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讨论等形式初步感受“月”的意象。
2.通过猜测、课堂讨论、板演等形式了解“月字旁”中“月”所代表的三种内涵(与月亮有关,与人的身体有关,表特殊含义),并尝试分类。
3.通过猜测、联想、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膏、盲、膺、脍、炙”等字的本义,并学会正确归类。
4。通过创编故事的方式灵活运用“脍炙人口”“义愤填膺”“病入膏盲”等成语,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汉字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勾连古诗,感受“月”文化
(一)探寻“月”之本义
1.出示“月”字的象形字体,猜测字,说清理由。
2.揭题并板书课题:月。
3.教师讲解:“月”是个象形字。因为人们见到的月亮缺的时候多于圆的时候,所以甲骨文的“月”字就像弯弯的月亮。“月”的本义就是月亮。
(意图说明:“漢字树”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就是追寻汉字的根源。在简单的导入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简单的汉字其实就是一幅画,看似简单的汉字背后却体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们造字时的精密思考。)
(二)回顾“月”之诗句
1.交流课前在预习单中所写的关于月的诗句。
2.诵读部分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图说明:用学生积累的关于月的古诗,会使学生有一种熟悉感,从而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同时这也是一种分类意识的渗透。)
(三)感受“月”之意象
1.师:你觉得孤独望月的诗人们心中涌动着一种怎么样的情感?
2.师:在古诗中,“月”就不仅仅代表着天上的月亮了,它更多的是寄托了一种情感,一种思乡的情感。看到明月,就自然想起故乡。古诗中像这样表达特殊情感的景物,我们称之为“意象”。(板书:意象)
(意图说明:“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月亮”代表游子的思乡之情。这一过程中通过勾连已积累的相关古诗,以诵读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初步感受“月”所代表的思乡情怀。)
二、合作写字,梳理分类,探究“月”之含义
(一)小组合作,梳理字卡
1。师:“月”可以做偏旁,你知道哪些“月字旁”的字?小组合作,最先写好的小组上台贴。
2.请有不一样答案的小组上台补充。
(意图说明:学生想到的字代表了最真实的学情,孩子们合作的成果为接下来的教学起着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发现规律,尝试分类
1.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把和身体有关的月字旁的字单独归成第一类。聚焦学生分成的第一类字:肌、肤、肛、肝、肠、肺、肥、肾、胆、背、胃、脏、肚、脐、胸、脑、脚、脯、脸、脱、肘、膝、胜。自主质疑,留存疑惑。
3.聚焦学情难点:“朦、胧”。先通过猜测,然后用课件图文结合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朦、胧”二字与月亮有关,归为第二类。
4.聚焦学情难点:“朋”。通过观看甲骨文的写法,知道“月字旁”在“朋”这个字中表示的特殊含义,即古代的货币单位。
(意图说明: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和探究能力。在讨论学习中寻找答案,探究真相。)
(三)引导发问,视频解疑
1.师:根据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你不禁要问:我们生活中那么多字不与“月亮”有关系,可它们为何是“月字旁”呢?
