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我们教师抓住课堂信息,及时、妥善地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实现教育教学的创造性、实效性。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运用教育机智创建民主课堂的心得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循循善诱;灵活果断;对症下药;实事求是
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平凡、琐碎,没有变化,其实不然,教师的工作是最有创造性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他的工作对象是永远在变化的儿童,今天同昨天就不一样。因此教师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每一位学生,一成不变的方法是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对各种突发情况作出及时反应并妥善处理的应变能力,即教育机智。在师生的交互作用中,教育情境往往是难以控制的,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教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教学需要适时放慢脚步,引导学生,发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笔者在组织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教学中,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不仅限于教材所列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供学生实验时选用,并预先分好了探究小组。将课堂的重点放在探究活动方案的制订上,首先,设定只有一个变量的探究问题,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探究问题设计对照实验,自主选择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在此基础上提问:实际上,种子的萌发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如何研究两种因素或更多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呢?多个实验又如何体现对照呢?通过一定的直观手段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实验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扩宽和完善,并设计出研究多因素对种子萌发影响的一组实验,各小组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该探究活动。
综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能力发展水平,教师创设了合理、符合逻辑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入地思考问题。如此设计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和“导”的作用,没有越俎代庖,把“发现和创见”尽可能地留给了学生。
二、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教师应根据特定的教育情境,迅速解决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课中,学生正在按照老师的要求观察蚯蚓。突然,一位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我观察的蚯蚓怎么没有环带?”老师听到后,走到该学生实验桌前观察,果真如该学生所说那条蚯蚓没有环带,教师高兴地表扬了该学生观察仔细,但没有马上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全班学生都来观察自己桌子上的蚯蚓有没有环带,然后互相比较有环带的蚯蚓和没有环带的蚯蚓有何区别,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答案很快出来了: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环带是成熟蚯蚓的特征。学生后续实验的热情更高了。事后这位老师告诉我们,当学生提出问题的那一刻,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她很快平复了自己紧张的心理,凭着扎实的教学经验,想出了这个对策,可谓是课堂最精彩的部分。
这个教学案例中,在面对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并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让学生的观察更加仔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体现了学生动态发展的过程。
三、对症下药,方法多样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这就意味着学生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在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不完善是正常的,十全十美是不符合实际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在犯错—改正—再犯错—再改正中逐步完善自己,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教师应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悦纳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教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多样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每个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都遇到过各种调皮的孩子,打架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同样我的班上也有那么几个捣蛋分子。那是一堂自习课,从走廊老远就听到了班级里有学生在喊“别打了,别打了”,我赶忙走进教室正好赶上了这场“大战”,见老师来了,小钱和小李两位男生才“休战”。“什么事情让你们两个拳脚相加?”我忍住心中的怒气。“我正在写字,他走路眼睛都不看就朝我撞了过来,把我作业都划花了,现在我只能重新写了。”小钱指着自己的作业本委屈地说。小李不服气地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谁叫你坐得太靠过道了?”我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就为了这么一点点小事你们就打起来了?团结和友谊都不要了?你们将班集体的荣誉置于何地?”两人听后都低着头不做声。我见火候差不多了就停止了教训,并思考如何使同学之间友爱,思来想去决定开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课。于是我把班干部都找来开始着手策划这次意义深远的班会课。
班长把找友谊故事的任务布置给了每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个在班会课上发言。班会课如期展开了,伴着宣布班会课开始后,每个小组都争着讲历史中相互友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生动感人,每讲完一个故事,全班都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我的鼓励下小钱和小李走向讲台,讲述了自己的不对,并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表示今后要成为好朋友,为班级的团结友谊保驾护航,全班又一次响起了一阵更热烈的掌声。最后,班会课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结束。没有批评、没有责备,笔者凭借着全班学生的智慧,在生动活泼、自然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友谊的重要性。
四、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学生是人而不是物体,那么他们就有情感、有尊严。所以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就不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当“知识的容器”来看待,也不能做有损学生尊严和侮辱学生人格的行为。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同于成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应学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笔者曾经听过这样的两则故事:在一次课堂上,A老师发现一位女生在座位上偷照镜子,于是,快速走上去,一把抢过镜子,朝讲台上一丢,并在全班学生的面说道:“外表长得美有什么用,成绩一塌糊涂,将来什么也做不成。”就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击碎了这位女生的心灵,从此这个女生成绩一落千丈,在班级里沉默寡言,在毕业之际她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老师,就是你简单的一句话伤到了一位同学的心,一位自尊心很强的女同学的心,你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可对我造成的裂痕却永远都不会愈合好。”而B老师在遇到同样的事件做法却截然不同,B老师在发现女生照镜子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偷偷走到女生跟前将小镜子塞到了女生的课桌里,女同学顿时满脸通红,可想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课后这个老师找女生进行了谈话,讲述了自己在年轻时也有类似的举动,人人都有一种喜爱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都有欣赏美好事物的欲望与追求,也都希望自己显得更加美好,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加如此。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用怎么的方式去追求美是合理的,只是会打扮自己就是美丽?在注重外表之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建立自己的心灵之美。同时B老师讲述了一系列自己从教多年来遇到的“美丽事情”。就这样几次简单的聊天,原本安静的女生变得活泼,乐于参与各项班级活动,成绩也显著提高。
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了不同的效果,而这个效果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学生在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外最多的就是老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举动都有可能影响到成长中的学生。放慢脚步,与学生并驾齐驱,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成果。
