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将有610万名应届毕业生步入社会,比2008年增加50余万人。我省今年毕业生包括已经毕业但未就业的大概有40万人,一方面是就业市场上求职需求的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用工紧缩正波及全球,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家庭、高校和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在教育、人事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的同时,我省各高校正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就业难”这一特殊考验。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及时更新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方向,从国家民族大局出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加强领导,狠抓就业工作落实
我省各高校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大力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指导,举全校之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把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开展民生工程的一号工程来抓。校党委书记廖进球在2009年学校教代会上特别强调指出:大学生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出路问题,要举全校之力齐抓共管。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校领导班子责任明确,分工到位,每位领导挂钩指导2个学院。各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就业工作抓到实处。鉴于江西财大办学历史较长,有许多校友现在都成为商企界成功人士,开学伊始校长王乔就写了300多封信向他们求助,恳请他们为师弟师妹们提供岗位。深圳校友会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纷纷表示一定尽全力来帮助母校;同时,江西财大MBA校友会中更是企业老总云集,他们接到校长的信之后,一致决定在2009年5月13日回母校进行专场招聘,多提供就业岗位,为母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赣南师院党委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引导师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把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重要内容。学校把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建设,学校与各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签订了“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目标层层分解,明确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进度,落实责任人,形成了教师、学生全员参与的“学校、学院、年级、班级”上下一体、四级联动的就业工作机制,真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部分,让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使全校上下人人都来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
2009年4月10日~18日,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许从年率团走访调研行业依托单位——核工业系统单位,与各单位领导就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并调研联系学生就业工作。从今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分赴闽三角、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和华北地区,以及湖南、福建等省对企业进行考察(重点是核工业、石化、地矿系统),与校友沟通,广泛建立了就业实习基地,积极拓展就业市场。
调优心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考虑到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因承受巨大压力而产生迷茫、困惑,或者因个人心理调节能力较差而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南昌大学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毕业生服务热线,对有此类问题的学生积极进行疏导,避免少数同学因负面情绪严重而影响其求职和就业的现象发生。
同时,学生们也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求职竞争力。这是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江西财经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办学理念,形成了“三个课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联动,三类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践)齐上”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在江西财大国际贸易专业学习,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掌握了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学完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函电两门专业课后,进而修读进出口模拟操作实验课,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交易磋商到合同签订,从合同履行到制单结汇,对各个环节进行模拟操作;在此基础上,在第二课堂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江西商品进出口模拟交易会”和“电子商务模拟交易”学术节活动,进行专业模拟实训,最后在第三课堂即外贸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战演练。
在“第二课堂”——每年的学术节上,大学生们在老师和企业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各种模拟实训活动。如在2008年第19届学生学术节上,全校学生组建模拟公司1100余家,开办人才交流市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外汇交易所、税务征管、公务员录用、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模拟业务20余项,共有5万多人次参加。从2006年开始,学校又推出“创业技能竞赛月”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各板块完全按市场真实状况模拟运转。
学校建设了建筑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目前已有32家在校学生创办的企业入驻,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实体性公司27家、虚拟公司5家,参与公司运作的学生达2000多人。2008年以来,中心入孵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2万余元,利税74万余元,圆满实现了年初所定的销售收入200万元,利税50万元的目标。
从2004年开始起步到今天,东华理工大学培训中心面向全校学生针对不同的专业开出60多门专业认证课程以帮助学生获取包括网络管理工程师、营销师、办公自动化工程师和导游证等在内的19项技能证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倾情关注,解决特殊群体就业
我省各高校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切实做好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
