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来源 :阅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一代宗师竺可桢先生开创了中国气象史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气象科技兴学立校,建校伊始就有学者开展了有计划的气象史研究。六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的气象科技史研究成绩斐然,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科学技术史硕士点和博士点。该学科以气象科技史研究为特色,支撑学校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建设,服务气象行业发展,彰显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科研成果。未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学科将进一步突出气象史特色,拓展研究领域,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为学校及行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气象科技史;学科建设历程;学科发展;科学技术史;气象史
  中图分类号:G64;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1)03-0118-12
  作者简介:陈俊,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气象科技史主要研究气象科学和技术的起源、演变及发展规律,总结历史时期气象科技发展成就,探讨影响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历史因素,探索气象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明辉煌夺目,其中气象科技及其思想发展源远流长,大量气象科技史遗珍散落在历史长河中,亟需当今气象科技工作者发掘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对气象科技及其思想研究有了更多的新认识,开展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近十年来,在继承气象科技史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大气科学国家“双一流”学科,不仅完善了气象科技史学科建设,还建立起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以此为基础打造具有特色的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本文在广泛搜集相关史料和档案的基础上,回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的研究情况和学科建设历程,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加强气象科技史研究的若干设想,以期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历史传承
  气象科技史是大气科学和科学技术史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在研究气象科技产生、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同时,也探讨气象科技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与其他学科史不同,气象科技史的研究对象不仅包含一般的气候、气象知识和原理,还包括气象观测数据、气象气候物质遗存等能够直接反映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球自然环境变化等非知识性的成分,因此气象科技史研究也涉及環境考古、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部分内容,显示出科学技术史与大气科学等地球科学交叉融合的特征。
  中国气象科技史研究奠基于竺可桢先生。竺可桢在哈佛大学求学时,科学技术史是该校必修的通识课程,受此影响,他一生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教学和研究。回国后,他在开展地理学、气象学等学科的科学研究的同时,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了大量中国古代气象观测和气候、物候资料,完成了《论祈雨禁屠与旱灾》(《东方杂志》1926年第13期)、《中国过去在气象上的成就》(《科学通报》1951年第6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等重要论文。他还特别重视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总结和宣传,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早期研究的引领者之一。在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浙江大学聚集了钱宝琮(数学史)、王琎(冶金和化学史)等一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者。1957年,他倡议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综合性科技史研究机构,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和学科的建制化。此外,他还帮助李约瑟博士在中国搜集古籍文献,用于撰写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该书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单独辟出一章《气象学》,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对气候、温度、降水、虹、幻日、幻象、风、大气、雷电、北极光、潮汐等天气现象和气候要素的认识。《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是国外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气象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自竺可桢、李约瑟开始,中国气象科技史研究在气象学界和科学技术史学界均颇受关注。在气象学界,先后有陶诗言、王鹏飞、陈学溶、吕东明、张德二、温克刚、陈文言、洪世年等学者出于自觉意识,开展中国气象科技史研究。特别是1983年,王鹏飞、谢义炳等倡议创建了中国气象学会气象史志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气象学界关于自身学科历史的研究从兴趣走向专门化,产生了一批关注近现代气象科技发展的历史著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逐渐成为行业内重要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中心。
  在科学技术史学界,气象科技史多依附于天文学史,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都有专人开展研究,并呈现出一定的学术传承性。除此之外,中国台湾学者刘昭民先生长期关注中国古代气象科技史,撰写了《中华气象学史》等一系列重要论著。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气象科技史研究开始走向建制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科技史研究及学科建设,正是在老一辈气象科技史专家前期耕耘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南京气象学院时期(1960—2004年)的气象科技史研究