2.播放视频:月光下的“肉”铺。
3.课件再次梳理原因。
甲骨文金文
篆文
隶书
(意图说明:大多数学生知道很多“月字旁”的字与身体有关,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生活中那么多字不和‘月亮’有关,为何它们是‘月字旁’呢”这一问题,鼓励大家大胆猜想,激发学生产生不断探究的欲望。验证环节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介绍,让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月”和“肉”两字在演变过程中发生混淆所致。)
三、补充图文,尝试迁移,走近月字旁的字
(一)认识“膏、肓、膺”
2.尝试归类,视频验证。
3.积累成语:病入膏肓、义愤填膺。
(二)认识“脍”“炙”
2.阅读“脍炙人口”的典故。
3.归类,积累成语。
(意图说明:第一,补充说明的这几个字都比较容易读错和写错,即便会读会写,学生也都基本不知道它们到底代表什么。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对此进行学习。第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尝试分类。第三,为接下来的创编故事奠定基础。)
四、合作学习,创编故事,灵活运用相关成语
(一)创编故事
师:“月字旁”的字很多,由这样的字组成的成语也很多。请选择以下范围内的两三个成语,四人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要求想象合理,内容尽量生动。(义愤填膺、脍炙人口、病入膏肓、不胫而走、胸有成竹、出奇制胜)
(二)代表分享,集体评议
师:代表分享时,小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会来评价。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成语运用是否正确,想象是否合理,故事是否生动。
生:话说,在远古的时候,这片土地上有了许多野人。这些人分成许多部落,互相战斗着。有一天,一个部落的人忽然见到晚上溪边灯火点点,以为是上天派了鬼来捉他们,个个吓得魂飞魄散。这样连续过了几天,好几个人居然一病不起,甚至有的开始病入膏肓。首领前去调查。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原来那是其他部落抓来了萤火虫吓他们的。这个部落出奇制胜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一个极大的部落。 生:我讲的故事题目叫《误会》。从前有一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旅游途中,看见路边有一位老师在画画,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外国人看得很奇怪,问老人:“这么大一幅画,你怎么这么快就落笔了呢?”老人听翻译译完后,回答说:“当然,我已经胸有成竹了。”可翻译的人却把“胸有成竹”翻译成了“胸里长好了竹子”。外国游客听了,义愤填膺地说:“胸里怎么能长出竹子呢?这老人也太会吹牛了。”他回国后,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国内人人都知道了……
(意图说明:用“编故事”这种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相关成语,会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想象等能力。)
五、总结延伸,推荐网站,继续激发学生的兴趣
師: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字的产生,它的背后都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研究其他“月字旁”的字。给大家推荐两个网站:字源网和象形字典。
(意图说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汉字的欲望。)
【点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如何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母语文化学习指导和文化熏陶呢?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的老师们从理念到实践,紧紧抓住“汉字”这个点,让孩子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汉字蕴藏的文化奥秘,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情感。这个“点”选得非常好,课堂有内涵,有新意。
郑老师所执教的汉字课《“月”之旅》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母语文化的传承,这样的教学实践快乐而有意义。
一、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推理能力、判断力等等。可以说,思维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这节课上,以下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
1.联想能力。我们可以看到郑老师引导学生写出“月字旁”的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里,居然想出了三十几个字。这里就非常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2.分类能力。我们都知道,分类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会不会分类,是衡量一个人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学习区分类别对发展思维能力有积极的正相关作用。《“月”之旅》的课上,通过对“‘月’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尝试分类。第一种,与人的身体有关;第二种,与月亮有关;第三种,与古代货币单位有关。所有字的产生来源于学生,由学生来尝试分类,通过视频形象生动的介绍与课外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尝试自我纠正。
