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心理特点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通过提高毕业就业竞争力、加强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解决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 键 词] 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80-01
随着新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业已突出,尤其是艺术类学生的培养,已经逐渐从精英化培养走向了大众化,加之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特质、心理特点等因素,也为艺术类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针对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心理特点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理念存在误区
随着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导致艺术类专业教育从精英化逐渐转向了大众化,进而导致就业压力呈现逐年加大之势。很多新疆艺术类专业学生更向往在省会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但是,一线城市就业岗位日趋饱和、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就业市场相对狭小
随着新疆“艺考热”的持续升温,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艺术类就业的市场供求失衡,就业市场需求日趨饱和。另外,艺术类专业也受到新疆的地域所限,其就业岗位较沿海等一线城市就业市场相对较少,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特点
(一)积极心理
调查发现,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具有以下积极心理:
1.积极参与心理
很多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在其就业时,做好了就业的心理、思想准备,并对自身充满信心,且能够主动向用人单位进行自我推荐。
2.自主创业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加大,很多艺术类专业毕业生能够正视自我,并希望借助自身的专业技能以自主创业的形式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3.承受挫折心理
调查发现,很多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求职过程中从容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能够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及时调整好自己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二)负性心理
1.自负、自卑心理
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普通大学生要好,加之学校各种艺术社团活动也相对较多,这也提升了部分艺术类学生的就业资本,但是,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心理差异,这些社团活动也给艺术专业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差异,使之形成了两极分化:自负心理和自卑心理。自负者,往往过度高估自己的就业能力并对就业压力的分析过于乐观化而导致其就业时脱离实际;而自卑者,却出现了过度低估自己就业能力的现象,对就业压力产生巨大的负性心理而不敢去应聘适合自己的岗位。
2.偏执心理
调查发现,很多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时,过度执著于就业的特定化,进而导致其在就业失败时,仍无法正视就业压力,甚至出现偏执的心理;或愤世嫉俗,或心灰意冷,严重者还会出现就业心理障碍而无法就业。
3.依附心理
调查发现,一些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因家庭环境较好、独立性较弱等因素,使之在就业时会产生较严重的依附、保守心理,即希望学校或家庭能够为其提供与其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或平台;也有一些具有保守心理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已经与父母进行了“协商”——父母或亲属为其将来就业问题提供“保障”,这类学生一旦面对自己独立就业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最终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就业问题。
三、解決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新疆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树立良好、积极的主态,避免出现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依附性。同时,还要结合就业形势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综合素养,使之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降低原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并做好从基层、底层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另外,学校也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开启个人的发展之旅。
(二)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新疆高校应积极做好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之正视艺术类专业就业压力大的现状,通过在低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加强高年级就业指导,加大对学生的艺术实践、社会实践力度,进而逐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之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就业目标、方向。
(三)加强“内功”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新疆高校应加大艺术类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力度,不断夯实学生的“内功”,并通过对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另外,高校还应针对学生心理特征不稳定、个性不成熟、沟通交际能力弱、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与培养。同时,还要狠抓教学质量与考核质量,进而达到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艺术实践能力的目的,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月勤,邓发云.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特点:42所在蓉高校调查数据统计发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闫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
[关 键 词] 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80-01
随着新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业已突出,尤其是艺术类学生的培养,已经逐渐从精英化培养走向了大众化,加之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特质、心理特点等因素,也为艺术类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针对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心理特点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理念存在误区
随着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导致艺术类专业教育从精英化逐渐转向了大众化,进而导致就业压力呈现逐年加大之势。很多新疆艺术类专业学生更向往在省会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但是,一线城市就业岗位日趋饱和、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就业市场相对狭小
随着新疆“艺考热”的持续升温,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艺术类就业的市场供求失衡,就业市场需求日趨饱和。另外,艺术类专业也受到新疆的地域所限,其就业岗位较沿海等一线城市就业市场相对较少,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特点
(一)积极心理
调查发现,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具有以下积极心理:
1.积极参与心理
很多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在其就业时,做好了就业的心理、思想准备,并对自身充满信心,且能够主动向用人单位进行自我推荐。
2.自主创业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加大,很多艺术类专业毕业生能够正视自我,并希望借助自身的专业技能以自主创业的形式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3.承受挫折心理
调查发现,很多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求职过程中从容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能够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及时调整好自己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二)负性心理
1.自负、自卑心理
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普通大学生要好,加之学校各种艺术社团活动也相对较多,这也提升了部分艺术类学生的就业资本,但是,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心理差异,这些社团活动也给艺术专业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差异,使之形成了两极分化:自负心理和自卑心理。自负者,往往过度高估自己的就业能力并对就业压力的分析过于乐观化而导致其就业时脱离实际;而自卑者,却出现了过度低估自己就业能力的现象,对就业压力产生巨大的负性心理而不敢去应聘适合自己的岗位。
2.偏执心理
调查发现,很多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时,过度执著于就业的特定化,进而导致其在就业失败时,仍无法正视就业压力,甚至出现偏执的心理;或愤世嫉俗,或心灰意冷,严重者还会出现就业心理障碍而无法就业。
3.依附心理
调查发现,一些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因家庭环境较好、独立性较弱等因素,使之在就业时会产生较严重的依附、保守心理,即希望学校或家庭能够为其提供与其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或平台;也有一些具有保守心理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已经与父母进行了“协商”——父母或亲属为其将来就业问题提供“保障”,这类学生一旦面对自己独立就业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最终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就业问题。
三、解決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新疆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树立良好、积极的主态,避免出现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依附性。同时,还要结合就业形势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综合素养,使之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降低原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并做好从基层、底层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另外,学校也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开启个人的发展之旅。
(二)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新疆高校应积极做好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之正视艺术类专业就业压力大的现状,通过在低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加强高年级就业指导,加大对学生的艺术实践、社会实践力度,进而逐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之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就业目标、方向。
(三)加强“内功”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新疆高校应加大艺术类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力度,不断夯实学生的“内功”,并通过对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另外,高校还应针对学生心理特征不稳定、个性不成熟、沟通交际能力弱、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与培养。同时,还要狠抓教学质量与考核质量,进而达到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艺术实践能力的目的,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月勤,邓发云.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特点:42所在蓉高校调查数据统计发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闫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