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的设问,是促成概念理解的有效途径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并不是定义、法则、定理、技巧的堆砌。每章、每节的内容既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严谨的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基本概念、方法就是核心内容。课堂实施过程中,掌握住概念、方法就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知识的迁移,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就针对现阶段数学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浙教版七(下)4.1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来阐述如何精心的设置“问题串”,让学生正确有效的理解概念,获得数学本质,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第一,精心设问,通过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相似点,采用类比的方法呈现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教学片段1】
  师:请同学观察方程2x+3=25、2x+3=2y、3x+6y=36,有以前学过的方程吗?
  生(齐答):有,是2x+3=25
  师:叫什么方程?
  生:一元一次方程
  师:请位同学回忆一下它的特点
  生:……
  师:那么另两个方程该叫什么呢?
  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二元一次方程。
  师:能对照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说说看二元一次方程会有哪些特征呢?
  生: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
  师:同意吗?
  生(互相对视着回答):同意!
  (教师停顿了一下,环顾了四周,没有学生举手,……)
  第二,从辨析题中设计问题,呈现学生的错误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概念的本质。
  【教学片段2】
  师:那好,既然没有意见,那么让我们来辨析一下下列各式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
  生1:第一个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师:为什么?
  生1:只有一个未知数
  (教师肯定了她的回答)
  生2:第二个不是
  师:为什么?
  生2:未知数的次数是2次了
  (教师同意肯定了他的回答)
  生3:第三个是的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生4:第四个是的
  生5:第五个不是的,因为它不是整式方程
  师:讲的很好!请坐
  生6:第六个是的
  (该生一说完,就引起绝大部分的学生的强烈反对)
  师(露出惊讶的表情):这么多的同学不同意啊!那请位同学解释一下
  生7:这里的xy这项是两次的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同意
  师(肯定了她的回答并继续问道):那你说说看该如何修改原先所认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呢
  生: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
  师:修改的很不错,但在这里,老师还得给大家指出,能说明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的话,必定等式两边是整式,即是整式方程,所以在这里不需重复用词。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大声地把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说出来。
  生(大声地有劲地说):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同时教师进行板书: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第三,从概念出发,精心设计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完成对新知识的应用过程,发挥小组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
  【教学片段3】
  师:可是在制定计划过程中,班长遇到了烦恼:班长准备用120元班费去购买树苗,现有A、B两种树苗可供选择,已知A种树苗每株6元,B种树苗每株8元,请问班长该如何选购树苗才能刚好用完班费?你能帮助他吗?若能,请设计
  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小组合作帮助解决他的问题。
  (学生四人一小组展开了约3分钟的热烈讨论,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师: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我们小组认为可以选A种树苗4株,B种树苗12株,或A种树苗8株,B种树苗9株,或A种树苗12株,B种树苗6株,或A种树苗16株,B种树苗3株
  师:你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生:我们是凑出来的
  师:哦,很不简单啊。其他组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生:我们是设A种树苗x株,B种树苗y株,则可得方程6x+8y=120,然后求出x=4
  师: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求得的呢?
  生:把方程6x+8y=120变形成y=,再取正整数解就可以了。
  师:讲的真不错,能把今天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举手):应该是非负整数解,因此还有两组解。
  师: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来的?
  生:题目中说两种树苗可供选择,所以可以单独选A种树苗,也可单独选B种树苗
  师:补充的很到位,所以希望同学们碰到此类题目时要审清题意,慎重考虑是正整数解还是非负整数解。
  师:可见,很多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通过求方程的解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常见的思路。
  总之,数学概念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更应通过设计合适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课堂教学要注意挖掘学生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即时问题”,采取“追问”的方式,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促成概念的理解,落实课堂教学的核心,为有效的达成目标铺桥搭路。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是文科生的弱科,“学不好、考不高”是普遍现象。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各次模拟考试进行知识查漏,并通过考试时出现的问题,对学法进行探讨和指导。  【关键词】浅而不漏;新老结合;狂思狠练  高中地理被成为文科中的理科,很多同学找不到方法,拼了命地学而成绩却不见提高。百日誓师后,复习越加吃力,显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考试才觉漏洞百出。二、新鲜概念不得其解。三、“一听就懂,一做就懵”。四、意会而
期刊
【摘 要】构建心理地图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也是考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三个阶段来阐述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地图的构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心理地图;构建  所谓“心理地图”就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也可以称之为“脑图”。当学生身边没有地图时他能凭借自己头脑中的心理地图进行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各类地理问题,总结并记忆地理规律,预测未来,
期刊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政治这门学科在中考、高中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而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才能调动中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呢?这得取决于中学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想方设法使中学生对政治课从厌学变为乐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抓好导入环节  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
期刊
“诗毋离志,乐毋离情,文毋离言。”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它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新的音乐课程改革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它通过建构审美心理结构来陶冶心灵塑造人格,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就是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观。  展示音乐自身的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美,体验音
期刊
【摘 要】教学在实践中完善,完善在探讨中创新。本文作者在践行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摸索出了初中音乐教学中细节的科学处理策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处理细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联系实际  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细节是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细小的环节:“完美”的细节是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的体现,给人以借鉴;“残缺”的细节给人以启示,成功的细节。我们注重把握音乐教学中的细节,
期刊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兴趣;自主;合作;愉悦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对课堂中的教与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最大限度减少教师的讲;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仍占绝对优势,农村人口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我们全民族的素质,农村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全国美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实施。发展农村美术教育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重视和提升的农村美术教育为美术交教育创造突破的条件,充盈的农村风景,历史遗迹,文化的遗存,民间美术特色资源等,也为农村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大天地。  【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对学生学习新知、解答问题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和传授,使学生在有效教学辅导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法指导;主导作用;学习能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师发挥“引导、指导”作用,对学生学习新知、解答问题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提升,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出错这一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案例,指出教师应凭借着教学智慧寻找到错误根源,因时制宜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错误、解决错误并能举一反三,以此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事与愿违  教学概率问题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名同学解同一道数学题,每个人解出的概率都是0.7,求至少有一个人解出这道题的概率。  学生解答时,我通
期刊
目前,学校教育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相对忽视情感教育,而后者对人的品德、人格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少教师情感意识淡薄,不能发现学习活动所具有的丰富的情感因素,使科学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情理课堂”的探索。  一、理论探索  “情”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生出的情境、情节;同时又指师生在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情绪。“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