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障儿童身心由于发育不健全,每个学生都伴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随意拿走人的东西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问题行为。他们或是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没有注意到,缺乏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的概念,或是学生在自控能力差,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要据为已有。在辅读班每一个班中总有那么一二个学生经常随意拿老师、同学的东西,把师生搞得心神不宁,同学之间发生争吵,这类事情一旦发生都不太容易妥善解决。在处理这些事件过程中,开始少我不了用追问学生,批评学生,投诉家长的方法,可是效果总是不好,甚至有让自己碰钉的情况。有了失败的经历,吸取教训,我在处理这些事情时开始学会运用一些策略、技巧,取得了较好效果。
个案一:上数学课,我看见学生小A的课桌上放着一盒水彩笔, 手拿水彩笔正在画画,这水彩笔很眼熟,再细看,这不正是我的水彩笔?怪不得我找来找去找不到,原来是小A拿去了, 小A居然还不避嫌,在老师的眼皮下画画呢。经验告诉,如果这时当着全班的面去批评他拿走了我的东西,他的反映会是防卫性的,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我看着正在沉浸于画画而怡然自得的他,想了想该怎么做,继续上课。下课后,我找机会单独和他谈话,小声问他:“小A,你喜欢这水彩笔吗?”“喜欢” 小A低头,轻声答我。“那老师把这水彩笔送给你好吗?”忆烙抬头看我,面露笑容。“以后你如果喜欢老师的东西,你可以向老师借,要经老师的允许才可以使用。不能拿走了而不告诉老师,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小朋友,知道没有?”“知道了。”小A答我。放学小A爷爷来接他时,我把这事的处理过程告诉他爷爷,请小A爷爷转告他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要向别人借,要得到对方的允许才可以使用。他爷爷也对我的做法表示赞同,表示会协助老师对小A进行教育。从这以后,小A就再没有拿走过我的东西。
个案二:下课,我在走廊值日,从教室传来学生小星争吵声,于是我走过去问为什么。小星说是小C偷了他的橡皮檫,我问小C:“你有没有拿了小星的橡皮檫?”小C没有出声,摆了摆手表示没有。“有,我亲眼看见的他拿走了我的橡皮檫。”小星斩钉截铁地对我说。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小星开始搜小C的衣服,小C举高双手,任由小星搜,可就是搜不到,看着小C紧闭的嘴巴,一声不吭,忽然我心里不禁一颤,莫非他把橡皮檫含在咀里,由于智障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有时会做出一些让老师意想不到的事,如果真是这样,该怎么处理?我马上支开小星,不让小星再纠缠小C,我怕小星迫急小C,小C会呑下橡皮檫。我从衣袋拿出了花生,哄小C:“小C,你把橡皮檫吐出来,我就给你花生吃。”他马上张开嘴巴,把橡皮檫吐出来,这时,我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第二天,我找机会与小C谈话,让他知道:不拿别人的东西是我们所生存社会的公共准则,大伙儿都必须遵守。如果确实很喜欢那件东西怎么办?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得,如可以告诉父母,让父母帮自己买 。
个案三:下午,阳光明媚,格外惬意的我走进教室边看班,边准备拿出《教学简笔画》这本书准备上美术课。然而好心情却因美术书找不到打断了。直觉告诉我是小D拿走了。《教学简笔画》这本书是教科书,我只有一本,我不可能象送小A一样送给小D。于是,我思考对策。小D是喜欢画画才拿走了我的教科书,等到他回来,我笑着问他:“小D,我教你画老虎好吗?”“好的”他很高兴,画完了,我又说:“我教你画恐龙。”“好啊”“可是老师忘了恐龙怎么画了,又没有《教学简笔画》书,所以不能教你画了,明天你拿《教学简笔画》这本书回来,老师要看看恐龙怎么画再教你画好吗?”“行。”小D答得很爽快。结果,第二天他真的把书拿回来,我教他画完恐龙后我告诉他以后你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简笔画》这本书,可以来老师这里借,用完了要将书归还老师。经过这事,我想班上学生都喜欢《教学简笔画》这本书,于是,我在班上宣布:“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喜欢《教学简笔画》这本书,但老师只有一本,老师愿意与你们共享,你们谁喜欢,可以到老师这里借,但看完了,要还给老师。”从此,再没有学生拿走我的书。