  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并明确将来独立建院。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在专业与系科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基础设施等方面达到独立建校条件后,教育部、中央气象局正式批准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直属中央气象局。建校初期,中央气象局从直属单位调拨名家、名师汇集学校,朱和周、王鹏飞、冯秀藻等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王鹏飞先生是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王鹏飞于1943年就读于中央大学,1944年中央大学气象系成立,他成为该系的第一届学生和毕业生,黄厦千、涂长望、陶诗言等均是其授业恩师,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接触到了竺可桢关于气象史和董作宾关于殷墟甲骨气象卜辞的文章,受到很大启发,埋下了从事气象科技史研究的种子。1978年,他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气象上的主要成就》,这成为他从大气物理学研究拓展至气象科技史研究的标志,之后,他在中国古代气象科技文献和仪器考证、近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史等方面著作颇丰。《王鹏飞气象史文选》《王鹏飞气象文选Ⅱ》收录了他主要的气象史作品,部分重要论文见表1。   在众多工作中,王鹏飞通过对《增补文献备考》《国朝宝鉴》《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等史料进行考证,指出朝鲜所发现之测雨器系1441年自行發明,并非由中国传入,解决了这一历史谜案。此外,他还考证出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气象著作《田家五行》应当是由娄元礼和陆泳共同完成的。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气象学界、科学技术史学界的广泛认同。王鹏飞先生不仅是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开拓者、践行者,也为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在他的推动下,1983年气象史志专业委员会成立,挂靠于南京气象学院。他不仅担任数届气象史志研究会主任委员,晚年更是以极大的热忱与努力积极推动气象科技史的研究、传承和发展,贡献了毕生心血。
  陈学溶先生是南京气象学院另一位重要的气象科技史研究践行者。陈学溶得罗漠院长赏识,于1972年调入南京气象学院。20世纪80年代,他从撰写竺可桢先生纪念稿开始着手气象科技史研究。他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与众多气象科技人物均有较深的渊源,所以他对气象科技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现代气象科技人物领域(表2)。他的研究涉及竺可桢、蒋丙然、黄厦千、石延汉等的活动与贡献,其中关于竺可桢的文章就超过十篇,内容主要集中于竺可桢与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关系,在国内竺可桢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他负责单独撰写《竺可桢传》第三章《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奠基》。此后,他还受邀校审了《竺可桢全集》,这项工作历时14年,近1600万字。《竺可桢全集》出版后,他又对竺可桢日记部分的400多万字进行了校对,为这部宏伟著作的诞生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陈学溶关于气象科技人物的文章填补了诸多近现代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修正了一些错漏。他还与《中华气象学史》作者刘昭民先生坚持互通信件26年,共同推动了海峡两岸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发展,至今仍传为佳话。
  此外,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创始人冯秀藻先生曾撰写《竺可桢与农业气象学和物候学的研究》(《竺可桢逝世10周年纪念文集》,1984年)与《竺可桢与农业气象》(《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等文章,共同推动并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的气象科技人物研究热潮。同一时期,气候专家柳又春在研究历史气候变迁之余,对古人关于气候变迁的认识、气候变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等进行了考察,撰写了《人类改造气候的伟大设想》(《大众气象》1981年)、《风能利用古今谈》(《大众气象》1982年)、《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设想》(《科学实验》1982年)、《简话古代气候变迁》(《气象纵横谈》1981年)等文章,是南京气象学院在气候学领域开展气象科技史研究的重要人物。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气象科技史研究在王鹏飞、陈学溶、冯秀藻等老一辈学者的不断探索和大力推动下,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分散到系统,无论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史实的考订与分析,还是研究内容的拓展与深化,皆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1983年气象史志专业委员会成立并挂靠在南京气象学院,进一步奠定了我校气象科技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王鹏飞、陈学溶等学者关于气象科技史的研究受到了学院的高度重视,学院非常支持气象史志委员会的挂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后改名为《大气科学学报》)成为当时刊发气象科技史论文的重要阵地(1996年起开设了《气象史》专栏,共发表23篇气象科技史论文)。王鹏飞、陈学溶、冯秀藻、柳又春等学者的不懈努力为南京气象学院打下了较好的气象科技史研究基石,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兴盛、学科的发展壮大以及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时期(2004至今)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与学科建设
  2004年,南京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多方共建,在大气科学国家“双一流”学科的带动下,呈现出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气象科技史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1年,获准成立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为气象科技史研究提供了稳定的学科支撑,改变了以往仅由气象学家依据个人兴趣研究气象史的局面,专业性的气象科技史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来,研究领域极大拓展。2016年,我校组建科学技术史研究院;2018年,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申报并获批,进一步推动了气象科技史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师资队伍日益充实,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独树一帜。
  (一)学校更名以来的学科建设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多学科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新专业陆续增设。在此背景下,气象科技史研究从以往的单兵作战逐步向学科团队建设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投入气象科技史研究中,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气象科技史被纳入新专业增设和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校拥有悠久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传统。20世纪60年代初,王鹏飞、陈学溶、冯秀藻等气象学家已经开启了气象史研究事业,1983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史志专业委员会成立并挂靠我校,该机构的设置奠定了我校在气象科技史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气象科技史研究契合了大气科学学科长远发展的需求。大气科学学科是我校立校之本,不仅要详细追溯其发展历程,而且要探索古今中外的气象历史与气象文化,增强学校的历史底蕴,夯实大气科学学科发展的根基,丰富大气科学研究的内涵,推动大气科学研究更稳更快地发展。此外,我校大气科学学科长期以来的良好发展为气象科技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托。
