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心,着眼学生的一生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学生心理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无锡市羊尖中学在“育人育心,发展为主,着眼一生”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明确建设思路,落实经费投入,完善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造了集心理课程研究、心理教学资源开发、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心理课程基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88-04
  无锡市羊尖中学在“育人育心,发展为主,着眼一生”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借助专业的心理软硬件建设,打造了集心理课程研究、心理教学资源开发、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心理课程基地。它通过积极心理环境的营造,心理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真诚分享,感受心理之美,体验心理魅力,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学习动力,并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同时,通过专业的体验式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资本,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心理支持和技术指导。
  一、心理课程基地建设动因
  (一)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0%以上,且比例还在逐年提高。由于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风俗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差异较大,给我们的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一是这些学生流动性较大,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也让学生缺少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二是这部分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或内地农村,基础薄弱,加上学习和行为习惯差,导致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相对落后,没有成就感。三是这些学生家庭学习环境较差,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孩子的学习动力。四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生存压力,平时很少有时间和孩子沟通,导致孩子心理营养不良,埋下了心理问题的祸根。解决好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有利于他们心智的健康发展和心理潜能的激发,还能为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当时,学校只有专职心理老师1人,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需要吸引更多老师投身心理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在多年的学校发展中,学校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本潜能型课堂”教学模式等特色项目,建设心理课程基地,对于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适合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施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了“从教学管理走向课程管理”的理念,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已形成了排入课表的固定课程(摄影、航模、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课题研究等)和主要利用课余时间的非固定课程(心理剧本创作比赛、课题研究、剪纸、小制作、撕贴画、锡剧等),真正做到了把“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推向“常态化”和“一体化”。
  2.“生本潜能型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提出“教学育心”主张,倡导“生本潜能型课堂”,这样的课堂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人本关爱、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二是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学科教学活动是师生主要的精神生活,教师的师德水准、教学态度、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没有师生心理相融、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就不会有高效的教与学质量。我们践行“重视运用心理教育方法,化解学习心理障碍,创设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教学“育心”新主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宰课堂。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
  基于以上情况,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培养,积极开展心理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时我校稳定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首要事情。2013年江苏课程基地项目启动,我校果敢抓住机遇,申报江苏省心理课程基地,2013年8月成功通过审批。
  二、心理课程基地建设目标
  (一)构筑多种平台,营造“人本关爱”的积极心理氛围
  一是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打造“人本关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课堂“育心”文化,优化学习心理环境,展开学习心理辅导与训练。二是创新课堂教学,孕育教学“育心”文化,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潜能。三是突出建设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如绿地、房屋及各种温馨寄语,赋予建筑物、橱窗、板报等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四是创办《羊中心育报》,编写学生《心理辅导手册》、《心路》读本等。五是建设心理微型剧场,让学生在欣赏积极心理影视剧中吸收积极心理能量,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六是引入心理室内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和合作意识,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心理能量。
