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識。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探讨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提供实验的条件,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价值。我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同时对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实验态度不正确。在部分学生的心目中,科学课就是玩的,可以让自己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不用像语数外一样认真对待。
问题二:学生实验操作不当。在实验中,划火柴害怕烧到自己的手,划不着成了家常便饭;熄灭酒精灯时不敢动,好像酒精灯会爆炸一样;向试管里倒水,“哗啦”一下子就倒进去,弄得到处是水
问题三:实验操作混乱。部分学生在学习实验的过程中,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另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领会实验目的。这就会造成有的学生抢着做,有的学生做不了的局面。还有的小组不按实验要求去做,完全凭自己的爱好进行实验。
问题四:实验教学课时间不够用。现在的实验教学内容多,容量大。“正常”情况下,教学任务是可以按时完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的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往往很多无关的因素就会造成课堂时间不够用,实验完不成。
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策略一:良好的教学设计,保证实验教学有效的前提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想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只有经过精心的预设,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
如,实验“影响电磁铁南北两极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1.发现问题:各组电磁铁的南北极各不相同。
2.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3.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讨论研究方案。
4.汇报研究方案,明确操作要点。
5.学生按方案实践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上台演示汇报交流。
7.小结。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同时我们在实验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操作,记录观察数据,确保学生顺利拿到我们需要的数据,保证实验结果有效。
策略二:提高实验材料的有效性
在实验教学中,合适的材料是保证实验有效性的关键。合适的材料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更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是简洁明了。可以用5个材料说明的就不用6个,能用简单材料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材料。
比如,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原来我们都是使用锯末作为观察材料,但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由于酒精灯加热速度没有那么快,导致观察现象不是那么明显,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出循环路线。通过改进,我们选用高锰酸钾作为观察材料,在沸腾的水中投人几粒高锰酸钾即可清楚地看清楚水的循环路线。例如,做热辐射实验,按照教材上的方法,需要在室外太阳下完成。在授课时,若不是晴天就可以用白炽灯或碘钨灯作热源替代太阳光,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有时候现成的材料并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实验的需要,有的实验材料实验室里根本就没有,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验的需要,自己来选择可替代的实验器材。
策略三:精心指导,确保足够的实验时间
实验活动的有效性不仅包括操作和结果的有效,还应包含思维的完整有效,一节课的时间,我们要完成制定计划、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汇报交流等,如此多的环节下来,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经历探究的过程。为了提高时间的合理利用,我们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保证实验时间可控。
通过研究计划的指导不但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提高了指导的有效性,使学生所思所想都是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的,不会因为无目的的思考,浪费宝贵的实验时间。
三、结语
总之,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实验过程;我们只有努力探索有效探究的方法策略,才能彰显实验教学的内涵,焕发出课堂应有的活力。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提供实验的条件,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价值。我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同时对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实验态度不正确。在部分学生的心目中,科学课就是玩的,可以让自己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不用像语数外一样认真对待。
问题二:学生实验操作不当。在实验中,划火柴害怕烧到自己的手,划不着成了家常便饭;熄灭酒精灯时不敢动,好像酒精灯会爆炸一样;向试管里倒水,“哗啦”一下子就倒进去,弄得到处是水
问题三:实验操作混乱。部分学生在学习实验的过程中,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另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领会实验目的。这就会造成有的学生抢着做,有的学生做不了的局面。还有的小组不按实验要求去做,完全凭自己的爱好进行实验。
问题四:实验教学课时间不够用。现在的实验教学内容多,容量大。“正常”情况下,教学任务是可以按时完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的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往往很多无关的因素就会造成课堂时间不够用,实验完不成。
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策略一:良好的教学设计,保证实验教学有效的前提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想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只有经过精心的预设,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
如,实验“影响电磁铁南北两极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1.发现问题:各组电磁铁的南北极各不相同。
2.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3.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讨论研究方案。
4.汇报研究方案,明确操作要点。
5.学生按方案实践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上台演示汇报交流。
7.小结。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同时我们在实验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操作,记录观察数据,确保学生顺利拿到我们需要的数据,保证实验结果有效。
策略二:提高实验材料的有效性
在实验教学中,合适的材料是保证实验有效性的关键。合适的材料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更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是简洁明了。可以用5个材料说明的就不用6个,能用简单材料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材料。
比如,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原来我们都是使用锯末作为观察材料,但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由于酒精灯加热速度没有那么快,导致观察现象不是那么明显,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出循环路线。通过改进,我们选用高锰酸钾作为观察材料,在沸腾的水中投人几粒高锰酸钾即可清楚地看清楚水的循环路线。例如,做热辐射实验,按照教材上的方法,需要在室外太阳下完成。在授课时,若不是晴天就可以用白炽灯或碘钨灯作热源替代太阳光,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有时候现成的材料并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实验的需要,有的实验材料实验室里根本就没有,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验的需要,自己来选择可替代的实验器材。
策略三:精心指导,确保足够的实验时间
实验活动的有效性不仅包括操作和结果的有效,还应包含思维的完整有效,一节课的时间,我们要完成制定计划、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汇报交流等,如此多的环节下来,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经历探究的过程。为了提高时间的合理利用,我们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保证实验时间可控。
通过研究计划的指导不但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提高了指导的有效性,使学生所思所想都是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的,不会因为无目的的思考,浪费宝贵的实验时间。
三、结语
总之,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实验过程;我们只有努力探索有效探究的方法策略,才能彰显实验教学的内涵,焕发出课堂应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