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脊髓NOS活性和NO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脊髓一氧化氮(NO)产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制成慢性坐骨神经痛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鞘内应用0.9%生理盐水10μl ;氯胺酮组(K组),鞘内应用氯胺酮50μg;吗啡组(M组),鞘内应用吗啡20μg;吗啡加氯胺酮组(KM组),鞘内应用吗啡10μg加氯胺酮25μg.每日给药1次,连续7d.用药后30min 用辐射热刺痛仪测定热痛阈值(即右后肢抬足潜伏期),结果用最大镇痛效应百分率(MPE%)表示.用药7d后动物处死,取腰段脊髓,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NO产量和NOS活性.结果 M组和KM组用药后MPE明显高于C组和K组(P<0.01),但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M组的MPE逐渐下降,在用药后第5、6、7天与K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组和C组在各时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KM组脊髓NO产量和NOS活性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1或P<0.05).结论鞘内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可对抗神经痛大鼠对辐射热的痛觉过敏反应,对防治中枢神经敏感化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具有临床应用潜能。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观察盐酸阿霉素(ADM)联合4-羟苯维胺酯(HPR )对人膀胱移行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探讨两药对膀胱行癌细胞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蓝比色(MTT)法检测0.05mg/L阿霉素及10-6、5×10-6、10-5mol/L不同浓度4-HPR对膀胱癌细胞株T24的细胞毒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HPR、阿霉素或两药联合应用时对T24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单用5μmol
目的 构建含HIV-1 B亚型中国株gagV3基因的DNA疫苗及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疫苗,并研究DNA疫苗和rAAV联合免疫的免疫效果.方法将HIV-1 B亚型中国株gagV3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构建了含HIV-1 gagV3基因的DNA疫苗pCI-gagV3.采用电击法将pCI-gagV3质粒转染p815细胞,用G418压力筛选,得到转入重组质粒的细胞系p8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