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西方文化概论是高等院校国际汉语教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学习好西方文化概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绪论课。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化概论、怎样才能学好西方文化概论等方面探索了如何才能上好西方文化概论的绪论课。
关键词:西方文化概论 绪论 教学探索
西方文化概论是高等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通过对西方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了解,把握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基本文化面貌,并且对西方文化各主要构成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各自特色和相互联系有所了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和观察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西方文化概论的第一堂课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它关涉到学生能否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并对其产生兴趣。要上好西方文化概论的绪论课,必须在对“文化”、“文明”等概念梳理的基础上,讲解清楚西方文化概论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化概论怎样才能学好西方文化概论等问题。
一.“文化”、“文明”等概念的厘清
“文化”虽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术语,但是正)L八经对它进行定义时,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可以说当今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二百多种。一是从词源的角度,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本意是文治教化,慢慢演变为一般知识和修养。二是从文化的性质与特点对“文化”进行界定,如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而汤因比、怀特等学者则从社会构成的角度来定义“文化”这一概念。
在大多数场合中,文明和文化两个词往往可以通用,但是两者并不完全等同。从两者的英文来看,“文化”对应的英文词汇是“culture”,而“文明”是则是“civi-lization”与civilization相连的civil是城市的意思,所以文明指的是相对成熟或者高级的文化形态。
相对于“文化”这一术语,“西方”人们更加熟悉,使用频率也更高。其实“西方”也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
“西方”首先是一个方位概念。作为一个方位概念,就有一个立足点的问题。如印度,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就在中国的西方,所以与之相关的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被称之为《西游记》。
“西方”同时还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从而有了地理学意义上的东方与西方。
“西方”也是一个政治概念。20世纪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的演变,使“东方”、“西方”具有了政治的内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属于西方,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属于东方。
作为文化概念的“西方”,主要指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文化形态。它与地理和政治上的西方的内涵有所重合,但是又不完全等同。
二.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安排与主要内容
西方文化概论作为国际汉语教育的必修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其先修课程往往是西方语言及中国文化,后续课程为西方文学等。从课时安排来说,一般安排36节课。目前国内有关西方文化方面的教程比较多,我们学校采用的武汉大学赵林的《西方文化概论》。以赵林版的《西方文化概论》为本同时参照国内其他教材,我们认为,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古希腊罗马文化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而古希腊文化的发源地则是克里特岛,从克里特文明到古希腊文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希腊文明之前更古老的文明是爱琴文明,它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克里特文明,第二个阶段是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
希腊神话是克里特、迈锡尼、埃及及地中海周边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其神话有着比较完整的谱系,由混沌之神哈俄斯开端,出现了乌拉诺斯、克洛诺斯、宙斯等三代神王。以宙斯为神王的奥林匹斯神系,记述了宙斯、赫拉、阿波罗等十二大主神及相关英雄的故事,这些神话故事的显著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状况。荷马史诗取材于特洛伊战争,从正面描写了特洛伊的战争场面,也表现了希腊英雄获胜返乡的艰难;作品在对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英雄形象的塑造中,表现了古希腊人们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以及他们对待命运的态度。
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制国家出现,城邦制度的核心是民主制度。至伯里克利时期,希腊的民主政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公民大会最能体现出其民主特色。希腊原始宗教崇拜自然万物,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结合。其宗教活动频繁,如祭祀宙斯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祭祀海神波塞冬的伊斯特米亚竞技大会等。希腊戏剧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仪式,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三大悲剧诗人和阿里斯托芬等著名的戏剧诗人。希腊哲学发展中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希腊分离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历史契机与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的出现,在埃及和东方推行希腊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成果。
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化,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和帝国时代三个阶段。罗马宗教属于多神教,其起源及其复杂,上古时期普遍崇拜朱比特、马尔斯和奎里纳斯三神,但是后期罗马宗教希腊化,使得罗马诸神与希腊诸神达到某种一致性。罗马文化直接继承了希臘文化,但是比希腊文化更具有理性精神与集体意识。文学最初也是基于对希腊的翻译与模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文学,出现了贺拉斯、维吉尔、奥维德等古罗马三诗人为代表的文学,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关键词:西方文化概论 绪论 教学探索
