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校本教研在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在某些学科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信息化教育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校本教研的当前发展趋势,并提出以信息化课例研究为载体,发展校本教研工作,进而提升信息化课例研究在教学期间对提升校本教研的具体效果。
【关键词】 信息化 课例研究 校本教研 研究策略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2l世界的教育领域中,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途径,近年来,课例研究方案已成为国际倡导改善教学的新思路,而信息化课例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校本教研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工作的认可[1]。新课程改革后,校本教研已成为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和学习已形成了一种专业的学习方式。信息化课例研究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够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信息化教学可以成为提高教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因此,应通过加强对信息化课例研究的分析,不断提升校本教研的效果。
一、信息化课例研究概念与现状
1.1信息化课例研究概念
1.1.1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课例研究主要是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教学传递能力和信息综合教学能力,可以基于信息协作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学习能力[2]。现阶段,信息化教学已经非常广泛,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促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发展,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1.1.2课例教学研究
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的课例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校本教研的策略课程学习。由教师共同计划,共同观察和讨论,进而改善教学流程,课例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合作教学模式,具体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热点或研究主题分配合作方式,以完成课例教学具体任务,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能够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
1.2信息化课例研究现状
1.2.1教师对信息化认知不到位
尽管大多数学校都在努力应对信息化教学的呼声,教师正在完善信息化课程,但实际上大多数教师都对信息化课程了解不够深入,对网络应用程序的理解仍在即时消息中。由于教师对信息化课程过程认知不足,导致一种单一而乏味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出现,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权,因此,应通过改善信息课程的建设,让教师深刻认识到信息化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3]。
1.2.2信息化教学方法难以施展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也使师生关系出现无法配合的情况,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只是在课堂之上,课后并没有联系,更不用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了,因此,应必须打破师生之间的固有关系,进而增加更多基于信息的教学方法。
1.2.3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完善
由于信息化教学是系统的,要想完善信息化课程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资源和支持设施,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无法满足完整的支持标准,教师信息化课程设计单一,且教学方法也单一,因此,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本教研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基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对校本教学和研究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行政干预过多,近年来,尽管高校校本教研投入与往年相比已有所增加,但在校本教学和研究中时间,精力和概念转换仍有限,高校在对校本教研的倡导和推广仍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基于各个部门和学科角度来看,各种消极文化和制约因素均会限制校本教研活动,一些负面文化使校本教研活动难以开展,尚未形成合适的团队氛围,许多教师虽然在同一部门,但是却属于不同学科,所以很多活动无法有效地进行。由于教师在教学期间仍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愿参加团队活动,不愿表现自己的默契,因此,校本教研工作难以开展。基于教师本人角度来看,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教学与研究分离之类的问题,教师会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而年底职称的评价要求教师全面评估,这就会占用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考虑校本教研的改革。
三、信息化课例研究促进校本教研的策略
3.1基于需求,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要想基于信息化课例研究的方式促进校本教研,就需要了解教师的需求,设计课程研究活动起始点,如果并不了解教师的需求就无法让教师参与其中,教师也不会有真正的收获。课例研究是一种基层活动的动力,也是教师校本教研期间的需求,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各级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也会存在不同性,如果忽略教师的需求就很难调动教师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因此,校本教研开始之前,需要对教师的需求进行研究,在了解大多数教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校本教研学习的具体方向、内容和方法。
3.2共同协商,进而确定研究主题
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需要加强共同协商的方式,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有许多教学问题需要研究,但哪些是最关键的问题,哪些问题需要紧急解決,哪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基于教学本质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分析可以找出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并通过排序和过滤,可以找出校本教研的学习主题。校本教研工作的研究课题应符合“四项原则”:首先是真实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真正问题;第二个是典型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是匹配原理,即主要研究问题与教学实践有效联系在一起;第四是可能性原则,即主题已经通过研究并得到解决的可能性[4]。例如,在初中课例研究中,应指导学生通过建立科学假设的方式,进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程序。 3.3提前公布主题,做好相应准备
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计划者应提前进行宣传工作,确定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以便教师可以主动参与研究,并通过提前宣布主题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学习和思考时间,基于理论的角度进行观察并讨论课程示例,同时也可以让教学问题成为教师的日常话题,为教师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提前公布主题的方式既可以让教师对教学设计有一个初步的教学计划,为信息化课例研究提供参考,又可以让教师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做好教学预测。例如,基于“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能够实现课例活动的目标,在校本教研前两周使用PPT宣布课程示例的内容和研究主题,从而促使教师能够对“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初步认定有一定的了解。
3.4学习理论,突破经验的局限性