赣南师院为了更好地服务就业困难毕业生,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带着深厚的感情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在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五个主动”和“两优先”,即“主动对外宣传毕业生、主动了解毕业生择业意向与要求、主动了解毕业生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主动协助办理就业手续;优先做好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优先推荐困难学生就业”。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切实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贫困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就业时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就业愿望更为急迫,江西财经大学将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心抓紧、抓实。
工商学院、体育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等全体教师党员与贫困生一对一帮扶,成效显著。经济学院毕业生李斌来自赣州,家里较为困难。在一次次就业碰壁之后,他很是灰心。院党总支书记毕正华闻讯后,和李斌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对子,不断给予物质及精神的支持。通过个人关系,毕正华联系了一家企业。不巧的是,这家企业的招聘工作已近尾声,通过反复争取,对方终于答应给一次单独面试机会。毕正华带李斌前往现场,最终学校的努力感动了企业,李斌顺利找到了工作。许多学院还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教师家属、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挖掘一切资源,提供并传递就业信息。如老教授蔡定萍就将自己平时积累的关系网用于学生就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中铁快运等多家大型企业深入校园招聘人才,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赣南医学院对家庭零就业的毕业生和灾区毕业生免费实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还通过组织专场招聘,进行“一对一”推荐,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就业岗位。
突出特色,准确定位就业方向
全省各高校纷纷凸现本校的专业特色,为学生的就业准确定位。
根据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以专业排名,资源勘查工程以近九成的签约率高居本科类的榜首。“我们这个专业的100多名毕业生去年11月前便被争抢一空,且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东华理工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潘家永表示,“跑火的关键是专业特色强,别的学校想复制都难,它找不到师资,更找不到完备的实践基地。”谁能想象,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专业举步维艰,毕业生基本上找不到工作。最少的一年只招到27名新生,但东华理工大学坚持下来了。潘家永说,我们坚信特色专业远比那些随便拉一两人就能开办的“大路货专业”更具生命力与发展前景。
赣南医学院利用坐落在赣、粤、闽、湘4省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的枢纽地带,形成该校独特的“立足江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把就业眼光瞄准基层。该校共培养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2万余人,80%扎根县乡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其中,81.15%在县级,18.85%在乡镇。他们多数成为当地医院的专业技术骨干,为提高基层群众的卫生医疗水平默默地奉献着,涌现出国家级“百强优秀院长”傅坤生、“全国卫生系统1000名杰出院长”邱伟民、“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叶军等大批在艰苦环境下救死扶伤的模范人物,毕业生下到基层之后都创造了显著的业绩。
鞋类设计、服装设计两个专业是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的两个特色专业,自2004年创办以来,就业率年年100%。到2009年4月14日,这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就已经达到87%,居全校所有高职专业就业率榜首。究其原因,得益于与泉州轻工业学院和泉州鞋业、服装协会的联合办学。学生毕业后不但可以自主择业还可以通过泉州鞋业、服装协会直接推荐就业,给就业以有力保障。
全力创新,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我省高校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突破以往的教育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当调整专业,为学生的就业不断拓宽渠道。
2006年4月,江西理工大学与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建立“3+1”创新教育实验班,探索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模式,寻找破解“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困境的金钥匙。江西理工大学“3+1”创新教育模式因其显著的成效及较大的推广价值而获得了2008年“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4月在该校召开的全国“3+1”创新教育联盟研讨会上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校“3+1”创新教育改革自2006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培养了三届实验班学生,均取得了显著就业成效,至今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刘政认为,普通本科高校应该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没有重点大学雄厚的实力、巨额资金投入和精英人才培养的高端定位,也没有高职院校具有极强针对性的订单式人才生产优势以及庞大的技术工人需求市场,普通本科院校如何在校企合作方面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江西理工大学“周立功‘3+1’创新教育实验班”提供了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样本。刘政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在更多的自然教学班、更多的普通本科高校推广,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赣南师院把是否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全校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仅今年3~4月,学校就派出12组人员赴全国各地开拓就业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拓展,已形成了以“两次校内大型就业市场为主体,百场校园招聘会为延伸,网上就业市场为载体,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站为依托”的就业市场体系。目前,学校已与全国2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与供需合作关系,在全国3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就业基地并挂牌,在12家地市人才市场建立了就业工作站,形成了学校、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三者互联的供需信息网络。学校成功举办了两场2009届毕业生就业大型招聘会,积极办好校园专场招聘会。学校还安排专人搜集、整理、审核和发布就业信息,2008年9月至今,共发布网上招聘信息220余条,提供岗位4000多个。