西方文化概论是高等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通过对西方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了解,把握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基本文化面貌,并且对西方文化各主要构成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各自特色和相互联系有所了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和观察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西方文化概论的第一堂课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它关涉到学生能否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并对其产生兴趣。要上好西方文化概论的绪论课,必须在对“文化”、“文明”等概念梳理的基础上,讲解清楚西方文化概论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化概论怎样才能学好西方文化概论等问题。
一.“文化”、“文明”等概念的厘清
“文化”虽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术语,但是正)L八经对它进行定义时,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可以说当今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二百多种。一是从词源的角度,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本意是文治教化,慢慢演变为一般知识和修养。二是从文化的性质与特点对“文化”进行界定,如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而汤因比、怀特等学者则从社会构成的角度来定义“文化”这一概念。
在大多数场合中,文明和文化两个词往往可以通用,但是两者并不完全等同。从两者的英文来看,“文化”对应的英文词汇是“culture”,而“文明”是则是“civi-lization”与civilization相连的civil是城市的意思,所以文明指的是相对成熟或者高级的文化形态。
相对于“文化”这一术语,“西方”人们更加熟悉,使用频率也更高。其实“西方”也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
“西方”首先是一个方位概念。作为一个方位概念,就有一个立足点的问题。如印度,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就在中国的西方,所以与之相关的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被称之为《西游记》。
“西方”同时还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从而有了地理学意义上的东方与西方。
“西方”也是一个政治概念。20世纪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的演变,使“东方”、“西方”具有了政治的内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属于西方,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属于东方。
作为文化概念的“西方”,主要指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文化形态。它与地理和政治上的西方的内涵有所重合,但是又不完全等同。
二.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安排与主要内容
西方文化概论作为国际汉语教育的必修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其先修课程往往是西方语言及中国文化,后续课程为西方文学等。从课时安排来说,一般安排36节课。目前国内有关西方文化方面的教程比较多,我们学校采用的武汉大学赵林的《西方文化概论》。以赵林版的《西方文化概论》为本同时参照国内其他教材,我们认为,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古希腊罗马文化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而古希腊文化的发源地则是克里特岛,从克里特文明到古希腊文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希腊文明之前更古老的文明是爱琴文明,它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克里特文明,第二个阶段是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
希腊神话是克里特、迈锡尼、埃及及地中海周边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其神话有着比较完整的谱系,由混沌之神哈俄斯开端,出现了乌拉诺斯、克洛诺斯、宙斯等三代神王。以宙斯为神王的奥林匹斯神系,记述了宙斯、赫拉、阿波罗等十二大主神及相关英雄的故事,这些神话故事的显著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状况。荷马史诗取材于特洛伊战争,从正面描写了特洛伊的战争场面,也表现了希腊英雄获胜返乡的艰难;作品在对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英雄形象的塑造中,表现了古希腊人们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以及他们对待命运的态度。
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制国家出现,城邦制度的核心是民主制度。至伯里克利时期,希腊的民主政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公民大会最能体现出其民主特色。希腊原始宗教崇拜自然万物,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结合。其宗教活动频繁,如祭祀宙斯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祭祀海神波塞冬的伊斯特米亚竞技大会等。希腊戏剧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仪式,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三大悲剧诗人和阿里斯托芬等著名的戏剧诗人。希腊哲学发展中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希腊分离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历史契机与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的出现,在埃及和东方推行希腊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成果。
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化,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和帝国时代三个阶段。罗马宗教属于多神教,其起源及其复杂,上古时期普遍崇拜朱比特、马尔斯和奎里纳斯三神,但是后期罗马宗教希腊化,使得罗马诸神与希腊诸神达到某种一致性。罗马文化直接继承了希臘文化,但是比希腊文化更具有理性精神与集体意识。文学最初也是基于对希腊的翻译与模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文学,出现了贺拉斯、维吉尔、奥维德等古罗马三诗人为代表的文学,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