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诱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语文课的艺术性。运用散文诗一样的导语既规范又优美纯净,而且和这篇优美的散文风格十分协调。导语一出,同学们的情绪基本上被感染了。比如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有句老话“少女易伤春,壮士易悲秋”,这壮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呢?同学们有的说
毛泽东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读到的是秋无限的壮美!有的说杜甫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读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马致远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读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
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老师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 自然而然引出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抓住要点”。
第二步、整体感知,抓住重点
教师指导方法: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明确: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
具体景物描写:牵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3、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即本文的文眼)
4、那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都有哪些景致?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
5、品读郁达夫笔下的景物描写是如何如何渗透着“清、静、悲凉”,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说明:通过这一步的整体感知,摘读语句,学生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也初步领会了五幅秋景图的美丽及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沉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自然也就成为探究的重点。
第三步、抓住文本,深入挖掘。
1、提出论题: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2、学生讨论,并挖掘文中的二个细微处来设计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1)《故都的秋》,开篇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对全文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2)阅读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思考: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
说明:这两个细节易被学生忽视,又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启发学生去发现要点,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文章时扣住文本,揣摩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步、质疑解疑,百家争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时就学生的新疑惑,设疑导引,开拓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是的,古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热闹的地方也有,作者却为何避而不写?为什么作者笔下的秋是这样的?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结合这些问题,来探讨郁达夫为什么独独衷情于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领悟作家独特的内心感受。(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教后感想:在课堂结构安排方面,多媒体课件起到了引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大课堂容量;而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切划成五大板块,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使学生从作者饱含深情的景物描写中,感悟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念之情,真正理解作者了思想感情中的时代精神,受到了一次美好情操的陶冶。由此看来,好的课堂结构如同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一样,需要凤头、猪肚,但课堂的最后更需要增添的是一点余音绕梁,多日不散的意趣。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诱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语文课的艺术性。运用散文诗一样的导语既规范又优美纯净,而且和这篇优美的散文风格十分协调。导语一出,同学们的情绪基本上被感染了。比如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有句老话“少女易伤春,壮士易悲秋”,这壮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呢?同学们有的说
毛泽东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读到的是秋无限的壮美!有的说杜甫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读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马致远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读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
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老师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 自然而然引出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抓住要点”。
第二步、整体感知,抓住重点
教师指导方法: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明确: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
具体景物描写:牵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3、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即本文的文眼)
4、那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都有哪些景致?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
5、品读郁达夫笔下的景物描写是如何如何渗透着“清、静、悲凉”,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说明:通过这一步的整体感知,摘读语句,学生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也初步领会了五幅秋景图的美丽及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沉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自然也就成为探究的重点。
第三步、抓住文本,深入挖掘。
1、提出论题: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2、学生讨论,并挖掘文中的二个细微处来设计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1)《故都的秋》,开篇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对全文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2)阅读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思考: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
说明:这两个细节易被学生忽视,又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启发学生去发现要点,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文章时扣住文本,揣摩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步、质疑解疑,百家争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时就学生的新疑惑,设疑导引,开拓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是的,古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热闹的地方也有,作者却为何避而不写?为什么作者笔下的秋是这样的?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结合这些问题,来探讨郁达夫为什么独独衷情于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领悟作家独特的内心感受。(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教后感想:在课堂结构安排方面,多媒体课件起到了引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大课堂容量;而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切划成五大板块,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使学生从作者饱含深情的景物描写中,感悟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念之情,真正理解作者了思想感情中的时代精神,受到了一次美好情操的陶冶。由此看来,好的课堂结构如同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一样,需要凤头、猪肚,但课堂的最后更需要增添的是一点余音绕梁,多日不散的意趣。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