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到:“离群所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他认为人是一种政治性动物,更通俗一点儿,就是人的生活离不开他人,我们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
群居生活并非人类独有。一些典型的社会性动物,低等的比如蜜蜂和蚂蚁,高等的比如狒狒和猕猴等灵长类,都生活在社群其中。它们通过群居合作完成觅食、对抗外敌和生殖繁衍等任务,其中灵长类群体内的相处行为更是众多动物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重点。
社会脑的假说
其实群体的规模以及相处方式与大脑的容量息息相关。这也可以解释相比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拥有了更庞大和复杂的社群组织。社群规模和大脑尺寸之间的这种关联,也称为社会脑假说(social brain hypothesis),这个概念同样适用于个体。比如2012年《皇家学会学报》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朋友圈越大,其眶前额叶皮层也越大。研究者招募了40名参与者(17名男性,23名女性),首先通过让参与者填写相关问卷来了解和量化了他们朋友圈的大小,随后进行了静息态磁共振扫描来测量眶前额叶皮层的大小。研究的结果发现,参与者如果在过去的7天内联系的朋友越多,他们的眶前额叶皮层也越大。除此之外,研究者还测量了参与者的心智能力(mentalizing competence),即参与者了解他人的能力水平,其中的反例就是自闭症患者,他们的心智能力非常低,从而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缺陷。在这个研究中则发现,心智能力调节了朋友圈和眶前额叶皮层之间的关系,即眶前额叶皮层越大,心智能力越高,越倾向于拥有更多的朋友。因为眶前额叶皮层在很多的研究中已证明与很多认知能力相关,而这些认知能力在社交和言语信息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社会脑的假说。除了对额叶皮层的关注,有研究者2011年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杏仁核大小与社交圈子大小和复杂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社交圈子越大和越复杂的人杏仁核越大。而我们知道,杏仁核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是感知和调节情绪的重要脑结构,一个人的杏仁核调节情绪的能力越强,情绪越稳定,一个情绪稳定的朋友有谁不爱呢?
好朋友的报告
大脑的某些配置就影响了一个人的交友能力,这样的观点恰恰在证明维持关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调动多种功能。比如共情的能力,所谓共情就是指体察他人情绪状态并且能感同身受的能力,想想生活中那些颇受欢迎的朋友是不是在这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还有加工语言的能力,有时候朋友可能为了尴尬而不得不说些似是而非的话,一个语言加工能力强的人体察到这一点后,就会表现出适当的举止。在一个注重人脉和混圈子为主的文化背景下,这样的人往往被冠以高情商的称号,成为宠儿。一个高情商的人是有很大的几率拥有良好的人际圈的,当然,如果他愿意。
但是所谓的大脑配置和交友技能不过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一个具有高交友配置的人并不一定会拥有高质量的友情,因为他在乎的可能不是情感,而是人际交往所携带的利益交换。而一个高交友配置的人如果愿意投入自己的情感在交往其中,那这种人就很有可能成为最好的朋友人选。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朋友可能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比如,2015年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篇研究人格与长寿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男性如果被好朋友评估为更加开朗和负责的话会有更长的寿命,而女性如果被朋友评价情绪更稳定的话会活得更长。因为这是一个长达75年的追踪研究,研究者获得早期人们对人格的自我报告的分数以及好朋友评价的分数,数据的结果表明,好朋友报告的分数更能预测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性格依然存有疑虑,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谈一谈吧,也许会得到更加清晰的认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好朋友”。上述实验中的朋友可都是给自己做过伴郎和伴娘级别的,亲密程度应该和家人类似了。这样的朋友非常少,并且也应该少,因为一个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支柱。但是对于一个人的交往圈子来说,只想拥有此类的朋友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是某些人的亲人和挚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是可以交换利益的普通人,甚至由于利益冲突,我们是某些人眼中的敌人。别的不说,打开你的微信,看看你的朋友圈,在心里默默盘算下每个人的位置,大概也有多层的划分。所以很多社交工具会贴心推出分组的功能,就是为了迎合每个人社交的复杂性。在这众多的分层中,有一类人是让你非常难受和血压升高的,他们叫做“frenemy”。
