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题策划=米啦文=董恒波
2006年10月28日,在辽宁电视台的三号演播厅里,正举行着一场竞争激烈的朗诵大赛。这就是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和省作家协会主办的“辽宁省未成年人知荣明耻征文朗诵大赛”的最后决赛,哦,你知道吗,这个活动就是我们文学少年杂志社承办的呀。
什么事是朗诵?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大声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
荣辱观,让我们的心灵升华
朗诵什么?内容当然很重要喽。
在这次全省的知荣明耻征文朗诵大赛的决赛现场上,我们听到了那么多优美而感人的小故事。吉林省那个因患病而暂时失明的女孩儿小欣月梦想去北京看升旗的故事;大连那位出租汽车司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拉开车门,让旅客们安全撤离的事迹;还有我们辽宁籍的歌手丛飞无私奉献爱心捐助失学儿童的感人故事……在这次朗诵大赛中都多次被我们的小选手们诉说着。我们看到,中小学生们在朗诵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的眼里含着泪水,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敬重,所有观众的心灵都被打动了。是好的朗诵内容,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崇高,什么是神圣。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我们每一个中小学生必须要弄清的。这次朗诵大赛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
同学豆豆的观点:朗诵吗?很容易!
朗诵谁不会?我们每天在语文课上都有朗诵,大声地诵读诗或者散文。朗诵也许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了,比跳舞、唱歌,比写作文要简单得多哦。我从小就会朗诵,在幼儿园里,我跟着阿姨读“你拍一,我拍一,早早睡觉早早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不都是朗诵吗。我们小学生中有的人都会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呢,你听,“啊,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了挥手,作别天边的云彩……”
同学大面包的说法:朗诵哟,太难了!
朗诵可不是那么简单。别看你们天天在那儿念课文,可是那能叫朗诵吗?顶多就叫念。我在一本杂志里看到过一个材料,说我们国家几十年前选会朗诵的播音员,全国各地去选,可是真正入选的能有几个?有人形容选会朗诵的人的难度:“就像选飞行员一样难!”我还听说,如果你要想当播音员、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者想当演员,演戏演电影,你都得要过朗诵这一关,就算你长得赛过张柏芝、刘亦菲,你要是吐字不清、方言很重,你可就……
得,还是让我们去看一看真正的朗诵比赛吧!
朗诵大赛:一道声音的盛筵
2006年10月28日,在辽宁电视台的三号演播厅里,正举行着一场竞争激烈的朗诵大赛。来自全省各市的60名小选手,一个个地登台表演。最后有20名优秀的同学获得了全省大赛的金奖。这些选手是从基层学校一路过关斩将,从近百万参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的。真得向他们表示祝贺呀,他们的声音是那样动听、他们的故事是那样感人,有的以小见大,从奶奶的一颗牙齿说起;有的大题小作,表达最良善与美好的愿望。
辽宁电视台的青少频道播出了颁奖晚会节目后,有学校的同学给我们打电话称赞说,“这次朗诵大赛真的成了一道声音的盛筵”。辽宁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也是这次大赛的评委之一铁辉老师,对小选手们的出色表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铁辉老师同时也指出:“有些选手不会用声用气,咬字不清,朗诵不应该是喊,需要加强艺术训练……”,沈阳师范大学马力教授也从内容上对选手们进行了点评。
朗诵,读出来基础,读好了才是艺术
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城市或乡村,你的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一些方言的影子。方言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地域的色彩。比如,你张嘴一说“上哪疙瘩去呀”、“你干哈呢!”,不用问,地球人都会知道你是咱东北这疙瘩的人。可是,我们国家倡导使用普通话,我们的朗诵也是建立在普通话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珍惜我们母语的高度,从爱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上来认识朗诵的作用。
朗诵会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无论是岳飞的《满江红》还是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你只有把它们大声地富于感情地朗诵起来,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情操和艺术造诣。朗诵会增强你的记忆能力,朗诵过的作品会让你很快存入你的记忆。经常朗诵,你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你会在朗诵中修正口音,控制呼吸,调整语速,让你学会用声音去感染自己也感染他人。
给文字插上声音的翅膀
读书,这个词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读书的“读”字是“言”字旁,读书应该是出声音的。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许多古代人读书的场景:他们摇头晃脑地大声地读着诗文,有时我们会觉得那个古板的样子很可笑。可是你想没想,这种学习的方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呀。
笔者曾在一些小学和中学里搞过调查,发现我们当今许多学生的“读书”,实际并非在“读”,而是默默地在“看”,“看”和“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看”,使用的只是眼睛,而“读”,不仅眼睛在工作,嘴唇、舌头、胸腔都要调动起来。是一种全身心的劳动。
现在,让我们一同进行这场愉悦的“劳动”吧——从2007年1期起,《文学少年》将展播这次大赛获奖作品。
责编/肇夕
2006年10月28日,在辽宁电视台的三号演播厅里,正举行着一场竞争激烈的朗诵大赛。这就是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和省作家协会主办的“辽宁省未成年人知荣明耻征文朗诵大赛”的最后决赛,哦,你知道吗,这个活动就是我们文学少年杂志社承办的呀。
什么事是朗诵?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大声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
荣辱观,让我们的心灵升华
朗诵什么?内容当然很重要喽。
在这次全省的知荣明耻征文朗诵大赛的决赛现场上,我们听到了那么多优美而感人的小故事。吉林省那个因患病而暂时失明的女孩儿小欣月梦想去北京看升旗的故事;大连那位出租汽车司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拉开车门,让旅客们安全撤离的事迹;还有我们辽宁籍的歌手丛飞无私奉献爱心捐助失学儿童的感人故事……在这次朗诵大赛中都多次被我们的小选手们诉说着。我们看到,中小学生们在朗诵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的眼里含着泪水,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敬重,所有观众的心灵都被打动了。是好的朗诵内容,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崇高,什么是神圣。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我们每一个中小学生必须要弄清的。这次朗诵大赛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
同学豆豆的观点:朗诵吗?很容易!
