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走出了一条与过去30年不大相同的轨迹,以至于我们对经济形势的解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都不得不用一些新的思维和理念,所以就有了“新常态”这样一种新的提法。
进入2015年,这样一种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无论是导致中国走入“新常态”的长期结构性因素,还是短期因素,大致都会和2013年没有太大的出入。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相对于2013年,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更严峻了,而且可能更加复杂。
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并且能够做些什么,我想,第一条就是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布局,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这条不会改变。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在积极和稳健方面能走多远,有多大空间可以操作。
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典型的标志一定是今年的财政赤字比去年多才叫积极。今年的财政赤字是13500亿,也就是说明年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加法。加到多少,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般的办法是赤字不超过GDP的3%就可以。今年的GDP按照7.4%的幅度算,应该是60万亿多一点。明年经济增长比今年低,明年按照7%来算,GDP大概是64万亿,64万亿的3%大约是19000亿,也就是说这19000万亿就是个天花板,我们的活动空间就在13500亿到19000亿之间。
这是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转过来讲,对于赤字的需求有多大,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支出,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都是难以减下来的,这是我们认定的一个事实。那么,在13500亿到19000亿这个空间内,能不能满足我们对赤字的需求,这是大事。
对赤字的需求包括很多内容,减税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目前已经确定减税的数字大概有三五千亿,主要体现在营改增上,已有的营改增的进程,在“1+7”个行业范围内,已经给国家带来了2000亿左右的减税。2015年年末中国要全部实现营改增,推广到所有行业,四五千亿的减税是有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需求。
减税,关键是减哪些税的问题。就好像人一样,减身体当中臃肿的部位,这个臃肿的部位究竟在哪儿,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给企业减税。中国税收的90%甚至更多都是企业贡献的,中国的税收负担和其他国家税收负担存在的最大差异,就是我们的宏观税赋约等于企业税赋,如果说绕开企业去实施减税的话,减不到点上。
第二,要减间接税。中国税收的70%以上都是隐含在价值中征收的,这也是中国税制相对于其他国家税制的一个突出差异。
第三,还需要考虑到税收之外的其他收费方面的负担。目前中国的财政收入,去年是13万亿,今年应该是14万亿多一点,可是,与此同时,14万亿当中的40%不在财政支出的考虑之内,有政府预算支出,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还有国有资本金预算,等等。这些预算不减,单纯说税收,其重点也没有突出出来。
所以,我认为,围绕这几个方面去实施减税,有重点选择性的减税,是必须的。
另外,对赤字还有一个很大的需求,就是地方债的自发自还。今年的13500亿,中央是3500亿,地方是4000亿,明年在这个基础上呢,又加入了地方债自发自还的,粗略测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地方债自发自还的需求有多大。单讲地方债利息支出需求,按照2013年审计署6月份发布的数字,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和其他或有债务17万亿多,再少一点也有10万亿多一点,按照现在的市场利率计算,仅仅是付息,我们的财政赤字供需之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是我们考虑宏观经济布局的时候需要明白的基础环境。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进入2015年,这样一种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无论是导致中国走入“新常态”的长期结构性因素,还是短期因素,大致都会和2013年没有太大的出入。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相对于2013年,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更严峻了,而且可能更加复杂。
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并且能够做些什么,我想,第一条就是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布局,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这条不会改变。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在积极和稳健方面能走多远,有多大空间可以操作。
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典型的标志一定是今年的财政赤字比去年多才叫积极。今年的财政赤字是13500亿,也就是说明年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加法。加到多少,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般的办法是赤字不超过GDP的3%就可以。今年的GDP按照7.4%的幅度算,应该是60万亿多一点。明年经济增长比今年低,明年按照7%来算,GDP大概是64万亿,64万亿的3%大约是19000亿,也就是说这19000万亿就是个天花板,我们的活动空间就在13500亿到19000亿之间。
这是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转过来讲,对于赤字的需求有多大,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支出,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都是难以减下来的,这是我们认定的一个事实。那么,在13500亿到19000亿这个空间内,能不能满足我们对赤字的需求,这是大事。
对赤字的需求包括很多内容,减税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目前已经确定减税的数字大概有三五千亿,主要体现在营改增上,已有的营改增的进程,在“1+7”个行业范围内,已经给国家带来了2000亿左右的减税。2015年年末中国要全部实现营改增,推广到所有行业,四五千亿的减税是有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需求。
减税,关键是减哪些税的问题。就好像人一样,减身体当中臃肿的部位,这个臃肿的部位究竟在哪儿,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给企业减税。中国税收的90%甚至更多都是企业贡献的,中国的税收负担和其他国家税收负担存在的最大差异,就是我们的宏观税赋约等于企业税赋,如果说绕开企业去实施减税的话,减不到点上。
第二,要减间接税。中国税收的70%以上都是隐含在价值中征收的,这也是中国税制相对于其他国家税制的一个突出差异。
第三,还需要考虑到税收之外的其他收费方面的负担。目前中国的财政收入,去年是13万亿,今年应该是14万亿多一点,可是,与此同时,14万亿当中的40%不在财政支出的考虑之内,有政府预算支出,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还有国有资本金预算,等等。这些预算不减,单纯说税收,其重点也没有突出出来。
所以,我认为,围绕这几个方面去实施减税,有重点选择性的减税,是必须的。
另外,对赤字还有一个很大的需求,就是地方债的自发自还。今年的13500亿,中央是3500亿,地方是4000亿,明年在这个基础上呢,又加入了地方债自发自还的,粗略测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地方债自发自还的需求有多大。单讲地方债利息支出需求,按照2013年审计署6月份发布的数字,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和其他或有债务17万亿多,再少一点也有10万亿多一点,按照现在的市场利率计算,仅仅是付息,我们的财政赤字供需之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是我们考虑宏观经济布局的时候需要明白的基础环境。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