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了21世纪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受大城市核集聚效应的影响,小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更是高于大中城市,养老问题日渐突出。本文通过对比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异同,对养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小城镇能积极应对养老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小城镇;老龄化;养老问题;策略
目前,我国小城镇的老龄化已有如下趋势。首先,受政策的影响,“60、70后”在整个社会人口结构中占有较大一部分比例,这部分人口正是目前中国步入老龄化的中坚力量,使得中国老龄化来势汹涌、势不可挡。其次,大城市的核集聚效应使小城镇的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向大城市大量聚集,使得小城镇的老龄化往往高于大城市,空巢老人也因此占据大部分比例。最后,由于劳动力和生产力的限制,导致小城镇经济水平有限,小城镇养老服务业处于低水平阶段。总之,小城镇的老龄化趋势表现为增长速度快、空巢化、高龄化及低服务水平化。
一、小城镇养老
1、小城镇养老现状
小城镇同大城市一样,主要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随着老龄化形式日趋严峻及人们对养老需求由先前的物质满足逐步向多样高端的需求转变,现有的小城镇单一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其次,受城乡二元制发展的影响,小城镇的养老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落后,养老机构内缺乏专业护理及管理人员。在规划层面,小城镇养老规划主要依托小城镇总体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落实,一般只在镇村体系规划中进行简单的引导,而没有明确的控制性指标,养老规划明显不足。
此外,小城镇相比较于大城市,在养老现状上也存在诸多差异。首先,小城镇往往比大城市老龄化程度高,但是在空间分布上,小城镇又存在着低密度的特征。其次,随着小城镇人口的流失,小城镇老人空巢化水平高于大城市。最后,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养老服务设施各有偏重和差异,这是由于居住在小城镇的老人与大城市的老人在视角、意识观念及财富积累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的,他们对生活质量、养老服务水平的追求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居住在大中城市的老人对阅读或者学习的需求会高于小城镇的老人,因此大中城市的老年大学和阅览室的分布密度和等级一般高于小城镇。所以小城镇养老问题与大中城市的不能一概而论,要明确其特点“对症下药”。
2、中国养老模式
目前,中国主要的三种养老模式分别是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这三种养老模式分布比例各约为96%、3%和1%。
(1)居家养老。居家养老顾名思义是指老人居住在家里,以社区为依托,由子女赡养并照顾其起居,这种养老模式符合大多数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以这种模式养老的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的区域,无论从物质层面(周围的物质空间,包括建筑、标志、道路、景观等)还是精神层面(亲情、友谊、邻里关系、对“天伦之乐”的追求)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指借助社会养老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的帮助使老人与同龄老年人集中居住与生活。这种养老模式的优点在于:1)养老机构能合理的配备与老年人数规模相对应的养老服务设施;2)老人每天与同龄人相处,共同的话题能引起老年人的共鸣,正确引导老年人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缺点在于:1)各机构良莠不齐,管理的疏忽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2)中国目前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功能,或停留在低级水平,不能保障医养结合的要求。
(3)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指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内建立包含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托老所等能针对老人所需的生活起居、医疗服务照护设施,并以社区为单位向老人提供上门看护。这种模式在国内还并不成熟,对看护的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一般看护要高,加之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模式现服务的人群范围相对较小。
二、共同特点
经过研究对比,总结出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养老现象都出现以下特点:
(1)老龄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受人口结构、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自然灾害、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在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不同数量与类型的老人,老人的身体状态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刚步入老年阶段的老人身体条件较好,能不依靠外部协助去生活,这类老人属于自理老人。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老人逐渐转变为介助老人或者介护老人。
(2)老年人口同人口规模一样具有可预测性。根据科学的统计方法和预测手段,老年人口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出来。不过,小城镇相比之大城市,其对人口的影响因子更少,老年人口变化和增长较为平缓。
(3)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满足率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中国仅15.9%的老人得到了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有84.1%的老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医疗养老服务。“医养分离”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受城乡二元制发展的影响,城乡养老发展的不对等性,小城镇的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更是低于大中城市平均水平线。
(4)居家养老难度大。受计划生育的限制,现多数家庭结构为“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子女)”的家庭模式。年轻的夫妻不但要对老人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还要兼顾老人的精神慰藉,加剧了居家养老的难度。
三、针对小城镇策略
从小城镇老龄化的特征出发,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做出分析和思考。
1、政府引导