随着一系列就业措施的积极推行,相信毕业生一定能够找到他们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仍将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路长且艰。◆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将有610万名应届毕业生步入社会,比2008年增加50余万人。我省今年毕业生包括已经毕业但未就业的大概有40万人,一方面是就业市场上求职需求的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用工紧缩正波及全球,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家庭、高校和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在教育、人事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的同时,我省各高校正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就业难”这一特殊考验。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及时更新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方向,从国家民族大局出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加强领导,狠抓就业工作落实
我省各高校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大力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指导,举全校之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把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开展民生工程的一号工程来抓。校党委书记廖进球在2009年学校教代会上特别强调指出:大学生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出路问题,要举全校之力齐抓共管。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校领导班子责任明确,分工到位,每位领导挂钩指导2个学院。各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就业工作抓到实处。鉴于江西财大办学历史较长,有许多校友现在都成为商企界成功人士,开学伊始校长王乔就写了300多封信向他们求助,恳请他们为师弟师妹们提供岗位。深圳校友会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纷纷表示一定尽全力来帮助母校;同时,江西财大MBA校友会中更是企业老总云集,他们接到校长的信之后,一致决定在2009年5月13日回母校进行专场招聘,多提供就业岗位,为母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赣南师院党委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引导师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把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重要内容。学校把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建设,学校与各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签订了“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目标层层分解,明确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进度,落实责任人,形成了教师、学生全员参与的“学校、学院、年级、班级”上下一体、四级联动的就业工作机制,真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部分,让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使全校上下人人都来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
2009年4月10日~18日,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许从年率团走访调研行业依托单位——核工业系统单位,与各单位领导就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并调研联系学生就业工作。从今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分赴闽三角、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和华北地区,以及湖南、福建等省对企业进行考察(重点是核工业、石化、地矿系统),与校友沟通,广泛建立了就业实习基地,积极拓展就业市场。
调优心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考虑到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因承受巨大压力而产生迷茫、困惑,或者因个人心理调节能力较差而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南昌大学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毕业生服务热线,对有此类问题的学生积极进行疏导,避免少数同学因负面情绪严重而影响其求职和就业的现象发生。
同时,学生们也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求职竞争力。这是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江西财经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办学理念,形成了“三个课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联动,三类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践)齐上”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在江西财大国际贸易专业学习,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掌握了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学完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函电两门专业课后,进而修读进出口模拟操作实验课,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交易磋商到合同签订,从合同履行到制单结汇,对各个环节进行模拟操作;在此基础上,在第二课堂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江西商品进出口模拟交易会”和“电子商务模拟交易”学术节活动,进行专业模拟实训,最后在第三课堂即外贸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战演练。
在“第二课堂”——每年的学术节上,大学生们在老师和企业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各种模拟实训活动。如在2008年第19届学生学术节上,全校学生组建模拟公司1100余家,开办人才交流市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外汇交易所、税务征管、公务员录用、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模拟业务20余项,共有5万多人次参加。从2006年开始,学校又推出“创业技能竞赛月”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各板块完全按市场真实状况模拟运转。
学校建设了建筑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目前已有32家在校学生创办的企业入驻,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实体性公司27家、虚拟公司5家,参与公司运作的学生达2000多人。2008年以来,中心入孵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2万余元,利税74万余元,圆满实现了年初所定的销售收入200万元,利税50万元的目标。
从2004年开始起步到今天,东华理工大学培训中心面向全校学生针对不同的专业开出60多门专业认证课程以帮助学生获取包括网络管理工程师、营销师、办公自动化工程师和导游证等在内的19项技能证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倾情关注,解决特殊群体就业
我省各高校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切实做好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