friend和enemy
Frenemy是“friend”和“enemy”的合成词,它代表着你和一个人矛盾的人际关系。比如一个人明明是你的敌人还假装是你的朋友,这是一种frenemy;还有一种人确实是你的朋友,但是你们又在某些方面存在竞争,这也是一种frenemy。这样一定义,其实frenemy到处都是,和你有竞争关系的同学和同事,那些你们明明在一起交往却想着如何算计对方的。2003年《健康心理学》曾发表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从两个方面(正性、负性)来测量一段关系,从而组合出四种关系模式。正性高和负性低的关系被称为支持型关系,正性低和负性低的关系为冷漠型关系, 正性低和负性高的关系为厌恶型关系,而正性高和负性低的关系称为矛盾型关系,也就是我们上述所提到的frenemy。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人们不同类型的关系血压的高低。
研究者招募了49名男性和53名女性志愿者来参加这个持续三天的研究。主要的流程是,志愿者在生活中所有的社交活动开始5分钟后,比如和对方打电话或者吃饭,要在随身携带的血压器上读取当时的数据,并且在社交活动结束后要回答一系列问题,比如做什么事情,当时的姿势是什么,有没有喝咖啡等,测量一些可能影响血压的因素;还有就是和谁互动的,对这个人的评价等,来测量他们之间关系的类型。结果非常有意思,在四种类型中,与支持型的人交往,比如家人或者伴侣等,血压是最低的;与冷漠型和厌恶型的人交往血压差不多;而与矛盾型的人交往,却是其中血压最高的。血压升高是诱发冠心病的一个因素,所以如果长期处于矛盾型的关系中,有更高的机会患上冠心病。
为什么呢?难道不应该是遇到厌恶的人生气从而有更高的血压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和厌恶的人打交道,人们的态度非常清晰,要么鄙视要么拉黑,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都很有控制力。但是面对矛盾型的人呢?如果你和一个人的交往,好处和坏处并存,但是你并没有厌恶他,说明你可能不得不去与他交往。所以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复杂,需要更集中注意力和调动其他认知资源,并且两人之间的发展更不可控。也许因为一不小心,你有可能就把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从而影响了关系中正性的方面。所以,在这段关系中,你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
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想到很多,比如你和老板之间的关系,比如你和一个不那么招人喜欢的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矛盾型的关系都是很大的压力来源。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让你结束这些类型的关系,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来源。唯一的解决方法可能在于,与喜欢的人共事,为尊敬的人打工吧!
除了这些,网上经常调侃的一类frenemy的关系称为——闺蜜。诸如被闺蜜抢了男朋友,拍照的时候闺蜜如何站在自己的后面显脸小,上传两人的照片只PS自己等等。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上,女性似乎更胜一筹。她们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和复杂掌控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和进化意义。比如女性对人脸的加工更为精确和迅速,对情绪的感知比男性更加敏感,这样的一种优势有利于对后代的抚养,以及与伴侣和他人的合作。其实不用看科学研究,看看热播的电视剧,很多都是女性复杂关系题材。比如婆媳关系和斗小三,比如后宫剧和职场剧等,这些以女性争斗为卖点的影视剧,很能吸引大众眼球。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初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的,这其中充斥很多利益博弈。在很多人眼中往往将人际交往看做获取“亲密感” 的一种途径,一旦受挫便灰心丧气,觉得这个世界欺骗了自己。这样的人需要加深一下对“社交”这个词的理解,亲密关系只是社交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其他的一些需求也不得不与他人建立联结。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的眶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的大小,那就试着去学习一些交往技能,并且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小有个估计,如果能力余额不足的话就不要想四海之内皆兄弟了,也许最后因为自顾不暇而血压升高。