政府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决策者。作为政府,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养老问题、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政府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督促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2、从规划层面分析
在城市或者城镇规划中可增加养老专项规划,使养老问题得到统一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划与解决。
3、健全的养老体系
根据老人的分类,从“居家疗养-社区护理-机构医疗”等多层次出发,建立不同层次且适应性强的养老体系“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并根据每个层次的需求不同,配备同等级数量和规模的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 4、“脱中心化”
根据小城镇规模小、经济水平低、老人低密度分布等特点,建议不要将多种具有养老功能的设施集中布置,使其“脱中心化”的分散布置于各街区。也可将部分养老服务设施与其他功能设施结合布置。如将老年户外活动中心布置于小城镇的公园广场中,节约了用地,也减少了资金投入。
5、住宅有机的更新与改造(住宅空间功能转变)
作为养老住宅的三个原则:无障碍设计、安全、舒适。经过岁月的腐蚀以及时代的更新,老人们原有的住宅已经不满足作为养老住宅的要求。这时,对老人住宅进行无障碍设计改造对老人们居家养老有着安全上的保障,利用高科技如一些智能系统的应用能给老人带来舒适与便捷。另一方面,小城镇因为用地条件和经济等限制因素,可以通过对废弃厂房和废弃住宅的再改造、再设计、再利用,将原有空间进行功能上的转变使其建造成为养老机构,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6、科技的应用
利用互联网,给老人建立完整信息数数据库,并在各养老机构中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医疗和养老服务能准确给老人就医。同时,老人及家人在手持智能电子设备时也能同步看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掌握老人信息。
7、尊重老人生活习惯,保留记忆。
一方面,老人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喜欢经常怀念旧时光;另一方面,老人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差。所以他们喜欢居住在原有的环境中,熟悉的周围环境和熟悉的人际关系能给老人精神上带来慰藉。所以,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为他们保留记忆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不要随意的拆除已有建筑,特别是传统历史文化名镇或者传统历史街区等传统文化气息更重的地方。大拆大建既不符合小城镇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老人的精神追求,也不利于保护当地民俗文化。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养老规划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而涉及小城镇养老规划的研究较少。本文总结小城镇老龄化特点和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由于养老问题是一个较为专业的社会问题,且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法全面、详尽地阐述养老所涉及的内容,但仍然期望能为小城镇养老问题提供些许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爽.小城镇养老设施规划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石宇,蒋如愿.区域视角下小城镇养老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5,(s1):118-122
[3]吴婷婷.日本集中性养老住宅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10):74-76
【关键词】小城镇;老龄化;养老问题;策略
目前,我国小城镇的老龄化已有如下趋势。首先,受政策的影响,“60、70后”在整个社会人口结构中占有较大一部分比例,这部分人口正是目前中国步入老龄化的中坚力量,使得中国老龄化来势汹涌、势不可挡。其次,大城市的核集聚效应使小城镇的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向大城市大量聚集,使得小城镇的老龄化往往高于大城市,空巢老人也因此占据大部分比例。最后,由于劳动力和生产力的限制,导致小城镇经济水平有限,小城镇养老服务业处于低水平阶段。总之,小城镇的老龄化趋势表现为增长速度快、空巢化、高龄化及低服务水平化。
一、小城镇养老
1、小城镇养老现状
小城镇同大城市一样,主要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随着老龄化形式日趋严峻及人们对养老需求由先前的物质满足逐步向多样高端的需求转变,现有的小城镇单一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其次,受城乡二元制发展的影响,小城镇的养老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落后,养老机构内缺乏专业护理及管理人员。在规划层面,小城镇养老规划主要依托小城镇总体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落实,一般只在镇村体系规划中进行简单的引导,而没有明确的控制性指标,养老规划明显不足。
此外,小城镇相比较于大城市,在养老现状上也存在诸多差异。首先,小城镇往往比大城市老龄化程度高,但是在空间分布上,小城镇又存在着低密度的特征。其次,随着小城镇人口的流失,小城镇老人空巢化水平高于大城市。最后,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养老服务设施各有偏重和差异,这是由于居住在小城镇的老人与大城市的老人在视角、意识观念及财富积累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的,他们对生活质量、养老服务水平的追求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居住在大中城市的老人对阅读或者学习的需求会高于小城镇的老人,因此大中城市的老年大学和阅览室的分布密度和等级一般高于小城镇。所以小城镇养老问题与大中城市的不能一概而论,要明确其特点“对症下药”。
2、中国养老模式
目前,中国主要的三种养老模式分别是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这三种养老模式分布比例各约为96%、3%和1%。
(1)居家养老。居家养老顾名思义是指老人居住在家里,以社区为依托,由子女赡养并照顾其起居,这种养老模式符合大多数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以这种模式养老的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的区域,无论从物质层面(周围的物质空间,包括建筑、标志、道路、景观等)还是精神层面(亲情、友谊、邻里关系、对“天伦之乐”的追求)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指借助社会养老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的帮助使老人与同龄老年人集中居住与生活。这种养老模式的优点在于:1)养老机构能合理的配备与老年人数规模相对应的养老服务设施;2)老人每天与同龄人相处,共同的话题能引起老年人的共鸣,正确引导老年人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缺点在于:1)各机构良莠不齐,管理的疏忽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2)中国目前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功能,或停留在低级水平,不能保障医养结合的要求。
