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取经,所取何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千百年来,玄奘取经故事不断演化,主旨与内涵几乎受到了根本性的颠覆。到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取经事件,单纯理解为前往大雷音寺取得大乘经典,是有失偏颇的。个人认为,纵观全文,理解为前去西天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经历更合乎其实。
  关键词: 《西游记》 取经 经历
  
  《西游记》来源于一个纯粹的宗教故事,经过千百年的加工,从唐代《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元代《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平话,期间经过文人的艺术想象,说话艺人的添油加醋,杂剧南戏的插科打诨,到吴承恩[1]创作时,只是借用玄奘取经这一古老故事的框架,演绎一个注入了许多新的血液的神魔斗法故事,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故事不仅完全脱离史传记载,而且远离神圣化宗教宣传的轨道。由此,重新审视贯穿小说始终的取经情节,单纯将之仅仅视为前往大雷音寺取得大乘经典,是有失偏颇的。个人认为,纵观全文,理解为前去西天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经历更合乎其实。
  《西游记》虽然以取经故事为主要内容,但作者并没有直接采用“取经”为题目(比如早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而是借用了后期的“西游记”(如元末明初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命名作品,由此似乎可以推测作者创作《西游记》时,心目中‘取经’本身的神圣性已经让位给“西游”故事的神奇性和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经历性。《西游记》小说已不再是对玄奘个人西天取经、传播佛学、光大佛法的行为的礼赞,而是对人类为了实现某一理想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的歌颂。汪象旭托言虞集的《西游记序》就这样说:所言者在玄奘,而意实不在玄奘;所纪者在取经,意实不在取经,特假此以喻大道耳。[2]
  根据虞集的《西游记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取经这一核心情节中所取何经的理解不同,是导致历代对其主题的探讨众说纷纭的的原因之一。表面上,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为了破孽化痴普度众生,为了祈保大唐江山永固,是一件极为神圣,极为崇高,造福于万民的伟大事业。然而小说第98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中,在唐僧等人到达西天即将功德圆满之时,小说笔锋一转,插入了阿傩、迦叶向取经人索要“人事”一节,当如来知晓后,非但没有斥责,反而讲出道理表示认同,高高在上的佛祖形象骤然黯淡,俨然变成满身铜臭的市井之徒,由此源于他的真经的神圣崇高性自然大打折扣。唐僧一行四人历经劫难、千里迢迢从东土大唐而来,自然真正的目的不在于这没有实际价值的大乘经典,“取经”中“佛经”的意义其实已被淡化。摒弃真经的神圣性,将目光集中于“取经”这一行为本身,便可从字里行间发现,作者津津乐道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经历。
  从取经队伍成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唐僧师徒加入取经队伍动机是不单纯的,在他们看来,取经是改变自身境遇的契机。作者匠心独运设计了这样的情节,在取经之前,每个取经人都遭遇了重大的人生挫折,陷入人生的低谷:唐僧前世为如来座下金蝉子,因“不听说法,轻慢大教”而被贬于凡间;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而被压于五行山下;猪八戒本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而被罚人间投胎为猪;沙和尚原为卷帘大将,因误打翻琉璃灯而贬下界,流落流沙河,每日受飞剑穿胸之苦;白马本为西海龙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几乎遭诛。没有取经这一事业,他们将继续深受厄运的煎熬。为了从当前困厄中解脱出来,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抓住了“取经”这根救命稻草。他们知道通过西行取经达成“正果”,可以彻底扭转生存的困境。然而,他们并没有明确的“取经”概念,不知道所取何经,为何取经,只知道最后安然到达大雷音寺,得见如来,拿到经书,就功德圆满。
