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先王之道”说开去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朝六世而兴,二世而亡,其兴也勃然,其灭也忽然,贾谊以详实的历史叙事分析了秦朝覆灭的原因是秦君不施行仁政,使得秦国攻守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攻守之势的转折点就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主要叙述秦始皇一统全国后的执政措施,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刑罚、地理形势等方面落笔,较为完全地展示了秦国的治国之策。文中的秦始皇坐拥山河,只待万世之业,殊不知,贾谊早已为之在此埋下覆灭的伏笔。
这一伏笔就是暗藏在秦国治国之策当中的思想。秦国自孝公以来,启用商鞅,历代君王延续这一战略思维,信奉法家思想,崇尚武力,以武力征伐取得了数次战役的胜利。自大自狂的秦始皇登上皇帝宝座控制天下之后,仍然将法家这一套尚武力刑罚的思维运用到治理天下国家中去,弃百家而不用,这一点在文中的体现就是“废先王之道”。
何为“先王之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言必称尧舜”,后来荀子也据此提出“法先王”和“法后王”的思想,所称所言所效法皆为圣贤君主。“先王”指道德至圣之主,指包含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在内的古代圣王,是儒家王道政治伦理的典范。“先王之道”则是指儒家的王道政治,与霸道相对。“王道”政治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始也”。所以,“王道”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民本思想,以民为本。
贾谊在《新书·大政》中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民为邦本,国家政事无论哪一个方面都要将百姓放在最根本的地位。在《过秦论》中,贾谊毫不客气地批判了秦始皇“三民”的治国之策:“役民”“愚民”及“弱民”。以敲扑鞭笞天下,使民为奴役,取百越之君使之系颈以待,缉查盘问黎民过客,以严刑酷法统治天下,是为“役民”;“焚百家之言”,禁锢思想,坑杀儒生,钳制百姓之口,是为“愚民”;聚天下精英宝器,销毁铸金,是为“弱民”。
贾谊论“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秦既欺民,民必反之。至于后文,大量篇幅写陈涉地位何其之微,强调了陈涉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一个人民的代表而已。而正是这个微小的民众代表却拥有“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的号召力,在一炬之间使秦王朝覆灭。正如贾谊所说,“故自古至今,与民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陈涉起义不过是秦帝统治下的必然事件。
《过秦论》的第三自然段,贾谊以雄健批判之笔力写其王道仁政的理想和民本的思想,展示出了一个心中既装有江山社稷,又装得下人民百姓的大儒形象。
贾谊的三张面孔
在李商隐的笔下,贾谊是才情的化身。在刘向眼中,贾谊是可比伊尹、管仲的士人。在司马迁心中,贾谊又是百余年后与屈原遥相感召的骚客。这便是历史中贾谊的三张面孔。
一个少年成事的书生。贾谊十八岁便以善写文章闻名,二十岁,他便成为汉文帝的博士,掌通典籍史事,庭议奏对,可谓风光一时。但其少年成事,政治上较为单纯。贾谊曾多次提出改革奏议,认为汉代已经治理天下二十余年,应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这些措施却引起周勃、灌婴等旧主老臣的不满,被奏“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初登帝位,虽欲封贾谊公卿之位,迫于时局,只得将其放于长沙。
一个无故遭贬的骚人。贾谊虽然一心辅佐圣主,但无奈被弃用,内心抑郁。在被贬长沙的途中,他渡湘水、思屈原,自伤身世,写下《吊屈原赋》。事主以忠,谋事为国,其心可鉴,却遭无故谗言,贾谊与屈原不正是时隔百年的沦落人吗?贾谊寓居长沙期间还写下了《鵩鸟赋》,虽然所见为不祥之鸟,但文赋中洋溢的却是与屈原不同的生死观,更多了一些乐观与豁达。
一个忠君忧国的士人。贾谊被贬,文帝思之,这对君臣在李商隐笔下成就了“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的名声,但诗的后两句却与事实不符。宣室奏对后,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数问以得失”,多次向贾谊商以国事,明以治国得失,贾谊真可当宰辅大臣。贾谊也在政治上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措施,针对汉初郡国并行、分封诸王的体制,阐述了“疏者危,亲者乱”的危害,并且首提推恩令,可谓眼光长远。贾谊还关注匈奴事宜,提出“三表五饵”的政策,从根本上瓦解匈奴的势力,可谓谋事深远。他还认为商鞅变法弃礼义,延及汉室,使礼俗僭越之风滋长,提出要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使君臣、上下、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对后期儒家三纲五常的思想有深远影响。
这些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观点虽然没有在文帝时期一一得以实现,但对后世汉儒起了很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汉初建国改制及后来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奈,英才天妒,年仅三十三岁的贾谊最终在自傷自责中黯然离世。但我们愿意相信,“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使年永长,德业必成。
1.下列对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
B.“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后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各个越族。
C.“黔首”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D.“山东”即山的东面。在古代,“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等不同的山,故“山东”所指地域也不相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愚昧
C.收天下之兵 兵:兵器
D.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坚固的地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B.收天下之兵
以致天下之士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蒙故业,因遗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囊括四海之意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
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③⑤/④/⑥
5.(1)《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
, ”。