责任编辑:张蕾磊
群居生活并非人类独有。一些典型的社会性动物,低等的比如蜜蜂和蚂蚁,高等的比如狒狒和猕猴等灵长类,都生活在社群其中。它们通过群居合作完成觅食、对抗外敌和生殖繁衍等任务,其中灵长类群体内的相处行为更是众多动物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重点。
社会脑的假说
其实群体的规模以及相处方式与大脑的容量息息相关。这也可以解释相比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拥有了更庞大和复杂的社群组织。社群规模和大脑尺寸之间的这种关联,也称为社会脑假说(social brain hypothesis),这个概念同样适用于个体。比如2012年《皇家学会学报》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朋友圈越大,其眶前额叶皮层也越大。研究者招募了40名参与者(17名男性,23名女性),首先通过让参与者填写相关问卷来了解和量化了他们朋友圈的大小,随后进行了静息态磁共振扫描来测量眶前额叶皮层的大小。研究的结果发现,参与者如果在过去的7天内联系的朋友越多,他们的眶前额叶皮层也越大。除此之外,研究者还测量了参与者的心智能力(mentalizing competence),即参与者了解他人的能力水平,其中的反例就是自闭症患者,他们的心智能力非常低,从而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缺陷。在这个研究中则发现,心智能力调节了朋友圈和眶前额叶皮层之间的关系,即眶前额叶皮层越大,心智能力越高,越倾向于拥有更多的朋友。因为眶前额叶皮层在很多的研究中已证明与很多认知能力相关,而这些认知能力在社交和言语信息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社会脑的假说。除了对额叶皮层的关注,有研究者2011年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杏仁核大小与社交圈子大小和复杂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社交圈子越大和越复杂的人杏仁核越大。而我们知道,杏仁核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是感知和调节情绪的重要脑结构,一个人的杏仁核调节情绪的能力越强,情绪越稳定,一个情绪稳定的朋友有谁不爱呢?
好朋友的报告
大脑的某些配置就影响了一个人的交友能力,这样的观点恰恰在证明维持关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调动多种功能。比如共情的能力,所谓共情就是指体察他人情绪状态并且能感同身受的能力,想想生活中那些颇受欢迎的朋友是不是在这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还有加工语言的能力,有时候朋友可能为了尴尬而不得不说些似是而非的话,一个语言加工能力强的人体察到这一点后,就会表现出适当的举止。在一个注重人脉和混圈子为主的文化背景下,这样的人往往被冠以高情商的称号,成为宠儿。一个高情商的人是有很大的几率拥有良好的人际圈的,当然,如果他愿意。
但是所谓的大脑配置和交友技能不过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一个具有高交友配置的人并不一定会拥有高质量的友情,因为他在乎的可能不是情感,而是人际交往所携带的利益交换。而一个高交友配置的人如果愿意投入自己的情感在交往其中,那这种人就很有可能成为最好的朋友人选。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朋友可能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比如,2015年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篇研究人格与长寿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男性如果被好朋友评估为更加开朗和负责的话会有更长的寿命,而女性如果被朋友评价情绪更稳定的话会活得更长。因为这是一个长达75年的追踪研究,研究者获得早期人们对人格的自我报告的分数以及好朋友评价的分数,数据的结果表明,好朋友报告的分数更能预测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性格依然存有疑虑,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谈一谈吧,也许会得到更加清晰的认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好朋友”。上述实验中的朋友可都是给自己做过伴郎和伴娘级别的,亲密程度应该和家人类似了。这样的朋友非常少,并且也应该少,因为一个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支柱。但是对于一个人的交往圈子来说,只想拥有此类的朋友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是某些人的亲人和挚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是可以交换利益的普通人,甚至由于利益冲突,我们是某些人眼中的敌人。别的不说,打开你的微信,看看你的朋友圈,在心里默默盘算下每个人的位置,大概也有多层的划分。所以很多社交工具会贴心推出分组的功能,就是为了迎合每个人社交的复杂性。在这众多的分层中,有一类人是让你非常难受和血压升高的,他们叫做“frenemy”。