  作为取经的中流砥柱——玄奘,在《西游记》中远没有“历天险而志愈慷慨,遭凶贼而神弥后勇”的圣僧形象。历史上,玄奘西行取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求取真经,解释当时中国佛教所存在的种种纷争及歧异,是一种发自伟大志向的个人行为,源自对佛教的虔挚真诚;为了这伟大的志向,在“有诏不许”的情况下,他不惜冒着触犯国法的危险,“偷渡”前往,历经万难,矢志不渝,因此鲁迅先生誉之为“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然而,到了《西游记》中,唐僧不仅平庸软弱、是非不分、听信谗言,几乎是以孙悟空彻底的对立面呈现,更重要的是,对于口中念念不忘的取经事业,身为“主心骨”的他也会有暂时的悲观与迷茫,需要孙悟空及时的开导与鼓励。显然,吴承恩这样费心设计,不惜替唐玄奘编了许多不实之辞,而塑造出一个假唐僧的形象,目的在于含蓄告诉读者,在他心目中不仅认可孙悟空取代唐僧成为“取经”的主人公,而且推崇“西游”故事的经历性代替“取经”本身的神圣性。淡化取经本身的神圣性,除了最后阿傩、迦叶向取经人索要“人事”的情节,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在文中谈及佛学理论时,从头至尾一本正经阐释的都是围绕一部《般若波罗蜜心经》展开的。更甚者,对大乘般若思想的精髓《般若波罗蜜心经》,有时称《心经》,有时称《多心经》。对于这样一个佛家圣经般的经典,作者持无所谓的态度,公然挑战其名称的权威性。由此可以基本断言为唐僧师徒四人精心安排的取经目标,取的并非是所谓的大乘经典,这个“经”字含意深刻。借助孙悟空取经过程中行为表现的发展变化,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此“经”非佛经。
  来自花果山水帘洞的齐天大圣,以“大闹天空”为荣,自立为王,无拘无束。直至拜唐僧为师,带上紧箍咒,孙悟空的生命历程翻开崭新的一页。撇开“反叛者”、“招安”等政治话语,从取经事件本身看,取经为孙悟空逐渐完成由“妖”、“兽”向“神”、“人”的过渡提供了一个契机。在行者看来,取经是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前期主要是享受“与妖奋斗,其乐无穷”[3]的降妖伏魔的战斗本身。“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坎坷,斗艰险”是“真好耍子”,“且把取经事宁耐一日,等老孙做个医生耍耍”。在他看来,一路西行俨然是游山玩水,边游戏边取经,前者为主。
  但是随着西行之路的推进,孙悟空的“猴性”淡化,而“人性”滋生强化,由“它”进化为“他”。从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后,孙悟空一改前期的任性烂漫情怀,不再一味沉溺与妖战斗,不计后果,他学会了耍计谋、用策略,而不是一味蛮干;他意识到团体的重要性,已经从心灵深处认可、融入这个取经团队。当唐僧因白骨精事件赶他走时,他不肯离去,无坚不摧的孙大圣因此落泪。这次放逐事件催化了孙悟空的成长,他学会顾及唐僧的善心感受,不再无缘无故取笑、捉弄猪八戒,意识到取经队伍任何一份子都是不可缺少的,一改个人英雄主义作风,真正成为取经事业的主心骨。可以说当孙悟空经历了这诸多磨难而成为决策者,完成了个体生命的成长经历,由神魔英雄成长为三界英雄时,取经价值已经突显,事实上,《西游记》中此时他们也即将达到取经之路的终点。
  九九八十一难,迢迢取经路,不仅使孙悟空得到净化,由原本充满妖气、流气、纵欲、委琐的孙行者,一变而成为一个充满豪侠气概,为理想勇往直前的“斗战胜佛”,唐僧、沙僧乃至犯戒累累的猪八戒都由这段经历而提升生命的高度,精神有了质的飞跃。西行途中,取经队伍曾发生两次分裂,然而矛盾再大,最终都冰释前嫌,重合队伍,继续前进。实质上,他们艰难西行的过程,是自身完善的过程,是自我成长的经历。这个经历本身就是他们取经的意义价值所在。经受磨难时,锻炼了意志;战胜困难时,战胜了外在的诱惑;超越障碍时,超越了自我的欲望。这一经历过程已经让他们,修成“正果”,得以“成佛”,最后到达灵山、得见如来、拿到真经,只是一种象征性地肯定,延续早去取经故事的框架。
  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序》认为:“人生斯世,各有正业,即各有所取之经,各有一条西天之路。”《西游记》借由取经故事,告诉我们“过程大于结果,成佛自在人心”的哲学寓意,至于取经中“经”的概念已经淡化,正如现在流行说“取经”,实际指的是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从而完善自身的经历。刘勇强认为“若从整个文化角度着眼,《西游记》的内涵将比我们已经认识到的更丰富、更深刻。”[4]关于其主题的探讨,势必会随着发展而深入,读者自可仁者见仁。本文只是从取经事件本身出发,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自己的理解,不涉及主题之争。将“取经”理解为“经历”之“经”,既从文本本身出发,又添加自己的臆会,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姑且依据主流说法,认为《西游记》为吴承恩所著。
  [2]朱一玄.西游记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化用毛泽东的名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4]刘勇强.奇特的精神漫游——《西游记》新说.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调查报告以河北省高校在校本科生为主,采用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的方式,抽样调查大学生考场作弊情况。在整理分析各项调查数据以及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深层次对大学生考场作弊形式、原因与防治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调查,并总结出大学生考场作弊的新趋势,结合大学生考场作弊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考场作弊 防治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考场作弊现