朗诵谁不会?我们每天在语文课上都有朗诵,大声地诵读诗或者散文。朗诵也许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了,比跳舞、唱歌,比写作文要简单得多哦。我从小就会朗诵,在幼儿园里,我跟着阿姨读“你拍一,我拍一,早早睡觉早早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不都是朗诵吗。我们小学生中有的人都会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呢,你听,“啊,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了挥手,作别天边的云彩……”
同学大面包的说法:朗诵哟,太难了!
朗诵可不是那么简单。别看你们天天在那儿念课文,可是那能叫朗诵吗?顶多就叫念。我在一本杂志里看到过一个材料,说我们国家几十年前选会朗诵的播音员,全国各地去选,可是真正入选的能有几个?有人形容选会朗诵的人的难度:“就像选飞行员一样难!”我还听说,如果你要想当播音员、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者想当演员,演戏演电影,你都得要过朗诵这一关,就算你长得赛过张柏芝、刘亦菲,你要是吐字不清、方言很重,你可就……
得,还是让我们去看一看真正的朗诵比赛吧!
朗诵大赛:一道声音的盛筵
2006年10月28日,在辽宁电视台的三号演播厅里,正举行着一场竞争激烈的朗诵大赛。来自全省各市的60名小选手,一个个地登台表演。最后有20名优秀的同学获得了全省大赛的金奖。这些选手是从基层学校一路过关斩将,从近百万参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的。真得向他们表示祝贺呀,他们的声音是那样动听、他们的故事是那样感人,有的以小见大,从奶奶的一颗牙齿说起;有的大题小作,表达最良善与美好的愿望。
辽宁电视台的青少频道播出了颁奖晚会节目后,有学校的同学给我们打电话称赞说,“这次朗诵大赛真的成了一道声音的盛筵”。辽宁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也是这次大赛的评委之一铁辉老师,对小选手们的出色表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铁辉老师同时也指出:“有些选手不会用声用气,咬字不清,朗诵不应该是喊,需要加强艺术训练……”,沈阳师范大学马力教授也从内容上对选手们进行了点评。
朗诵,读出来基础,读好了才是艺术
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城市或乡村,你的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一些方言的影子。方言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地域的色彩。比如,你张嘴一说“上哪疙瘩去呀”、“你干哈呢!”,不用问,地球人都会知道你是咱东北这疙瘩的人。可是,我们国家倡导使用普通话,我们的朗诵也是建立在普通话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珍惜我们母语的高度,从爱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上来认识朗诵的作用。
朗诵会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无论是岳飞的《满江红》还是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你只有把它们大声地富于感情地朗诵起来,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情操和艺术造诣。朗诵会增强你的记忆能力,朗诵过的作品会让你很快存入你的记忆。经常朗诵,你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你会在朗诵中修正口音,控制呼吸,调整语速,让你学会用声音去感染自己也感染他人。
给文字插上声音的翅膀
读书,这个词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读书的“读”字是“言”字旁,读书应该是出声音的。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许多古代人读书的场景:他们摇头晃脑地大声地读着诗文,有时我们会觉得那个古板的样子很可笑。可是你想没想,这种学习的方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呀。
笔者曾在一些小学和中学里搞过调查,发现我们当今许多学生的“读书”,实际并非在“读”,而是默默地在“看”,“看”和“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看”,使用的只是眼睛,而“读”,不仅眼睛在工作,嘴唇、舌头、胸腔都要调动起来。是一种全身心的劳动。
现在,让我们一同进行这场愉悦的“劳动”吧——从2007年1期起,《文学少年》将展播这次大赛获奖作品。
责编/肇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