  自2004年学校更名至2011年获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科技史成果。王鹏飞、陈学溶等老一辈气象学家继续在气象史研究的道路上开拓前行。王鹏飞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气象史研究,尤其着力于气象仪器、气象观测等相关史料的挖掘与分析。2005年,他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发表了《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对张衡地动仪的设计思路和感震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南朝观象台在今南京大行宫考》(《东南文化》2007年第5期)和《评唐代李淳风“占风情”方法》(《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对中国古代气象观测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此外,出版于2010年的《王鹏飞气象文选Ⅱ》对中国古代文献中记录的雷雨、霞光、云雾、蜃景等自然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陈学溶先生则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气象史研究,在相关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从亲历者的视角对近代诸多气象人物和中国气象学会的筹建与发展历程进行记录、勘误与分析。作为竺可桢先生的学生,陈学溶不仅参与了《竺可桢全集》的审校工作,而且充分利用该资料,相继在《中国科技史杂志》和《大气科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成果。   在老一辈气象学家的引领下,原本从事文学研究的部分教师将研究旨趣转向气象史,萌生了以气象科技史作为特色方向,申报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想法。他们将文学与气象相结合,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气象元素,以全新的视角探讨文学,研究气象科技史。2009年,我校文科学报《阅江学刊》开设《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相继发表了《气候灾异与吴嘉纪诗歌风格的形成》《夔州气象与杜甫诗歌创作》《重返自然——中国“气象文学”的“知识场”建构》《诗意地栖居——生态文明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潮灾害与范公堤的修筑——兼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等多篇气象科技史论文。2011年,《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开设《气象与文学研究》专栏,刊发了我校教师撰写的《“气象文学”刍议》《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气象灾害书写》《“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等论文。这些论文将气象与文学有机结合,从气象的角度探讨文学,利用文学作品研究气象,为气象科技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视角。
  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资料的不断发掘,历史气候变化、气象文化建设、气象服务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韩颖、蒲希撰写《中国的气象服务及其效益评估》(《气象科学》2010年第3期),吴效刚发表《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阅江学刊》2010年第6期),李忠明、张昳丽发表《论明清易代与气候变化之关系》(《学海》2011年第5期),这些论文从宏观角度进行了方向性的探讨,带动了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在科研项目方面,2009年我校承担了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工作,该项目有力推动了我校气象科技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为了编纂分典,我校教师全面搜集了中国古代文献中与气象相关的记录,不仅为气象科技史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并且催生出气象社会史、气象台站史、气象仪器史等新的研究增长点。另一方面,该项目将一批文献学和语言学功底深厚而研究方向不明确的文学专业教师凝聚起来,为学校以气象科技史为核心支撑申报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打下良好基础。2011年,学校承担了中国科协发起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中的“王鹏飞学术成长历程资料采集工程”。此外,还承担了17项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如“先进气象文化建设”“中国气象人精神境界探析”“《气象文献学》编纂研究”“高校防灾减灾通识教育研究”“中国古代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国气象科技词典史研究”“气象文化普及与传播策略研究”等。
  总体上看,2004—2011年,我校气象科技史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老一辈气象学家研究气象科技史的传统得以传承、发扬,不少青年教师以自身专业为基础,逐渐将研究旨趣转向气象科技史,从诗歌、小说、文集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气象信息,重探中国古代历史。同时,大量气象史料被收集、整编,历史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史、气象科普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科研项目立项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2009—2011年呈现大幅增长。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气象科技史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成功申报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立以来的发展
  2011年3月,经教育部授权,我校增设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从此,我校气象科技史研究有了稳定的学科支撑和专门的师资队伍,迎来大跨步发展。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日益规范化,师资团队逐步专业化,研究领域日趋多元化,服务对象日渐社会化,研究特色在国内独树一帜。
  2012年9月,科学技术史专业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共24名,其中10名同学选择气象科技史作为研究方向。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科点积极吸纳、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案,共开设气象科学概论、气象科技史、历史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史、气象文化概论5门课程供研究生选择修读;在研究生指导方面,采取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学科点共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的融合,以讲授、讨论和高水平讲座为基础设计了开放的课程体系,以扩大研究生的视野,并依托校内外科研平台和实践基地,以项目为抓手,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2015年6月,首批招收的24名硕士研究生均顺利毕业,并且高质量就业。2013—2017年,在招收的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中,近半数同学选择气象科技史作为研究方向,并逐步形成了气象台站、近代气象人物、气象典籍、历史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史等研究体系,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2篇,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