摘 要: 高启是世所公认的明代诗坛巨擘,其文学成就的取得与诗人对美的执著追求密不可分。用诗歌表现美、用生命捍卫美既构成了高启人生的核心主题,又演绎了他生命悲剧的美学意义。高启短暂的生命旅程折射着人类追求美的理想光辉。   关键词: 高启 美 生命悲剧 美学意义    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是元明之际世所公认的诗坛领袖,“始变元季之体,首倡明初之音”[1]P1090,开启明一代诗歌新风
摘 要: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属纯理论的文科专业,该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如何建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难题。本文提出,将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综合创新能力,依托“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理论课、实验课有效互动、校内外资源整合,从而建构一个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 综合创
“画,形也”(《尔雅》),“形,象形也”(《说文》),“应物象形”正是以摹形造像的方式来反映现实。就人物画而言,离开“形似”这个起码要求,连所画对象究竟为何别人都看不出,谈何去传达对象之神呢?人物画发展的最初价段,对“形似”的追求尤其如此。由此看来在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一理论之前的先秦到西汉,中国绘画实践和理论基本上是沿着崇尚“形似”这条主线行进的。历史上最先在论画著作中提及“形”字
摘 要: 相声、小品等演员常利用“包袱”理论制造幽默的言语。本文在分析“包袱”和预设关系的基础上发现,预设相悖其实就是“包袱”技法背后的语言学规律。在具体分析小沈阳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幽默言语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预设相悖生成言语幽默的三个具体方式,从而更充分地证明了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其实是预设相悖。  关键词: 预设相悖 言语幽默 “包袱”    一、引言  小沈阳凭借性别错位的装扮、惊人的模仿能力
摘 要: 贾政与贾宝玉父子是《红楼梦》中着力刻画的一对父子。他俩与贾府中的贾敬、贾赦、贾珍之类的男人不同,是贾府中相对出色的男人。一个为贾家基业兢兢业业;一个聪明灵慧,来历不凡。可他们父子之间却是疏离的,相互无法理解,完不成各自的角色期待,最后以悲剧告终。  关键词: 《红楼梦》 贾政 贾宝玉 角色期待    一、前言  “角色”这个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应保持的某种身份特性。由于在现实生活
2011年,依托我国文化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科学研究分野日益细致的学术趋势,在中国艺术研究领域几代学者的努力下,终于使得艺术学跻身于学科门类之中,艺术学理论也随之拥有了一级学科身份,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一方面我们希冀艺术学理论学科能够衍生出具有独立品格的学术体系,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为解决艺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现实问题,就必须要从文本中走到田野,需要其他学科的理论
摘 要: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生。”[1]这句在《挪威的森林》中起到核心解释作用的话,既为我们诠释了生与死之间微妙的关系,也为大家展示了那群困惑在这句话中而无法自拔的年轻男女的故事。  关键词: 三角关系 青春 迷失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充满“三角关系”的小说,渡边、直子、木月构成高中年代青春的懵懂和流失;渡边、直子、绿子组成了有关恋爱物语的纯真三角;渡边、玲子、直子则是
摘要: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认为语文教学无论怎么改,教师都应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放在首位。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公开语教学 返朴归真    每观摩完一堂语文公开课,我有收获,有迷茫,更有着难以言说的痛。老师太累了,要么激情演讲、放声歌唱,要么出示物件、演示技法,要么插诨打科、幽默搞笑……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也很累,他们或唱或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在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语境下,贵州影视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贵州元素的影视作品,创作数量和质量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仅2018年就有《无名之辈》、《地球最后的夜晚》《四个春天》等和贵州有关的电影陆续走上了国内外银幕,让数千万人次的观众体会到了多彩贵州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在201