3。探究能力。“哪些字和‘月亮’有关?”“哪些字和‘人的身体’有关?”“‘月’又是怎么演化的?”……教师带着学生追根求源,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
4.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什么这么多‘月字旁’的字并不和月亮有关?”“为什么‘膏、肓、膺’中的‘月字旁’也是和‘人的身体’有关?”等等。总之,这样的学习会改变学生只认现成结果,不问为什么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学生更富有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承
“月”意象的传承。古往今来,思乡的情怀都是一致的。早在一千多年前,杜甫就用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把人们的思乡情怀表达了出来。
因此古诗中,这个“月”就是个非常经典的意象。郑老师导入后的第一板块就引领学生通过回顾学过的有关月的古诗,归结出“月更多的是寄托思乡的情感”这一文化内涵。
“月”与“肉”的起源演变。“月”和“肉”都是象形字,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我们了解到它们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发展到篆文时发生了混淆,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月字旁”的字其实和月亮无关,而和人的身体有关。因为它们都是“肉月旁”。看到两者的演变过程,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画,仿佛感受到汉字涌动着那种生命的力量。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象形是汉字的灵魂和基础,适当地解剖汉字中的象形因素和本字的原始形态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将取到很好的效果。这节汉字课上,我找到了印证。
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要做个有根的中国人。可以说,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情感。
1.通过回顾、讨论等形式初步感受“月”的意象。
2.通过猜测、课堂讨论、板演等形式了解“月字旁”中“月”所代表的三种内涵(与月亮有关,与人的身体有关,表特殊含义),并尝试分类。
3.通过猜测、联想、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膏、盲、膺、脍、炙”等字的本义,并学会正确归类。
4。通过创编故事的方式灵活运用“脍炙人口”“义愤填膺”“病入膏盲”等成语,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汉字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勾连古诗,感受“月”文化
(一)探寻“月”之本义
1.出示“月”字的象形字体,猜测字,说清理由。
2.揭题并板书课题:月。
3.教师讲解:“月”是个象形字。因为人们见到的月亮缺的时候多于圆的时候,所以甲骨文的“月”字就像弯弯的月亮。“月”的本义就是月亮。
(意图说明:“漢字树”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板块就是追寻汉字的根源。在简单的导入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简单的汉字其实就是一幅画,看似简单的汉字背后却体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们造字时的精密思考。)
(二)回顾“月”之诗句
1.交流课前在预习单中所写的关于月的诗句。
2.诵读部分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图说明:用学生积累的关于月的古诗,会使学生有一种熟悉感,从而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同时这也是一种分类意识的渗透。)
(三)感受“月”之意象
1.师:你觉得孤独望月的诗人们心中涌动着一种怎么样的情感?
2.师:在古诗中,“月”就不仅仅代表着天上的月亮了,它更多的是寄托了一种情感,一种思乡的情感。看到明月,就自然想起故乡。古诗中像这样表达特殊情感的景物,我们称之为“意象”。(板书:意象)
(意图说明:“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月亮”代表游子的思乡之情。这一过程中通过勾连已积累的相关古诗,以诵读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初步感受“月”所代表的思乡情怀。)
二、合作写字,梳理分类,探究“月”之含义
(一)小组合作,梳理字卡
1。师:“月”可以做偏旁,你知道哪些“月字旁”的字?小组合作,最先写好的小组上台贴。
2.请有不一样答案的小组上台补充。
(意图说明:学生想到的字代表了最真实的学情,孩子们合作的成果为接下来的教学起着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发现规律,尝试分类
1.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把和身体有关的月字旁的字单独归成第一类。聚焦学生分成的第一类字:肌、肤、肛、肝、肠、肺、肥、肾、胆、背、胃、脏、肚、脐、胸、脑、脚、脯、脸、脱、肘、膝、胜。自主质疑,留存疑惑。
3.聚焦学情难点:“朦、胧”。先通过猜测,然后用课件图文结合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朦、胧”二字与月亮有关,归为第二类。
4.聚焦学情难点:“朋”。通过观看甲骨文的写法,知道“月字旁”在“朋”这个字中表示的特殊含义,即古代的货币单位。
(意图说明: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和探究能力。在讨论学习中寻找答案,探究真相。)
(三)引导发问,视频解疑
1.师:根据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你不禁要问:我们生活中那么多字不与“月亮”有关系,可它们为何是“月字旁”呢?