赣南师院为了更好地服务就业困难毕业生,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带着深厚的感情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在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五个主动”和“两优先”,即“主动对外宣传毕业生、主动了解毕业生择业意向与要求、主动了解毕业生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主动协助办理就业手续;优先做好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优先推荐困难学生就业”。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切实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贫困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就业时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就业愿望更为急迫,江西财经大学将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心抓紧、抓实。
工商学院、体育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等全体教师党员与贫困生一对一帮扶,成效显著。经济学院毕业生李斌来自赣州,家里较为困难。在一次次就业碰壁之后,他很是灰心。院党总支书记毕正华闻讯后,和李斌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对子,不断给予物质及精神的支持。通过个人关系,毕正华联系了一家企业。不巧的是,这家企业的招聘工作已近尾声,通过反复争取,对方终于答应给一次单独面试机会。毕正华带李斌前往现场,最终学校的努力感动了企业,李斌顺利找到了工作。许多学院还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教师家属、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挖掘一切资源,提供并传递就业信息。如老教授蔡定萍就将自己平时积累的关系网用于学生就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中铁快运等多家大型企业深入校园招聘人才,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赣南医学院对家庭零就业的毕业生和灾区毕业生免费实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还通过组织专场招聘,进行“一对一”推荐,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就业岗位。
突出特色,准确定位就业方向
全省各高校纷纷凸现本校的专业特色,为学生的就业准确定位。
根据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以专业排名,资源勘查工程以近九成的签约率高居本科类的榜首。“我们这个专业的100多名毕业生去年11月前便被争抢一空,且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东华理工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潘家永表示,“跑火的关键是专业特色强,别的学校想复制都难,它找不到师资,更找不到完备的实践基地。”谁能想象,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专业举步维艰,毕业生基本上找不到工作。最少的一年只招到27名新生,但东华理工大学坚持下来了。潘家永说,我们坚信特色专业远比那些随便拉一两人就能开办的“大路货专业”更具生命力与发展前景。
赣南医学院利用坐落在赣、粤、闽、湘4省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的枢纽地带,形成该校独特的“立足江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把就业眼光瞄准基层。该校共培养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2万余人,80%扎根县乡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其中,81.15%在县级,18.85%在乡镇。他们多数成为当地医院的专业技术骨干,为提高基层群众的卫生医疗水平默默地奉献着,涌现出国家级“百强优秀院长”傅坤生、“全国卫生系统1000名杰出院长”邱伟民、“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叶军等大批在艰苦环境下救死扶伤的模范人物,毕业生下到基层之后都创造了显著的业绩。
鞋类设计、服装设计两个专业是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的两个特色专业,自2004年创办以来,就业率年年100%。到2009年4月14日,这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就已经达到87%,居全校所有高职专业就业率榜首。究其原因,得益于与泉州轻工业学院和泉州鞋业、服装协会的联合办学。学生毕业后不但可以自主择业还可以通过泉州鞋业、服装协会直接推荐就业,给就业以有力保障。
全力创新,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我省高校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突破以往的教育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当调整专业,为学生的就业不断拓宽渠道。
2006年4月,江西理工大学与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建立“3+1”创新教育实验班,探索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模式,寻找破解“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困境的金钥匙。江西理工大学“3+1”创新教育模式因其显著的成效及较大的推广价值而获得了2008年“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4月在该校召开的全国“3+1”创新教育联盟研讨会上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校“3+1”创新教育改革自2006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培养了三届实验班学生,均取得了显著就业成效,至今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刘政认为,普通本科高校应该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没有重点大学雄厚的实力、巨额资金投入和精英人才培养的高端定位,也没有高职院校具有极强针对性的订单式人才生产优势以及庞大的技术工人需求市场,普通本科院校如何在校企合作方面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江西理工大学“周立功‘3+1’创新教育实验班”提供了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样本。刘政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在更多的自然教学班、更多的普通本科高校推广,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赣南师院把是否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全校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仅今年3~4月,学校就派出12组人员赴全国各地开拓就业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拓展,已形成了以“两次校内大型就业市场为主体,百场校园招聘会为延伸,网上就业市场为载体,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站为依托”的就业市场体系。目前,学校已与全国2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与供需合作关系,在全国3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就业基地并挂牌,在12家地市人才市场建立了就业工作站,形成了学校、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三者互联的供需信息网络。学校成功举办了两场2009届毕业生就业大型招聘会,积极办好校园专场招聘会。学校还安排专人搜集、整理、审核和发布就业信息,2008年9月至今,共发布网上招聘信息220余条,提供岗位4000多个。
随着一系列就业措施的积极推行,相信毕业生一定能够找到他们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仍将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路长且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