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有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这是一个很早就被凯恩斯提出来的问题,而目前的系统运行并不良好,所以现在到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的时候。
这次经济危机的确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危机。这是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在很多方面都有别于之前的经济危机,它是经过长期积累而酿成的一颗苦果。金融行业遭受重大冲击,损失惨重。我们必须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金融体制。
但是,此次危机又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领域内的危机, 而且是一场宏观经济危机,在金融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宏观层面的问题。当前的全球经济体系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先让我们回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通过那次危机,各国都认识到,如果没有足够的储蓄,它们将面临丧失经济主权的危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介入,要求它们开放市场,实行经济自由化,这是一个国家所不愿看到的。于是各国开始积累巨额的储蓄。这种做法短期来看或许对保护相关国家有好处,但就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却是十分不利的。数以万亿的储蓄被积累起来,而美国成为这些巨额储蓄的最终消费者。这一模式一直没有被打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拿什么来代替这种模式?在全球化时代,一国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如今的美国正在向外输出“衰退”。尽管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远超过30年前,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一国的增长仍然不足以弥补欧美经济急剧下滑所带来的影响。
这场危机不同于1997年金融危机,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当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可以通过出口来推动经济复苏,然而如今的危机却是全球性的,除非全球实现经济复苏,否则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其他国家问题重重的时候实现增加出口的目的。去年,拉动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出口,而今年美国的出口能力受到削弱,这无疑会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经济刺激计划;二是金融系统重建。虽然金融系统重建方案的规划开展得十分迅速,但方案进展却并不顺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向后看,而非向前看。实际上,如果美国政府资助银行的7000亿美元被投资到新的贷款机构,按10倍杠杆计算的话,可以创造7万亿美元的信贷能力。这就是美国并不顺利的金融重建方案。现在美国为解救一些危机中的银行,不断地进行国有化,而在中国,正在做的却是私有化。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方案注定要失败。
刺激方案必须快速有效,能够迅速刺激经济,满足更广的需求。美国的刺激方案进展得并不好。举个例子,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减税,希望国民可以更多地消费。但是,虽然政府认为国民消费太少,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消费太多。这样,方案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十分有限。
世界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政治环境,这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是一揽子的刺激方案,方案中提出要增加出口,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并改善社会服务,增加居民的收入,以此来刺激消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社会保障,为居民提供“保险”,从而直接和间接的刺激经济。
某些行业的高利润引发了大量的投资,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供给增长和需求增长的不平衡,大量出口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些都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但是要将这些经济中的不平衡消除是非常困难的,有可能会带来通缩的压力以及宏观经济的风险。关键的问题是要继续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同时还要保证一个更和谐、更稳定的市场经济。我对中国最终达成这一目标很有信心,但是这一进程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
有三个关键建议:
首先,需要一个新的全球信贷机构,而且它的监管应该比现有的机构更好。其次,要建立一个全球经济协调委员会。最后,要有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这是一个很早就被凯恩斯提出来的问题,而目前的系统运行并不良好,所以现在到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的时候。(摘自:《国际融资》2009年第5期 编辑:张小玲)
点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亚洲国家以发达国家为榜样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事隔10年之后,金融危机却从美国向全世界蔓延开来。国际金融体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而且,这次的改革将需要全球的协作努力。
这次经济危机的确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危机。这是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在很多方面都有别于之前的经济危机,它是经过长期积累而酿成的一颗苦果。金融行业遭受重大冲击,损失惨重。我们必须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金融体制。
但是,此次危机又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领域内的危机, 而且是一场宏观经济危机,在金融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宏观层面的问题。当前的全球经济体系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先让我们回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通过那次危机,各国都认识到,如果没有足够的储蓄,它们将面临丧失经济主权的危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介入,要求它们开放市场,实行经济自由化,这是一个国家所不愿看到的。于是各国开始积累巨额的储蓄。这种做法短期来看或许对保护相关国家有好处,但就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却是十分不利的。数以万亿的储蓄被积累起来,而美国成为这些巨额储蓄的最终消费者。这一模式一直没有被打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拿什么来代替这种模式?在全球化时代,一国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如今的美国正在向外输出“衰退”。尽管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远超过30年前,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一国的增长仍然不足以弥补欧美经济急剧下滑所带来的影响。
这场危机不同于1997年金融危机,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当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可以通过出口来推动经济复苏,然而如今的危机却是全球性的,除非全球实现经济复苏,否则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其他国家问题重重的时候实现增加出口的目的。去年,拉动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出口,而今年美国的出口能力受到削弱,这无疑会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经济刺激计划;二是金融系统重建。虽然金融系统重建方案的规划开展得十分迅速,但方案进展却并不顺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向后看,而非向前看。实际上,如果美国政府资助银行的7000亿美元被投资到新的贷款机构,按10倍杠杆计算的话,可以创造7万亿美元的信贷能力。这就是美国并不顺利的金融重建方案。现在美国为解救一些危机中的银行,不断地进行国有化,而在中国,正在做的却是私有化。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方案注定要失败。
刺激方案必须快速有效,能够迅速刺激经济,满足更广的需求。美国的刺激方案进展得并不好。举个例子,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减税,希望国民可以更多地消费。但是,虽然政府认为国民消费太少,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消费太多。这样,方案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十分有限。
世界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政治环境,这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是一揽子的刺激方案,方案中提出要增加出口,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并改善社会服务,增加居民的收入,以此来刺激消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社会保障,为居民提供“保险”,从而直接和间接的刺激经济。
某些行业的高利润引发了大量的投资,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供给增长和需求增长的不平衡,大量出口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些都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但是要将这些经济中的不平衡消除是非常困难的,有可能会带来通缩的压力以及宏观经济的风险。关键的问题是要继续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同时还要保证一个更和谐、更稳定的市场经济。我对中国最终达成这一目标很有信心,但是这一进程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
有三个关键建议:
首先,需要一个新的全球信贷机构,而且它的监管应该比现有的机构更好。其次,要建立一个全球经济协调委员会。最后,要有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这是一个很早就被凯恩斯提出来的问题,而目前的系统运行并不良好,所以现在到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的时候。(摘自:《国际融资》2009年第5期 编辑:张小玲)
点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亚洲国家以发达国家为榜样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事隔10年之后,金融危机却从美国向全世界蔓延开来。国际金融体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而且,这次的改革将需要全球的协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