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突破经验局限性,采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改革课程概念,目前多数教师仍缺乏理论基础,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仅停留在经验水平上,并不擅长解决教室中出现的问题,因为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课例研究并没有深度,也不会取得预期结果。信息化课例研究主要是将理论学习和课例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可以为课程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可以为观察和学习课例教师提供理论依据,让教师能够更容易发现问题,这种“基于问题的理论研究”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避免课程学习的局限性。
3.5形成共识,推进研讨工作的深入
信息化课例研究是发现和解决校本教研问题的关键过程,目前,校本教研工作由于缺乏清晰的标记,导致每场教研活动的实际成果均不佳,因此,应根据特定程序组织教师发言,主持人应在活动结束时审查并整理内容,包括讨论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改进思路和方法?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中筛选出可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为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学习提出独立选择方案。当然,整理和总结,并不是追求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其具有建设性特点,因此,更容易被教师认可和理解。
3.6聚焦主题,寻找有效解决方案
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应指出特定的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以主题为重点,有效地收集课堂上的事实现象,为教师提供独特的校本教研视角。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除了需要关注课堂重点内容之外,还应该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内容,其中需要说明内容是否正确,包括重要的教学价格价值等,而在讲解时是否能提供丰富清晰的感觉性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5]。同时在校本教研期间需要开展合适的教学方案,建立课程学习系统,确保课例研究具有一定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奉行民主讨论,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提升校本教研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校本教研活动过程需要仔细设计,特别是现场课堂研讨会活动的相关策划内容,师和班级观察员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参加者可以不考虑教学经验的长短和职称高低,继而在融洽的谈话和聆听中,实现和谐、合作、进取的目标,从而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讨论,实现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四、结束语
课例研究在国内外学校的教研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应以信息化教学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课程实例的协同研究作用,使其成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研方法。信息化课例研究是以學生为中心的,强调情境对信息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使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学习,通过总结信息化教学现状,持续进行改进,进而有效促进校本教研的研究方法,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包欢良,叶华.信息化时代下体育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 2019,39(005):54-55.
[2]金银花.探索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校本研修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19,41(012):57-58.
[3]马之军,丁振云.基于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J].教育文汇, 2019,11(2):10-11.
[4]班祥东,郑小军,李仲科,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73(01):89-94.
[5]刘勇,白宗杰.基于专题听评课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策略与途径—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48(20):68-69
【关键词】 信息化 课例研究 校本教研 研究策略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2l世界的教育领域中,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途径,近年来,课例研究方案已成为国际倡导改善教学的新思路,而信息化课例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校本教研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工作的认可[1]。新课程改革后,校本教研已成为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和学习已形成了一种专业的学习方式。信息化课例研究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够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信息化教学可以成为提高教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因此,应通过加强对信息化课例研究的分析,不断提升校本教研的效果。
一、信息化课例研究概念与现状
1.1信息化课例研究概念
1.1.1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课例研究主要是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教学传递能力和信息综合教学能力,可以基于信息协作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学习能力[2]。现阶段,信息化教学已经非常广泛,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促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发展,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1.1.2课例教学研究
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的课例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校本教研的策略课程学习。由教师共同计划,共同观察和讨论,进而改善教学流程,课例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合作教学模式,具体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热点或研究主题分配合作方式,以完成课例教学具体任务,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能够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
1.2信息化课例研究现状
1.2.1教师对信息化认知不到位
尽管大多数学校都在努力应对信息化教学的呼声,教师正在完善信息化课程,但实际上大多数教师都对信息化课程了解不够深入,对网络应用程序的理解仍在即时消息中。由于教师对信息化课程过程认知不足,导致一种单一而乏味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出现,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权,因此,应通过改善信息课程的建设,让教师深刻认识到信息化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3]。
1.2.2信息化教学方法难以施展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也使师生关系出现无法配合的情况,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只是在课堂之上,课后并没有联系,更不用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了,因此,应必须打破师生之间的固有关系,进而增加更多基于信息的教学方法。
1.2.3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完善
