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铅桶的铿锵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02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寝室里的聊天是方言杂烩的盛宴。我记得当年最开胃的一道小菜是讨论那种冬日街头随处可见、瞥一眼就心生暖意的小吃。“我最爱吃烤地瓜了。”山东同学喜滋滋地说。
  “哦,我们那里叫煨番薯。”广东妹在终于弄明白那是什么东西以后,恍然大悟。我也跟
  着笑,用上海话告诉她们,从小,我只知道把这甜甜软软的玩意唤作“烘山芋”。
  烤地瓜,煨番薯,烘山芋,九个字里没有一个重复,构词形式却高度一致;偶尔交汇,仿佛看见思维在穿透了语音的屏障之后相逢一笑、默契于心。方块字的海洋边,常常地,我们都会在隔了千万里的滩涂上,拾到色彩迥异而形态同工的贝壳。
  不过,细想下去,方言的独特性还是会执拗地浮出水面。就说这学名“甘薯”的“山芋”吧,上海人在前头轻轻巧巧加了个“洋”字,就直接拿来称呼另一种植物(马铃薯)。同样的东西,到了北方就完全从其生长的特点出发,干干脆脆地叫它“土豆”。从“洋山芋”的意义分析,显然上海人吃到马铃薯要远比接触甘薯更晚,所以相对于同样来自异域(查资料,原产地是南美)的后者来说,前者就更具有舶来品的意味。我猜想,但凡上海人当初跟广东人一样叫“番薯”,那么,后来引进马铃薯时也会义无返顾地称之为“洋番薯”。至于“洋”和“番”到底是不是语意重叠,搁在一起是否显得冗余,是否还存在更精简的命名方式,那绝对不成问题——上海话历来有这样的宽容度。不信,你想想,时至今日,阿拉上海人不是还把“洋番茄”叫得很顺吗?
  上海话“叠罗汉”的杂耍工夫俯仰可见。沪语常以“头”为名词后缀,若译成普通话,有一部分是可以用“子”来代替的,比如“篮子”之于“篮头”、“盒子”之于“盒头”(这两种说法在沪语中并存);但也有很多,是别处(至少是吴语区之外)鲜见的用法,比如纸头、布头,更有甚者,小时候喝猪肺汤,听外婆一声声叫什么“肺头”,纳闷了很久。你如果硬逼着上海人讲“一张纸”而不是“一张纸头”,肯定会活活把他别扭死。
  如果说上述前后缀还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话,那么,下面两个例子是直观到了极点的。
  昔日上海人家多用铅制的水桶,渐渐地几乎所有的桶都给叫成了“铅桶”。“一桶水”是没问题的,但“一只桶”似乎就没有“一只铅桶”叫得顺溜。时移世变,塑料桶大行其道,但时不时地,你还是可以听到满耳的“塑料铅桶”,说得恳切、听得自然,反正大家都晓得在说什么。以此类推,如果你习惯了“塑料铅桶”,那么,对于类似“洗(沪语念‘打’音)脚面盆”和“洗浴面盆”,也就可以见怪不怪了。同理,如果有个上海人嚷嚷着要“开窗门”,你大可不必令门户洞开——须知,这个“门”字跟在“窗”后面,功能与“铅桶”的“铅”字相当,只能让音节更铿锵,并没有表意的用处。
  还有个更戏剧化的例子:初来上海者,大抵不晓得本地人在讲“吃茶”的时候,杯子里可能飘着几片茶叶,也可能只是清清爽爽的白开水。这里的“吃茶”,常常只是饮水的代称。问题是,如果在某些语境中需要强调是真的要泡一杯茶喝,该怎么办呢?这可难不倒上海人,他们会随口说——“来,阿拉吃杯茶叶茶。”
  母语这东西,早就融在血液里循环不息,不必经过大脑,自然天天从舌头里蹦出来。但细想来,上海话的拉杂、絮叨、叠床架屋,纵然上升不成严谨的语法规律,却自有它缓和语势、增添情趣的家常妙用。仅举一例:两个人吵架,一方大吼一声“滚”,那一定是非常愤怒了;加一个字成“滚蛋”,则情绪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加三个字“滚侬格蛋”(滚你的蛋),骂人的那位脸上没准窥得见一丝笑影;地道的上海话还有一句最绝的:“滚侬格五香茶叶蛋”,脆生生地喊出来,当真是色香味俱全的调笑乃至娇嗔了。
其他文献
一直很喜欢上海的老电车,构造很简单,像个大铁盒子的那种。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老电车和弄堂里的煤球炉、马桶还有高高低低眼花缭乱的“万国旗”都是老上海独有风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我并不是喜欢坐老电车,因为坐在里面并不舒服,座位硬邦邦、冷冰冰的,而且前后座位之间间隔很小,稍微高大些的人坐下去就会觉得腿没地方放。喜欢老电车,是因为通过它,我能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  小时候住在北京西路江宁路那里的老式石窟门
期刊
