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也拟疏狂似旧时,芒鞋竹马踏花枝。 流光漫卷诗书舞,醉罢三更不覺迟。 千般事,且由之,苍天与我两心知。 漫将往事研成墨,付与新诗与旧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拟疏狂似旧时,芒鞋竹马踏花枝。
流光漫卷诗书舞,醉罢三更不覺迟。
千般事,且由之,苍天与我两心知。
漫将往事研成墨,付与新诗与旧词。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认知学派的兴起,诗歌的认知解读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天净沙·秋思》这一经典元曲以时空环境的具身效应渲染情绪氛围;以“图形-背景”的凸显效应强化主题;以“前景化”的群聚效应衔接语篇,从而让这首元曲把悲秋哀志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流传千古。 关键词:诗歌;情感;具身认知;“图形-背景”;“前景化” 作者简介:吴婧(1987-),女,湖北十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
百卉凋时唯独艳,禅香何惧晚来欺。 天生傲骨寒霜笑,遥望蒹葭轧乱羁。 秋 池 秋池滿目莲枝藻,菡萏随风驾九霄。 点水蜻蜓蛙泣叫,祈求明岁看塘潮。
阿琪阿钰从栈道上 环顾四周 群山圍拢了过来 仿佛飞天 菩萨 星星 诗歌 也围拢了过来 环游祖国山川那么久 城市那些层叠的肉褶里 血液流淌得越新鲜 越摩登 仿佛星星下落的声音 注定会下蹲在月亮未爬起的麦垛里 体验古老 匠人细镂着光的面膜与心肠 是泥塑形变之美 还是历史变迁之誉 是肉身菩萨乍停登山之意 还是法师殒落惊雷之变 他不知道哪一滴泪会先潸然而下 抛光一尊尊观览中的智
摘 要:鲁迅在《呐喊》、《彷徨》里塑造了许多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展现其深刻思想提供了有力的联想符号。其中,仅“寡妇”这一形象在这两本小说集里就有九个之多,她们多善良温厚,却命途多舛,究其原因,是封建礼教,是人性冷漠,也是寡妇本人愚昧、麻木。在不同时期,鲁迅书写的寡妇各不相同,由封建走向解放,传达了鲁迅对女性命运的思考。由此,本文将探讨鲁迅如何书写寡妇、为何热衷写寡妇、意义所在。 关键词:鲁迅
摘 要:在《盗墓笔记》中,南派三叔运用一系列奇绝诡秘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极具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庞大的意象群中,“面具”是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浸润着作家对主题、审美和艺术等多方面的思考。小说中的面具主要有两种,一是表象的“面具”;二是心上的“面具”,即人格的面具,指向了更深层次的人性,融载着作家深刻的生命体悟与当代焦虑。 关键词:南派三叔;意象;“面具”;人性 作者简介:夏肇蔓,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
摘 要:《蒲柳人家》是刘绍棠“在自己最熟悉的乡土地上”打出的一口“深井”。[1]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一幅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热情讴歌了冀东北运河沿岸广大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美好品格和高尚的情操,笔下流露出的乡土情怀更是不言而喻。 关键词:语言特色;人物形象;乡土情怀 作者简介:姬冬玲(1993-),女,汉族,甘肃陇西人,硕士研究生,新疆科技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中国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
摘 要:作为集道家,墨家,儒家等思想于一炉的巨著,《淮南子》的译介在中国典籍翻译中极具研究价值。斯奈尔-霍比恩所持的翻译综合法认为文本分析应当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本文据此对文本从篇章结构,题目与主题,句子结构,词汇四方面进行分析,检验约翰梅杰和丁往道的《女娲补天》的英译本采用的翻译策略和产生的效果,发现前者的译文更为贴近原文,但可读性下降,词汇意义表达不准确。丁往道在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上比较灵活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1 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的女作家中,张爱玲和李碧华可以说具有独特代表性。张爱玲的曾祖父是清末权倾一时的李鸿章,出身显赫,可父母辈的家庭悲剧也注定了她一生的悲欢离合。李碧华出身广东富裕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了诸多家庭悲欢离合,却造就了她文字如妖生活超脱的人生。 一、张爱玲与李碧华的比较 提到张爱
如果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站人驻驿开始计算,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驿站裁撤,站丁这个特殊的群体在黑龙江整整存在了230余年。而站人及其后裔则在居住地繁衍生息,而今已经整整330年。 古驛路驿站安在?遗址遗迹遗物所剩几何?2014年9月23日至29日,在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学宣委员会的组织下,由市文广新局、相关县(市)区政府、政协的支持、配合,部分专家、学者、作家、媒体记者组成“齐齐哈尔古驿
作者简介:赵汗青(1991.7-),硕士研究生,南京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老师的静默是一座远古的石像 帽檐是他的皮肤,文字是全部餐具 他站在那儿,如同苦行僧遗失的 一根刺穿云层的肋骨 晚归的仰慕,雨滴般砸碎石像底座 迷途的误解,也垒得和著作一样厚 诗歌—— 悄然泼洒在失眠者枕上的谣言 也是他苦心撰刻在水面的谜语 脏话—— 从口腔越狱失败后 被押解进他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