(3)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指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内建立包含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托老所等能针对老人所需的生活起居、医疗服务照护设施,并以社区为单位向老人提供上门看护。这种模式在国内还并不成熟,对看护的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一般看护要高,加之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模式现服务的人群范围相对较小。
二、共同特点
经过研究对比,总结出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养老现象都出现以下特点:
(1)老龄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受人口结构、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自然灾害、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在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不同数量与类型的老人,老人的身体状态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刚步入老年阶段的老人身体条件较好,能不依靠外部协助去生活,这类老人属于自理老人。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老人逐渐转变为介助老人或者介护老人。
(2)老年人口同人口规模一样具有可预测性。根据科学的统计方法和预测手段,老年人口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出来。不过,小城镇相比之大城市,其对人口的影响因子更少,老年人口变化和增长较为平缓。
(3)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满足率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中国仅15.9%的老人得到了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有84.1%的老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医疗养老服务。“医养分离”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受城乡二元制发展的影响,城乡养老发展的不对等性,小城镇的老年医疗养老服务更是低于大中城市平均水平线。
(4)居家养老难度大。受计划生育的限制,现多数家庭结构为“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子女)”的家庭模式。年轻的夫妻不但要对老人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还要兼顾老人的精神慰藉,加剧了居家养老的难度。
三、针对小城镇策略
从小城镇老龄化的特征出发,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做出分析和思考。
1、政府引导
政府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决策者。作为政府,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养老问题、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政府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督促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2、从规划层面分析
在城市或者城镇规划中可增加养老专项规划,使养老问题得到统一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划与解决。
3、健全的养老体系
根据老人的分类,从“居家疗养-社区护理-机构医疗”等多层次出发,建立不同层次且适应性强的养老体系“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并根据每个层次的需求不同,配备同等级数量和规模的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 4、“脱中心化”
根据小城镇规模小、经济水平低、老人低密度分布等特点,建议不要将多种具有养老功能的设施集中布置,使其“脱中心化”的分散布置于各街区。也可将部分养老服务设施与其他功能设施结合布置。如将老年户外活动中心布置于小城镇的公园广场中,节约了用地,也减少了资金投入。
5、住宅有机的更新与改造(住宅空间功能转变)
作为养老住宅的三个原则:无障碍设计、安全、舒适。经过岁月的腐蚀以及时代的更新,老人们原有的住宅已经不满足作为养老住宅的要求。这时,对老人住宅进行无障碍设计改造对老人们居家养老有着安全上的保障,利用高科技如一些智能系统的应用能给老人带来舒适与便捷。另一方面,小城镇因为用地条件和经济等限制因素,可以通过对废弃厂房和废弃住宅的再改造、再设计、再利用,将原有空间进行功能上的转变使其建造成为养老机构,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6、科技的应用
利用互联网,给老人建立完整信息数数据库,并在各养老机构中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医疗和养老服务能准确给老人就医。同时,老人及家人在手持智能电子设备时也能同步看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掌握老人信息。
7、尊重老人生活习惯,保留记忆。
一方面,老人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喜欢经常怀念旧时光;另一方面,老人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差。所以他们喜欢居住在原有的环境中,熟悉的周围环境和熟悉的人际关系能给老人精神上带来慰藉。所以,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为他们保留记忆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不要随意的拆除已有建筑,特别是传统历史文化名镇或者传统历史街区等传统文化气息更重的地方。大拆大建既不符合小城镇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老人的精神追求,也不利于保护当地民俗文化。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养老规划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而涉及小城镇养老规划的研究较少。本文总结小城镇老龄化特点和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由于养老问题是一个较为专业的社会问题,且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法全面、详尽地阐述养老所涉及的内容,但仍然期望能为小城镇养老问题提供些许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爽.小城镇养老设施规划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石宇,蒋如愿.区域视角下小城镇养老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5,(s1):118-122
[3]吴婷婷.日本集中性养老住宅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10):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