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IA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先天性原因是主要的.80%的IA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目前,由于CT、DSA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动脉瘤的诊断以及动脉瘤定位的准确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还是存在空缺.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通过IA瘤壁与正常血管差异性基因组研究,筛选差异基因,进行分析IA的形成与破裂的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机制,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1].目前,基因组序列
【机 构】
:
430080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IA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先天性原因是主要的.80%的IA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目前,由于CT、DSA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动脉瘤的诊断以及动脉瘤定位的准确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还是存在空缺.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通过IA瘤壁与正常血管差异性基因组研究,筛选差异基因,进行分析IA的形成与破裂的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机制,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1].目前,基因组序列的变异,是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尤其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这些技术的进步为研究IA的发生、发展、破裂的机制提供帮助.本文就IA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眉弓锁孔技术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采用经眶上锁孔人路显微夹闭术治疗的47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顺利夹闭瘤颈,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5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1例,术中切除直回9例,术中额窦开放5例.术后术区出血3例、脑干梗死1例、脑积水2例、嗅神经损伤7例、眼睑皮下积液10例、额窦炎2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37例,4分6例,3分2例,2分2例.42例术后3~6个月复查DSA示2例动脉瘤瘤颈少量残留,定期随访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中等血管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6例颅内中等血管急性闭塞的临床资料.颅内中等血管包括大脑中动脉M2/3段、大脑前动脉A2/3段和大脑后动脉P2/3段.结果 16例中,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9例、M3段闭塞2例,大脑前动脉A2段闭塞2例,大脑后动脉P2段闭塞3例;8例符合静脉溶栓标准,行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治疗.13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2例动脉溶栓,1例直接球囊扩张成形.术后即刻TICI分级3
目的 探讨皮瓣下置管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术区严重局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例开颅术后术区严重局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均行经皮瓣下置管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结果 5例局部感染均治愈,头皮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5-2年,感染未复发.结论 皮瓣下置管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术区严重局部感染,疗效好,切口愈合快,治疗周期短,感染复发率低.
目的 探讨男性巨大垂体泌乳素(PRL)腺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手术治疗的8例男性巨大垂体PRL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血清PRL水平在50.8~9 852 ng/ml,平均3 505.6 ng/ml.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血清PRL恢复正常4例.8例术后症状均有好转.结论 男性巨大垂体PRL腺瘤,可首选溴隐亭治疗,若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可选择手术治疗.术中尽可能全切除肿瘤,保护正常垂体,术后酌情继续应用溴隐亭治疗或放疗.
目的 探讨经鼻蝶人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斜坡区肿瘤的应用解剖特征.方法 利用10具(20侧)成人尸头标本,模拟经鼻蝶人路神经内镜手术,从颅底内、外两面观察,测量斜坡及相关毗邻骨性结构.结果 ①斜坡外表面呈凸状向下倾斜,长度为28.12 mm,由外展神经硬膜孔和舌咽神经水平将斜坡分为上、中、下三段:舌下神经管外口到颈静脉结节距离,左侧(5.80土0.82)mm,右侧(5.91±0.79)mm;到枕骨大孔前缘中点距离,左侧(19.54±1.72)mm,右侧(18.42±1.69)mm;到中线距离,左侧(17.08
目的 探讨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使用抗凝联合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的13例重症CVST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先抗凝治疗,症状无改善,再行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术后3 d,l例因脑水肿加重致脑疝死亡.术后7 d,12例临床症状改善,未见再出血及脑梗死情况;术后90d,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10例,预后不良(mRS评分3~5分)2例;术后90d,复查CTA、MRA、MRV或DSA示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应用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7例CS-DAVF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经静脉入路应用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即刻DSA显示,17例CS-DAVF均完全栓塞.术后早期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5例(29.41%),其中头痛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7.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6例,1分1例(遗留动眼神经麻痹).
目的 总结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手术治疗的23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14例新出现后组颅神经症状,其中2例行气管切开术,4例留置胃管或鼻肠管;4例原有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1例术后8 d突发心率、血压下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术后并发症较多,需细致观察,认真护理,多数效果良好.
目的 探讨头颅定位仪联合CTA和神经导航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前瞻性收集出血量25~40 ml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123例,均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按照术前穿刺定位方法分为精准定位组(60例)和传统定位组(63例).精准定位组采用头颅定位仪联合头部CTA和神经导航进行定位,传统定位组根据术前头部CT进行定位.结果 精准定位组穿刺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组(90.5%,57/63;P<0.05).精准定位组血肿清除率(87.3%;95%CI
目的 比较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经皮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PTN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采用MVD治疗(MVD组),35例采用PMC治疗(PMC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疼痛,0~4为疼痛缓解.结果 术后当天,MVD组疼痛缓解率(95.1%,39/41)与PMC组(88.6%,31/35)无统计学差异(P>0.05)o术后18个月,MVD组疼痛缓解率(90.2%,37/41)与PMC组(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