  随着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设立,气象科技史的人才队伍建设逐渐专业化。原本已将研究旨趣转向气象科技史的部分教师在该领域继续发力,不断探索,研究成果频出。同时,人才引进为该方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2017年,气象科技史方向先后引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青年教师6人。师资力量不断壯大,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气象科技起源、演变与发展规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气候与人类社会互动,气象科普体系建构四大研究领域,采用长时段、多维度的研究范式,围绕气候演变、生态治理等热点开展现实性、应用性和前瞻性研究,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平台建设方面,2012—2017年,我校共建成历代典籍气象记录知识库、气象词汇数据库、气象科普资源数据库、中国气象台站史资料总库四大数据库,建立了中国气象典籍数字工程实验室和气象历史文献信息平台,并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2013—2016年,科学技术史(气象科技史)学科先后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成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人才培养基地。四大数据库、两大数字平台的建成,两个重点学科、两大科普基地的获批,不仅为气象科技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而且为学科点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托。   在科研成果方面,自科学技术史硕士点设立以来,气象科技史领域的论文、著作呈现迅速增长态势。2012—2017年,我校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和Journal of Climate、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3篇,涉及历史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史、中国古代水环境治理、气象文化建设、气象科学传播等重要领域,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出版专著12部,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史军的《自然与道德:气候变化的伦理追问》(科学出版社,2014年),张静的《气象科技史》(科学出版社,2015年),王东的《气象科技与社会文化发展》(科学出版社,2015年),李平、何三宁的《历史与人物——中外气象科技与文化交流》(科学出版社,2015年),李忠明的《中国气象科普体系构建研究》(气象出版社,2016年),曾维和的《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等等。
  在科研项目方面,科学技术史研究团队在2012—2017年共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其中包括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气象科普体系建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明清时期气候灾害时空演变特征挖掘研究”“中小学校园气象灾害恢复力多维评估体系与综合减灾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新世中期以来长江下游平原地区泥炭形成时代和环境控制因素”“气候变化和放牧对中亚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气候变化的伦理与政治研究”“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陈学溶学术成长历程资料采集工程”,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气象科技史视角下的我国气象文化内涵提升策略研究”“欧美汉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气象的人文研究”“大数据驱动下气象灾害史料库构建与应用研究”,等等。获批横向课题8项,主要是中国气象局的委托项目,如“中国气象台站史研究”“中国气象教育史研究”“中国气象事业近现代化研究”等。
  在教研评价方面,短短六年间,气象科技史学科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科研领域,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国内同领域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李忠明教授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气象史话、气象与生活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课程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在线课程,配套教材被评为重点规划教材。李廉水教授先后获第十三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史军教授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曾维和教授获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郭刚教授获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
  在社会服务方面,气象科技史学科成果显著。第一,积极参與政府智库建设。依托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气象科技史团队参与制定了全国“十三五”气象科普规划方案,出版了一批优秀智库成果。例如,施威教授和李忠明教授撰写的《推进我国气象科普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被中国气象局各办公室和宣传科普中心学习和采纳。第二,充分发挥气象科普基地和科普人才培训基地作用。2016年起,我校连续承担三次中国科协科普干部培训工作,对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科协、科技场馆的600余名学员开展培训。第三,深入中小学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我校在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市浦口小学等学校建立了气象科普站,丰富青少年的气象科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地了解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规律。同时,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引入气象科普,积极策划各类气象科普活动,借助新技术、新媒介和新平台,提升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多途径服务气象科普事业。
  总体而言,自2011年3月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以来,我校的气象科技史学科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科学技术史硕士点的支撑下,逐步探索出“导师负责制为主,学科点共同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建设新老搭配,多学科融合,研究领域独具特色。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得到了江苏省、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协等多方支持。研究成果呈直线式增长,科研和教研齐头并进,科学研究步伐紧跟国际前沿,成果丰硕。教学研究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社会服务以“助力国家气象事业发展,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建言献策,线下集中讲授,线上多元宣传。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气象科技史已成为我校的特色研究方向,在国内独树一帜,不仅是我校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申报的强有力支撑,而且成为历史学、大气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契合了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科学技术史博士点设立以来的发展