学生是可塑的,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学生,在出现问题时,平时我们老师要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在具体处理事件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隐私,不当群急于矫正、批评、责骂学生,这样学生的的反映会是防卫性的,可能带来更多伤害而不是好处。老师只有在教育中采取科学化、艺术化的教育,教育学生不拿别人的东西,并且学会向别人借东西,用后要物还原主,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真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个案一:上数学课,我看见学生小A的课桌上放着一盒水彩笔, 手拿水彩笔正在画画,这水彩笔很眼熟,再细看,这不正是我的水彩笔?怪不得我找来找去找不到,原来是小A拿去了, 小A居然还不避嫌,在老师的眼皮下画画呢。经验告诉,如果这时当着全班的面去批评他拿走了我的东西,他的反映会是防卫性的,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我看着正在沉浸于画画而怡然自得的他,想了想该怎么做,继续上课。下课后,我找机会单独和他谈话,小声问他:“小A,你喜欢这水彩笔吗?”“喜欢” 小A低头,轻声答我。“那老师把这水彩笔送给你好吗?”忆烙抬头看我,面露笑容。“以后你如果喜欢老师的东西,你可以向老师借,要经老师的允许才可以使用。不能拿走了而不告诉老师,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小朋友,知道没有?”“知道了。”小A答我。放学小A爷爷来接他时,我把这事的处理过程告诉他爷爷,请小A爷爷转告他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要向别人借,要得到对方的允许才可以使用。他爷爷也对我的做法表示赞同,表示会协助老师对小A进行教育。从这以后,小A就再没有拿走过我的东西。
个案二:下课,我在走廊值日,从教室传来学生小星争吵声,于是我走过去问为什么。小星说是小C偷了他的橡皮檫,我问小C:“你有没有拿了小星的橡皮檫?”小C没有出声,摆了摆手表示没有。“有,我亲眼看见的他拿走了我的橡皮檫。”小星斩钉截铁地对我说。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小星开始搜小C的衣服,小C举高双手,任由小星搜,可就是搜不到,看着小C紧闭的嘴巴,一声不吭,忽然我心里不禁一颤,莫非他把橡皮檫含在咀里,由于智障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有时会做出一些让老师意想不到的事,如果真是这样,该怎么处理?我马上支开小星,不让小星再纠缠小C,我怕小星迫急小C,小C会呑下橡皮檫。我从衣袋拿出了花生,哄小C:“小C,你把橡皮檫吐出来,我就给你花生吃。”他马上张开嘴巴,把橡皮檫吐出来,这时,我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第二天,我找机会与小C谈话,让他知道:不拿别人的东西是我们所生存社会的公共准则,大伙儿都必须遵守。如果确实很喜欢那件东西怎么办?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得,如可以告诉父母,让父母帮自己买 。
个案三:下午,阳光明媚,格外惬意的我走进教室边看班,边准备拿出《教学简笔画》这本书准备上美术课。然而好心情却因美术书找不到打断了。直觉告诉我是小D拿走了。《教学简笔画》这本书是教科书,我只有一本,我不可能象送小A一样送给小D。于是,我思考对策。小D是喜欢画画才拿走了我的教科书,等到他回来,我笑着问他:“小D,我教你画老虎好吗?”“好的”他很高兴,画完了,我又说:“我教你画恐龙。”“好啊”“可是老师忘了恐龙怎么画了,又没有《教学简笔画》书,所以不能教你画了,明天你拿《教学简笔画》这本书回来,老师要看看恐龙怎么画再教你画好吗?”“行。”小D答得很爽快。结果,第二天他真的把书拿回来,我教他画完恐龙后我告诉他以后你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简笔画》这本书,可以来老师这里借,用完了要将书归还老师。经过这事,我想班上学生都喜欢《教学简笔画》这本书,于是,我在班上宣布:“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喜欢《教学简笔画》这本书,但老师只有一本,老师愿意与你们共享,你们谁喜欢,可以到老师这里借,但看完了,要还给老师。”从此,再没有学生拿走我的书。
学生是可塑的,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学生,在出现问题时,平时我们老师要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在具体处理事件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隐私,不当群急于矫正、批评、责骂学生,这样学生的的反映会是防卫性的,可能带来更多伤害而不是好处。老师只有在教育中采取科学化、艺术化的教育,教育学生不拿别人的东西,并且学会向别人借东西,用后要物还原主,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真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