仲、刘纯艺考察摩天岭总兵坟,返回时车方向盘失灵,紧急刹车,前轮胎已滑出路基边沿。2007年携杜国林考察马头山北齐长城,车油管破裂。赶紧下山,否则就困在山上了。2008年携白文军、杨玉考察五路山古墓,在鹰王沟崖沿车轮胎陷坑,差点儿掉下沟去,3小时后才把车弄出来。2013年冬携李日宏、魏文考察天镇华门堡,开车走乱石沟爆胎,换了备胎边走边清理车前尖棱石头。如果再爆胎就得在沟里过夜,非冻坏不可。2018年夏开车与高海泉去右玉黄石堡考察四公主墓,过高速路桥洞时,因刚下过雨,车陷入泥里,两人挖泥浆3小时才把车开出来。最危险的是2019年7月开车去偏关滑石涧堡考察,正午从建在峁顶的滑石涧堡下到滑石涧口,50度的斜坡约600米。在往上返时,因出汗多脱水,体力不支,心脏急促地跳动,晕倒在一棵树旁,做了个噩梦,10多分钟后苏醒,浑身无力,稍事休息,又坚持完成考察。 车开不动就走,徒步考察同样充满风险。2004年夏季清晨冒雨到县城东北角考察,滑倒扭伤脚脖子,腿疼了1个多月。2003年秋天一个早上考察十里河白羊城,误踩私人猎兔高压线,触电摔倒,差点要了命。同年冬天考察十里河陷污水坑,差点冻坏。2013携李日宏、魏文考察败虎堡遇恶狗,差点被咬伤。2018年夏考察丫角山,徒步爬山5小时,返回天黑迷路。2021年5月考察白草口长城,徒步爬山5小时,有几处坡陡墙窄,攀爬艰难,差点儿滑下来。幸好抓住芨芨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国内考察还好,出国人生地不熟更悬。在梵蒂冈和科罗拉多大峡谷,为查资料两次脱队。2016到纳斯卡坐小飞机看戈壁岩画,晕机呕吐,像大病一场。
四、
宽睿明智 见解独到
志尧认为,在史学研究中,必须把研究史学和讲述史话相结合,既在论证史实时引经据典,言必有据,又在讲述历史中以轻松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且可读性很强、学术性强。文史研究应该走出狭小天地,从面向上层和少数精英到面向非专业化的读者,实现为社会服务功能的转化。这样才能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服务人民大众。
志尧在长城文化研究、昭君文化研究、边塞文化研究、魏晋南北朝研究方面多有建树,上百次在全国各地各类专题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宣读论文。曾主持边塞文化论坛并主编论文集。本集半数以上论文论及长城。
在长城文化研究中,他有十大发现:契丹穹窿墓、古崖居、边塞古杨、长城石林、干垒石碉、北魏皇族陵、镇门藏兵洞、塞天田、榆塞、羊马墙。他首次提出长城26要素说。
对于墩台塞堡等显而易见的遗存,尽管对形制、功用、建筑年代等有争议,总可以对着这个实物引经据典来争辩。而像塞天田这样的长城附属设施,外行走到跟前甚至踩在脚下也觉察不到。因为它就是长城内侧的一长条沙地。
志尧首先发现了左云塞天田。长城不仅是防御阵地,同时是一种古代预警体系。长城是古代的雷达。胡人骑兵来无影、去无踪,来去如飞、无孔不入。中原王朝数十万士兵分布在蜿蜒万里的长城防线上,等于撒胡椒面。胡人总人口虽少,却能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成为胡辣汤。为了对抗任一地段可能出现的具有优势兵力的胡人,中原王朝士兵必须全线预警,一但事发立即报警,向后方及侧翼求援。除了人们熟知的烽火台外,长城还有一种奇特的防御手段——“塞天田”。从居延汉简中看,“塞天田”出自于汉朝。在至今发现的2万多枚汉简中,“塞天田”出现了70多次。
我虽然不是什么专家,也总能第一时间获悉志尧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战友成功的喜悦。
五、
宽广胸怀 团结协作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奥运竞争最激烈,奥林匹克格言在106年三更之后都改成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志尧认为,没有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集体就像一盘散沙,也难成大事,更不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起来才最有力量。他经常联系的专家教授上百,每有新的研究心得,及时交流分享。从不自我封闭垄断。培养新手,也都尊重其勞动成果,从不克扣压制,争名逐利,争功诿过。听了长城学者赵琛的演讲,他整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城文化》。
不少专家不合群,志尧正相反。他胸怀大格局,真正有格局的人,与同行同道同仁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成就更加光明的人生。以宽广胸怀组织协调,调动积极因素。让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他任左云文联主席10年,完善了10几个团体会员机构,各司其职,经常开展活动,成绩名列前茅,使左云这个人口小县成为文化大县。省级以上作协会员占全大同市六成以上。他任左云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几年,天天紧忙乎,月月有项目,年年出专著,培养出一批文史学者。继任者高海泉就是由他一手培养推荐的新秀。他任左云长城学会会长后,发展了250多人的研究保护长城志愿者队伍,成绩卓著,被评为全省保护长城十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23日审议通过长城保护状况报告, 长城获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成为本届大会唯一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研究保护长城,也有他们的功劳。
志尧认为,为了保护好长城,当前对长城的认识和定位应该全面更新。过去一提起长城,就认为是地处中原的汉族为了抵御北方外族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其实长城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融合成长、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少数民族共同完成的世界文化奇迹。长城是古代生活在中国版图上的各民族以及当时政权之间的象征性分界线。长城也是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的联络线,历朝历代长城的变迁,正反映了各民族在交流和纷争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基于民族融合的研究,本集中专论王昭君的就有6篇,三娘子、花木兰、杨家将都有论述。既有对古代英雄的论述,又有对现代英雄的记述,如《晋绥抗战之初期》《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赵永旺》。既有对国人考察长城的论述,又有对国际友人考察长城的记述,如《奥莉维亚走长城》。既有对我国长城历史的研究,又有和国外防御工事的对比研究,如《修筑长城的诸多原因》。
研究保护长城任重道远,虽志尧已年近古稀,他似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