  2018年1月,我校科学技术史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气象科技史研究平台再度提升,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人才培养模式渐趋成熟,师资团队不断整合优化,科学研究不仅注重量的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高,咨政建言方面成绩凸显。同时,我校积极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努力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气象科技史研究迈向国际化和前沿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硕士生培养模式渐趋成熟,博士生培养逐步迈向正轨。经过六年多的不断探索,气象科技史学科确立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科研和应用复合型硕士研究生的目标,不仅强调严格规范的学术训练,而且尽可能为硕士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和项目申报机会。目前,97%以上的学生发表了学术论文;90%以上的学生有过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其中75%的学生在会议上提交了学术报告。2018—2020年,3位同学获得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整体来看,我校气象科技史方向的研究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升学和就业前景良好。博士生的培养目前正处于探索和优化阶段。2018年9月至今,共招收两届博士生,因学生人数不多,导师有条件采取一对一的教学和指导模式,更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特点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研能力。   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之后,随着我校院系布局的重新规划,气象科技史师资团队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在原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管理学和地理学的部分教师加入气象科技史学科的导师队伍,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级职称比例进一步提高,中青年骨干力量不断注入,博士化率达到100%,国际化率达60%以上,形成了文理交叉、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团队。在此基础上,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研究方法进一步革新,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气候文明史、气候治理、气象灾害数据重建等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
  在研究成果方面,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和著作出版数量不断增加,科研项目承担数量穩步提升。科学技术史博士点获批以来,短短两年,研究团队已在Climate Research、Holocene、《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知名刊物发表气象科技史论文27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陈俊教授出版专著《正义的排放:全球气候治理的道德基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李晓岑教授发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铜与氐羌民族》(《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气候与“心脏地带”》(《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8期)、《从北极看世界:试论气候对人类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第12期)、《气候与人类历史观》(《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12期)等关于气候与人类文明的系列论文,李忠明教授发表《气候变化视野下的〈山海经〉神话研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杨凯博士发表了《日本古代气象占记录研究——以云象为例》(《自然科学史研究》2019年第3期)、《日本古代气象祭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4期)、《科学争议之嬗变:中日“沙尘”历史纷争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7期)等关于中日气象科技史的系列论文,王挺博士发表《清钦天监气象工作的考察》(《中国科技史杂志》2018年第1期),这些著作和论文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其中,李晓岑教授的相关成果因提出新的气候与文明理论而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气象报》等重要媒体报道,毕硕本教授和毛龙江教授也有很多关于气象史和环境考古的重要成果。科学技术史研究团队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9项,横向课题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至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大水灾的社会影响传递过程”“近60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影响机制剖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明以降关中—天水地区的城市水环境与城市水利(1368—196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气候怀疑论的科学批判研究”,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新时代气象教育培训发展路径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气象文化内涵建设与科普传播”“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气象人才培养研究”,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项目“气象科普共建基地”,中国气象局委托项目“中国气象仪器史”“中国近代气象史”,等等。
  在社会服务方面,我校在继续推进气象科普基地建设、科普人才培训、气象科普进校园等活动的同时,智库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年间,共完成省新型智库理事会交办的年度课题3项,发表智库专报21篇。其中,王会军院士的《后AR5时代气候变化主要科学认知及若干建议》获国务院领导批示,李廉水教授的《基于大数据融合提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政策建议》被教育部采用上报,董勤教授的《江苏海岸带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调查研究报告》采用,李婷副教授的《强科技、重创新、亲民众——融媒体时代下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被安徽省气象局采用。智库成果重点围绕气候变化、雾霾治理、气候政策和生态文明等方向展开决策咨询和调研评估,为气候与环境治理领域的政策实践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为公共气象服务建言献策。
  在科研合作领域,一方面,积极构建多机构、跨学科、多功能的科研合作机制。在进一步推动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和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科研合作的同时,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建立了新的科研合作关系,与南京博物院、苏州丝绸博物馆、南京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等文博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研究生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广泛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大气环境治理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智库高端论坛,协办第四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主办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气象科技史方向的师生累计参加大型学术会议30余次,多次举办相关学术讲座。