friend和enemy
Frenemy是“friend”和“enemy”的合成词,它代表着你和一个人矛盾的人际关系。比如一个人明明是你的敌人还假装是你的朋友,这是一种frenemy;还有一种人确实是你的朋友,但是你们又在某些方面存在竞争,这也是一种frenemy。这样一定义,其实frenemy到处都是,和你有竞争关系的同学和同事,那些你们明明在一起交往却想着如何算计对方的。2003年《健康心理学》曾发表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从两个方面(正性、负性)来测量一段关系,从而组合出四种关系模式。正性高和负性低的关系被称为支持型关系,正性低和负性低的关系为冷漠型关系, 正性低和负性高的关系为厌恶型关系,而正性高和负性低的关系称为矛盾型关系,也就是我们上述所提到的frenemy。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人们不同类型的关系血压的高低。
研究者招募了49名男性和53名女性志愿者来参加这个持续三天的研究。主要的流程是,志愿者在生活中所有的社交活动开始5分钟后,比如和对方打电话或者吃饭,要在随身携带的血压器上读取当时的数据,并且在社交活动结束后要回答一系列问题,比如做什么事情,当时的姿势是什么,有没有喝咖啡等,测量一些可能影响血压的因素;还有就是和谁互动的,对这个人的评价等,来测量他们之间关系的类型。结果非常有意思,在四种类型中,与支持型的人交往,比如家人或者伴侣等,血压是最低的;与冷漠型和厌恶型的人交往血压差不多;而与矛盾型的人交往,却是其中血压最高的。血压升高是诱发冠心病的一个因素,所以如果长期处于矛盾型的关系中,有更高的机会患上冠心病。
为什么呢?难道不应该是遇到厌恶的人生气从而有更高的血压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和厌恶的人打交道,人们的态度非常清晰,要么鄙视要么拉黑,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都很有控制力。但是面对矛盾型的人呢?如果你和一个人的交往,好处和坏处并存,但是你并没有厌恶他,说明你可能不得不去与他交往。所以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复杂,需要更集中注意力和调动其他认知资源,并且两人之间的发展更不可控。也许因为一不小心,你有可能就把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从而影响了关系中正性的方面。所以,在这段关系中,你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
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想到很多,比如你和老板之间的关系,比如你和一个不那么招人喜欢的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矛盾型的关系都是很大的压力来源。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让你结束这些类型的关系,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来源。唯一的解决方法可能在于,与喜欢的人共事,为尊敬的人打工吧!
除了这些,网上经常调侃的一类frenemy的关系称为——闺蜜。诸如被闺蜜抢了男朋友,拍照的时候闺蜜如何站在自己的后面显脸小,上传两人的照片只PS自己等等。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上,女性似乎更胜一筹。她们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和复杂掌控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和进化意义。比如女性对人脸的加工更为精确和迅速,对情绪的感知比男性更加敏感,这样的一种优势有利于对后代的抚养,以及与伴侣和他人的合作。其实不用看科学研究,看看热播的电视剧,很多都是女性复杂关系题材。比如婆媳关系和斗小三,比如后宫剧和职场剧等,这些以女性争斗为卖点的影视剧,很能吸引大众眼球。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初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的,这其中充斥很多利益博弈。在很多人眼中往往将人际交往看做获取“亲密感” 的一种途径,一旦受挫便灰心丧气,觉得这个世界欺骗了自己。这样的人需要加深一下对“社交”这个词的理解,亲密关系只是社交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其他的一些需求也不得不与他人建立联结。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的眶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的大小,那就试着去学习一些交往技能,并且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小有个估计,如果能力余额不足的话就不要想四海之内皆兄弟了,也许最后因为自顾不暇而血压升高。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