中国青年报刊文说,《驱动力》作者丹尼尔·平克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考方式,第一种是功利的,让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短期利益。第二种是无私的,在使用这种思考方式的时候,我们很看重人际关系,会争取去理解、同情他人,而且会有意识地做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  以色列有一个幼儿园因为家长来接孩子时经常迟到而困扰,于是有一个经济学家帮他们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罚迟到的家长的款。我们可能觉得为了逃避罚款,迟到的家长
期刊
走过了这么多城市,只在上海发现了盐棒冰,大概这是上海特产之一吧。    我是个不太喜欢饮料的人。一方面是因为喜欢喝茶的缘故,一方面也因为大多数饮料含糖太多,即使是女孩子们最喜欢喝的酸甜果汁之类,给我的感觉也是太甜。不知道中国的饮料为什么都要千篇一律地放很多的糖来调味?就像现在满街的蛋糕房一样,到哪里都买不到一杯不太甜的鲜奶杯,或者尝到一块香软浓鲜的无糖糕点。  有时候欣喜地买到一瓶饮料或者点心,包
期刊
瞭望东方周刊刊文说,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位教授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任职的各国外交官——这些外交官来自拥有巨大文化差异的国家,他们的行为会因此受到影响吗?  这两位教授从纽约市政厅获得了所有外交官的违章停车信息。在纽约,尤其是繁华的曼哈顿(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停车,是件很困难的事。外交官在违章停车上有一个便利,即外交豁免权,他们违章会被记录,却不用交罚款。面对这样一个制度“特权”
期刊
21世纪的中国画界,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之间演绎了一场唇枪舌战。急功近利和保守退却同是中国画的大敌,而现代中国画丰硕的成果恰恰得益于不可缺一的二者:优秀的传统遗产和现代文明的前沿成就。  这是刘海粟的关门弟子、著名画家张省向本刊记者阐发的他对中国画现状的理解。近日,张省率王宏喜、潘宝珠、李学珍、单平等十位中国知名书画家赴江南古镇甪直采风。诚邀记者随行两天,与书画家们近距离接触,领略他们书画内外
期刊
余秋雨:  为创造力让出空间  去年我在美国演讲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联合国大厦的某一个厅堂里,正在展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些老太太在剪纸,有一些北方的农民在演奏着他们农村的乐器。好多外国朋友看了以后,就马上匆匆走过。似乎这不是一个五千年大国文化的主要体现吧。然后纽约又有很多杂剧演出和地方文化的演出,这三个加在一起离我们想象中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有一个遥远的距离。  我们所说的艺术有三方
期刊
“鲞”字是吴王发明的,大家知道苏州没有海,吴王是出征到东海边打仗,吃到鳓鱼,手下的人将吃不完的鳓鱼“余者曝干载归”,然后吴王再尝,方知干鱼之美“犹胜鲜鱼”。于是就发明了这个字。而这种海鱼,也一直在苏州这个不沿海的地方流传至今,苏州采芝斋的虾子鲞鱼乃是苏州一绝,许多人到了苏州总忘不了带上一盒回家。  海中的鳓鱼,就像河里的鲥鱼,肉味鲜美而多刺,产卵前的鲥鱼和刚产完卵的鳓鱼被认为是鱼中珍品,因此民间有
期刊
好友其实住在南丹路上,但他逢人却说自己是住在斜土路的。这也难怪,从东向西迤俪展开的一条斜土路,虽然不乏小曲小折,可是到了南丹路这一头,居然猛猛地打了几乎接近于90度的弯,自顾自地走了偏门左道去了。一干不爱动脑子的司机,车子开到这里,很容易糊里糊涂地在南丹路上找斜土路的门牌号码,绝对会给迷住了。所以,好友说自己是在斜土路,给人说方向位置倒是真不错的。  当然,好友对斜土路的执著是有自己的私人理由的。
期刊
最近,某沪上报纸上有一篇文章《懒觉狂人》,看后,我心里笑了。文章里说,“有这么一个上海大户老板,是个懒散致富的典型。每天上午,当大户呼呼而眠时,他的员工们正像蜜蜂一样在勤奋地工作,为他打拼;每天下午,当大户睡得不想再睡,他就象福尔摩斯那样靠坐在枕头上,抽着烟,总结出他半梦半醒中的伟大思路,电话遥控工作。”  是啊,多么潇洒的一个大户老板,简直是妖极了!妖,在我的感觉里,是一抹微粉的紫罗兰色,又或者
期刊
这位80岁的老太太,望上去仿佛六旬之人,言语温婉,举止细腻。我们这些比她年轻了近半个世纪的女人,跟她坐在同一张桌子上饮食,那种感觉是,这桌子上唯一的淑女是那老太太,其它的统统不能算是女人。老太太温存,我们粗犷;老太太慢悠悠,我们急吼吼;老太太细嚼慢咽,我们狼吞虎咽;老太太享受,我们不懂。一张桌子上流淌而过的岁月风尘,让我们叹为观止,而至少有一种东西,是再也不会被风蚀的,这种好东西,叫做“女人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