2.播放视频:月光下的“肉”铺。
3.课件再次梳理原因。
甲骨文金文
篆文
隶书
(意图说明:大多数学生知道很多“月字旁”的字与身体有关,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生活中那么多字不和‘月亮’有关,为何它们是‘月字旁’呢”这一问题,鼓励大家大胆猜想,激发学生产生不断探究的欲望。验证环节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介绍,让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月”和“肉”两字在演变过程中发生混淆所致。)
三、补充图文,尝试迁移,走近月字旁的字
(一)认识“膏、肓、膺”
2.尝试归类,视频验证。
3.积累成语:病入膏肓、义愤填膺。
(二)认识“脍”“炙”
2.阅读“脍炙人口”的典故。
3.归类,积累成语。
(意图说明:第一,补充说明的这几个字都比较容易读错和写错,即便会读会写,学生也都基本不知道它们到底代表什么。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对此进行学习。第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尝试分类。第三,为接下来的创编故事奠定基础。)
四、合作学习,创编故事,灵活运用相关成语
(一)创编故事
师:“月字旁”的字很多,由这样的字组成的成语也很多。请选择以下范围内的两三个成语,四人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要求想象合理,内容尽量生动。(义愤填膺、脍炙人口、病入膏肓、不胫而走、胸有成竹、出奇制胜)
(二)代表分享,集体评议
师:代表分享时,小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会来评价。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成语运用是否正确,想象是否合理,故事是否生动。
生:话说,在远古的时候,这片土地上有了许多野人。这些人分成许多部落,互相战斗着。有一天,一个部落的人忽然见到晚上溪边灯火点点,以为是上天派了鬼来捉他们,个个吓得魂飞魄散。这样连续过了几天,好几个人居然一病不起,甚至有的开始病入膏肓。首领前去调查。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原来那是其他部落抓来了萤火虫吓他们的。这个部落出奇制胜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一个极大的部落。 生:我讲的故事题目叫《误会》。从前有一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旅游途中,看见路边有一位老师在画画,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外国人看得很奇怪,问老人:“这么大一幅画,你怎么这么快就落笔了呢?”老人听翻译译完后,回答说:“当然,我已经胸有成竹了。”可翻译的人却把“胸有成竹”翻译成了“胸里长好了竹子”。外国游客听了,义愤填膺地说:“胸里怎么能长出竹子呢?这老人也太会吹牛了。”他回国后,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国内人人都知道了……
(意图说明:用“编故事”这种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相关成语,会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想象等能力。)
五、总结延伸,推荐网站,继续激发学生的兴趣
師: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字的产生,它的背后都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研究其他“月字旁”的字。给大家推荐两个网站:字源网和象形字典。
(意图说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汉字的欲望。)
【点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如何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母语文化学习指导和文化熏陶呢?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的老师们从理念到实践,紧紧抓住“汉字”这个点,让孩子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汉字蕴藏的文化奥秘,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情感。这个“点”选得非常好,课堂有内涵,有新意。
郑老师所执教的汉字课《“月”之旅》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母语文化的传承,这样的教学实践快乐而有意义。
一、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推理能力、判断力等等。可以说,思维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这节课上,以下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
1.联想能力。我们可以看到郑老师引导学生写出“月字旁”的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里,居然想出了三十几个字。这里就非常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2.分类能力。我们都知道,分类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会不会分类,是衡量一个人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学习区分类别对发展思维能力有积极的正相关作用。《“月”之旅》的课上,通过对“‘月’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尝试分类。第一种,与人的身体有关;第二种,与月亮有关;第三种,与古代货币单位有关。所有字的产生来源于学生,由学生来尝试分类,通过视频形象生动的介绍与课外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尝试自我纠正。
3。探究能力。“哪些字和‘月亮’有关?”“哪些字和‘人的身体’有关?”“‘月’又是怎么演化的?”……教师带着学生追根求源,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
4.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什么这么多‘月字旁’的字并不和月亮有关?”“为什么‘膏、肓、膺’中的‘月字旁’也是和‘人的身体’有关?”等等。总之,这样的学习会改变学生只认现成结果,不问为什么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学生更富有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承
“月”意象的传承。古往今来,思乡的情怀都是一致的。早在一千多年前,杜甫就用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把人们的思乡情怀表达了出来。
因此古诗中,这个“月”就是个非常经典的意象。郑老师导入后的第一板块就引领学生通过回顾学过的有关月的古诗,归结出“月更多的是寄托思乡的情感”这一文化内涵。
“月”与“肉”的起源演变。“月”和“肉”都是象形字,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我们了解到它们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发展到篆文时发生了混淆,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月字旁”的字其实和月亮无关,而和人的身体有关。因为它们都是“肉月旁”。看到两者的演变过程,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画,仿佛感受到汉字涌动着那种生命的力量。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象形是汉字的灵魂和基础,适当地解剖汉字中的象形因素和本字的原始形态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将取到很好的效果。这节汉字课上,我找到了印证。
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要做个有根的中国人。可以说,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