由于信息化教学是系统的,要想完善信息化课程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资源和支持设施,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无法满足完整的支持标准,教师信息化课程设计单一,且教学方法也单一,因此,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本教研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基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对校本教学和研究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行政干预过多,近年来,尽管高校校本教研投入与往年相比已有所增加,但在校本教学和研究中时间,精力和概念转换仍有限,高校在对校本教研的倡导和推广仍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基于各个部门和学科角度来看,各种消极文化和制约因素均会限制校本教研活动,一些负面文化使校本教研活动难以开展,尚未形成合适的团队氛围,许多教师虽然在同一部门,但是却属于不同学科,所以很多活动无法有效地进行。由于教师在教学期间仍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愿参加团队活动,不愿表现自己的默契,因此,校本教研工作难以开展。基于教师本人角度来看,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教学与研究分离之类的问题,教师会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而年底职称的评价要求教师全面评估,这就会占用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考虑校本教研的改革。
三、信息化课例研究促进校本教研的策略
3.1基于需求,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要想基于信息化课例研究的方式促进校本教研,就需要了解教师的需求,设计课程研究活动起始点,如果并不了解教师的需求就无法让教师参与其中,教师也不会有真正的收获。课例研究是一种基层活动的动力,也是教师校本教研期间的需求,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各级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也会存在不同性,如果忽略教师的需求就很难调动教师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因此,校本教研开始之前,需要对教师的需求进行研究,在了解大多数教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校本教研学习的具体方向、内容和方法。
3.2共同协商,进而确定研究主题
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需要加强共同协商的方式,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有许多教学问题需要研究,但哪些是最关键的问题,哪些问题需要紧急解決,哪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基于教学本质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分析可以找出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并通过排序和过滤,可以找出校本教研的学习主题。校本教研工作的研究课题应符合“四项原则”:首先是真实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真正问题;第二个是典型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是匹配原理,即主要研究问题与教学实践有效联系在一起;第四是可能性原则,即主题已经通过研究并得到解决的可能性[4]。例如,在初中课例研究中,应指导学生通过建立科学假设的方式,进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程序。 3.3提前公布主题,做好相应准备
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计划者应提前进行宣传工作,确定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以便教师可以主动参与研究,并通过提前宣布主题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学习和思考时间,基于理论的角度进行观察并讨论课程示例,同时也可以让教学问题成为教师的日常话题,为教师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提前公布主题的方式既可以让教师对教学设计有一个初步的教学计划,为信息化课例研究提供参考,又可以让教师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做好教学预测。例如,基于“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能够实现课例活动的目标,在校本教研前两周使用PPT宣布课程示例的内容和研究主题,从而促使教师能够对“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初步认定有一定的了解。
3.4学习理论,突破经验的局限性
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突破经验局限性,采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改革课程概念,目前多数教师仍缺乏理论基础,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仅停留在经验水平上,并不擅长解决教室中出现的问题,因为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课例研究并没有深度,也不会取得预期结果。信息化课例研究主要是将理论学习和课例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可以为课程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可以为观察和学习课例教师提供理论依据,让教师能够更容易发现问题,这种“基于问题的理论研究”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避免课程学习的局限性。
3.5形成共识,推进研讨工作的深入
信息化课例研究是发现和解决校本教研问题的关键过程,目前,校本教研工作由于缺乏清晰的标记,导致每场教研活动的实际成果均不佳,因此,应根据特定程序组织教师发言,主持人应在活动结束时审查并整理内容,包括讨论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改进思路和方法?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中筛选出可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为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学习提出独立选择方案。当然,整理和总结,并不是追求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其具有建设性特点,因此,更容易被教师认可和理解。
3.6聚焦主题,寻找有效解决方案
信息化课例研究期间应指出特定的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以主题为重点,有效地收集课堂上的事实现象,为教师提供独特的校本教研视角。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除了需要关注课堂重点内容之外,还应该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内容,其中需要说明内容是否正确,包括重要的教学价格价值等,而在讲解时是否能提供丰富清晰的感觉性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5]。同时在校本教研期间需要开展合适的教学方案,建立课程学习系统,确保课例研究具有一定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奉行民主讨论,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提升校本教研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校本教研活动过程需要仔细设计,特别是现场课堂研讨会活动的相关策划内容,师和班级观察员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参加者可以不考虑教学经验的长短和职称高低,继而在融洽的谈话和聆听中,实现和谐、合作、进取的目标,从而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讨论,实现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四、结束语
课例研究在国内外学校的教研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应以信息化教学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课程实例的协同研究作用,使其成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研方法。信息化课例研究是以學生为中心的,强调情境对信息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使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学习,通过总结信息化教学现状,持续进行改进,进而有效促进校本教研的研究方法,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包欢良,叶华.信息化时代下体育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 2019,39(005):54-55.
[2]金银花.探索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校本研修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19,41(012):57-58.
[3]马之军,丁振云.基于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J].教育文汇, 2019,11(2):10-11.
[4]班祥东,郑小军,李仲科,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73(01):89-94.
[5]刘勇,白宗杰.基于专题听评课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策略与途径—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48(2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