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在场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以审美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以审美感知思维启发学生、以审美人格感染学生。而笔者认为开展审美教育的核心即是关注和实现“在场”,只有追求在场的和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 在场 教师 教材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81-01
  如果用一个合适的词来定义语文,那一定是“多元之美”。走进历史、留恋于语文的诗情画意、荡气回肠,那里的小园幽径仍在、古木苍松仍在、姹紫嫣红仍在、声嘶力竭仍在……于此,研读语文,唯有具备一点审美情怀,方能乘教与学的轻舟去语言文字的大海,掬一捧浪花,慰藉那很久不曾邂逅的美景。而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即教师在场、教材在场、生活在场。
  一、教师在场
  (一)审美意识在场
  卢梭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教师在场对学生的作用已上升至精神引领的高度。
  事实上,语文中无数美丽的风景被遮蔽了,许多需填充的空白被忽视了,矛盾不已的心灵世界被我们漠视了。我们还未曾在语文中领略过自然的湖光山色、闻听过户外的荷香雨声;忘了注视作者指尖那轻柔而隐忍的记号、凝眸笔者额前痛苦而模糊的面纱。我们旁观、冷笑,却无时近听、无时热情。
  因此,语文教师应首先唤醒自己的审美意识。一个善意的微笑、一身典雅的装束、一句幽默的话语、一行认真的评语……或许那沉潜在记忆深处的“审美教育”,那四个烫金大字会立刻蜿蜒成一串曲折的问号,又延伸开来,舒展为一串无尽的惊叹号。
  我相信,“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样,语文课堂既是知识的超市,也是生命狂欢的乐园。
  (二)规范意识在场
  第一堂高中语文课上,我让学生谈了对语文的感受,读了《语文天生浪漫》,然后作了一定的要求和方法指导。
  第一、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同学从小都养成了积累、梳理、读书、思考的习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另还得花时间进行知识归类,有针对性地整合资料,同时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思考学习、思考生活,学得充实、智慧。
  第二,养成较为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给自己一个好氛围,用自己的兴趣发现语文之美。
  第三,做一个快乐的勤奋者。自觉自愿地学习,快乐与勤奋随行,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也许,这是一个初涉讲坛者的无知和浅见,但重要的是,我认识到坚持审美教育就必须要求学生从日常学习的点滴做起,同样,教师在每一天的教学中感受、发现和创造美,才会真正迎来审美教育常态化。
  学生是最直接、最鲜活的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应关注学生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三)关注课堂讨论
  教学《雨巷》时,大家探讨意象“姑娘”,有学生认为象征人生伴侣,我点评:“是的,《诗论零札十四》里说‘诗是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这想象里的真实可以说是诗人的一段情感际遇。”有同学说象征理想,我点评:“飞腾的理想淹没于大革命的现实,诗人需要理想寄托。”有同学说是诗人的未来,我点评:“诗暗示了诗人迷茫的心境,说理想的未来未尝不可”……,同学们的解读多样,最后我总结到:“优美的诗是一曲交响乐,有轻吟浅唱,也有众声喧哗,诗歌的诗意空间总是向我们敞开,等待我们去光顾。”
  (四)辅正意识在场
  语文新课标教材要求背诵篇目较多,高一的学生默写时,问题较多。一学生将“萧瑟秋风今又是”写为“万里长城今犹在”,“怜子如何不不丈夫”写为“怜子如何不男人”,我说道:“诗人卞之琳曾说:‘语文教育要培养三种人:创作文学、欣赏文学和研究文学的人’”,希望同学们默写时,做一个欣赏和尊重文本的人。
  二、教材在场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的模块分区非常明确,教材的重点和学习目标也是各有侧重,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思考和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语言运用训练点。
  高中语文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上完一课,我尽量设置一道提升语用能力的试题,比如: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请参考这段比喻,选择下列任一人物作为本体,也写一段比喻,要求比喻得当,语言生动,不一定与例文句式完全一致,50字左右。
  曹操陶淵明郁达夫
  同学答案摘录:
  曹操是一匹神清骨峻的烈马,在饿殍遍野的岁月,锐利劲挺、凌厉奔驰,逾越一切艰难险阻,以豪迈雄健之姿弹奏出了一曲壮士的悲歌。
  陶渊明是一潭清澈明净的湖水,细腻而敏感,用尽时间和情怀装点着自己的心灵小屋,性爱丘山而弃尘网、归园田,那见底的湖水何尝不是一把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的明镜呢?
  郁达夫是一只孤然前行的帆船,他沧桑的面容、卷曲凌乱的发须诉说着航程的艰辛。曾经也放浪形迹,但无论选择还是命定,他始终没有回头,在误解与谩骂中奋力突围,用文字抒写生命的壮怀,用德行实践强国的宏愿。
  三、生活在场
  语文是生活本真、切实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关注生活可谓关注师生本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底色。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是沉静与灵动并举的课,更要求语文是死记与活用并举的语文。因此,挖掘语言运用的触点,通过学生现身说法,为己所用是学习阅读与鉴赏类文本最重要的方式。在教学《游褒禅山记》时,以实例向学生阐释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并要求学生分析几者的关系,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文本又提高了语用能力,同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所说的“尽吾志”谈自己的看法,学生都能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评点感悟。
  四、总结
  语文教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是对人生命意识的唤醒与生活视界的拓宽。通过鲜活生动的语文教育,可以让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找到文化上的归属感,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宁静的精神家园。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历练”。坚持教师、学生、教材和生活的在场就相当于漫长的语文教育旅程中,有了一朵永不枯萎的野花,那是一种执著后应得的恩赐和眷顾。
其他文献
聚乙二醇(PEG)具有低毒、可生物降解、不易挥发、不易燃、价廉易得等优点。将PEG用作绿色反应介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摘要】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是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开展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需要,有意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日常所见、所用、所思,理解知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掌握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神奇以及与我们生活的亲密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知识
目的:研究对于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63例因疾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
【摘 要】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探究、多运用,才能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46-01  一、自主学习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以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过程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小学数学的教育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整体的教育过程中,作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数学作业布置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与掌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本文章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的常用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并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指出,要求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候不能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进行相关教学。但是目前来看,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相关研究者提出了让学引思的教学方法,本文对让学引思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让
TiO2是一种环保型多相半导体光催化剂,对一些毒性大、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用TiO2光催化剂催化生成的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彻底地将有机物氧化为H2 O、CO2等小分子
通过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单体与N-(4-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CPMI)单体在有机蒙脱土(OMMT)中经原位插层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OMMT由钠基蒙脱土通过十六烷
【摘 要】高等院校公共数学是一门基础性教学课程,是其他教学课程的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好公共数学对培养高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代深化改革的重要要求,将高校公共数学课程列入教学改革内容有利于提高应用型、研究型学生的培养教育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高校公共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随后针对这些问题从四个方面讲述了高校公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