(2)古人云:以史為鉴,可以知兴替。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朝六世而兴,二世而亡,其兴也勃然,其灭也忽然,贾谊以详实的历史叙事分析了秦朝覆灭的原因是秦君不施行仁政,使得秦国攻守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攻守之势的转折点就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主要叙述秦始皇一统全国后的执政措施,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刑罚、地理形势等方面落笔,较为完全地展示了秦国的治国之策。文中的秦始皇坐拥山河,只待万世之业,殊不知,贾谊早已为之在此埋下覆灭的伏笔。
这一伏笔就是暗藏在秦国治国之策当中的思想。秦国自孝公以来,启用商鞅,历代君王延续这一战略思维,信奉法家思想,崇尚武力,以武力征伐取得了数次战役的胜利。自大自狂的秦始皇登上皇帝宝座控制天下之后,仍然将法家这一套尚武力刑罚的思维运用到治理天下国家中去,弃百家而不用,这一点在文中的体现就是“废先王之道”。
何为“先王之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言必称尧舜”,后来荀子也据此提出“法先王”和“法后王”的思想,所称所言所效法皆为圣贤君主。“先王”指道德至圣之主,指包含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在内的古代圣王,是儒家王道政治伦理的典范。“先王之道”则是指儒家的王道政治,与霸道相对。“王道”政治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始也”。所以,“王道”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民本思想,以民为本。
贾谊在《新书·大政》中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民为邦本,国家政事无论哪一个方面都要将百姓放在最根本的地位。在《过秦论》中,贾谊毫不客气地批判了秦始皇“三民”的治国之策:“役民”“愚民”及“弱民”。以敲扑鞭笞天下,使民为奴役,取百越之君使之系颈以待,缉查盘问黎民过客,以严刑酷法统治天下,是为“役民”;“焚百家之言”,禁锢思想,坑杀儒生,钳制百姓之口,是为“愚民”;聚天下精英宝器,销毁铸金,是为“弱民”。
贾谊论“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秦既欺民,民必反之。至于后文,大量篇幅写陈涉地位何其之微,强调了陈涉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一个人民的代表而已。而正是这个微小的民众代表却拥有“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的号召力,在一炬之间使秦王朝覆灭。正如贾谊所说,“故自古至今,与民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陈涉起义不过是秦帝统治下的必然事件。
《过秦论》的第三自然段,贾谊以雄健批判之笔力写其王道仁政的理想和民本的思想,展示出了一个心中既装有江山社稷,又装得下人民百姓的大儒形象。
贾谊的三张面孔
在李商隐的笔下,贾谊是才情的化身。在刘向眼中,贾谊是可比伊尹、管仲的士人。在司马迁心中,贾谊又是百余年后与屈原遥相感召的骚客。这便是历史中贾谊的三张面孔。
一个少年成事的书生。贾谊十八岁便以善写文章闻名,二十岁,他便成为汉文帝的博士,掌通典籍史事,庭议奏对,可谓风光一时。但其少年成事,政治上较为单纯。贾谊曾多次提出改革奏议,认为汉代已经治理天下二十余年,应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这些措施却引起周勃、灌婴等旧主老臣的不满,被奏“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初登帝位,虽欲封贾谊公卿之位,迫于时局,只得将其放于长沙。
一个无故遭贬的骚人。贾谊虽然一心辅佐圣主,但无奈被弃用,内心抑郁。在被贬长沙的途中,他渡湘水、思屈原,自伤身世,写下《吊屈原赋》。事主以忠,谋事为国,其心可鉴,却遭无故谗言,贾谊与屈原不正是时隔百年的沦落人吗?贾谊寓居长沙期间还写下了《鵩鸟赋》,虽然所见为不祥之鸟,但文赋中洋溢的却是与屈原不同的生死观,更多了一些乐观与豁达。
一个忠君忧国的士人。贾谊被贬,文帝思之,这对君臣在李商隐笔下成就了“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的名声,但诗的后两句却与事实不符。宣室奏对后,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数问以得失”,多次向贾谊商以国事,明以治国得失,贾谊真可当宰辅大臣。贾谊也在政治上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措施,针对汉初郡国并行、分封诸王的体制,阐述了“疏者危,亲者乱”的危害,并且首提推恩令,可谓眼光长远。贾谊还关注匈奴事宜,提出“三表五饵”的政策,从根本上瓦解匈奴的势力,可谓谋事深远。他还认为商鞅变法弃礼义,延及汉室,使礼俗僭越之风滋长,提出要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使君臣、上下、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对后期儒家三纲五常的思想有深远影响。
这些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观点虽然没有在文帝时期一一得以实现,但对后世汉儒起了很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汉初建国改制及后来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奈,英才天妒,年仅三十三岁的贾谊最终在自傷自责中黯然离世。但我们愿意相信,“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使年永长,德业必成。
1.下列对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
B.“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后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各个越族。
C.“黔首”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D.“山东”即山的东面。在古代,“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等不同的山,故“山东”所指地域也不相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愚昧
C.收天下之兵 兵:兵器
D.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坚固的地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B.收天下之兵
以致天下之士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蒙故业,因遗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囊括四海之意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
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③⑤/④/⑥
5.(1)《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
, ”。
(2)古人云:以史為鉴,可以知兴替。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