  整体而言,自2018年1月获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以来,短短两年多时间,气象科技史学科无论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方面,还是在科研成果、学术交流方面,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在人才培养方面,从单一的硕士生培养模式起步,构建完整的硕博培养链;在师资力量方面,从文学专业色彩浓重转向文理交叉优化整合;在科研成果方面,从最初以研究领域新颖而在国内独树一帜,到目前以前沿性的研究方法和较高的研究水平被学术界所关注;在社会服务方面,从以传播气象科学知识为主,到科普宣传和智库建设并举;在国内外合作方面,从最初以科研合作为主,到当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深度交流。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迅速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科学技术史团队仍需砥砺奋进。
  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学科发展展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学科始终秉承“立足学科交叉、追踪前沿研究”的理念,继承我校气象科技史研究传统,依托大气科学国家一流学科优势,整合科学技术史、科技考古、科学传播和教育、博物馆学等相关专业资源,并与大气科学、地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文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国气象科技史、西方气象科技史、极端气候与气象灾害史、历史气候变迁与人类社会、气象科技考古、气象科技与气候治理、气象科技教育史、气象博物馆学和气象科学传播等研究方向。   甲子峥嵘华彩慕,六秩风正扬帆时。新时期,学校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在这样的整体规划下,气象科技史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未来,将立足并进一步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顺应国家战略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发展。
  (一)夯实学术研究基础,提升研究水平
  目前,我校气象科技史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作为中國唯一以气象科技史为主要研究特色的高校,在未来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学术共同体中的引领地位,扩大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影响力,把我校气象科技史学科建设为既独具研究特色,又代表国家水平的气象史协同研究平台。其一,深入挖掘气象史料,夯实研究基础。广泛收集整理气象文献与档案,加强气象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出版,推动气象典籍资源数字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网络共享。其二,不断丰富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水平。在利用传统史料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环境记录、考古发现以及同位素资料,采用现代科学分析手段和地理学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古气候变化序列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注重与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学科的融合,以全新的视角阐释气象科技史的相关问题。其三,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研究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气象文化交流合作,组建气象科技史研究合作中心;继续推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相关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进一步提升和扩大本学科的学术研究能力与国际影响力。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
  学科的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当前,我校气象科技史学科是设置于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之下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未来将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一方面,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举,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科研应用复合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专业化、独创性”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为目标。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导师负责制为主,学科点共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严把招生质量关,循序渐进扩大招生规模,积极推动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同时,针对本科生开设气象科技史、气象文化史等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对气象历史的兴趣,提高气象文化素养,为构建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学科实力
  在气象科技史学科的持续发展中,师资力量建设发挥核心作用。近年来,本学科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才梯队,仍需加大学科融合和人才引进力度。其一,注重知识结构搭配,形成横向、纵向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进一步加强与大气科学、地理学、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团队。其二,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声望,科研能力卓越,具有较大研究牵引力的学术带头人。其三,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并推荐青年教师到国外访学或深造,使他们拥有更加宽阔的学术视野,与世界一流接轨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潜力深厚的学术队伍,为学科未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服务社会需求
  我校气象科技史学科自成立以来,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服务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宗旨,积极开展政策咨询、科学普及等各项工作。在立足本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其一,打造高端智库平台,为气象事业建言献策。围绕气候变化、灾害预警、雾霾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调研评估和咨政建言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气象文化规划方案制定,力争打造国家级气象文化类高端智库。其二,建立稳定的科普平台,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入基层等工作,举办前沿科普系列报告、气象科普实物展等各类活动,充分发挥气象科普基地和科普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不断改进基层科协、科技场馆人员的培训工作,多途径服务气象科普事业。其三,建立校内外联合基地,助力气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联合博物馆、科技馆、考古所等校外力量,深入探讨气象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和利用措施,积极参与台站遗址、馆藏气象科技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展示,为气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本文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的李蓓蓓副教授、刘海峰副教授、涂丹博士对本文的写作付出极大的辛劳,法政学院的惠富平教授、大气科学学院的何金海教授、海洋科学学院的王坚红教授亦对本文提出诸多指导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