  (二)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打造“生本潜能型课堂”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教师虽然在理念上已经有所更新,但还存在着课堂开放性较差、创新意识不强、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重形式少活动、学生缺乏相应的心理体验等问题,更谈不上潜能的激发。因此,实施本课程基地建设,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拓展水平。我们将以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和开发学生潜能为目标,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心理素养,更要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拓展学生的心理视野。我们秉承“人本关爱、以生为本”和“发展为主,激发潜能”的新理念,倡导体验式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的同时激发内在的心理潜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力求实现从“知识传授型课堂”向“生本潜能型课堂”的转型。   (三)构建心育教学同盟,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相对薄弱的心理课程实施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心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将以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通过派遣心理教师外出培训、交流,与区内外优质学校结对,争取教育部门安排名师交流帮教,与其他优秀的初中学校联动研究,以及加强以校为本的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等举措,着力构建引智帮培、选送外培和校本自培的心育教学同盟,使心理老师在多样化的培训培养中得到锤炼,让每个心理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整体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在区域初中心育领域中有思想勤创新的教学团队,实现融项目实施与队伍建设为一体、融教学增效和学生发展为一体的目标任务。
  三、心理课程基地建设行动
  (一)明确课程基地建设思路
  1.实行校长室领导下的心理课程建设项目负责制。一方面,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其它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核心成员。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心理课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组织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并负责阶段性成果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明确初中心理课程实验基地、心理教学资源开发中心、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等项目建设负责人。
  2.实施心理课程建设项目工作报告制度。首先,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学校行政定期将心理课程建设项目发展性规划和实施情况提请教代会审议并作出阶段性评估,听取全体教师的建议,加快项目的进程。项目组定期向校长室汇报心理课程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校长室根据项目组工作情况,及时调控实施进程,以确保本项目按时序进度顺利推进。
  3.全力争取上级部门和专家的支持。学校全力与上级部门和相关专家保持联系,定期邀请他们来校指导研究工作,征询他们的意见,不断优化项目推进策略。
  4.争取地方政府和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学校主动向地方政府领导汇报本项目工作进程,主动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向学校理事会和家委会汇报工作情况和成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主动走访社区、企业和有关部门听取意见,优化学校各项管理,确保研究经费落实到位,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课程基地经费投入
  课程基地自2013年8月立项启动以来,除省教育厅投入30万元外,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配套资金40万元,锡山区羊尖镇政府投入近17万元。截至2015年12月,累计投入资金近90万元,购买的各种设施设备160多台(套),完成基地装修面积近1000平方米,且目前还在继续完善各种配套设施设备。
  (三)完善课程基地教育功能
  目前,课程基地根据自身定位和区教育局要求,已建成心理普及、课程研发、体验式培训、个别咨询与督导、家庭辅导、室内拓展、沙盘游戏辅导等功能较为齐全的系列功能室,主要包括:心理成长服务中心,为全体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理成长服务;室内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开展室内心理拓展训练;团体心理活动室,主要开展团体辅导、心理活动课上课;心理剧场,供心理剧表演专用;团体咨询室,供小团体辅导或家庭辅导使用;沙盘游戏室,让来访者开展沙盘游戏活动;个体咨询室,用于个别辅导的专用室;心理督导室,提高教师心理辅导水平专用;瑜伽室,供来访者宣泄内心情绪的场地;放松室,为来访者提供各种放松训练条件,进而帮助来访者缓解各种压力和情绪的场地;心理实验训练室,实施心理学实验和训练的场地。
  利用功能齐全的设施设备,课程基地开展了多项心理教育与研究活动:
  1.开展心理研讨活动。除本校心理健康课使用外,我校心理课程基地也承办很多重要心理研讨活动,如锡山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羊尖中学和其他学校的校际心理健康教育联动、“尤迎九心育工作室”与全国各地名师工作室互动活动、全国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示范课、全国心理教育特色建设及生涯论坛等。
  2.举办各种心理培训。我们充分利用基地的专业优势,引进各种培训,惠及区内外教师。如中科院心理所对全区心理骨干教师进行的沙盘培训、教师暑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锡山区首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以及无锡市初中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等。
  3.提供社会服务。课程基地强大的硬件设施和专业的教育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基地也顺需而为,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如为驻锡某部开展新时期战士心理辅导和潜能开发提供帮助,帮助社区、党团委、派出所等单位开展体验式活动。