教师的教育机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困惑,不能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合理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循循善诱;灵活果断;对症下药;实事求是
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平凡、琐碎,没有变化,其实不然,教师的工作是最有创造性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他的工作对象是永远在变化的儿童,今天同昨天就不一样。因此教师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每一位学生,一成不变的方法是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对各种突发情况作出及时反应并妥善处理的应变能力,即教育机智。在师生的交互作用中,教育情境往往是难以控制的,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教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教学需要适时放慢脚步,引导学生,发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笔者在组织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教学中,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不仅限于教材所列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供学生实验时选用,并预先分好了探究小组。将课堂的重点放在探究活动方案的制订上,首先,设定只有一个变量的探究问题,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探究问题设计对照实验,自主选择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在此基础上提问:实际上,种子的萌发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如何研究两种因素或更多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呢?多个实验又如何体现对照呢?通过一定的直观手段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实验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扩宽和完善,并设计出研究多因素对种子萌发影响的一组实验,各小组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该探究活动。
综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能力发展水平,教师创设了合理、符合逻辑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入地思考问题。如此设计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和“导”的作用,没有越俎代庖,把“发现和创见”尽可能地留给了学生。
二、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教师应根据特定的教育情境,迅速解决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课中,学生正在按照老师的要求观察蚯蚓。突然,一位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我观察的蚯蚓怎么没有环带?”老师听到后,走到该学生实验桌前观察,果真如该学生所说那条蚯蚓没有环带,教师高兴地表扬了该学生观察仔细,但没有马上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全班学生都来观察自己桌子上的蚯蚓有没有环带,然后互相比较有环带的蚯蚓和没有环带的蚯蚓有何区别,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答案很快出来了: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环带是成熟蚯蚓的特征。学生后续实验的热情更高了。事后这位老师告诉我们,当学生提出问题的那一刻,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她很快平复了自己紧张的心理,凭着扎实的教学经验,想出了这个对策,可谓是课堂最精彩的部分。
这个教学案例中,在面对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并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让学生的观察更加仔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体现了学生动态发展的过程。
三、对症下药,方法多样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这就意味着学生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在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不完善是正常的,十全十美是不符合实际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在犯错—改正—再犯错—再改正中逐步完善自己,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教师应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悦纳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教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多样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每个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都遇到过各种调皮的孩子,打架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同样我的班上也有那么几个捣蛋分子。那是一堂自习课,从走廊老远就听到了班级里有学生在喊“别打了,别打了”,我赶忙走进教室正好赶上了这场“大战”,见老师来了,小钱和小李两位男生才“休战”。“什么事情让你们两个拳脚相加?”我忍住心中的怒气。“我正在写字,他走路眼睛都不看就朝我撞了过来,把我作业都划花了,现在我只能重新写了。”小钱指着自己的作业本委屈地说。小李不服气地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谁叫你坐得太靠过道了?”我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就为了这么一点点小事你们就打起来了?团结和友谊都不要了?你们将班集体的荣誉置于何地?”两人听后都低着头不做声。我见火候差不多了就停止了教训,并思考如何使同学之间友爱,思来想去决定开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课。于是我把班干部都找来开始着手策划这次意义深远的班会课。
班长把找友谊故事的任务布置给了每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个在班会课上发言。班会课如期展开了,伴着宣布班会课开始后,每个小组都争着讲历史中相互友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生动感人,每讲完一个故事,全班都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我的鼓励下小钱和小李走向讲台,讲述了自己的不对,并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表示今后要成为好朋友,为班级的团结友谊保驾护航,全班又一次响起了一阵更热烈的掌声。最后,班会课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结束。没有批评、没有责备,笔者凭借着全班学生的智慧,在生动活泼、自然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友谊的重要性。
四、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学生是人而不是物体,那么他们就有情感、有尊严。所以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就不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当“知识的容器”来看待,也不能做有损学生尊严和侮辱学生人格的行为。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同于成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应学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笔者曾经听过这样的两则故事:在一次课堂上,A老师发现一位女生在座位上偷照镜子,于是,快速走上去,一把抢过镜子,朝讲台上一丢,并在全班学生的面说道:“外表长得美有什么用,成绩一塌糊涂,将来什么也做不成。”就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击碎了这位女生的心灵,从此这个女生成绩一落千丈,在班级里沉默寡言,在毕业之际她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老师,就是你简单的一句话伤到了一位同学的心,一位自尊心很强的女同学的心,你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可对我造成的裂痕却永远都不会愈合好。”而B老师在遇到同样的事件做法却截然不同,B老师在发现女生照镜子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偷偷走到女生跟前将小镜子塞到了女生的课桌里,女同学顿时满脸通红,可想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课后这个老师找女生进行了谈话,讲述了自己在年轻时也有类似的举动,人人都有一种喜爱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都有欣赏美好事物的欲望与追求,也都希望自己显得更加美好,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加如此。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用怎么的方式去追求美是合理的,只是会打扮自己就是美丽?在注重外表之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建立自己的心灵之美。同时B老师讲述了一系列自己从教多年来遇到的“美丽事情”。就这样几次简单的聊天,原本安静的女生变得活泼,乐于参与各项班级活动,成绩也显著提高。
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了不同的效果,而这个效果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学生在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外最多的就是老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举动都有可能影响到成长中的学生。放慢脚步,与学生并驾齐驱,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成果。
教师的教育机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困惑,不能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合理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