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状缺损的位置与使用不同修复方法的疗效分析

来源 :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集我院1995-2001年间修复的楔状缺损牙877颗.探讨楔状缺损的位置与修复后修复体脱落的关系,比较3种修复方法的效果差异.
其他文献
在常见的SINS/GPS组合导航地面跑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低成本验证方案。在硬件上采用现有常用设备组成跑车系统,在软件上采取“自对准”方式,使用数字罗盘HMR3000与弹道倾角、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微型钛板作骨内坚固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情况.方法根据自1997-2002年收治的360例口腔颌面骨折(下颌骨骨折152例;上颌骨骨折68例;上下颌骨联合骨折140,其中伴有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是口腔颌面常见的炎症,我们应用甲碘糊剂置入冠周盲袋内治疗冠周炎.
目的介绍改良小平导的设计和使用.方法56例深覆(牙合)患者,采用改良小平导与固定矫治器联合应用进行矫治.结果青少年组平均戴用时间少于成年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安氏Ⅰ类前牙严重拥挤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一般采用拔除上下双侧第一前磨牙获得间隙,排齐整平,然后矫正磨牙关系和关闭间隙.这样常造成前牙过于唇倾.近年来,我们应用
分析了由名义焊点漂移产生焊装偏差的机理,在忽略焊接热变形以及电极压痕所造成偏差的情况下,在ANSYS软件中建立了简单的偏差匹配点焊装配模型,模拟薄板件点焊漂移引起的焊装
我们采用高速涡轮钻分根和增隙,协助根挺拔除多根磨牙,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