  4.开展全脑开发实验活动。基地的专业性吸引了华师大专家来基地开展全脑开发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华师大心理专家团队在心理基地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全脑学习力开发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无锡日报》《江南晚报》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此外,心理课程基地还接待了来自内蒙古、河北、新疆、广东、青海、北京、安徽、甘肃、四川、山东等地的30多个心理健康教育代表团的交流访问,还应多家单位邀请,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的心理会议并作经验交流。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其主渠道应该是心理课堂,故我们把每周一节心理课排入课表。经过实验,目前已形成“Movie Spa”心理特色课程,且相应教材也已出版,其效果得到参与师生的一致肯定,并正在向区内外辐射。除了每班每周一节的常规心理课外,我校还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了以心理剧、经典心理影片赏析、团队拓展活动等为特色的心理社团课,在初三年级开展定期的心理主题讲座,帮助学生减压增效、进行职业规划等等。同时,“心理梦工厂”在周一到周五的中午和下午的活动课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提供学生的个体心理辅导。
  2.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都是学生,它们共同服务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它们的具体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和渗透,但又各有侧重,不能相互代替。我们理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坚持实施“以心育心、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以德育德”的策略,使学生的品德、才能、心智等得以协调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中等职业学校,微课应体现其课改的功用和价值。当前中职教学尚存一些问题,应遵循微课资源开发原则,彰显职教特色,开发中职微课资源。  关键词:中职;微课资源;教与学方式;开发;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35-03  一、当前中职教学中主要问题的审视  (
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常会有如此的追问:儿童每天的数学学习是如何完成自我建构的?每天的数学学习在儿童的头脑中有着怎样的印迹?为什么教师们总会有讲不完的题,儿童总是有不会做的题,其问题的根源在哪?在做题与讲题中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思维的沟通呢?一系列的追问在近三年我们研究的省规划课题《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校本研究》中有了一些新的解读与实践思考。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研究理应回归
编者按:“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的论断已被世界公认。新世纪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顶层设计有力,先后颁布了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数十个,引领、规范、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在大力发展到加快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召开之际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党和国家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摘要: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问题一直是教学评价领域研究的关注点。采用美国学者波特提出的SEC模式,通过量化分析方法的研究表明,2015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题在内容主题分布上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一致性不够,在部分领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考试评价要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应树立课程标准意识,明确考试评价功能,构建一致性评价标准。  关键词:高考;政治;试题;课程标准;一致性;SEC模式  
摘要:中职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仍不相匹配。中职校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存在一定问题。中职校数控专业应瞄准企业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软、硬件建设,才能提高办学质量,增加专业吸引力。  关键词:中职校;数控专业;办学现状;调研;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091-03  为全面了解江苏省南通市中职
沈 蓉 教育的“无用”与“有用”  杨九俊 集结号再次吹响  屠桂芳 过程与结果是数学活动的双翼  屠桂芳 在管理中学会管理  杨维风 用信念点燃追求教育理想的人生  王荣鑫 《函数y=Asin(ωx φ)的图象(1)》教学实录  王荣鑫 问题引领重思考,活动体验促提升  尤善培 问题引发思维 探究提升素质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学习力生长:为儿童的生动发展筑基  丁 青 以“深耕式”区域教研促进
摘要:课程资源建设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出发,分析了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结合江苏省国示范电子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案例,从特色课程内容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师资源管理和大众化资源开发等维度阐述了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色策略,并指出在实际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课程资源;特色开发;开发误区  
摘要:职业自我效能感对中职生适应职业岗位和开展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全面而深入的学情调研基础上,通过重视前置性学习、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有计划融入专业教育和进行正确归因训练等策略,帮助中职生树立和提升完成学业、胜任未来岗位和取得职业发展的信心。  关键词:职业自我效能感;培育;中职生;德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摘要:对江苏初中师资现状的问卷调查,试图验证并发现的相关问题是:第一,江苏初中教师的整体状况还是趋于良好的;第二,教师待遇改革与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认同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而是呈现多元多变的复杂镜像;第三,在教师培训意识提升、培训内容选择、培训结果实效方面,行政、专家、学校、教师之间的融通尚有很大发展时空。  关键词:江苏初中师资;问卷调查;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对多维聚合评价的维度组成、实施途径、指标构建以及实施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多维聚合成绩评价体系确实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发挥和职业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多维聚合评价;高职;中药化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